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漫首頁動漫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由 貓爺的漁場 發表于 動漫2023-01-15
簡介那麼,瑞士的中立之路是怎樣的

緩衝對是什麼意思

嚴詞譴責、禁購黃金、封鎖俄羅斯賬戶……自2022年4月起,瑞士再度拋棄自己“中立國”的傳統地位,屢屢對俄羅斯加以制裁。

在過去,瑞士以中立國擔當全球貿易樞紐的位置;如今,為了國內經濟,瑞士需要和美歐共進退。

面對著大變臉的瑞士,俄羅斯稱其“沒有資格以中立國的身份充當調解國”;

而全球的富翁們也對瑞士的轉變感到畏懼,紛紛攜資出逃,瑞士股市一天內暴跌12%,市值蒸發近百萬億美金……

但是瑞士似乎是鐵了心要丟棄中立國度地位,在2022年9月繞過民眾,徑直向美國採購F-35戰機,價值人民幣近500億元。

那麼,瑞士的中立之路是怎樣的?它為何要拋棄中立國的地位呢?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旖旎的風光)

一、瑞士獨立之過程

在瑞士的歷史記錄中,“中立”第一次出現是一個德語單詞“stillesitzen”,意思是“靜坐不動”。

瑞士的中立作為一項政治原則,最早可以追溯至17世紀的歐洲“三十年戰爭”時期。

當時,瑞士議會宣佈:

“瑞士作為一個機構,將自己視為一箇中立存在,在剛剛爆發的第三次英荷戰爭中不干涉任何一方。”

透過這樣的方式,瑞士向歐洲其他國家宣佈了它中立的外交原則。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具有中世紀風情的街道)

瑞士在這一時期宣佈中立,主要是出自兩方面的考慮:

一是當時的瑞士面臨國家分裂的局面,黨派四起,中央頒佈的各項法令僅僅起到了暫時的穩定作用,為了不讓國內的紛爭擴大到影響國家的生存危機,瑞士只能明哲保身;

二是歐洲列強不想因瑞士國內發生動盪而影響僱傭兵的穩定來源。

這裡的第二點,指的是瑞士擁有著自中世紀時期以來的最大的僱傭軍團,歐洲爆發的大小戰爭都會看到瑞士僱傭兵的身影。

靠著“中立原則”,瑞士的政治精英們在大國競爭的夾縫中生存了下來,並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威斯特伐利亞和會)

1648年,在英國史上著名的“威斯特伐利亞和會”上,瑞士代表約翰·維特斯坦在和談中確認了瑞士聯邦的法律和政治地位。

經過數十年的事實上獨立,瑞士被正式承認在法律上獨立於神聖羅馬帝國。在合約的簽訂中,瑞士正式宣佈了它的中立。

但是,“當小國不具備足夠的力量去保護自己的國家,而只能尋求於大國的保護時,其極有可能淪為大國的附屬國”。

儘管瑞士頒佈了中立政策,但是由於國內的政治機構並沒有發展完備,且國內衝突一直持續存在,因此屢屢遭受戰火的衝擊。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維也納會議)

一直到19世紀,維也納會議正式召開,歐洲各國在戰爭中意識到瑞士作為緩衝國的重要作用,因此成立瑞士事務特別委員會,承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

由此觀之,瑞士國家的歷史與瑞士中立的歷史是相互織就的。

在戰亂之中,強國政治的崩塌讓瑞士舊聯邦清醒了過來,並開始對國家內部進行思考,這種思考在自由與中立之間建立起了模糊的聯絡,促使中立思想開始生髮。

瑞士的政治精英為防止宗教改革對瑞士的分裂,承認信仰差異和允許不同信仰共存,使得中立的思想進一步深入到瑞士人的意識形態之中。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中立政策使得瑞士經濟安穩無恙)

瑞士在“三十年戰爭”中透過宣佈中立避免了捲入戰爭並實現了經濟的擴張,讓瑞士人看到了中立所帶來的切實利好,以事實證明中立對瑞士來說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但是,中立的優勢僅僅只有“避免戰爭、經濟穩定”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二、瑞士為何能走向中立?

在許多方面,瑞士其實已經為永久中立制定了一套自己的歷史標準,正如英國學者約翰·羅斯說的:

“瑞士根據其傳統的地理優勢,以及公認的對和平事業所產生的利益,促使人們特別承認他們的中立,在這一方面,瑞士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

首先,瑞士有著易守難攻的地緣環境。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境內多高山)

瑞士位於歐洲的心臟地帶,與五個國家共享其1935公里長的邊界,是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不二選擇。

同時,瑞士擁有阿爾卑斯山脈中幾處為各國所覬覦的戰略要地:新普朗隘口、聖格達隘口、大聖伯納德隘口、福爾克拉隘口和巴爾姆隘口等。

作為歐洲“十字路口”的“轉車臺”的瑞士,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因此,瑞士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地理位置重要)

但是,瑞士的地理狀況為其提供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對於任何外敵來說,瑞士都是一塊“難啃的的骨頭”。

瑞士國內有49座4000米甚至更高的山峰,高山上到處都是巨大的巖體和懸崖,頂部是白雪覆蓋的尖峰,中央遍佈丘陵、山谷和湖泊,並且都是由奔騰的急流灌溉而成,這樣的地形極大地妨礙了大規模軍事力量的行動,使得瑞士在戰爭中具有易守難攻的戰略優勢。

藉助對外優越的空間環境,聯邦披上中立的外衣,躲過了外部世界的種種危險,但這又並沒有完全切斷瑞士與外部實際的聯絡,而是保護了瑞士不受其他軍事力量的干涉。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阿爾卑斯山)

其次,瑞士中立的歷史實際上與歐洲國家的歷史緊密地交織在一起。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立對瑞士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務實的選擇,而不是一項實質性的政策或一種受到國際尊重的法律地位。因為16世紀以前,瑞士各州一直在實行擴張主義和好戰的政策。

由於宗教、語言和文化界限的劃分,瑞士陷入了16世紀和17世紀歐洲大國之間的宗教、外交和軍事衝突。

在那個時候,瑞士聯邦有四種語言,內部存在天主教和新教州之間的分裂衝突,聯邦內部的緊張局勢決定了如果瑞士在歐洲宗教戰爭中偏袒任何一方,致使外國力量介入本國,那麼對國家的統一和生存都將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

因此,聯邦從現實主義出發進行考量,為了實現對自身安全的保護和避免捲入國際紛爭的願望,聯邦各州一致選擇了中立。

瑞士在17世紀開始偶爾實行中立,那個時候的瑞士還沒有認為自己是一個“中立國”。

歐洲均勢的產生和瑞士中立的形成幾乎都在同一個時期,這不是偶然的,因為聯邦的中立地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列強勢力的平衡。

在歐洲緊張局勢持續的情況下,只有當各大國屈從於共存的原則,而不是由一些強邦去壓到其他強邦時,瑞士才可能具有安全感。

歐洲各大國在瑞士的利益衝突比在其他一切小國都要嚴重,所以說瑞士長期從強鄰之間的搏鬥中受益。

甚至可以認為,當歐洲各大國的力量均衡時,小國瑞士的中立才能鞏固,一旦某個大國佔有優勢,它的中立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

在1803年至1815年歐洲拿破崙戰爭的動盪之後,大國得出一個結論,一箇中立的瑞士實際上在管理和維持微妙的權力平衡體系方面是為各國的長期利益服務的。

也就是說,在一個永久的基礎上承認瑞士中立能夠確保瑞士的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並以此換取瑞士保證不會拿起武器反對任何的國家,並有效地防止其成為某個國家的附屬國,從而催生出超級大國,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於歐洲大陸恢復軍事、外交和政治平衡。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就聯邦的安全而言,確信瑞士的中立是歐洲的需要,對中立的破壞將損害一切歐洲國家。

因此,瑞士成功地沿襲了接近200年的中立。

但是,當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之後,瑞士竟然宣佈制裁俄羅斯,將自己的立國之本拋擲腦後。

三、瑞士不再中立:偽善還是務實?

在2022年4月,瑞士聯邦主席兼外長卡西斯怒斥俄羅斯發動戰爭是一場“暴行”,並要求普京停止自己的侵略行為。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卡西斯譴責俄羅斯的新聞報道)

作為一個“中立國”,卡西斯言止於此,倒也完全符合中立國的身份。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既不屬於北約也不屬於歐盟的瑞士竟然加入了“歐盟的對俄製裁計劃”和“北約的物資援烏計劃”!

何謂中立?只說不做就是最好的中立。但是瑞士的這般舉動,是擺明了放棄中立國的位置。

面對如此事實,卡西斯竟然言之鑿鑿地表示:

“瑞士以中立政策為榮,但也對戰爭感到可恥,俄羅斯的行為已經背離了我們的價值觀——瑞士採取的一切行動都符合中立原則。”

如此之言,新華社也忍不住稱其“可笑”。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宣佈制裁俄羅斯)

但是,瑞士人還不僅僅是提供物資、彈藥,瑞士銀行還宣佈凍結了俄羅斯在瑞士的2130億美元的資產。

這意味著什麼呢?

想要回答這一問題,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就是瑞士銀行不是一家銀行,而是數百家銀行的總稱。

自古以來,瑞士銀行就以“保密性”著稱,來自全球各地的富豪們紛紛將自己的財產儲存在瑞士銀行中。

對於這些富豪來說,瑞士銀行就是天底下最棒的保險庫——沒有任何盜賊可以進入、沒有任何政府可以調取存款人的資料……

因此,瑞士銀行儲存著全球31%的私人財富,倘若要用富可敵國這個詞來形容的話,那這個“國”恐怕只有美國能抗衡。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與歐盟和美國站在一起)

靠著收取的鉅額保管費,瑞士銀行賺得盆滿缽滿。

說到這裡,讀者朋友就能明白瑞士銀行對俄羅斯出手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自詡為“保密”、“平等”、“中立”的瑞士,竟然輕而易舉地出賣了俄羅斯的客戶,這就是在打自己的臉。

這樣一來,全球的富翁們都慌了——大量的資金出逃瑞士,瑞士經濟震盪不止。

世界上最著名的“中立國”,親自把中立演成了一個笑話!

只是,瑞士為何要放棄中立國的驕傲,狠狠地制裁俄羅斯結果最終打擊了自己的經濟呢?

四、瑞士的“靈活中立”

其實,瑞士的歷史證明了中立從來不是一個僵化和死板的框架,相反,它是一個頗為靈活,甚至狡猾的概念。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聯邦的這兩種外交政策——積極參與國際舞臺和集中解決國內問題,總是交替出現的,瑞士政府也使中立政策不斷地適應著變化的國際政治環境和服務於動態的國家利益需求。

雖然在過去面對戰爭時,瑞士聯邦都第一時間對外宣佈中立,並竭力維持自己的中立立場,但也可以發現,它的中立其實是妥協的中立。

瑞士的中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雙方力量的懸殊而不得不作出讓步。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比如,在16世紀到19世紀之間,聯邦的某些成員與其他國家簽署防禦協議,為他們召集僱傭兵並授予某些外國軍隊通行權;

1817年,聯邦屈服於來自大國的壓力,加入神聖聯盟;

1920年,瑞士成為國際聯盟的一員,並同意參加該聯盟實施的經濟制裁,但拒絕參與軍事制裁;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瑞士成功地保持了中立,但在交戰國激烈的商業戰爭中,它不得不與他國進行經濟往來;

1945年後,在冷戰的影響下,它以中立為由拒絕以任何方式參與具有政治性質的國際組織,如歐洲理事會等,與其他中立國相比,瑞士將它的中立解釋為一種非常狹窄和嚴格的中立。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但是,自1989年以後,瑞士的外交政策環境隨著國際格局的改變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瑞士在過去數十年建立政策的“不變性”消失了。

於是,瑞士聯邦委員會在許多領域調整了國家的外交政策,以適應這些新的情況。

1991年,聯邦委員會任命一個工作小組,對國家中立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

該研究小組在一份題為“審查下的瑞士中立:瑞士外交政策的連續性和變化”的檔案中發表了工作結果。

在這份報告中,聯邦委員會指出“透過中立和獨立實現安全”的傳統模式將被“透過合作實現安全”所修正。

事實證明,自冷戰結束後,狹義上的不作為與不參與的被動外交確實無法再為國家提供必要的保護去應對諸如恐怖主義、有組織犯罪和環境破壞等新問題。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因此,國家單獨活動是不夠的,需要適度的國家間合作,特別是開展與歐洲區域各國的聯合行動。

在尋求適度合作的外交和安全戰略的指導下,瑞士於1996年擔任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主席,在1997年加入和平夥伴關係、歐洲—大西洋夥伴關係理事會和東南歐穩定公約,其中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合作莫過於瑞士加入聯合國。

2002年3月,瑞士就“嚴格遵守中立不再符合國家利益”這一問題舉行全民公投申請加入聯合國,其中54。6%投贊成票。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瑞士加入聯合國)

支持者認為加入聯合國不僅為瑞士提供了向全世界展示友好團結的機會,還能承擔起參與世界事務和維持和平的責任,同時也認為不加入聯合國可能會導致瑞士在政治上被邊緣化。

於是,經過全民公投,瑞士成為聯合國的第190個成員國,瑞士也是唯一一個透過普選加入聯合國的國家。

自此,瑞士開始了“靈活中立”:

在2017年,瑞士就配合美國凍結俄羅斯在瑞士銀行的部分資產;2019年又制裁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及至俄烏衝突時期,面對歐洲大國,甚至是美國的壓力,瑞士選擇向俄羅斯出手,似乎也就不足為奇了。

結語:

自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放棄中立以後,中立就成為了國際政治中諱莫如深的話題,似乎只要提及“中立”二字,就會觸動美國老大的神經。

“中立國”瑞士:200年前艱難走向中立之路,如今為啥卻反悔了呢

同時,瑞士在二戰期間為納粹德國提供物資和貸款、拒絕救助受迫害的猶太人並侵吞他們的財產等一系列舉動引發了國際社會對瑞士中立的質疑。

冷戰時代後,北約、歐盟這樣的集體組織與國家中立之間的不相容性,似乎標示著瑞士中立的末路。

有人認為“中立已死”、“政治中立不可能存在”……

最終,瑞士靠實際行動證明了“中立已死”的論斷是何等之正確。

歷史上,除去瑞士等多箇中立國家,還有許多曾經奉行過永久中立戰略,但是卻最終宣佈失敗的國家,如比利時、寮國等。

這些失敗的國家無一將瑞士視為驕傲,如今來看,可謂是諷刺至極。

參考資料:

[美]菲力克斯·格羅斯。公民與國家——民族、部族和族屬身份[M]。王建娥,魏強,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美]馬克·凱塞爾曼,喬爾·克里格。轉型中的歐洲政治[M]。史志欽等,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瑞士]埃德加·蓬儒。瑞士中立史[M]。劉文立,譯。武漢大學出版社,1991。

[瑞士]克萊夫·H。徹奇,倫道夫·C。海德。走向中立:瑞士史[M]。周瑋,鄭保國,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0。

陳安全。析二戰歐洲中立國之“中立”[J]。史林,2004(2):111-117。

陳旭。國際關係中的小國權力論析[J]。太平洋學報,2014,22(10):37-47。

顧乃忠。地理環境與文化——兼論地理環境決定論研究的方法論[J]。浙江社會科學, 2000(3):133-140。

江帆,黃建華。從瑞士加入聯合國看永久中立制度及其發展趨勢[J]。社會科學家,2006(1):79-83。

李明明。拒絕融入歐洲?——瑞士的歐洲政策探析[J]。歐洲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