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孩子內向要不要改?正確對待你的內向孩子,別讓過節變成“渡劫”

由 柚媽充電屋 發表于 動漫2022-11-29
簡介理解你的內向孩子,幫他表達內心的感受感受是人和外部世界交往的嚮導

如何克服小家子氣

一到過節,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孩子自然就成了焦點。唱個歌跳個舞,和大家一起聊聊天,性格外向的孩子,可以得心應手地面對這一切。性格內向的就沒那麼容易了,他們發自內心的抗拒,就成了大人口中的扭捏和小家子氣。

經常在網上看見父母求助,怎樣讓性格內向的孩子變得外向。內向,似乎成了一種性格缺陷,家長絞盡腦汁想讓孩子內向的孩子改變。但效果卻總是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因為內向並不是缺陷,人們對內向瞭解得太少。企圖改變自己不瞭解的事情,就是自討苦吃。

孩子內向要不要改?正確對待你的內向孩子,別讓過節變成“渡劫”

內向和外向的由來

美國心理學博士馬蒂·奧爾森·蘭尼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裡指出,內向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它是由基因構成決定的。氣質並不是人格,是一系列特質的集合體,這些特質決定了人在面對特定環境時的反應和行為模式,這種模式往往伴隨人的一生。

內向和外向的劃分沒有明確的界限。就好比一條連續的氣質線,純粹內向和純粹外向的人,就線上的兩端,大多數人都線上中間的某個位置。因為沒有明確的界限,一個人也可能同時具有內向和外向兩種特性。

說了這麼久的內向和外向,這兩者到底有哪些區別呢?

內向和外向的主要差別在於獲取、消耗和儲存能量的方式

。內向的人,從內心吸收能量,透過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知覺的溝通,保持活力和身心平衡。外部的刺激,過於喧囂的環境和談話會消耗能量,讓內向的人精疲力盡。

孩子內向要不要改?正確對待你的內向孩子,別讓過節變成“渡劫”

外向的人則更好相反,他們從外部環境獲取能量,過度安靜和獨處會讓他們消耗能量。

內向的孩子在大人眼裡可能略顯“孤僻”,不合群。他們更願意自己玩耍,更願意傾聽,而不是滔滔不絕地表達。過年舉家團圓時,內向孩子會顯得格格不入,他們看起來很疲憊,也不會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這導致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讓自己“臉上無光”,甚至會因此嘲笑奚落孩子,讓孩子在消耗能量的場合更加不自在。

回到開始的問題上,要不要想辦法讓性格內向的孩子變得外向,更快的融入環境呢?

內向需要改變嗎?

在現代社會,外向的人似乎更混得開,他們總是能遊刃有餘地應對不同的人,永遠都是活力四射。相比之下,內向的人就低調得多了,儘管他們經常會提出一些有深度的想法,但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默默無聞。

孩子內向要不要改?正確對待你的內向孩子,別讓過節變成“渡劫”

社會對外向的人更友好,為了讓孩子更好適應社會,很多家長就想讓孩子變成外向的人,強迫孩子去社交,去公共場合表現自己。家長的苦心值得體諒,但強制讓孩子改變,會讓孩子更加痛苦。

有人習慣用左手,有人習慣用右手,強制內向的人改變,就好比強迫人用不習慣的手去做事一樣。也許會有暫時性地成效,卻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即使談笑風生,也可能是在強顏歡笑。

很多人會把內向等同於羞怯,這是對內向的誤解。羞怯是每個人都可能會有的情緒,並不是內向人的專利。

羞怯和內向是有根本區別的。羞怯的孩子有焦慮情緒,他們想跟人交流,但覺得自己不受歡迎,他們害怕跟人打交道,是因為預期會失敗。而內向的孩子,是不願意去社交,因為他們不喜歡,而不是覺得自己不被接受。

如果你的內向孩子有羞怯的情緒,你需要幫孩子克服的是羞怯,讓孩子增強自信,消除恐懼,而不是讓孩子變得外向。

孩子內向要不要改?正確對待你的內向孩子,別讓過節變成“渡劫”

讓內向孩子更自在,需要家長的努力

親子教育圖書作者麥克·安德森和蘭斯·伍布斯曾經說過,

對世界而言,你可能只是一個人;但是對有些人來說,你就是整個世界。

對這個紛紛複雜的世界來說,你無足輕重,但對孩子來說,你就是全世界,特別是對內向的孩子來說。他面對的世界對他們並沒有那麼友好,他們要面對世人的不理解,甚至無端的奚落,而父母就是他的世界。讓內向孩子的孩子生活地更自在,需要家長做出努力。

跟孩子建立相互依賴的關係

關於孩子的撫養有個奇怪的現象:孩子只有和父母建立深厚的情感依賴,才能長出翅膀變得獨立。依賴和獨立,看起來對立的兩種傾向,卻會讓孩子具備成熟關係的能力,也就是相互依賴。

蘭妮博士認為,跟孩子建立親密的情感聯絡,家長要做四點:讓孩子知道你在身邊;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港灣;教孩子如何聯絡和退出聯絡;給孩子一個“便攜”但穩固的基礎。

教孩子聯絡和退出聯絡

:聯絡,是跟孩子溝通時保持目光接觸、談話等互動。退出聯絡,則是允許孩子保持獨立的空間,比如轉移視線,保持沉默,離開等。

給孩子“便攜”但穩固的基礎

:透過跟孩子玩耍、聊天等陪伴的經歷,幫孩子創造出他的“內在守護者”,培養孩子的自信,也就是通常說的安全感。這都是孩子外出適應世界的內在基礎。

孩子內向要不要改?正確對待你的內向孩子,別讓過節變成“渡劫”

跟孩子建立相互依賴的關係,讓孩子有信任依賴的人,能融化孩子在面對新環境時產生的抗拒感,讓孩子既信任他人,又有自我安全感。

理解你的內向孩子,幫他表達內心的感受

感受是人和外部世界交往的嚮導。內向的孩子,不太擅長表達情感和感受,這就需要家長幫孩子關注並表達內心的感受,讓孩子能更好地跟世界聯絡。

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裡,蘭妮博士介紹“反應性傾聽”作為幫內向孩子學習表達和注重自身感受的工具。反應性傾聽,是傾聽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然後像鏡子一樣反射,即複述他的感受,幫助孩子看清楚自己的感受。

首先,表示出包容和尊重,告訴孩子什麼感受都可以說

。在這個過程中,密切關注孩子說的內容,不要打斷孩子,讓他盡情表達。

然後,用中立的反應表示對孩子感受的認可

。設身處地思考孩子的話和感受,指出感受的名稱。

最後,承認孩子的需要和願望。

只有認可孩子的感受,孩子清楚了自己的感受,才可能解決問題。

透過不斷重複“反應性傾聽”,孩子就能越來越清楚自己的感受,也能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

孩子內向要不要改?正確對待你的內向孩子,別讓過節變成“渡劫”

孩子有了足夠的安全感,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就能應對很多複雜的狀況。比如,過年過節經常出現的起鬨式表演,讓孩子唱個歌跳個舞。內向的孩子,具備了足夠的安全感和表達能力之後,就不會像做了錯事一樣逃離,有羞怯的情緒。不管是拒絕還是接受,孩子都可以勇敢表達,讓過節不再是渡劫。

作為家長,與其強迫孩子去改變,用不擅長的方式面對這個世界,倒不如引導孩子更好地利用自身質,用擅長的氣質處理問題。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對內向者的偏見,但別忘了,你就是孩子的整個世界,你有能力讓孩子更自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