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由 一葉徽州 發表于 舞蹈2021-06-08
簡介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村落的族長換了一代又一代,他及其宗族管理的班子,規劃全村建設的大局,何處修路,何處建房,何處築土曷 ,何處開渠,何處建水碓,何處設橋樑,一個個專案逐步得以實現,使一個個古村落成為生活、生產設施建築齊全的最佳人居空間

五猖是什麼

導語:

婺源古村古建的形成中,自然環境發揮了什麼影響?建設資金從哪裡來?宗族制度起了什麼作用?哪些思想觀念為之打上了深厚的文化烙印?本篇將回答這4個問題。

本文是作者《婺源古村落古建築》一書中的一節。該書全面闡述了婺源古村古建的發展歷史、規劃營建、工藝技術、型別、特色、價值,介紹了15處國保文物單位、29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傳統村落、20座古祠堂、200棟古民居、40幢古宅民宿以及400多處其他古建築,是第一部系統論述婺源古村古建的專著。本公眾號將選取書中的重要章節陸續分享,就教於同好。

作者 / 詹顯華

需要催生產品,古村古建也不例外。

為了滿足人們遮風避雨,安居度日的需要,產生了住宅。為了滿足人們開墾田地、發展生產的需要,產生了水利設施、各類作坊和商鋪。為滿足人們廣泛的對外交流和提升生活質量的需要,產生了道路、橋樑、水井、消防設施等多種建築。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追求和文化需求,產生了書院、寺觀、牌坊、祠堂等等。

建築的發展,始於人們對實用功能的滿足,終於人們對心靈境界的昇華。

這就決定了婺源古村古建的發達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而促成的。這些因素包括:自然環境、經濟條件、社會制度、思想文化。這四方面的合力,成就了婺源古村古建的輝煌。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自然環境的影響

一部古村落與古建築發展史就是人類不斷地適應自然、利用自然、超越自然的歷史。婺源地處北緯29°01′—29°34′,東經117°22′—118°12′之間,屬於丘陵地區,影響村落與建築的自然環境主要有氣候水文、地形地貌、建材生產三個方面。

(一)氣候水文的影響

婺源地處中亞熱帶,屬東亞季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7。9℃,夏季酷熱,可達38—40℃,極端高溫可達42℃。冬季寒冷,可達-1— -8℃,極端低溫可達-11℃。晝夜溫差大,雨、霧、霜、雪氣候俱全。全年日照時數4425。9小時(閏年4437小時)。常年主導風向是東北風,歷年平均風速1。5米/秒,極端最大瞬時風速為40米/秒。全年降水量平均在1797。3毫米—1908。3毫米之間。梅雨季節最大月降水量939。3毫米。日曬雨淋、風吹霜凍是對建築的最大考驗。婺源古村落與古建築在與這些不利的自然條件的抗衡中發展出極高的規劃建設和營建工藝技術。

婺源古民居的一項稱得上偉大的發明是內天井。

它集採光、通風、排水等諸多功能為一身,是婺源古民居歷經三、四百年風雨不毀的最關鍵技術。天井讓陽光一年四季都能照進屋內,而垂直陽光形成的折射光又減弱了有害射線。天井讓一些無法朝南而坐的民居也能享受到充分的日照,因為太陽從天上來,不為四牆所擋。為了防盜防火的需要,婺源古民居一層均不設窗,二層的窗子,外小內大如鬥狀,空氣無法對流,不利於木質構件散發溼氣,也影響人的呼吸。有了天井,這個問題便解決了。而且天井的垂直氣流與門形成的風流是曲折和緩的,不形成對健康不利的“穿堂風”。冬季關上屋門,又可形成有日照而無風吹的溫暖小氣候。有了天井,使屋頂的雨水透過排水管集中後流入地下,減輕了簷水對屋椽和牆體的侵蝕。

斜坡屋頂有利於快速排水,增高了空間,形成了隔熱層。民居多為二層,在二進後半方有的建有三層樓閣。清代民居一層空間在4米以上,二層稍矮,有利於通風散熱。全堂木構架均不油漆,有利於木頭散發潮氣。木柱下加石礎,防止地底潮氣侵入柱體。

磚砌牆體和粉刷,具有一定厚度,是隔熱擋寒的極好屏障。石灰粉牆可吸收空氣中的溼氣,也易於揮發,保護了磚牆。

飛簷可以減少斜風斜雨對屋簷和牆體的破壞;戧角則利於馬頭牆轉角快速流水,避免牆體受雨水浸泡。室內一層地面青石板下架空設有排水道,有利於保持地面乾爽。

以上這些技藝的採用,是人們在長期建築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來的。這些工藝,保證了婺源古村落中古民居冬暖夏涼,成為最宜人的居所。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天井)

(二)地形地貌的影響

婺源地處萬山叢中,群山環繞,河流縱橫,林深樹高,動物繁多。交通不便有利於避亂,卻不利於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因此,承平日久之後,為了生產、生活的需要,人們便築起了一條條青石鋪砌的大路小道,建起了一座座通津橋樑,修起了一個個路亭。為了灌溉和生活用水之便,在河上修築了一座座堰壩和一條條引水圳,開鑿了一口口水井和塘陂。為了防範虎、豹、熊等猛獸毒蛇的侵害,民居高牆圍護,具有極好的防護性。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曹家坦村堰壩

(三)建材生產的影響

婺源多山,林木幽深,木材資源十分豐富。松、柏、樟、楓、慄、楮、櫟、楠、栲、銀杏、香椿、楝、榧、梓等樹木在婺源山間多有生長。

有的宜作柱,有的宜作梁,有的可作板壁,有的可作椽桁,有的可作門扇。取材的便利,使婺源古村落中木構架建築日趨精美成熟。

婺源土壤由變質岩、花崗岩、碳酸鹽巖類及紅色質粉沙岩風化發育而成,主要有紅壤、水稻土、黃壤等土類,紅壤、黃壤特別適宜燒製磚瓦。唐代以前,婺源房屋多以竹木為架,茅草為頂,“民不知為瓦屋”。唐初,婺源區域尚屬江南西道,時任觀察使的韋丹“召工教為陶,聚材於場,度其貴為居,不取贏利。人能為屋者受材瓦於官,免半賦,徐取其償。逃未復者,官為為之。貧不能者,畀以財,身往勸督”(《新唐書·韋丹傳》),自此,磚木結構的瓦屋才在婺源得到推廣。

婺源西南鄉多石灰岩,最遲在明代初年就開始了石灰燒製,為灰漿砌牆粉刷提供了材料。婺源還盛產糯米(江米),從明代開始,人們就已懂得以糯米桐油灰漿砌磚砌石,堅固耐損。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粉牆黛瓦

經濟條件的促成

一座座精美的古建築,無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婺源的古村落建設得如此氣派,古建築如此豐富珍貴,人們不禁要問,建設資金從何而來?古代婺源,地狹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光靠種田養殖,是無論如何聚集不起巨資來建豪宅、修宏祠、鋪路橋的。而

古代行政管理體制“政令不下縣”,封建政府不會出資修建各類公益設施,連縣衙、孔廟、城牆、試院等公共建築,都是

靠募捐建造

如縣衙,就在光緒二年,“合邑捐資新造”(民國《縣誌》),更遑論建築民宅了。散佈在鄉里的祠堂、路橋、水圳等公共建築,也是民間集資募捐建成的。這些募集、捐助和自造房舍的資金,主要來自商人和官宦兩條渠道。可以說,沒有商人和仕宦,就沒有婺源的古村落與古建築。

據民國《縣誌·食貨志》記載,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全縣有田地51。92萬畝,而洪武十年,人口已達13。0683萬,人均田地只有3。97畝,而在山澗更多的東北鄉,人均田地只有一畝多一點。在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下,婺源山區已無法養活日益繁殖增多的人口。

清代許承堯在《歙事閒譚》中說:“餘郡處萬山中,所出糧不足一月,十九需外給。”“蓋新安居萬山,土少人稠,非經營四方,絕無治生之策。”趙吉士《寄園寄所寄》也說:“郡處萬山中,百貨皆邸於外”。於是產生了一首民謠:“前世不修,身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男子在很幼小時,便外出學做生意謀生。

一江姓讀書人叮嚀出門經商的晚輩說:“本富為上,末富次之,謂賈不若耕。吾郡在山中,即富者無可耕之田,不賈何待?”(汪道昆《太函集》卷45)。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徽州這個高移民社群,人們在亂世遷進深山,承平日久,渴望和追求走出大山創業的願望始終縈繞心頭,“樹挪死、人挪活”的觀念如基因一般遺傳給一代代移民,遠走他鄉去創業致富,改變命運,實現人生價值。“天下之民寄命於農,徽民寄命於商”(康熙《徽州府志》卷8)。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思溪村修建通濟橋捐銀碑

“九章大學終言利,一部周官半理財”,這副對聯道出了以商業為第一等生業的徽州移民的心聲。經過多少代人的拼搏,徽商終於成為明代中葉至清末400多年間稱雄天下的商幫,經營的行業遍及鹽、木、茶、典、糧、棉、布等等。“業賈者十家而七,贏者什家而三”(萬曆《歙志·貨殖》),大多數外出經商者都是落魄的失敗者,只有少數成為富豪。“新安大賈,魚鹽為業,藏鏹有至百萬者,其他二三十萬,則中賈身”(《五雜俎》卷4)。

徽商

以徽螺陀精神經營全國,形成了“無徽不成鎮”、“鑽天洞庭遍地徽”“兩淮八總商,鄉人恆佔其四”的局面。

據不完全統計,徽州自宋至清有名商人千餘名,其中被稱作“鉅富”的有230多人。而封建社會里,土農工商四民中,商人居於末位,沒有社會地位,更不允許私人資本擴張危害到皇權統治,因此,婺源商人的財富便流向家鄉,建豪宅,修宗祠,築道路,造橋樑。豸峰村富商所建“七星屋”,有七個天井,佔地800多平方米,規模宏大。

康熙《徽州府志》有曰:“吾鄉之人,儉而好禮,吝嗇而負氣。其豐厚之夫,家資累萬,嘗垂老不御絹帛,敞衣結鶉。出門千里,履草屐,褸被自攜焉。然急公趨義,或輸邊儲,或建官廟,或築城隍,或賑饑恤難,或學田、道路、山橋、水堰之屬,且輸金千萬而不惜”。茶商潘開祥,為“振興合族文社,首捐租六百秤,……課文資給”(《婺源縣誌》卷40《人物·義行六》)。商人趙之俊“輸千金築書齋,置學田,以培人才”(《婺源縣誌》卷42《人物·義行八》)。商人捐資公益建築的事例不勝列舉。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豸峰村富商所建“七星屋”

婺源古人脫離貧苦生活,改變人生命運的另一條道路是讀書應試。“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無數青年學子孜孜以求的夢想。自宋至清,婺源出了500多名進士,七品及以上仁宦2665人。桃溪潘氏有“一門九進士,六部四尚書”的美譽,村規約定,凡有科名者可以在村中桃溪上建一座石橋,因村裡考中舉人和進士的多達36人,因此,便建有三十六座半橋,另半座是村中富商樂於捐輸行善,村人特准所建。詹同、詹徽是父子尚書,餘懋衡、餘懋學是兄弟尚書,還有汪釒宏、江一麟、齊彥槐等名臣仕宦。這一大批官員在家鄉都建有自己的豪宅,使婺源古村落裡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尚書第”、“進士第”、“大夫第”、“司馬第”、“天官上卿府”、“太宰讀書處”。清代兩淮鹽運使江人鏡不但建了自己的“榮祿第”,還為其父親江之紀建了“進士第”。

這些官僚不管在任或致仕成為鄉紳後,都十分關心鄉村公益事業的發展。都御史兼戶部侍郎江一麟捐資首建立設了蕭江宗祠永思堂。江西省審判廳丞江峰青捐建了東山學社,並輸田二百畝資塾師薪膳。宋代中書舍人李侃在李坑建有中書橋。宋御史查元在鳳山建有報德橋。江灣荷田前山堂大堨由職貢方土煥、同知銜方一僕等三次重造,費千餘金。宋熙寧間進士李曦重建了黃蓮寺。還有在婺源為官者捐資興建公益建築的許多動人事例。古時婺東通徽州府的古驛道有五嶺之險阻,其中的金竺嶺更是在千仞懸崖之上,鳥道迂迥。行人肩負重擔,手攀藤蘿,蹣跚而上,汗水淋漓。明萬曆間(1573—1619年)婺源知縣譚昌言出巡路過此地,見此情景不禁吁噓嗟嘆,帶頭捐款集資,徵調民工鑿山伐石,築成了一條5尺來寬,30多里長的青石板大道。鄉民為感念譚知縣的功德,於嶺端勒石,改稱金竺嶺為譚公嶺。

婺源古代有先賈后儒,亦儒亦賈之風,往往商人致富後不忘兒孫求取功名,賈而好儒,送其走上舉業之路,登科為官,加深了官、商一體的程度。這樣,就為婺源古村落與古建築的興盛發達,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基礎。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坑頭村松雪橋和遠處的迎恩橋

社會制度的作用

走進婺源一個個古村落,只見青石板道路整齊有致,曲折蜿蜒,高牆古巷有序而列,排水溝渠或明或暗,隨路而鋪。全村的整體格局佈置得當,路網系統科學有序,房屋建築風格協調,絲毫沒有錯亂無章的感覺,這顯然是有組織地作了村落的規劃,並有一個機構監督實施這個規劃才形成的局面。這個機構不是別的,就是各個

村落的宗族組織

宗族制度源於夏商周三代時期的宗法,是以家族為中心,根據血統遠近區分嫡庶親疏的一種等級制度。宗表示直系血緣關係,族表示橫向親屬關係。

三代時期的宗法領袖也就是國家的行政長官、軍事首領、經濟管理者。秦以後的宗族制度則僅指某一氏族在某一地域內的等級組織。在一個同姓聚居的村落裡,嫡長子孫這一系是大宗,其餘的子孫是小宗。嫡長子被認為是繼承始祖的,稱為宗子,只有宗子才有主祭始祖的特權,繼承特別多的財產,受到小宗的尊敬,並掌握著管理全族事務的權力,故又被稱作族長。這種以血緣關係確立的治理權,擁有世代相傳的穩固地位,對同一族人具有不可爭辯的權威,賦予族長穩固的權力法理地位。敬宗睦族,服從族長的管理,成為村民自覺的行動。

婺源山區的古村落,多由北方士族舉族遷來而建,又處在自然地理環境十分封閉的萬山叢中,其宗族管理制度源遠流長,施行十分有效。

宗族制度

一方面透過建祠堂、祭祖宗、修族譜等方式敦宗睦族,從精神上凝聚人心,維繫長幼親疏的血緣關係和尊卑貴賤的社會關係;另一方面,透過掌握族產(祠堂、祭田、義田、學田等)、制訂鄉約、執行獎懲、推行教化,實施對全村民眾和村落公益事業的管理,成為封建國家最基層的社會自治組織,使“政令不下縣”成為可能,節約了封建行政的成本,因而也得到了國家政權的大力倡導和支援。

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村落的族長換了一代又一代,他及其宗族管理的班子,規劃全村建設的大局,何處修路,何處建房,何處築土曷 ,何處開渠,何處建水碓,何處設橋樑,一個個專案逐步得以實現,使一個個古村落成為生活、生產設施建築齊全的最佳人居空間。這些規劃設計,得到了大多數村民的自覺擁護和執行,有些還自覺地投工投勞,捐資以助。

推行宗族制度的首要舉措便是祭祀祖先。不祭祖,無以敬宗,宗子族長的權威就無法世代鞏固。明朝初年,政府開始允許庶民祭祀高、曾、祖、考,婺源建祠活動開始興盛。明嘉靖時,大學士、禮部尚書夏言向皇帝上疏建議“詔天下臣工建立宗廟”,由此掀起了全國性的建祠高潮。由於此時徽商已經崛起,徽州的大村望族已具備一定的資金大興土木,因而修祠風氣特別濃厚。“村落家構祠宇,歲時俎豆其間”(明嘉靖《徽州府志》)。

各村各族除了宗祠外,還按房派分別建有支祠。家庭中出了地位顯赫之人,其子孫還可建家祠以顯其榮。婺源大地上由此盛開出一朵朵奪目的祠堂建築之花,光收錄在民國《縣誌》裡的就有618座,實際遠不止此數。除祠堂外,配合宗族教化管理的需要,許多村莊還建有申明亭和旌善亭。前者用於公佈宣示族人在一月中違反村規民約的壞人壞事,以儆效優;後者用於公佈宣示一月裡族人所行的善事義舉,以彰倡行。

婺源古村落與古建築之發達,既是經濟實力所決定的,也是宗族管理綜合能力的體現。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廬坑村詹氏宗祠

思想文化的催生

村落與建築,不但是自然風土的反映、社會人文的體現、物質條件的展示,還是特定時代精神的物化彰顯。婺源古村落與古建築的形成與發展,深受以下三方面社會思潮的影響:一是崇文重教的觀念;二是崇善重禮的觀念;三是崇天敬神的觀念。這些深入人心的精神具有很強大的外化和物化驅動力,催生了婺源一大批古村落與古建築。

(一)崇文重教觀念的催生

秦漢時期,婺源周邊外族來到定居,帶來了較山越士著居民先進的文化,婺源文風漸開。兩晉六朝,中原地區戰亂動盪,北方士族紛紛南下避難,有些就遷入了婺源,帶來了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儒家文化。唐末黃巢起義,中原爭戰不休,又一次使得北方士族大規模地遷入婺源。尤其是來婺源任職的中原官僚,簡政惠民,獎勵耕作,倡導文風,崇尚儒學,使婺源民俗風情產生鉅變,經濟文化獲得極大發展。

徽墨、歙硯及紙業、筆業生產的出現,促進了

婺源文化教育事業

的興盛。

北宋慶曆五年(1044年),婺源縣學成立。南宋初期是中原人士第三次大規模遷居徽州、婺源的時期,當時,為應科舉及傳播朱子理學之需求,教育發展迅速,主要辦學形式有縣學和書院二種,眾多書院於此時興建起來。元代,徽州各縣除設縣學、書院之外,縣以下所屬村莊50戶為一社,設社學一所,婺源全縣建有140所。同時民間私學也很興盛,各宗族房派乃至一家,都建有私塾、書屋等等。

明清時期,徽商稱雄,同時賈而好儒,以其雄厚資財,振興家鄉教育,形成了

“十戶之村,不廢誦讀”

的興學風氣,朱子故里的崇文重教之風達至鼎盛。

風氣所被,建築興焉。全縣古村落中建有300多座書院和難以計數的社學私塾。除此之外,為祈求文運昌盛,作育村人登科,許多村落還建有文昌閣、文筆塔和“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建築。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縣城文廟老照片,引自網路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察關村文昌閣

(二)崇善重禮觀念的催生

山越士著的淳樸民風,北方士族的儒雅士風在婺源大地上融合發展,形成了知書達理,求善守禮的“書鄉”社會風氣。為弘揚忠孝禮義廉恥的傳統倫理道德,婺源鄉村人家和宗族,興建一座座高高聳立的石牌坊。

功名坊

,為族人子弟樹立仕途上進的學習楷模;有

節義坊

,無聲地教導人們行善節慾。

另外,還興建有祭祀先賢的廟祠,汪帝廟遍及鄉里。張巡、許遠廟、軍服廟、劉果敏公祠、三賢祠、鄉賢祠、關帝廟、嶽王廟、劉猛將軍廟、胡老爹廟、齊總管廟等等都是鄉人塑造文明鄉風的物化象徵。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鳳山村欽旌節孝第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嶺腳村欽旌孝子第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龍騰村胡老爹廟

(三)崇天敬神觀念對建築的催生

在科學尚不發達的時代,人們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之情,一方面說明了當時人們認知水平的低下,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古人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可貴。

在這一觀念驅動下,婺源境內古村落中興建了

宗教寺觀

大小近300座;

興建有祭祀天地的建築,如社稷壇、先農壇、仰天壇、土地廟、城隍廟等等;還建有祭祀各類神靈的建築,如三官(天、地、水)廟、水府廟、火神廟、龍神祠、靈順廟、五猖廟、五顯祠、獅儺廟等等。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篁嶺村五顯廟

本文經 一葉徽州 編輯後轉載

藝|是什麼成就了婺源的古村古建

藝丨雕刻的寶庫:婺源 “ 三雕 ”

關注我們

@一葉徽州

一山一村一世界 · 一花一葉一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