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揭開“武山旋鼓舞”神秘的面紗

由 隴上非遺 發表于 舞蹈2021-06-14
簡介關於武山旋鼓舞的起源,在當地有著不同的傳說:首先是牧羊人發明說:遠古時期在武山一帶生活著羌族人,以牧羊為主

旋鼓舞是陝北民間舞嗎

作者:小佩

每逢節會,在天水市的武山縣,總是能見到耍旋鼓舞的人,他們手持羊皮鼓,一邊敲打,一邊跳著舞步。武山旋鼓舞是甘肅傳統的民俗舞蹈,主要流傳和分佈在灘歌鎮、洛門鎮百泉村、龍臺鄉、山丹鄉等鄉鎮村莊。目前,武山旋鼓舞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專案。

揭開“武山旋鼓舞”神秘的面紗

其實,武山旋鼓舞並不是普通的供人觀賞的舞蹈,而是羌族人民在長期的農牧生活中形成的以娛神、娛人為內容,以舞樂、祭祀為載體的一種民間舞蹈。為什麼這麼說呢?關於武山旋鼓舞的起源,在當地有著不同的傳說:

揭開“武山旋鼓舞”神秘的面紗

首先是牧羊人發明說:遠古時期在武山一帶生活著羌族人,以牧羊為主。傳說,有一個牧童常年在野外放牧,羊群飽受惡狼的襲擊。機智的小牧童想出了一條妙計,在高山上點燃火堆,用火屈彎樹枝成扇形,將羊皮蒙於樹枝上面,烤乾,圍著火堆用樹枝敲打。此時,火光照亮山川,咣咣的聲音響徹雲霄,惡狼都被嚇跑了。此後,民間每年四月開始“旋”鼓,到五月端午節為高潮,用鏗鏘的鼓聲震懾狼群,振奮村威。

揭開“武山旋鼓舞”神秘的面紗

另一種起源傳說,有學者考證認為:旋鼓舞的出現可推至上古,近至夏代,源於原始部落的圖騰舞,帶有濃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稱天為旋或玄,旋鼓即天鼓,所以旋鼓鼓面常繪有太極圖。傳說伏羲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時鼓手的行走路線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甩蟒頭”的彩色髮辮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娛神,取悅神意,祈求保護。

揭開“武山旋鼓舞”神秘的面紗

這些眾口不一的傳說,為武山旋鼓舞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品味。雖然來自於民間傳說,但是研究者們寧可信其有。不管是哪一種傳說,旋鼓舞的存在必有其真正的意義,是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創造的一種文化娛樂形式,形成了具有武山特色的地方文化。

揭開“武山旋鼓舞”神秘的面紗

武山旋鼓舞一般是在春末夏初時舉行,先由牧童在各村敲鼓,先行娛樂。到端午節時為“旋鼓”高潮,五月初一,四鄉八鄰的群眾穿著節日的盛裝,簇擁著等候各隊旋鼓隊的到來。旭日東昇,各村的旋鼓隊敲著羊皮鼓,彙集在開闊的地方擺開了旋鼓陣勢。旋鼓舞有許許多多的套路,鑼鼓交替各敲兩點,邁步前進,中間佇列成球狀,外邊單列側身橫躍,交叉變換隊形,這個叫“獅子滾繡球”;鼓擊七響,佇列呈s行“旋”舞,此法叫“煙霧纏山”;隨著鼓聲從一響到十一響,組成各種不同套路和名稱,還有“蛇脫皮”“十字填梅花”等等。

揭開“武山旋鼓舞”神秘的面紗

晚上,各村落都進行“點高山”活動,就是把端午節前夕全村人準備好的壘得像高山一樣的柴點燃(都是由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來點),鼓手們便圍著火堆“旋鼓”,邊“旋”邊向火堆裡投“高山饃”,直到“高山”燃盡。這是一種焚香許願、祭祀山神、辟邪祛魅的活動,是當地的先民們為了保護莊稼和村民不受豺狼虎豹的侵擾和傷害,進而以旋鼓舞的形式來酬謝山神,希冀其保護一方平安,也祈求來年五穀豐登。

揭開“武山旋鼓舞”神秘的面紗

鼓手們手中的鼓,其實叫羊皮鼓,製作也比較講究,羊皮必須是當地的山羊皮,以七八月宰殺的“青草皮”為最佳,不能用二三月份過冬的“乏羊皮”,且羊皮一定要白淨。鼓圈、鼓柄和鼓環用鐵鑄成,鼓槌則用藤條或羊皮條編織而成。鼓圈寬約2釐米,厚約1釐米;鼓面直徑一般為30釐米,皮厚1毫米。

揭開“武山旋鼓舞”神秘的面紗

武山旋鼓舞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專案,現在更多地成為了武山的一種文化娛樂節目,曾多次代表甘肅省參加全國性或地區性相關比賽和展演以及大型活動,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還跨越國界作為我國民族藝術傳到韓國、日本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