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草堂讀詩|故事:狄蘭•托馬斯《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舞蹈2021-06-29
簡介《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是狄蘭•托馬斯創作於 20 世紀中期的詩歌,當時,他的父親生命垂危,已經放棄了活下去的期望,準備安安靜靜地離開這個世界

如何練習並腿托馬斯

草堂讀詩|故事:狄蘭•托馬斯《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音訊格式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進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裡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翱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跟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詩歌就是生活,歡迎來到由封面新聞、成都廣播電視臺與《草堂》詩刊聯合推出的“草堂讀詩”,我是讀詩人涓子。剛剛大家聽到的是狄蘭•托馬斯的詩作《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翻譯是巫寧坤。狄蘭•托馬斯是英國著名的作家、詩人。他1946年發表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詩集《死亡和出場》,評論界普遍認為他是繼奧登以後英國的又一位重要詩人。1953年11月9日,他因飲酒過量而暴斃,年僅三十九歲。

狄蘭從小體弱多病,很多時候都是臥床在家。大部分時間,他只能靠閱讀獨自度過。病弱與孤獨,讓這個敏感的小孩既渴望溫暖又任性叛逆。上學後的狄蘭與學校生活格格不入,他只有一個朋友丹尼爾,兩人一起寫詩,然後在自己的“私人廣播電臺”朗讀。直到16歲離開學校,他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靠著父親的關係,他成為《南威爾士郵報》的校對,之後,他成為報道本地新聞的記者,日復一日奔波在婚禮、葬禮、火災現場……更多的時候,他泡在酒吧,一邊喝酒一邊高談闊論,將靈感塗抹在隨手可以找到的任何紙片上,事後再抄在練習本上——他堅信自己生來就是一個詩人。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是狄蘭•托馬斯創作於 20 世紀中期的詩歌,當時,他的父親生命垂危,已經放棄了活下去的期望,準備安安靜靜地離開這個世界。狄蘭•托馬斯和父親的感情很深,他走上文學這條道路可以說和當過英國文學教師的父親有很大關係。父親曾夢想成為詩人,狄蘭小時候他常在書房為狄蘭朗讀莎土比亞,雖然狄蘭完全不懂其含義,但那韻律卻深入他的心中。狄蘭希望《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這首詩可以喚起父親戰勝死神的鬥志,不放棄任何活下去的希望。整首詩充斥著夜晚與白晝、黑暗與光明、溫和與狂暴、死亡與生命的對立,語言充滿張力。詩人用激烈的口吻勸解人們不要聽從命運擺佈,不要放棄活的希望。他自己何嘗不是如此,他從不避諱、不畏懼死亡。他相信自己活不長,所以自稱要創造一個“緊迫的狄蘭”,所以他一生都籠罩在急迫而又深刻的憂傷中,最終成為一位“不瘋魔不成活”的詩人。

詩歌就是生活,“草堂讀詩”,有溫度、有質感。狄蘭•托馬斯的詩作《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以及詩人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感謝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草堂讀詩|故事:狄蘭•托馬斯《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