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由 骨朵網路影視 發表于 舞蹈2021-08-20
簡介於是,主創團隊藉助這樣的創作靈感繼續進行戲劇化處理,這就形成了如今觀眾看到的《以家人之名》的故事,劇中的五口之家由兩位父親,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組成,新穎的家庭形式一下就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丁梓光為什麼選宋威龍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文 │ 魔王

“真沒想過說要針對怎樣的市場去做一部怎樣的電視劇。

當時主創團隊在探討創意的時候聊到了很多周圍朋友的經歷,我聽完這些故事感受挺深的,發現自己以前沒細細琢磨過這種話題。

而這些關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和治癒的話題都在熱播劇《以家人之名》裡發生了。

臨近收官之際,這部以“不僅僅以血緣論定家人”的電視劇因為劇情走向而備受關注,無論是劇中兄妹三人的情感關係還是他們各自與原生家庭的關係都是目前觀眾討論的熱點。

只不過,在創作之初導演丁梓光將眼光更駐足於更純粹的創作基點上,按他自己的話來說,《以家人之名》就是一部與成長有關的故事。而說起這個故事,就得從主創團隊的一次“閒聊”開始講起。

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

2017年年底,主創團隊在一次閒聊中得知大家身邊有一些朋友的家庭不太一樣,他們當中有來自單親家庭的,還有一位生活在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家庭當中。這樣小小的不同一下子觸動到了大家,“

因為往常我們就是把血緣關係定義為親人,但是聽了身邊人的故事給了我們很大的震撼。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身邊人的真實素材也開始讓丁梓光思考自己與朋友、家人的關係。他坦言,自己是在一個常見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隨著年齡增長,自己的社交圈逐漸變大,他認識了大學同學也結識了現在的戀人,他們多年的陪伴讓丁梓光感受到如同家人一般的溫暖。

另外,比如夫妻,實際上也是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組建成一個新的家庭,他們同樣相愛。這些生活裡的點滴感悟都成為團隊策劃《以家人之名》的最初靈感。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於是,主創團隊藉助這樣的創作靈感繼續進行戲劇化處理,這就形成了如今觀眾看到的《以家人之名》的故事,劇中的五口之家由兩位父親,兩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組成,新穎的家庭形式一下就吸引了觀眾的注意。

丁梓光覺得,能讓觀眾在看這部作品時有一些情感共鳴就很不錯了,至於其他更多的方面他並沒有多想。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以家人之名》播出至今討論最多的就是關於劇情的走向,原先十分有愛的兄妹三人組在劇集中段增加了愛情戲份,觀眾對此產生過熱烈討論。也有一部分觀眾提出疑問:這到底是一部家庭劇還是戀愛劇?

對此丁梓光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我們做的這部劇不僅僅有親情或者愛情這些單一元素,而是更著重於人物自身的成長線。我們最想呈現的是這三個小朋友的一段人生經歷、一個成長過程。

當然,他們在沒有成年之前所有事情勢必都發生在家裡居多,當他們大學畢業開始步入社會,也慢慢就會脫離原來的家庭,面對各自的感情。這時候就不是單純地講他們的家庭生活,故事也會存在愛情的元素。”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不難看出,《以家人之名》在將近20年的時空跨度中,涉及了親情、友情、愛情幾個維度,這恰巧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再普通不過的情感內容。對於主創團隊來說,即便創作還有所遺憾,但已經是他們能做到最好的呈現了。

演員的“誕生”

“看了非常多的小演員才選出現在的小尖尖、小凌霄、小子秋。”

《以家人之名》的另一大亮點就是演員,尤其是三位小演員,符合人物的氣質以及活靈活現的表演讓觀眾眼前一亮,但是對於丁梓光來說,選出這三個小孩讓他費了不少力氣。

就丁梓光的回憶,初期他的工作除了拍戲就是選小演員,光小孩的照片他就花了一個月時間看了近1500張。接著再進行一輪影片篩選又篩掉一批人,最終挑出100個符合角色的小演員,然後一個個約到北京進行面試,就是經歷過這樣的篩選才選出了小尖尖、小凌霄和小子秋。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對於指導小孩演戲,丁梓光表示主要方法就是和他們聊天,讓他們做自己,而不是刻意去塑造角色。“

因為孩子是天然的,我不能教他如何表演,而想去引導他們。

開拍之前,丁梓光安排表演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玩遊戲,在遊戲中確定情境,讓三個孩子投入其中。每天,丁梓光拍完大人的戲收工後還要與孩子們一起做遊戲,以檢查作業的方式來觀察他們的表演。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等到正式開拍的時候,丁梓光同樣是以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們沉浸在遊戲之中。劇中有一場小尖尖和大個子“豬八戒”打架的戲就是丁梓光提前和小尖尖說好,這個人要欺負凌霄哥哥,小尖尖聽後才得以做出張牙舞爪的真實反應。

最為觀眾津津樂道的親情戲實際上也因為拍攝順序的把控而顯得更有感染力。丁梓光先選擇拍攝了部分兄妹三人長大成人的戲份,然後才拍攝童年和學生時代的部分,彼時李尖尖、凌霄、賀子秋三人已經相當熟悉,處理起學生時代的戲份便也遊刃有餘。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據丁梓光介紹,劇中有一場一家人圍桌吃飯的戲,子秋在二姨眼中一直是寄養在李家的孩子,這一點戳中了李爸,他在飯桌上第一次表露了對三個孩子一視同仁的真情實感。當天恰巧是張新成的殺青日,氣氛和情感都十分到位了,演員們對這樣“臨時”組建的家庭也逐漸產生感情,因而表演一氣呵成。

值得一提的是,和丁梓光合作多次的宋威龍此次在劇中的表現也受到他的高度認可。“

我一直不覺得威龍是顯年齡的演員,即便他年齡最小,但是他的眼睛裡全是戲,他是一個會用眼睛演戲的演員。

”在一場凌霄與母親對峙的戲中,宋威龍醞釀了很久的感情,透過最後情感的爆發讓監視器一頭的丁梓光也感動地留下眼淚。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戲裡戲外,《以家人之名》都是一個有愛的劇組,丁梓光不會限制演員如何演戲,營造一個輕鬆的表演環境是他一貫做法。按他的話說就是“只有環境輕鬆了,演員才能放鬆演。”這樣輕鬆的創作氛圍得以讓我們看到劇中多個表演的高光時刻。

一些其它的聲音

當然,《以家人之名》也存在一些其它的聲音。

播出之初,有網友對於陳婷和賀梅兩位媽媽不太理解,但仔細追尋原因其實也不難發現:陳婷要照顧兩個孩子,但丈夫凌和平是一個一心在事業上的民警,同事的孩子病了他會去照顧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這種對家庭的忽略長期積壓在陳婷身上,她找不到釋放的視窗於是在心裡積壓成疾。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在1999年那個時代,大家更多會認為女性在照顧家庭上佔主要角色,但我覺得是當時的男性也有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才會導致女性承受更多的主內事務。

實際上現在仍有一部分男性認為‘我只要給錢就是對家庭好,工作也是為了家庭’,而把照顧家庭的所有重擔都壓在了女性身上。其實他們並沒有分擔照顧家庭的責任。

丁梓光認為,可能網友乍一看對女性角色有些不理解,仔細再一想可能還是有人會去理解陳婷為什麼會變成這樣。他希望這個劇集能夠激發每個年齡層的觀眾在觀看時都產生自己的思考,

“因為看劇的年齡層不一樣,有很小的,也有30+的人去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年齡小的人可能不會想那麼多,而可能85後或者有家庭的人就會延伸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另外,對於凌霄這一人物性格的轉變,丁梓光也有自己的理解。“凌霄其實是個內心極其敏感又脆弱的人,他在小時候受到家庭的創傷是李尖尖慢慢將他治癒好的。而長大之後因為出國留學九年未聯絡,時間讓他逐漸與曾經依賴的人產生隔閡,因為時間會把原來的感情沖淡。”

導演在處理情感隔閡時深入人物內心,將中間缺失的九年時間都透過人物性情上的變化展現出來。而九年的“未聯絡”,也可以從凌霄與李尖尖的微信聊天中可以看出兩人關係的微妙轉變:一行行逐漸縮短的話語都彷彿在兩個人物中間豎起的高牆。

“成長”是《以家人之名》的核心主題,它並沒有拘泥於某個時間段著重表現,而是順著人物的人生軌跡向觀眾展現了他們歷經小時候的磨難,在長大後如何發生蛻變的過程。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

我們只能提出問題,希望給觀看故事的觀眾提供另一個話題的維度。

《以家人之名》從初衷到拍攝均來源於創作團隊一個小小感悟,它的確給觀眾看到了國產電視劇發展的更多可能。

丁梓光:我們只提供觀劇的另一個維度|專訪《以家人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