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儺舞藝術特徵及民俗文化內涵研究

由 貿易相關知識 發表于 舞蹈2021-05-09
簡介三、審美視野下山西儺舞的民俗文化內涵儺舞被稱為舞蹈歷史上的活化石,屬於宗教祭祀儀式中的舞蹈,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極高的藝術價值

攤舞是一種什麼舞蹈

【摘要】

審美視野下的儺舞既屬於藝術研究的範疇,又屬於民俗文化的研究範疇,因此,本文重點分為三個部分,即儺舞的審美功能、藝術特徵和民俗文化內涵,對山西古老儺舞的歷史和藝術特點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為相關的課題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審美;儺舞;民俗文化

“儺”起源於原始社會的宗教信仰,主要內容為驅鬼辟邪,藝術形式的外顯為面具、音樂和舞蹈,是一種古老神秘的祭祀儀式。儺舞屬於儀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會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之間舉行活動,2006年,儺舞已經被納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山西儺舞的審美功能

與其他藝術形式同樣,儺舞藝術是隨著人類社會的進化而不斷改變的,屬於融合了舞蹈、音樂、服裝和體態於一體的民俗舞蹈藝術,藝術價值和審美魅力極高。從審美視野分析,山西儺舞是美的藝術,透過人的肢體動作和多彩形象表達人類的健康美感,總之,從審美角度分析,山西儺舞有以下幾種審美功能。(一)社會美。藝術的根源在於社會實踐,儺舞能夠與人的生活直接聯絡起來,其社會美的內涵不言而喻。我國原始社會最基本的社會活動是在自然中獲取食物,原始社會中人類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獵物就會與社會產生關係,在此過程中人與人之間也會產生社會關係,從而產生社會美。山西儺舞的核心內容是驅鬼祈福,作為祭祀功能使用,因此,此種舞蹈型別也有社會性質。美來源於生活,與人類的社會活動有密切聯絡,總而言之,儺舞可以促進社會實踐,當時的人類能夠透過此種民俗舞蹈的激發,促使自身生產能力和勞動力得到提升,所以具有社會美。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儺舞具有社會交往功能,即透過表演儺舞,能夠拉近人與人的關係,社會關係也能夠在儺舞表演的過程中更加和諧,因此儺舞具有社會美。(二)生活美。山西儺舞屬於祭祀舞蹈,是古代儺儀式中的一部分。古代人有很多祭祀活動,此類祭祀活動與原始社會人們的生活形式有關,屬於在原始社會生活方式指導下產生的舞蹈藝術形式,古人期望透過祭祀達到與神靈溝通的目的,希望獲得與自然對抗的能力。由此可見,祭祀活動是原始時期人類的精神支柱,祭祀活動就是原始社會普遍存在的宗教行為,而儺舞是將祭祀活動與舞蹈結合產生的特殊民俗舞蹈形式,不僅體現了古代人民的精神,還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美。在審美視野下分析,儺舞屬於我國古代人民重要的生活行為,人們能夠透過表演儺舞獲得快樂,而在欣賞儺舞的過程中人們身心愉悅,生活也得到了滿足,從藝術層面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形態,即在閒暇時的祭祀活動中起舞,獲得輕鬆的生活體驗,產生生活美。(三)形式美。形式美主要是指在構成事物以外材料的自然屬性,即色、形、聲,與他們的組合規律配合呈現出的審美特點。從儺舞與形式美的概念綜合分析可以發現,儺舞表演中處處透著形式美。山西儺舞的形式美具體表現在其面具、服飾、音樂以及舞蹈動作當中,面具是儺舞的重要元素,不僅內涵豐富、層次分明,還具有普通面具所不具備的作用,如:儺舞面具可以作為表演者的裝飾,還能夠作為神的象徵,體現著舞蹈藝術與宗教元素的結合。除此之外,儺舞的另一個特點是服裝,儺舞的服裝十分有特點,且各個地區的儺舞服飾皆有不同。總而言之,儺舞的服飾呈現多元化特點,不僅體現在其藝術形式和表演風格當中,在色彩搭配和裝飾等細節方面也在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而產生變化,充滿形式美[1]。

二、審美視野下山西儺舞的藝術特徵

(一)人體擬態。古代山西地區的居民語言能力和社會形態都處於低階階段,且沒有形成文字,因此,當時人們普遍使用人體擬態語言進行交流。此種文化特質顯現在了儺舞藝術中,江西儺舞的動作不僅能將當地居民的生活和勞動情況直觀地使用擬態方式體現出來,還能對當時的植物形態進行擬態。典型的舞蹈作品例子有《扮鳳仙娘》《開路郎君舞》等,其中《扮鳳仙娘》中,舞蹈表演者需要戴雪服面具和女式頭帕,並在兩鬢處各插一面當作耳環使用的白旗,同時身著民族服飾、手持鳳仙旗,用舞蹈動作模擬洗臉、梳頭等一系列生活化、柔美的動作,表現當時女性的生活日常,極具美感;而《開路郎君舞》的舞蹈表演者則要用青絲帕包頭,穿民族服飾,手持大刀、長棍等兵器,在音樂的配合下做出模擬挖土、掃路等動作,表演過程中需要精神飽滿,表現當時人們為使道路暢通無阻進行修路工作時鍥而不捨的精神,透過形象的舞蹈動作擬態出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二)儺面擬神。眾所周知,儺舞的顯著藝術特徵是戴面具表演,當下許多人對“儺”文化的理解都是來自於儺面具。在當時人們的思維中,神明無處不在,大量的歷史資料也表明,面具是儺儀式中為了祭祀和驅邪產生的道具。面具文化來源於當時社會對頭顱的信仰崇拜,古人認為人死後靈魂會存留在頭顱中,因此儺面具就成了人們信仰神明的物件。儺舞表演者頭戴面具,直接縮短了當時社會人們與神明之間的距離。我國的儺面具文化源遠流長,又有悠久的藝術歷史,儺舞面具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正神面具,另一類是山神面具,最後一類是世俗面具。儺舞藝術作品中面具特點鮮明的有《八郎舞》《土地舞》及《跳香舞》等。在《八郎舞》當中,舞蹈表演形象八郎戴的面具叫作“半截臉子”,即表演者上半部分臉上戴面具,下半部分是表演者的臉,舞者在表演的過程中帶此面具,手持利刃,採用繞供桌獨舞的方式進行舞蹈。《土地舞》當中,舞者在表演時戴的面具形象是精神抖擻的白鬍老人形象,表演的神明為“土地神”。而在《跳香舞》中每個表演者戴的面具都代表一位神明,面具各不相同,手持物品也不相同。(三)以舞敘事。儺舞本身屬於用舞蹈敘事的藝術形式,此藝術特點也是在歷史長河中儺舞能夠不斷傳承的主要原因。山西地區在古代處於半封建的狀態,文化中含有許多原始社會的風氣,由於語言落後,當地的人們傳達情感會在儺舞中進行敘事,即透過舞蹈動作詳細地用藝術語言描繪當時山西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例如《遷徙舞》當中,儺舞表演者會手持不同道具進行表演,生動地表現了當時山西人民在遷徙路上的表現。該舞蹈作品的主要動作是上身前傾,同時甩身體同一側的手腳,以胯作為動力點,利用肢體語言表現人類在遷徙過程中的動作。(四)音樂特徵。山西儺舞具有獨特的音樂表現形式,大致分為用道具伴奏、打擊樂伴奏、樂戶班伴奏三種。用道具作為伴奏的儺舞作品可以以《喜樂》為例,在儺舞表演的過程中使用的主要道具是扇鼓,在表演過程中不僅是樂器伴奏,還會由表演者敲擊進行伴奏,渾然交響,能夠形成獨特的伴奏效果[2]。

三、審美視野下山西儺舞的民俗文化內涵

儺舞被稱為舞蹈歷史上的活化石,屬於宗教祭祀儀式中的舞蹈,具有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極高的藝術價值。從審美視角下分析,儺舞的特點突出,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儺舞對民俗生活的體現。儺舞普遍在民間開地、開業、婚慶或祈福等慶典儀式上表演,有祈求平安順遂的含義,且儺舞的動作一般來源於生活,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儺舞在表演過程中使用的音樂和唱腔都充滿民俗氣息,在大眾中的接受程度較高。在演出時,表演者需要戴上面具,此特點也是儺舞與其他藝術形式的區別之一,儺舞面具的發展先後經歷了動物、鬼神和英雄人物三個階段,體現了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人類的社會性也不斷增強。儺舞產生於距今至少3000年前的殷商時期,具有悠久的民俗文化歷史內涵,屬於古代祭祀驅鬼的舞蹈。從中國開始存在文字記載開始,關於儺的記錄就出現了,在殷墟的甲骨卜辭中提到“寇”字,是指在室內使用古兵器擊鬼之形。同時在甲骨文中關於舞也有記載,是一人頭戴面具的形象,以上跡象都表明在殷商時期就有頭戴面具進行驅鬼祭祀的儺舞。儺舞是在上古時期就存在的宗教表演,是我國人類最早發揮精神力量的表現,即使用祭祀手段向惡劣的自然環境發出挑戰。儺文化融合了上古傳說,如用儺驅逐鬼神之子的神話、神荼鬱壘縛鬼飼虎神話等,此類與儺融合的神話折射了中國古代多彩的歷史文化現象。儺文化中還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文化因素,一方面是吸收了儒道文化的神靈體系,壯大儺壇威力;另一方面是借用了儒道文化的禮儀制度豐富了儺文化本身的驅鬼祈福儀式。除此之外,儺文化還融合了儒道文化的思想內容,賦予了儺舞娛樂功能。

四、結語

綜上所述,儺舞是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中經過歲月的磨礪留存下來的藝術形式,始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著人們,在山西民俗文化體系中有重要的藝術和文化價值,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傳承,推動儺舞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嶽雅男。山西壽陽儺舞“愛社”的藝術形態研究[D]。太原:山西大學,2019。

[2]嶽雅男。淺談山西壽陽儺舞“愛社”的活態現狀與發展對策[J]。北方音樂,2018,38(21):229,231。

作者:田潔 單位:晉中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