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由 赤魚追波 發表于 舞蹈2021-07-04
簡介二、中世紀鍵盤音樂風格中世紀的鍵盤音樂主要為管風琴而作,屬於復調音樂發展的初期,旋律音域大約在兩個八度,和聲僅僅是多聲部對位的副產品,尚未具有獨立的和聲意義,這時的管風琴曲受到勃艮第樂派[2]大師創作的三聲部世俗歌曲風格的影響,採用福布林頓

什麼是佈列舞曲

第二章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鍵盤音樂風格

要了解鋼琴音樂作品的流派與風格,需從瞭解鋼琴音樂發展的歷史人手,鋼琴音樂的發展是整個音樂文化發展的組成部分,而音樂發展的歷史又與人類的文明史緊密相連。

人類居住的地球大約是45至46億年前形成,至少在25億年前出現植物,4至8億年前出現昆蟲。猿人出現於300萬年前,距今250萬年至150萬年前開始工具。勞動改了人,因此,160萬年前的人的大腦結構與現代人的大腦沒有很大的差別。公元前25萬年石器規範化,出現了最早的語言(母音)。最早的樂器“骨笛”出現在距今約8000年左右。公元前1000年左右發現和聲音程。公元前500年左右畢達哥拉斯學派認識到協和音程與弦長的辯證關係。音樂發展的歷史程序由

此大大加快。

音樂發展的歷史大致如下: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②1900~1945年為近代時期,1945年~至今為現代時期。

雖然古老的管風琴發明於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但古代的音樂為即興創作,也沒有完善的記譜法,因而中世紀之前的音樂沒有被保留下來。發現的最早的鍵盤音樂是作於1350年的管風琴樂譜,依據記載,我們將此時定為鍵盤音樂歷史發展的開端。鍵盤音樂的發展歷史大致如下: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①前古典主義與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在某些時間段有所並存。

第一節中世紀的鍵盤音樂

伴隨著鍵盤樂器的發展,鍵盤音樂作品的創作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與成熟階段。中世紀是宗教的時期,鍵盤樂器最早是作為伴奏樂器進人教堂的。中世紀的鍵盤音樂落後於音樂中的其他門類。

一、中世紀鍵盤音樂的發展

中世紀是歐洲歷史上的第一個時代。一般指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直至15世紀,期間近一千年,這是一個歐洲封建社會產生、發展至衰落的時期,此時文明與人性遭到宗教的桎梏,封建割據帶來了頻繁的戰爭,教會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力,包括哲學在內的所有知識都是為教會服務的,成科學技術、生產力發展的停滯,人民生活在灰暗與苦悶之中,這一時期被後世的歷史學家稱為“黑暗時期”。由於科技不夠發達,缺乏物質條件,加上教會重視聲樂、排斥器樂,鍵盤音樂的發展落後於聲樂五百多年。

鍵盤音樂中歷史最為悠久的樂器是管風琴。在古希臘時代管風琴多用於娛樂與助興,當時的音樂大都為即興創作,以口傳心授的方式流傳,沒有留下任何文字或樂譜的記載。雖然記譜法產生於公元11世紀,但記譜法被教會僧侶們壟斷,教會對於樂器不感興趣,當時的管風琴主要用於宮廷而不是教堂,所以中世紀以前和中世紀早期的鍵盤音樂資料有很長一段處於空白。

目前世界上能夠見到的最早的管風琴樂譜是英國羅伯茲布瑞基(Robertsbridge Codex)1350年的手抄稿,現存於英國博物館,至於作曲家是誰,還無從考證。但從作品本身來看,以平行五度進行的二聲部旋律,體現出中世紀聲樂的主要風格特徵,說明當時的管風琴音樂是依附於聲樂的。經過一個世紀以後,人們在德國的西北部溫希亞姆再次發現了作於1432年的管風琴手稿,但依然是古老的二聲部形式,說明時過一百多年管風琴音樂幾乎沒有什麼進展,顯然中世紀管風琴音樂的發展步伐十分緩慢,這種僵局一直維持到了15世紀。

15世紀上半葉發現的《依列伯符號譜》是現代五線譜的前身,這個曲集共有5首前奏曲與3首樂曲,由原來的平行五度二聲部旋律擴充套件為有三、六度音程的、較為多樣化的二聲部旋律,有些地方還出現了三和絃,聲部間旋律的音域擴充套件到了十二度。

15世紀下半葉出現了第一種獨立的鍵盤音樂作品體裁——“前奏曲”,這是一種即興、短小,以快速音階走句為主的前奏曲初始狀態[1],這種形式的出現,來於擔任教堂唱詩班的管風琴師在聖詠合唱之前的活動手指,是即興彈奏的片段,同時這也是宗教音樂活動開始之前的一個短小的開場白。

當時德國紐倫堡的管風琴師康拉德。保曼(Conrad Paumann,1410~1473年),也是最早使用符號作曲的中世紀作曲家,他的創作對管風琴音樂的發展有一定推動作用,他在作品《我的心》中採用了自由對位手法,織體是簡單的歌曲旋律加上和聲型的伴奏,在旋律設計上除了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交替之外,還在多處採用了較有特色的切分節奏。

15世紀下半葉出現的重要鍵盤作品,是1475年編成的《布克斯漢姆管風琴曲集》(BuxheimOrgan Book),其中收集了220首勃艮第樂派的管風琴樂曲,原譜存於德國慕尼黑博物館,該曲集中最有價值的是收人了32首前奏曲,作品顯示出了管風琴器樂化技巧的表現傾向。從中可見15世紀下半葉鍵盤音樂出現的明顯變化,結構從三個聲部發展到四、五個聲部,織體從旋律加兩個伴奏聲部轉向多聲部復調對位寫法,並運用了一些模進手法。雖然這時候的管風琴音樂有了明顯的進步,但與已經達到五、六個聲部的復調聲樂藝術相比較仍落後甚遠。

二、中世紀鍵盤音樂風格

中世紀的鍵盤音樂主要為管風琴而作,屬於復調音樂發展的初期,旋律音域大約在兩個八度,和聲僅僅是多聲部對位的副產品,尚未具有獨立的和聲意義,這時的管風琴曲受到勃艮第樂派[2]大師創作的三聲部世俗歌曲風格的影響,採用福布林頓假低音手法[3],這樣鍵盤音樂逐步進人了三聲部、四聲部的時代,也顯示出低聲部旋律在復調音樂中的重要性。中世紀鍵盤音樂的重要發展使單聲部走向了多聲部,為文藝復興時期復調音樂形成打下了基礎。

第二節文藝復興時期的鍵盤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1500~1600年),是一個宗教向世俗過渡、神秘主義向科學時代過渡的時期。此時期人們的理智覺醒,關注現世生活,文化繁榮、人才輩出[4]。

“人文主義”(Humanism)是文藝復興的主要思想,這是一種與中世紀宗教思想相對立的世俗主義思想,表達了新興資產階級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透過強調希臘羅馬古典著作中人的價值和尊嚴,肯定人是現世生活中的創者與享受者,提倡尊重人性、人權,講科學、反封建。

文藝復興時期是社會繁榮、科學發展的時代,在人文主義思想的強力推動下,音樂家的地位到了提高,鍵盤音樂有了明顯的發展,此時管風琴進人了裝有音栓的時代,樂器的表現力比起中世紀大為豐富,從而為管風琴音樂的創作提供了物質基礎。由於印刷術的發展,樂譜以儲存與流傳,這一時期留給後人的鍵盤音樂不再是殘缺的、零星的手抄本,而是完整的音樂作品。在中世紀,鍵盤作曲家是稀少短缺的,而到了16世紀卻大量湧現。中世紀鍵盤音樂僅在德國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的鍵盤音樂逐步擺脫了對聲樂的依附,管風琴在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各地迅速發展,古鋼琴則在英國出現了它的第一個繁榮時期。

一、文藝復興時期鍵盤音樂的發展

文藝復興時期由於交通日漸發達,息的溝通使德國的管風琴更直接地受到尼德蘭樂派[5]聲樂藝術的影響,多聲部聖詠合唱趨向于越來越強調聲部間的模仿,這一復調手法在50年之後也明顯地出現在鍵盤音樂中,首先受到這一影響的是德國南部與奧地利的作曲家。

第一位代表人物是德國管風琴師阿諾特。施利克(Arnolt Schlick,1460~1521年),曾擔任海德堡宮廷管風琴師。他的創作採用當時流行的定旋律[6]手法,將格里高利聖歌的旋律作為低音持續音在鍵盤上出現,體現了上帝的神聖與威嚴。講究動靜結合、對比統一,這種具有升騰感的哥特式管風琴音樂風格對後來巴赫的創作有直接的影響。

作為文藝復興運動[7]的發源地,義大利的管風琴音樂以大小調式為基礎,拓展了管風琴宏大華麗的演奏技巧,更加接近於世俗生活並具有主調風格。威尼斯聖馬可教堂樂正安德烈亞。加布裡埃利(Andrea Gabrieli,1532~1585年)的作品採用音階式流暢旋律,多用模仿模進手法,而少用嚴格的對位,音樂色彩絢麗,嘹亮豪華,表現當時的社會繁榮與節日喜慶,在整個義大利是首屈一指的。在義大利當時公認的鍵盤大師有三位:安德烈亞。加布裡埃利與其侄兒喬萬尼。加布裡埃利(Giovanni Gabrieli,1557~1612年),克勞迪奧。梅魯洛(Claudio Merulo,1533~1604年),他們的創作以莊嚴華麗的織體交織,快慢交替,疏密相間,生動反映出威尼斯節日的壯觀與氣派,擴大了鍵盤音樂的語彙,發展與確立了託卡塔[8]這一鍵盤音樂形式。這是繼前奏曲之後又一種適宜於表現鍵盤音樂語彙的體裁,採用四聲部和聲聖詠樂段與快速的炫技樂段交替出現,奠定了巴赫託卡塔創作的形式基礎。

下面譜例2-1為克勞迪奧梅魯洛管風琴作品中的一首託卡塔,充分體現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鍵盤音樂風格。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譜例2-1

16世紀古鋼琴發展最快的國家是英國。當時的伊麗莎白女王擁有32架古鋼琴。英國的維吉納古鋼琴樂派從琉特琴上吸取營養,建立了自己的鍵盤語彙,因為古鋼琴不如管風琴那樣具有長音持續的功能,因此,他們的創作沒有像管風琴音樂那樣模仿聲樂的復調因素,而是發揮古鋼琴靈巧、善於裝飾、長於彈奏分解和絃的特色,在古鋼琴音樂中大量運用琶音、三度、六度、音階走句、裝飾音等,表現世俗生活情趣,創與大量運用了輕鬆活潑的變奏曲、舞曲等體裁,散發出濃郁的世俗生活氣息。

二、文藝復興時期的鍵盤音樂風格

文藝復興時期鍵盤作品取材於世俗舞曲與宗教歌曲,以管風琴作品為主,但古鋼琴作品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出現了託卡塔、利切爾卡[9]、坎佐納[10]、變奏曲、各種舞曲、組曲等體裁的初步創作。文藝復興時期的鍵盤音樂體現了莊重、均衡、穩定的風格,它使鍵盤音樂擺脫了聲樂的依附,有了自己的獨立功能,形成了有特色的鍵盤音樂體裁,為巴洛克時期鍵盤音樂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基礎。

文藝復興時期的鍵盤音樂處在教堂風格時代,鍵盤音樂呈現多聲部的音樂特徵,音域拓展到了4個八度,旋律較中世紀要複雜,其中裝飾音、旋律加花等大大增加。文藝復興時期鍵盤音樂中的旋律創作受聲樂的直接影響,旋律是歌唱性的,大多以級進為主,並與歌詞的抑揚頓挫關聯,旋律中音程只允許三、六度進行,其他音程的結合需要延留音,所有不協和音都要求處於經過的位置或以強拍的延留音形式出現,雖然各聲部結合在一起,但不是和絃式的,而是音程式的結合。旋律中有節奏的變化,但有宗教與世俗之分。旋律在宗教作品中不強調律動感,在世俗作品中則要求表現出鮮明的節拍點與律動感。這時候和聲尚未建立完整的功能體系,但終止式表現了和絃進行中的功能性,作品中有意識地運用協和與不協和和絃來表現情緒對比,音樂緊張度的變化。不協和和絃的解決大多隻能下行解決,並且嚴格限和聲的節奏(每小節和聲一般變化一次),在較快的和聲節奏進行時,幾乎不能用不協和和絃。此時的音樂調式主要以中古調式[11](也就是教會調式)為主。曲式較為自由而多樣化。

【註釋】

[1]參閱:周薇著,《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年2月版,第14頁。

[2]15世紀歐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在西方音樂史上被稱為勃艮第樂派,樂派中的許多人與勃艮第宮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代表人物有:蒂費、班舒瓦,他們的作品呈主調風格,清澈明朗,句法清晰,色彩豐滿。

[3]福布林頓(Fauxbourdon)假低音,即底下兩聲部與高音成平行六度進行,這是中世紀聲樂中常用的手法。

[4]沒有幾個世紀能比上16世紀出現那樣多的偉人,包括伊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1466~1536年)、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年)、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1494~1553年)、塞萬提斯(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年)、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1593年)、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年)等。參閱:[美]約瑟夫馬克利斯著,《西方音樂欣賞》[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年版,第331頁。

[5]亦稱“弗蘭德斯樂派”。尼

德蘭即荷蘭、比利時與法國北部的總稱。代表作曲家前期有杜費(Dufay,1397~1474年)、後期有歐伯列希特(JacobObrecht,1457~1505年)與約斯堪(Josqin des Prez,1450~1521年),作品多為彌撒曲、經文歌,創作上高度發展模仿對拉技法,大量運用輪唱。

[6]定旋律(Cantusfirmus):意為固定的歌,一種形式保持不變,堅定而穩固的旋律,在14至17世紀作曲家的復調作品中,常用定旋律為基礎並透過對位手法來發展,在天主教佔統治地位的時代,用定旋律寫的作品在西歐非常普遍,並一直延續到18世紀。定旋律一般取自格里高利聖歌(素歌)。

[7]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發生在14世紀至17世紀的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薩,後擴充套件至整個歐洲,這是一場反封建的文化運動,基本思想是:提供人權,反對神權,提供科學,反對愚昧,追求現世幸福,反對宗教禁慾與思想束縛,恢復理性、尊嚴、思索的價值,倡導重新學習古典文獻,廣泛開展教育變革。運動起到了連線中世紀至現代文化的作用,使整個政治社會與知識界都發生了革命,出現了文學三傑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美術三傑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帶來了天文、地理、數學、物理、醫學、建築等領域的發展,用研究古典文學的方法研究聖經,導致宗教改革,促進了社會進步。

[8]託卡塔:Toccata,來自義大利文,原意是觸碰的意思,它是一種自由即興的鍵盤樂曲,用一連串分解和絃以快速音階交替構成,因此,託卡塔又叫觸技曲。16至18世紀流行於義大利,大多數速度較快,節奏緊湊,通常用幾個對比樂段構成。18世紀在德國進一步發展,以自由奔放為特點,有時也用在賦格之前,如巴赫的管風琴曲《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19世紀以後,大多以快速節奏貫穿全曲,有炫技性。

[9]利切爾卡(Ricercare)是16世紀末於經文歌的器樂曲形式,盛行於17世紀。是一種多主題樂曲,每一主題自成一段落,同時在全曲展開各種對位變化。

[10]坎佐納(Canzona)產生於16世紀20年代,稍晚於利切爾卡。受法國香頌(一種敘事性歌曲)的影響。在發展過程中坎佐納形成了三種類型:第一類是保持尚松風格的四聲部型別;第二類是帶有利切爾卡特點的型別;第三類是結構上自由,採用多種形式的對比,運用重複和再現

原則的型別。

[11]中古調式其音階由七個自然音構成,七個正格教會調式是:愛奧尼亞(主音do)、多利亞(主音re)、弗裡幾亞(主音mi)、利底亞(主音fa)、混合利底亞(主音sol)、伊奧尼亞(主音la)、洛克尼亞調式(主音si)。

第三章巴洛克時期的鍵盤音樂風格

巴洛克時期(1600~1750年)產生了眾多的音樂家,此時歐洲正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文藝復興運動也逐漸向啟蒙運動發展,正是在這樣的變化動盪過程中,文藝領域經歷了激盪的改革,產生了西方音樂歷史上的第一個繁盛時期。巴洛克時期是鍵盤音樂歷史上第一個偉大輝煌的時期,出現了音樂歷史上的集大成者,音樂之父——巴赫。

“巴洛克(Baroque)”一詞源自葡萄牙語,指不規則的珍珠,它是根據當時流行的建築裝飾風格而命名的。17世紀的建築色澤鮮豔、裝飾華麗、結構宏偉、講究對稱、追求動勢,其形式後來逐漸延伸到繪畫、雕塑、音樂等領域,巴洛克逐漸成為這一時期文藝領域特定風格的代名詞。文

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總體強調的是統一均衡,平穩流暢,巴洛克時期在此基礎上尋求各種情緒的表現手段,音樂語言以復調為主,重視旋律和低音聲部,大小調和聲系統的形成使這個時期的音樂語言更加規範,音樂表現手段更加豐富。這時期的鍵盤音樂主要服務於教堂、宮廷與城市市民,鍵盤音樂包括管風琴、古鋼琴兩大類。

第一節巴洛克前期的鍵盤音樂風格

巴洛克前期鍵盤音樂的主要成就體現在義大利、法國。義大利的鍵盤音樂以管風琴為主。代表人物是羅馬聖彼德大教堂的樂正吉羅拉莫弗雷斯科巴迪(Girolamofrescobaldi,1583~1643年),他的創作主要是託卡塔、變奏曲、利切爾卡、坎佐納等,作品採用主題模仿、對位等手法。音樂雖然不強調優美的旋律,但富有邏輯性,體現理性的力量,還大膽地運用和聲、調式變化,採用短小動機,音樂充滿動力。巴赫從他身上繼承了嚴謹、數理式的邏輯性。

法國的鍵盤音樂以古鋼琴為主,特別是羽管鍵琴。法國音樂有著為宮廷與世俗服務的傳統,強調裝飾性、主調性,追求典雅、精緻、漂亮、貴族的趣味。這時產生了古鋼琴的第二盛期,代表人物是雅克尚皮翁肖博尼埃(Jacques Champion de Chambonnie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es,1602~1672年)等,不僅吸收了英國維吉納樂派富有生活氣息、平民舞曲的優點,還將古鋼琴發展到了更加精細完美的程度。當時舞蹈性的組曲是後來鍵盤音樂組曲的前身,每套組曲中有數量不等的阿拉曼德、庫朗特、薩拉班德、吉格與小步舞曲、帕凡舞曲、佈列舞曲等其他隨意組合的舞曲。法國鍵盤音樂從這裡開始一直到庫普蘭、拉莫、德彪西、拉威爾等始終保持著追求典雅精緻的藝術傳統,在情感的表現上不聲張,講究趣味。

例3-1為雅克。尚皮翁。肖博尼埃的一首阿拉曼德,從曲中可以看到法國音樂的典型特點一一典雅、精緻、富有裝飾性和貴族趣味。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譜例3-1

第二節巴洛克中期的鍵盤音樂風格

巴洛克中期的鍵盤音樂在德國進人了黃金時代,當時管風琴出現了三種流派——南德樂派、北德樂派、中德樂派[1]。南德樂派注重嚴格的對位形式,受義大利管風琴的影響,音樂具有輕鬆、愉快、典雅、標題性強等特點。北德樂派與尼德蘭樂派關係密切,善於探索,注重內在情感,富有想象力。其管風琴音樂風格是深沉、莊重、氣勢恢宏,具有感染力,受這一風格影響的後世作曲家有貝多芬、舒曼、勃拉姆斯等。北德樂派的重要作曲家是迪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2](Dietrich Buxtehude,1637~1707年),他對巴赫有重要影響,他的管風琴作品成為巴赫的範本。年輕的巴赫非常崇拜他,曾步行四百里去聽他的音樂會。少年巴赫曾瞞著兄長在月光抄寫布克斯特胡德的樂,結果落了導致晚年雙目失明的病根。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風琴音樂採用自由即興的炫技段與嚴格的賦格段交替出現,既華麗壯觀又嚴謹莊重,他創造的《聖詠前奏曲》體裁被巴赫繼承、發展與運用。例3-2選自布克斯特胡德《G大調賦格曲》(Bux WV175),從中可以尋覓到巴赫創作的淵源。

Fuga in G Major BuxWV175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譜例3-2

中德樂派以紐倫堡、匿林根等小城市的音樂家組成,其中很多音樂家都是巴赫家族的成員[3]。中德樂派的風格質樸、單純、自由、內向、嚴謹。

第三節巴洛克後期的鍵盤音樂風格

以巴赫為代表的巴洛克後期鍵盤音樂,在繼承前人技法形式的基礎上,將鍵盤音樂推向了表現人的內心世界的領域。巴赫的鍵盤音樂作品成後世音樂家學習的楷模,成為培育音樂家的搖籃,古典鍵盤音樂風格形成的源頭,是後世音樂家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巴洛克時期三位偉大的音樂家巴赫、亨德爾、斯卡拉蒂,他們同出生於1685年,以不同的音樂風格,卓越的創作,共同樹立起了巴洛克後期鍵盤音樂的豐碑。

一、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縮寫為J。S。巴赫,1685~1750年)

德國音樂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西方音樂史上被尊稱為“音樂之父”,他被譽為音樂歷史上成就最高的藝術家。他的音樂博大精深,代表了自中世紀以來鍵盤復調音樂長期演進的終點。從1350年第一部管風琴作品問世到1900年鋼琴音樂創作步人近現代時期,巴赫正是站立在這一歷史長河的中間位置,他以永恆不朽的創作,使他成為音樂歷史發展中承前啟後的樞紐人物。

(一)巴赫的生平

巴赫生於德國愛森納赫市的一個著名音樂世家。父親曾是城市音樂家,巴赫10歲時父母雙亡,依靠兄長生活。15歲進人教堂唱詩班,在那裡學習並接受音樂教育。1703年至1708年任阿恩斯塔德與米爾豪森管風琴師,1708年至1717年在魏瑪公爵府聖樂團任宮廷管風琴師與樂隊首席,1717年至1723年的六年裡,他在科登一位親王宮中任樂正,1723年任菜比錫托馬斯教堂的管風琴師與宮廷樂長直至1750年7月65歲去世。巴赫的創作分為三個階段:魏瑪時期為宗教音樂創作時期,寫了大量管風琴作品。任宮廷樂長的科登時期,為世俗音樂創作時期,此時為古鋼琴寫了大量作品[4]。萊比錫時期創作了大量經典的宗教合唱與一些重要的管風琴作品。因此,巴赫一生的創作走著一條“宗教—世俗—宗教”的迴圈道路,他的創作是以宗教為中心的。

(二)巴赫的鍵盤音樂創作

1。初級鋼琴曲集(BWV[5] 933):寫於1722年,在28首作品中,第1、2、3、4、5、9、10、13、15、16、17、19、22首是從巴赫為其妻子安娜瑪格塔雷娜編寫的鍵盤曲集中選出來的,另外也包括他的兒子們的習作,如第17首 G小調波羅涅茲舞曲,就是巴赫的二兒子C。P。E。巴赫的作品。這本曲集手法簡潔、生動優美,是訓練多聲部彈奏能力與諸多基本技法的基礎教材。

2。小前奏曲與賦格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供初學者練習的12首小前奏曲。其中1、3、5為和聲性的,2、4、9為復調性的。第二部分是供初學者練習的6首小前奏曲。第三部分是短小的二部賦格,是學習二部創意曲的準備。

3。創意曲集[6](BWV772-786、BWV787-801):寫於1720年至1723年,是巴赫為其長子學琴而寫,大部分以一個短小的旋律開始,然後用模仿、重複、疊置等方式來發展,有些已經明顯帶有呈示、展開、再現的特點,是學習復調音樂的中級教材。

例3-3選自巴赫二部創意曲第一首:採用了典型、規範的模仿手法,是學習歌唱性奏法的極好教材。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徵(第二章)

譜例3-3

4。組曲:組曲源於對比性舞曲的組合,通常由四首速度和節拍不同但調性統一的舞曲按照一定順序組合而成,巴赫組曲的核心部分是“阿拉曼德[7]”、“庫朗特[8]”、“薩拉班德[9]”、“吉格[10]”,它們按照次序排列,在“薩拉班德”與“吉格”之間可以自由插人“小步舞曲[11]”、“加伏特舞曲[12]”、“佈列舞曲[13]”以及非舞曲性的“旋律”等風格各異的舞曲,組曲中的舞曲大部分採用古二部曲式寫成。它是最能體現作曲家世俗性與民間性的作品,是巴赫對德國、法國、義大利音樂融合吸收的結晶,表現出其創作風格的國際化特徵。大利風格的,是巴赫組曲中最成熟的作品,復調性減少,主調性增多,技巧性加大,自由性更多,顯示了組曲的發展從程式化走向性格化。其中第一套為擊弦古鋼琴而寫,其他幾套為撥絃古鋼琴而寫。

5。巴赫十二平均律[14]:上集(BWV846-869)寫於1722年(科登時期),下集(BWV870-893)寫於1740年至1742年(萊比錫時期),共48首,是巴赫古鋼琴創作中最傑出的作品,被譽為音樂史上的“舊約聖經”,至今仍被視為古典音樂的典範,具有跨時代的意義。每一首均由同一調性具有明顯主調音樂特徵的前奏曲和具有復調音樂風格的賦格曲組合成套。前奏曲大多數具有清的和聲、明確的技術、自由流動的形式;賦格則個性鮮明、寓意深刻、形式嚴密,織體豐滿,構宏大,按照和聲框架來佈局,體現嚴密的邏輯性,表現出“繁而不亂、變化有序”的特點。巴赫的賦格常以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構成,呈示部中短小的主題是全曲的基礎,它相繼出現在各聲部,透過模仿、倒影等各種手法處理,富有對比的答題和對題,用豐富的轉調和變化、聲部之間的重疊交錯等來發展音樂,在動態的變化中最後協調統一。巴赫的賦格被稱為是“人類情感的匿書館”[15],概括並論證了人性、神權、世俗、宗教、哲理、幻想、都市、鄉村等包羅永珍的情感,概括了歐洲當時的社會風貌,體現了巴赫人文主義情懷。平均律採用半音上行編排,如:Cc、Cqc、Dd、……,兩集寫作時間上相距20多年,風格上有明顯的差異,第一集一氣呵成,轉調比較多,帶實踐性。第二集,寫於各個時期,形式抽象,轉調比較少。巴赫創作發掘出了音樂的本質,體現了包羅永珍的精神世界,貝多芬說:“演奏巴赫吧!一切都將變得明。

”[16]舒曼說:“巴赫《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是音樂家每天的麵包。”[17]20世紀法國鋼琴家埃瑪德(Pierre-Laurent Aimard,1957年~)說:“演奏舒伯特抒情特徵是首要的,演奏肖邦詩意、色彩、歌唱特質是首要的,演奏巴赫,那所有的特質都成為首要的。”[18]

(巴赫平均律鋼琴作品的詳細目錄參見附錄一。)

6。 d小調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BWV903):寫於1720年,雖為撥絃古鋼琴而寫,但具有管風琴的風格,半音階幻想曲中充滿即興、幻想、華麗的音流,賦格體現了管風琴的朗誦性、宣敘性[19]。

7。義大利協奏曲(BWV971):寫於1734年,受義大利絃樂的影響,是為不帶樂隊的古鋼琴寫的。它透過對立的兩部分強與弱來體現獨奏與伴奏的功能,在古鋼琴上用音栓來進行對比,由快、慢、快三個樂章組成。

8。哥德堡變奏曲(BWV988):寫於1742年,學生哥德堡要求巴赫為醫治俄國女伯爵凱瑟琳的失眠症寫一首作品。它由主題與三十個變奏組成,三個變奏曲為一組,每一組的最後一個變奏為卡農。主題是薩拉班德旋律,基本情緒輕鬆愉快,技巧性強[20]。

9。賦格的藝術(BWV1080):1748年至1750年寫於萊比錫,其創作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748年至1749年,第二階段從1749年至1750年。這是巴赫最後的作品,巴赫在去世之前就策劃這部作品的出版事宜,但他還沒有完成最後一首賦格就與世長辭了,遺留57頁手稿,由他的兒子C。P。E。巴赫整理完成,並於

1752年出版。這是巴赫的哲學著作,它以一個主題為基礎寫成十九個變奏,透過高度邏輯的結構來映音樂中所包含的數理與宇宙和諧美。美國評論家哈羅德勳伯格認為這部作品是:“西方人最偉大的知識結晶。”[21]充分展示了賦格寫作的各種可能性,堪稱《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的姊妹篇。

(三)巴赫的鍵盤音樂風格

巴赫的鍵盤音樂有四個重要特點:

1。宗教性。他的音樂與路德新教有密切聯絡,他一生為宗教服務,將自己的創作看作對上帝的奉獻,正如他本人所說:“所有音樂的目的以及始終不變的動機獻給了上帝、純潔靈動之外沒有別的。”[22]

2。世俗性。巴赫生性樸實、敦厚、不張揚、不虛榮,具有聖潔深邃的心靈、謙遜崇高的人道主義想,他用宗教音樂形式表達本人和人類的世俗情感,他的音樂使世俗情感、田園風格與音樂傳統融為一體,創作了藝術趣味高尚又貼近人們心靈的鍵盤音樂。

3。民族性。巴赫的音樂表達了德意志民族內省、深沉、愛索、重邏輯的民族個性。

4。世界性。從橫向來看他大量吸收英國、法國、義大利的音樂文化,從縱向上來看,他繼承並發展了德國管風琴音樂傳統。

巴赫是巴洛克時期偉大的復調音樂大師,是巴洛克時期音樂成就的集大成者。他一生的創作幾乎涉及文藝復興以及巴洛克時期全部的音樂體裁和形式,首創了鍵盤協奏曲,將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音樂、組曲體裁的創作推向了頂峰,將和聲體系與復調技法完美地結合,使發展了數百年的復調音樂達到頂峰。他的音樂如此博大精深,似汪洋大海,後人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吸取到永不枯竭的養料,發現無限廣闊的空間,找到無限的可能性。他留給人類的不僅僅是一大批音樂作品,而且是歷史、文化、智慧的結晶,這些東西越是年代久遠就越煥發出奪目異彩,它具有神一般的魔力,從這裡可以發現一切。

(四)巴赫鍵盤藝術成就探源

舒曼說:“巴赫的音樂正如創世者於宗教。”[23]巴赫的鍵盤音樂滋養了無數代音樂家。他的成就來源於他對不同想的博採眾蓄,對各種流派風格音樂語言兼收幷蓄。他以卓越的吸收容納概括的能力,天才地彙集了整個巴洛克時代的精華,在整合的基礎上開創新的藝術道路。他的音樂既是各種想、智慧、風格的彙集,又是各種技術手法的融合與提升。正如貝多芬所說:“巴赫不是小溪(Bach德文意指小溪),而是大海。”巴赫是音樂發展史上的集大成者,他的成就既是對前人的總結,又是後人的明燈。

1。對於不同想法的整合融匯

巴赫的創作理念是對從古希臘以來所有美學想的歸納整合,其中包括數理邏輯、理性主義[24]、人文想、情感美學、形式美學、啟蒙想等。

早在古希臘時期對於音樂的看法就存在兩種不同的傾向,畢達哥拉斯學派將宇宙的本源歸結於數,用神秘的數的和諧來解釋音樂。正如人體的美依靠各個部分的比例,音樂的美靠音程之間的數量關係、數的原則形成的音的長短高低、對稱比例、均衡結構、節奏律動等構成音樂形式美的重要因素。而智者派站在經驗的立場上,認為音樂不過是使“耳朵感到快樂”,“音樂的唯一功能是提供愉悅”。這兩種觀念的分歧是:音樂是理性還是感性,是屬於心還是屬於耳的問題。

理性主義是將人的推理作為知識的主要來源的一種思維方式。他們認為透過理性建立起來的秩序是通往完美的保證。德國哲學家菜布尼茨說:“音樂就它的基礎來說是數學的。”音樂是發聲的數學想,“音樂是心靈的算術練習”。[25]巴赫相信數字與神、數字與宇宙、數字與天的關係,音樂與數字編織在一起將產生神秘的效果。他認同音樂藝術是哲學的組成部分,晚年以後的創作更加走向理性,表現出了對於數字象徵意義的興趣。如他的許多作品都為3的倍數:6首法國組曲,6首英國組曲,15首二部創意曲,15首三部創意曲,

哥德堡變奏曲中包含30個變奏等,以此來象徵神的三位一體[26]。他在創作中還常常用數代字母。如用1代 A,2代 B……其中I和 J共用一個數字9,U與 V共一個數字20,可以推算出Bach的名字就是2+1+3+8=14,而全名J。S。Bach就是 9+18+14=41。德國研究巴赫的音樂學家弗斯門德(F。 Smend,1893~1980年)指出:“巴赫在他最後的作品管風琴眾歌《走向主的神壇》中就運用了14與41這兩個數字來代表自己。”[27]對於音樂創作,巴赫就像一位天文學家,靠數學的幫助,發現了最奇妙的星星,他運用源於數的理性思維寫出散發奇異光芒的永恆音樂作品。

中世紀音樂理論家波愛修(A。 M。 S。 Boethiue,約480~524年)將音樂分為三類:“即宇宙音樂

、人的音樂以及應用的音樂。”[28]認為其中宇宙音樂需要高尚的心靈透過理性去感受。人的音樂也並不在聲音的表象中,而存在於人的靈,映的是人心靈的秩序。巴赫的創作正是脫離外在表象,映人內心靜謐的考,在理性的秩序中,整理靈的困惑,使人的精神上升到與宇宙融為一體的境界。

雖然巴赫將理性原則和數學邏輯作為創作的基礎,音樂具有高度的邏輯性,音樂的結構、旋律走向都符合數的原則,但巴赫也同樣認為音樂不只是數的形式的構造,也應表現人類靈魂深處的律動。音樂既應呈現形式的和諧,也應表達心靈的波動,將心靈表現融化在形式中。他的音樂將大宇宙的秩序定律與生命流動的規律協同一致,使理中寓情,情中蘊理,情理相依並完美結合。

基於理性創作的原則,他認同站在科學的立場上進行音樂創造,採用當時比較新穎的十二平均律(將八度分為十二個相等的半音)作曲,平均律第一集旨在證明用平均律創作的優越性。他還在《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中進行了廣泛的對位法作曲技術可行性的探索,將鍵盤音樂寫作技法提高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

賦格曲中包含一系列充滿理性的、嚴格的形式法則,巴赫卻能在恪守這些法則的同時衝破桎梏。他創作的48首前奏曲與賦格,包括了基於數理邏輯的深刻哲理考,也富含人間的各種情感,體現了對人的關懷,將人的價值、人的精神表現,看做一個嚴密的、理性的科學,運用理性化、邏輯化的音樂語言去完美地闡述人的想。將音樂為“”而存在,還是為“聽”而存在的問題作了完美的回答。

他站在以人為本、以情為主的新教立場上,理智地看待事物,追求與人的高尚思維邏輯相吻合的理性化情感表現,將理想化、神聖化的上帝處理成為一個具有凡人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在作品中達到了理性與情感的統一,創作出閃耀著人文主義光輝的完美音樂,將歷經千年發展的復調音樂維推向了頂峰。

②宗教與人性融為一體

整個巴赫家族[29]生活在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轉軌的時期。當時的德國正處在宗教精神佔統治地位的階段,在那個時代沒有能脫離教會而生存的音樂家,也沒有不信基督教的世俗宮廷。

在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巴赫將一生都獻給了宗教。但他用音樂將藝術的功能、藝術家的職責與神聖的上帝聯絡在一起,將人類精神、人性與宗教融為一體。錢仁平在《巴赫》一書中說:“巴赫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同時又接受了早期啟蒙想的影響,即使在他的宗教音樂中也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芒。”德國早期啟蒙想和人文主義對巴赫創作有直接影響,巴赫音樂中的上帝,不再是死板的、威嚴的,而是愛的化身。巴赫的創作透過宗教表達了現實生活中人的精神世界,賦予了宗教音樂人性化的力量,因此,具有合乎人的審美需求的現實意義。

巴赫自認是上帝的僕人,而他的音樂卻是人們心目中的“上帝”。宗教的審美要素在於將人類心靈深處潛在的力無限神化,而音樂則可復活與展示這種神化的力量並隨著人的感覺無限地張揚。巴赫的音樂融人了自己在研究聖經及眾歌歌詞中的情感體驗和獨特的解釋。這些融人了社會、

後世音樂家學習的楷模,成為培育音樂家的搖籃,古典鍵盤音樂風格形成的源頭,是後世音樂家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巴洛克時期三位偉大的音樂家巴赫、亨德爾、斯卡拉蒂,他們同出生於1685年,以不同的音樂風格,卓越的創作,共同樹立起了巴洛克後期鍵盤音樂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