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夏朝人吃什麼主糧,二里頭遺址發現反常現象,難怪大禹會去治水

由 諸史 發表于 動漫2023-01-08
簡介上古中原水稻推廣歷史大致為:水稻傳到河南地區之後,龍山先民起初在溼地沼澤邊緣小規模種植,及至大禹時期,開始大規模的改造自然(大禹治水),然後大規模種植水稻,養活了更多的人,由此讓大禹部落實力迅速增強,遠超以粟米等旱作為主的部落,基於此建立了

吃著什麼的什麼

相傳,堯舜時期洪水滔天,大禹奉命治水,走遍九州大地,歷時13年治理了無數河流,最終成功治水。本世紀初,考古發現西周遂公盨,是最早記載大禹的文獻,上書“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

然而,以4000年前的人口規模與技術能力,大禹能否大範圍的“隨山浚川”,以及疏通九州大江大河,顯然讓人懷疑。那麼,難道大禹治水是周人虛構的神話?二里頭遺址發現反常現象,改寫傳統認知,背後或許就隱藏著大禹治水的真相。

夏朝人吃什麼主糧,二里頭遺址發現反常現象,難怪大禹會去治水

二里頭先民主糧是什麼?

在洛陽以東20公里處,伊洛之間的小平原上,坐落著疑似夏都的二里頭遺址。該遺址出土遺存極多,一度震驚世界,但鮮為人知的是,其中一個貌不驚人的發現,卻可能揭開大禹治水的真相。

按照傳統認知,上古中原以粟黍為主,於是預設二里頭先民以此為主糧。然而,更深入的研究卻改寫了認知,二里頭人的主食是水稻。

經歷數千年歲月沖洗,埋藏在地下的糧食,往往都已經碳化,與泥巴混在一起,現代學者採用“浮選法”來尋找,即將採集的土樣放在水中攪拌,由於碳化糧食較輕,會浮在水面上,以此就能採集到碳化糧食顆粒,知道古人吃什麼了。

夏朝人吃什麼主糧,二里頭遺址發現反常現象,難怪大禹會去治水

1999—2006年的二里頭發掘報告顯示:稻米數量為粟米數量一半,黍、豆、麥數量極少。稻米數量少,粟米數量多,因此一度被認為夏朝收取貢賦的證據,即南方種植稻米的部族,向夏朝進貢了稻米。

然而在2019年,學者統計了二里頭各期的277個取樣,以糧食顆粒計算:稻14768粒,粟13883粒,黍2248粒。需要注意的是,粟米平均千粒重一般為2克,稻米平均千粒重一般為16-34克,同樣的數量,後者重量是前者的8-17倍。顯而易見,二里頭先民的主糧是水稻,而不是傳統認知的粟米。

下圖可見,二里頭遺址所處位置,處於伊河與洛河之間,水源便利,非常利於種植水稻。值得一提的是,與大禹所處時代差不多的陶寺遺址、石峁遺址等,都位於高地,比臨近的河谷高出數十米。

夏朝人吃什麼主糧,二里頭遺址發現反常現象,難怪大禹會去治水

上古河南普遍種植水稻?

如果稻米不是主糧,那麼還可以用“進貢”來解釋,但既然稻米是主糧,那麼就只能是自產。因此,如今已經很少種植水稻的洛陽一帶,在3500年前可能到處都是稻花飄香。

更為重要的是,沿著探尋上古先民主糧問題追溯,學者們又有了一系列重大發現。

河南新密新砦遺址,距今4000年—3900年,被認為是夏啟都城,或夏朝早期都城,裡面曾出土過強烈東夷風格的文化元素,疑似后羿代夏或太康失國的證據。考古專家對新砦遺址做過浮選,其中稻米粒數佔54。37%,明顯也是主糧。(下圖,新砦遺址位置圖,周圍河流較多,水利條件比較好)

不過,在對郾城郝家臺、葉縣餘莊、禹州瓦店等龍山到夏代的遺址研究時,發現以稻米與粟米為主糧的情況共存,比如郾城郝家臺遺址的先民,部分以水稻為主糧,部分以粟米為主糧。

河南考古研究院藍萬里指出:在龍山至二里頭時期,河南農業主要還是以粟黍為主,但稻米已經相當普及,“五穀”的傳統農業格局已經形成。

夏朝人吃什麼主糧,二里頭遺址發現反常現象,難怪大禹會去治水

大禹治水與水稻種植有關?

新砦遺址、二里頭遺址的先民,都以稻米為主糧,那麼與大禹治水有何關係呢?筆者認為,大禹治水的真相,可能與改造溼地、開發平原、種植水稻的活動有關,不信請看下文:

龍山到二里頭時代,河南地區的眾多遺址,普遍開始種植水稻,其中新砦遺址與二里頭遺址走得更遠,已經開始以水稻為主糧。水稻產量無疑超過粟米,如果大禹部落以水稻為主,那麼糧食迅猛增加,是不是大禹崛起的關鍵原因之一?夏人從新砦遺址遷徙到二里頭,是不是也與伊洛之間擁有更好的水稻種植條件有關?

粟黍屬於旱作農業,基本不需要人工灌溉,而水稻需要消耗大量水源,以當時的能力來說,最優選擇是種植在溼地邊緣,但想要讓水稻成為主糧,滿足數千、數萬人的需求,那麼就需要開發溼地,排幹沼澤,將其改造成擁有灌排水系統的稻田。需要說明的是,上古時期江河無人治理,可以肆意流動,平原上遍佈溼地、沼澤。

夏朝人吃什麼主糧,二里頭遺址發現反常現象,難怪大禹會去治水

在大禹治水的史料上,有兩段特別有意思的記載,值得細品細品。

《史記·夏本紀》記載:“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大禹治水期間,讓伯益給百姓散發稻種,在低窪多水之處種植。關於大禹推廣水稻,唯獨史記兩次提及,先秦其他傳世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新砦、二里頭考古證實了史記記載。不過,新砦——二里頭考古更證明大禹不是簡單的推廣水稻,而是大規模的推廣。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記載:“禹掘地而注之海,驅蛇龍而放之菹,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漢是也。險阻既遠,鳥獸之害人者消,然後,人得平土而居之。”前面講述很多,但關鍵的是最後“人得平土而居之”這一句,在遍佈溼地沼澤的平原上,想要實現“平土而居之”,必然先要改造溼地沼澤。

史記說大禹在低窪推廣水稻種植,那麼先民必然就近居住在旁邊,也就印證了“人得平土而居之”的可信度。

夏朝人吃什麼主糧,二里頭遺址發現反常現象,難怪大禹會去治水

由此,大禹治水的真相,應該就是一場大規模改造溼地沼澤、開發平原的活動,目的是為了大規模種植水稻,後來被神話為治理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洪水。

上古中原水稻推廣歷史大致為:水稻傳到河南地區之後,龍山先民起初在溼地沼澤邊緣小規模種植,及至大禹時期,開始大規模的改造自然(大禹治水),然後大規模種植水稻,養活了更多的人,由此讓大禹部落實力迅速增強,遠超以粟米等旱作為主的部落,基於此建立了夏朝。

更為重要的是,比大禹早了1000多年的浙江良渚古國,在外圍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服務於水稻種植,就表明大禹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但像史書記載的那樣治理九州大洪水,連漢唐宋元明清都難以做到,因此真的不太現實。

參考資料:《翦商:殷周之變與華夏新生》、《史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