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有一種勞動號子,是咱土家人的薅草鑼鼓

由 宣恩釋出 發表于 舞蹈2021-08-06
簡介“薅草鑼鼓”又名打鬧歌,是土家人聚集數十人集體薅草(用鋤頭給地裡的莊稼除草)時,請民間歌手、鑼鼓手面對薅草的眾人歌唱的一種土家族民歌,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民歌藝術形式,有如土家人的“勞動號子”

薅草鑼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嗎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恩施人

當然知道這是咱們土家族的

“薅草鑼鼓”。

可“薅草鑼鼓”到底唱的是什麼呢?

一起來看看吧!

有一種勞動號子,是咱土家人的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

又名打鬧歌,是土家人聚集數十人集體薅草(用鋤頭給地裡的莊稼除草)時,請民間歌手、鑼鼓手面對薅草的眾人歌唱的一種土家族民歌,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民歌藝術形式,有如土家人的“勞動號子”。宣恩縣的“薅草鑼鼓”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有一種勞動號子,是咱土家人的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源於古代擊鼓祭祀,始自周代,興盛於漢代。在我州境內,這種演唱形式歷久不衰,傳承至今。

有一種勞動號子,是咱土家人的薅草鑼鼓

在集體勞作中,為達到催工催場的目的,人們擊鼓以作氣力,鳴鑼以節勞逸,酣歌以抒胸臆。“請好一個歌師傅(歌師傅一般都是當地有威望的中老年人,他們生產是行家,唱歌是裡手。),勝過十個勞動力”。農忙時節,歌師們應接不暇,組織和領導著數十人的隊伍,扯起嗓子叫歌,甩開膀子擂鼓,氣氛熱烈感人,場面蔚為壯觀。

有一種勞動號子,是咱土家人的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曲牌多變,唱腔分高腔和平腔兩種,唱詞有固定唱詞和即興演唱兩種。

有一種勞動號子,是咱土家人的薅草鑼鼓

歌唱的內容一般是上午唱古人,中午唱花名,下午唱愛情。曲牌早中晚各不相同,曲牌的運用基本上因時而宜,但也有穿插進行的,都是高腔,歌唱者為了有間歇的機會,故鑼鼓點子很多,其節奏,一天之中有快有慢,叫做“三起三跌”,也有叫“三潮”的,即早中晚三潮,各有由慢到快的節奏。

有一種勞動號子,是咱土家人的薅草鑼鼓

薅草鑼鼓歌作為土家民族音樂文化的一種樣式,雖萌生於山間地頭,卻承載著勞動者的喜怒哀樂。它成為我們瞭解,認知和研究土家族民族歷史和文化的一塊活化石,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積澱。

隨著歷史的變遷,社會的進步,尤其是生產勞動方式的發展與變革,在土家族居住的地方,已經很難再聽到“薅草鑼鼓歌”了。“薅草鑼鼓歌”正面臨著失傳和瀕臨消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