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漫話古淮水——魅力淮河的前世今生

由 四月的風溫馨小站 發表于 舞蹈2021-08-28
簡介洪澤湖的形成源自黃河改道,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防禦金兵南進,東京(今開封)守將杜充,在今河南及縣與滑縣之間扒開黃河大堤,造成黃河改道南進大部分黃水經泗水入淮,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南決,從此長期奪淮入海,造成大量泥沙堆積

黃河大堤何時形成

呂兆航

淮水,也稱淮河,是當代中國七大河流中,唯一發源於中原南陽盆地東麓桐柏山太白頂的水系,其幹流河支流分別流經河南、湖北、山東、安徽、江蘇五省,全長一千多公里。因淮而得名的地名有淮南、淮陽、淮陰等,還有劇種淮劇,形成了獨特的淮河文化,淮瀆廟就在源頭桐柏山,相傳其名稱的來歷與一種在淮河源頭生存的叫淮的短尾鳥有關。淮河流域流域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以廢黃河為界,整個流域當今已被分成淮河與沂泗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分別為19萬平方公里和8萬平方公里。

漫話古淮水——魅力淮河的前世今生

從遠古時期開始在桐柏山傾瀉而下的淮河,曾與長江、黃河、及發源於濟源王屋山的濟河,被古人稱為“四瀆”。與中華大地上的五嶽名山合稱為“五嶽四瀆”。《爾雅。釋水》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也。”也就是說濟河與淮河最早都有自己的入海通道,在宋代之前,由於黃河不斷改道並擠佔兩條河的下游河道,導致兩條河流均失去了單獨的入海通道,在最早的水利著作《禹貢》中記載“:導淮與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那時,大禹治水的其一就是淮河,有著單獨入海通道的淮河,與桀驁不馴的黃河比起來,好像與濟水一樣溫順一些,到了酈道元生活的年代,淮河與濟水也就早已失去了入海通道,淮河干流便在江蘇境內注入洪澤湖,成為長江支流,因此,他在《水經注》中這樣記載“:自河入濟,自濟入淮,自淮達江,水徑周通。”可以這樣理解,自從黃河改道擠佔濟水河道,濟水改道進入淮河,淮河入江,便只留下了四瀆之名。

漫話古淮水——魅力淮河的前世今生

淮河自古就是黃金水道,古淮河在江蘇盱眙以西大致與今淮河相似,至盱眙後折向東北,經淮陰向東,在今漣水縣雲梯關入海,當時淮河並沒有洪澤湖,幹流河槽也較寬深,沿淮無堤。洪澤湖的形成源自黃河改道,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為防禦金兵南進,東京(今開封)守將杜充,在今河南及縣與滑縣之間扒開黃河大堤,造成黃河改道南進大部分黃水經泗水入淮,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黃河南決,從此長期奪淮入海,造成大量泥沙堆積,導致淮河入海出路受阻,在江蘇盱眙淮安之間的窪地漸漸形成了今天的洪澤湖,並衝開淮南的溢流壩,進入寶應湖、高郵湖經邵伯湖中夾江在三江營匯入長江。

漫話古淮水——魅力淮河的前世今生

受黃河長期侵淮奪淮的影響,地形和水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古濟河、鉅野澤和梁山泊已消失;河床普遍淤高.且留下了廢黃河河床;形成新的湖泊如洪澤湖、南四湖和駱馬湖。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淮河水系紊亂,排水不暢或水無出路,造成了“小雨小災、大雨大災,無雨旱災”的局面。中游的水下不來,下游的水又流不出,是一條難治之河。而今日之淮河,由於沿河治理有方,各種水利設施的綜合利用,不僅讓湯湯淮河水得以馴服,而且,使其發揮出巨大的經濟效能,發電和灌溉正在造福著兩岸人民。

漫話古淮水——魅力淮河的前世今生

淮河美,美在兩岸和源頭人文薈萃,盤古開天,水簾洞,還有那些遠古傳來的故事,及代代相傳誠信民風,合著古淮水的今惜,自始至終,讓我深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