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由 歷史的長空 發表于 舞蹈2021-08-02
簡介後來衣冠禽獸就變味了,據說是明朝中後期朝廷腐敗,文官愛錢,武將怕死,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將道德敗壞貪贓枉法的官員稱之為“衣冠禽獸”

沐猴衣冠是什麼動物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衣冠禽獸”一語來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那時提起“衣冠禽獸”,大家都倍感體面提氣兒,絕對是鴻運高照的體面詞兒,大家趨之若鶩。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後來衣冠禽獸就變味了,據說是明朝中後期朝廷腐敗,文官愛錢,武將怕死,文官武將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將道德敗壞貪贓枉法的官員稱之為“衣冠禽獸”。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衣冠:指的是縉紳、士大夫,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就有這樣一句“晉代衣冠成古丘”,還有高旭的《元旦》詩提到的“失笑衣冠盡沐猴”都是指這個意思。“冠”歷來是士人之上的特權,是身份和職別的標識,也象徵著士人的尊嚴,而“禽”和“獸”分別指兩種動物。衣冠禽獸本意就是 “衣服上畫著禽鳥和獸紋圖案的人”。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衣冠禽獸”最早是說的明朝官員的服飾。從朱元璋建立大明朝開始,官服上的補子都是以方補的形式出現的,其製作方法不外乎織錦、刺繡和緙絲三種。明代官服的官補尺寸較大,底多為紅色,一般40釐米見方,其補子前後圖案相同,文官繡飛禽,武將繡走獸,一般來說,文官的補子繡有雙禽,相伴而飛,而武官的補子則繡單獸,或立或蹲,以形象的不同區別等級。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明史輿服志三》記載:“(洪武)二十四年定,公、侯、駙馬、伯服,繡麒麟、白澤。文官一品仙鶴,二品錦雞,三品孔雀, 四品雲雁,五品白鷳,六品鷺鷥,七品鴛鴦,八品黃鸝,九品鵪鶉,雜職練鵲;武官一品二品麒麟獅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羆、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馬。”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明朝時候,文武官員的朝服會根據品級不同分為三色。一般一品到四品穿紅袍,五品到七品穿青袍,八品九品穿綠袍。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剛開始“衣冠禽獸”還帶著點羨慕嫉妒恨的意思,可到後來明顯指的就是衣著光鮮的偽君子。當然,這也與明朝末年政治有關,當時宦官當政,徹底顛覆了“文死諫,武死戰”的從政理念,朝中大小官員,人人自危、明哲保身。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很多官員甚至幹起了魚肉百姓、為虎作倀的勾當。滿朝文武官員的名聲越來越臭,曾廣受推崇豔羨的“衣冠禽獸”,漸漸墮落為“披著人皮的狼”。­現代《辭海》中非常直接地解釋為:衣冠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謂這種人虛有人的外表,行為卻如禽獸。

民間歇後語:雞披袍子狗戴帽——衣冠禽獸。

“衣冠禽獸”不是貶義嗎?古人:大錯特錯,那是光宗耀祖的好事!

參考資料:《明史》和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