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巴赫和亨德爾:兩位作曲家終生從未謀面,但這兩位大師卻終生未謀面

由 赤魚追波 發表于 舞蹈2021-08-07
簡介亨德爾運用了前半生創作歌劇的經驗來寫作清唱劇,在他手下,清唱劇成為規模龐大、風格壯麗、氣勢恢弘的史詩般的大型聲樂作品,由宣敘調、詠歎調、重唱、合唱和器樂曲構成,同時代作曲家極少在清唱劇中運用合唱,而亨德爾清唱劇最具創造性、最出類拔萃的部分就

恰空亨德爾鋼琴曲是幾級

使巴洛克音樂發展到頂峰的兩位作曲家是巴赫和亨德爾。他們都於1685年出生在德國,但是這兩位大師卻終生從未謀面。

一、巴赫生平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年)出生在德國愛森那赫的一個音樂世家。他最初的音樂教育來源於擔任樂師的父親。巴赫十歲時,父親去世,他開始由哥哥撫養。儘管從此由哥哥負責教授音樂,但巴赫更多的是透過抄寫其他作曲家的樂譜來學習音樂。靠著這種方法,使得終生沒離開過德國的巴赫,得以熟悉了法國、義大利、奧地利等地區優秀作曲家的創作,採眾家之所長。

從1703年開始,巴赫在阿恩施塔特擔任管風琴師。期間他曾經步行兩百英里到呂貝克聽布克斯特胡德的音樂會,為此受到教會的責難。1707年,巴赫與表妹瑪麗亞·巴巴拉結婚,並在米爾豪森的教堂擔任管風琴師。一年後,巴赫前往魏瑪宮廷擔任管風琴師和樂隊指揮。在魏瑪工作的九年中,巴赫為管風琴創作了許多作品。從1717年至1723年,巴赫擔任科騰宮廷的樂長。這裡的親王喜愛室內樂,因此巴赫在此創作了大量奏鳴曲、協奏曲、組曲以及鍵盤作品。1720年,妻子的逝世給巴赫的生活帶來一層陰影。第二年,他娶了一位女高音歌手為妻。巴赫與兩任妻子共育有二十個孩子,其中有一半都夭折了。巴赫有四個孩子成為下一代的著名德國作曲家。

巴赫與亨德爾

巴赫

巴赫在三十八歲時擔任了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樂監,這是當時重要的音樂職位。巴赫的工作還包括在聖托馬斯唱詩班任教,任聖托馬斯教堂的音樂指導、作曲家、管風琴師等等。在萊比錫工作的二十七年中,巴赫創作的作品數量驚人。1750年逝世前他身患中風,完全失明。

二、巴赫的創作

巴赫的作品浩如煙海,雖許多已遺失,但留下的也有500多首,涉及的領域除了歌劇,涵蓋了當時幾乎所有音樂體裁。

聲樂音樂

巴赫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認為“人類生活的全部中心就是讚頌上帝”,因此他的聲樂音樂大多是宗教內容,反映了一位宗教藝術家的心聲。作品體裁主要有彌撒曲(mass)、受難曲(passion)、康塔塔(cantata)、清唱劇(oratorio)、經文歌(motet)、聖母頌歌(magnificat)等。

巴赫共寫作了3部彌撒曲,分別是b小調、g小調和G大調,其中,《b小調彌撒》(1733)最負盛名,它綜合了那個時代音樂的所有成就,有歌劇、協奏曲、舞曲的影響,還有高超的對位寫作技法,其宏偉壯麗的風格,已不可能將其作為宗教儀式配樂,而是一部偉大的藝術作品。全曲共24曲,分為慈悲經(Kyrie)、榮耀經(Gloria)、信經(Credo)、聖哉經(Sanctus)和羔羊經(Agnus Dei)五部分,其中部分音樂素材來自於巴赫以前創作的康塔塔。

康塔塔在巴赫的聲樂作品中佔據重要地位,他曾為萊比錫幾個教堂寫作可供全年使用的全套康塔塔,共4~5套,但今天僅存三分之二,約200多首,其中絕大多數是教堂康塔塔,只有一小部分成為世俗康塔塔,共23首,《咖啡康塔塔》和《農民康塔塔》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

巴赫留下了6首經文歌,有為無伴奏雙合唱隊寫作的,也有為五聲部合唱和四聲部合唱加管風琴通奏低音寫作的。

巴赫共寫過5部受難曲,其中《馬太受難曲》和《約翰受難曲》是受難曲領域登峰造極的作品,雖然巴赫從未寫過歌劇,但歌劇所採用的語彙、結構和戲劇性在受難曲中都表露無遺。《馬太受難曲》全長四個半小時,共78曲,由四位獨唱、三個合唱隊、兩架管風琴和兩個樂隊演出,風格宏偉,是無與倫比的偉大作品。

巴赫的清唱劇是由一系列獨立的康塔塔組成,如《聖誕清唱劇》就由6個教堂康塔塔組成,而內容上並無聯絡。

器樂音樂

巴赫的器樂創作涉及巴洛克時期所有的體裁。

管風琴音樂:作為傑出的管風琴演奏家和虔誠的基督教徒,管風琴音樂是巴赫最心儀的領域,他的器樂音樂創作就是從管風琴作品開始的。巴赫的管風琴音樂完全繼承了北德管風琴學派大師的成就,風格莊重宏偉,富於幻想性,基於路德教派的眾讚歌寫作純器樂的管風琴音樂。

他共寫作了170多首管風琴作品,其中包含143首眾讚歌前奏曲,6首管風琴奏鳴曲以及前奏曲與賦格、託卡塔與賦格、幻想曲與賦格、帕薩卡里亞與賦格、協奏曲等體裁,巴洛克管風琴音樂在巴赫手中達到頂峰。

古鋼琴音樂:巴赫創作的古鋼琴曲大多為了教學所用,主要有:《創意曲》30首、《平均律鋼琴曲集》48首、《法國組曲》6首、《英國組曲》6首、《帕蒂塔》6首、《託卡塔》7首、《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義大利協奏曲》、《戈德堡變奏曲》、《賦格的藝術》。

《創意曲》是1723年巴赫為其子W·F·巴赫(1710年-1784年)學習鍵盤彈奏而寫作的《威廉·弗裡德曼·巴赫所用教材》中的對位曲,包含15首二部和三部創意曲,他的創作意圖是幫助楔槌鍵琴(clavichord)愛好者“不僅獲得良好的創意,並能充分加以展開”,並且“學習如何歌唱般的演奏”。

《平均律鋼琴曲集》分為上下兩冊,每冊有24首前奏曲與賦格,每一首前奏曲與賦格置於同一調性上,但主題間沒有聯絡。前奏曲已超越“引子和序曲”的概念,形式自由,帶有不同的體裁特徵,在手指技術訓練上目的明確,賦格曲顯示了巴赫卓絕的對位創作技藝,主題個性突出且具有發展潛力,發展手段豐富多樣,嚴密的邏輯性與廣闊的想象力完美結合。曲集證實了十二平均律的優越性,進一步確立了西方大小調式,是巴赫古鋼琴作品的最高傑作,鋼琴演奏家的“舊約全書”。

《法國組曲》、《英國組曲》、《帕蒂塔》都是按照傳統世俗舞蹈組曲的形式寫作而成。《法國組曲》結構短小,主調為主;《英國組曲》按照英國樣式將前奏曲置於曲首而得名,結構較大,復調為主;《帕蒂塔》又名“義大利組曲”,是形式自由、情感表達豐富的突破傳統的組曲。

《戈德堡變奏曲》是1742年巴赫應學生戈德堡之請為俄國貴族所作,有規模龐大的主題與30個變奏,以高難度的演奏技巧和輝煌的炫技性而著稱,標誌著巴洛克變奏曲難以逾越的高峰。

譜例4.3.1:

哥德堡變奏曲第30變奏的主題,將兩首當時流行的曲調巧妙結合在一起。

巴赫與亨德爾

哥德堡變奏曲第30變奏的主題

《賦格的藝術》作於1749年~1750年,巴赫去世時尚未完成。作品列舉了對於一個主題可能出現的所有復調處理法,從淺顯到艱深,是一部關於復調音樂的集大成作品,凝結了巴赫一生創作復調音樂的心血。

此外,巴赫還創作了許多室內樂作品,其中包括小提琴獨奏奏鳴曲6首、大提琴獨奏組曲6首、長笛奏鳴曲、小提琴奏鳴曲、維奧爾·達·甘巴奏鳴曲,以及《音樂的奉獻》。《音樂的奉獻》是1747年巴赫根據腓特烈大帝御賜的主題而作的一組作品,包括兩首裡切卡爾,10首卡農,1首長笛、小提琴和羽管鍵琴奏鳴曲,顯示了作曲家爐火純青的復調技巧。

巴赫的大型器樂合奏作品包括:《勃蘭登堡協奏曲》6首,小提琴協奏曲2首,雙小提琴協奏曲1首,一架或多架羽管鍵琴的協奏曲,1首羽管鍵琴、長笛與小提琴協奏曲。

巴赫是巴洛克音樂的集大成者,他總結了晚期文藝復興以來歐洲音樂的成就,尤其將復調音樂發展到完美的極致。他才氣橫溢,雖然作品浩如煙海,但技藝精湛,對位寫作技巧高超又揮灑自如,音樂描繪生動,個性突出又極具想象力。終生未出德國,但音樂作品廣泛吸收了同時代歐洲各國的風格特色,並將它們發展到新的高度。巴赫是歐洲早期音樂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作品蘊集了前人和同時代作曲家的豐富實踐經驗,又為後代西方音樂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創作源泉。

【作品選介】《布蘭登堡協奏曲》

1721年,巴赫在克騰宮廷任職的時候,應布蘭登堡侯爵克里斯蒂安·路德維希之約而創作了6首《布蘭登堡協奏曲》,原名是“為幾種樂器而寫的協奏曲”。1721年3月24日,巴赫寫了如下的信件:“兩年前,在殿下面前演奏時,承蒙您吩咐我寫作新作品。我謹遵您的命令,為各種樂器寫出協奏曲,以表對您的謝意……”巴赫去世之後,第一個為他撰寫傳記的德國音樂學家斯比塔(Philipp Spitta)為其加上了“布蘭登堡”的題稱,一直沿用至今。

作品送給侯爵之後就被束之高閣,並在侯爵死後,被夾在一些毫無價值的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而變成“無用之物”。幸好巴赫自己留有一份底稿,他後來在科騰演出了這些作品。

這六部作品包括了大協奏曲(第1、2、4、5首)和樂隊協奏曲(第3、6首)兩種型別。六首作品採用不同的樂器組合,三個樂章結構大多為快板—慢板—快板。六首作品採用不同樂器組合,展現出絢麗的色彩而富於動感的對比。作品極大地豐富和推動了巴洛克時期協奏曲體裁,稱為經典傳世之作。

三、亨德爾的生平

亨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1685年-1759年)生於德國薩克森的哈雷,父親為理髮師兼外科醫生。亨德爾從小熱愛音樂,在當地的薩克森公爵支援下,向管風琴家扎豪(Friedrich Wilhelm Zachow,1663年—1712年)學習音樂。11歲時,他已能熟練演奏管風琴,並開始作曲。1702年隨父親心願進入哈雷大學法律系學習。第二年便離開哈雷大學去了漢堡,在凱澤爾的漢堡歌劇院擔任演奏員,同時學習作曲,20歲時便寫作了歌劇《阿爾米拉》和《尼祿》(1705年)。

1706至1710年,亨德爾訪問義大利。在周遊名勝的同時,他會見了許多作曲家,如亞·斯卡拉第、柯雷利和維瓦爾第等人,向他們學習作曲,並創作了大量康塔塔、清唱劇和歌劇。1709年的歌劇《阿格麗皮娜》連演27場,頗受好評。

巴赫與亨德爾

亨德爾

1710年,亨德爾擔任德國漢諾威選帝候宮廷樂長之職,同時受邀前去倫敦,上演他的歌劇《里納爾多》,並大獲成功。兩年後再度訪問倫敦,正式為英國女王安妮服務,從此再沒有回漢諾威。1714年,英國女王駕崩,漢諾威選帝候繼承英國王位,世稱“喬治一世”(1714年-1727年在位)。亨德爾繼續為舊主人工作。1717至1720年,在錢多斯公爵門下任職,寫下著名的《錢多斯讚美歌》。1720年返回倫敦,在新成立的“皇家音樂學會”擔任音樂指導,在14年時間裡寫作了20部新歌劇,使倫敦成為當時的歐洲歌劇中心。1726年,亨德爾加入英國國籍,成為英國公民。亨德爾的第一部清唱劇《以斯帖》於1732年上演並獲成功,從此他開始逐漸轉向寫作清唱劇。1742年的《彌賽亞》和1746年的《猶大·馬加比》達到了其清唱劇的最高峰,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作曲家。晚年的亨德爾雙目失明。1759年4月14日亨德爾與世長辭,被葬於英國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四、亨德爾的創作

亨德爾是巴洛克最為多產的作曲家之一,作品數量浩瀚,涉及當時盛行的各個領域,重要的有正歌劇(opera seria)、清唱劇(oratorio)、大協奏曲(concerto grosso)、羽管鍵琴組曲、管風琴協奏曲、管絃樂組曲等體裁。

聲樂作品

正歌劇:亨德爾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投身於正歌劇事業,早年曾去義大利向A·斯卡拉第學習寫作義大利歌劇,後在英國國王的支援下經營“皇家歌劇院”,並創作了40多部歌劇,是巴洛克最傑出的歌劇作曲家之一。所作歌劇,延續了義大利正歌劇的傳統,題材或來自於歷史故事,如《裘裡葉斯·凱撒》,或來自於神話傳說,如《里納爾多》,或是浪漫題材,用義大利語演唱。他寫作的詠歎調型別豐富,既是為當時的閹伶歌手所寫,也適合當代的男高音和女高音歌唱家,旋律優美,技巧華麗,他還擅長寫作帶伴奏的宣敘調,並重視管絃樂隊在歌劇中的作用。

清唱劇:亨德爾在其歌劇事業衰退之後轉向寫作清唱劇,共創作了23部。他吸取了歌劇失敗的教訓,注重英國觀眾的審美喜好,採用英國人民熟悉的宗教或世俗題材創作作品,開創性地由英國演員用英語歌詞演唱,並逐步將清唱劇的演出地點從皇室和貴族小教堂移到歌劇院和音樂廳,面向廣大中產階級和平民百姓演出,音樂寫作的主調化傾向也日益明確。

亨德爾運用了前半生創作歌劇的經驗來寫作清唱劇,在他手下,清唱劇成為規模龐大、風格壯麗、氣勢恢弘的史詩般的大型聲樂作品,由宣敘調、詠歎調、重唱、合唱和器樂曲構成,同時代作曲家極少在清唱劇中運用合唱,而亨德爾清唱劇最具創造性、最出類拔萃的部分就是合唱,他綜合了巴洛克時期歐洲各國的合唱傳統:義大利天主教教堂合唱、德國路德教派的眾讚歌以及英國聖公會的讚美歌,創造出巴洛克最輝煌優秀的合唱音樂。其清唱劇代表作有:《彌賽亞》、《以色列人在埃及》、《參孫》、《猶大·馬加比》、《掃羅》等。

亨德爾創作的其他聲樂作品還包括:受難曲《約翰受難曲》、《耶穌為人間罪孽受盡折磨而死》,教堂合唱《加冕讚美歌》3首、《錢多斯讚美歌》11首、《德廷根感恩贊》,世俗合唱《聖塞西利亞節頌歌》、《亞歷山大之宴》等,以及大量單聲部和二聲部的義大利康塔塔。

器樂作品

鍵盤音樂方面,作有羽管鍵琴組曲17套,僅前8套是經亨德爾本人審定並同意出版的。組曲形式自由,在傳統的舞蹈組曲基礎上任意加入賦格、變奏曲、帕薩卡利亞等樂章,每一組曲調性統一。管風琴協奏曲12首,多為即興創作的世俗音樂,氣勢宏偉,但技巧簡樸,有的帶舞曲性,有的模仿自然音調。此外還為鍵盤樂器寫作了11首賦格曲,包括恰空、帕薩卡利亞等10多首變奏性樂曲。

此外,亨德爾還創作了器樂合奏作品,包括大型合奏作品管絃樂組曲《水上音樂》、《皇室煙火》,大協奏曲12首,雙簧管協奏曲,以及小型合奏室內樂作品長笛、豎笛、小提琴和雙簧管的奏鳴曲。

亨德爾的音樂風格壯闊寬廣,具有史詩般的宏偉氣勢,旋律優美、和聲清晰,復調與主調音樂相交融。他周遊全歐,融會貫通了歐洲意、德、法、英等國的音樂傳統,形成一種博採眾長的綜合性風格。擅長寫作大型戲劇性作品,光彩照人、效果出眾,是偉大的合唱作曲家。亨德爾注重觀眾的審美情趣,更傾向於用主調風格寫作音樂,預示了18世紀以後主調音樂盛行的新趨向,同時他還為後世提供了豐富精彩的音樂會曲目。亨德爾聰慧靈雋,寫作音樂灑脫飄逸,既是成功的“商業作曲家”,也是在音樂史中與巴赫齊名的偉大藝術家。

【作品選介】《哈利路亞》合唱

清唱劇《彌賽亞》創作於1742年,亨德爾只用42天時間就完成了這部清唱劇。《彌賽亞》的指令碼是根據《聖經》中文字編寫的,內容主要圍繞耶穌的誕生、受難、死亡、復活,在述說耶穌一生的同時,申明瞭基督教信仰。

《哈利路亞》合唱,是《彌撒亞》第二部分的高潮。“哈利路亞”是希伯來文,意思是“讚美上帝”。這首合唱的歌詞大意是:萬眾齊歡呼,全能的上帝是主中之主、王中之王,直到永遠。作品題材雖然是宗教的,但和當時的英國卻有著內在聯絡。那時的英國人視英國國王喬治二世為救世主,把當時的大英帝國看作是人間“上帝統治的天國”。作品公演時,當聽到這首合唱時,喬治二世禁不住肅然起立。

作品中使用了多種合唱的手法:採用主調和聲與復調對位手法結合,和絃式織體與復調織體對比,音樂充滿了強烈的戲劇性。音樂風格壯闊寬廣,有著史詩般氣勢,被認為是巴洛克音樂史上的一個輝煌壯麗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