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朱淑真:才華不輸李清照,生前悽慘,身後至今仍被低估

由 魚言史記 發表于 舞蹈2021-09-05
簡介朱淑真事略朱淑真不像李清照那樣,有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她很少與外界接觸,生活在深閨之中,她的詩詞雖多寫自然風光、戀情相思,但也並沒有侷限於自身的生活,而是難能可貴地創作了一批關注農事、關心農民疾苦的作品

東馬塍怎麼讀

引子

近日來,在都城臨安下榻的平江府(今蘇州)通判魏仲恭,在旅館中常常聽到人們惋惜地談起一位含怨而終的女郎,並交口傳誦著她生前的許多詩詞。杭人們傳頌的究竟是誰,這令魏仲恭好奇不已,不免側耳細聽。

不想細細聽來,更是一驚。魏仲恭不由地佩服起來,這些詩詞清新婉麗,蓄思含情,並不比李清照等前輩女詞人的作品遜色;然而很快,他又心生悲憫,誰曾想,能寫出這樣傑出詩詞的女郎,居然已抑鬱而終、芳華早逝。

這位女郎就是朱淑真(一作朱淑貞)。魏仲恭儼然成為了她的鐵桿粉絲,聽說朱淑真生前並未刊行詩集,而她死後其父母又將其詩詞燒燬了不少,魏仲恭當即決定要為她蒐集遺作,整理詩集。於是一得空閒,他便在臨安坊巷走訪探尋,留意蒐集朱淑真的詩詞。

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在淳熙九年(1182),魏仲恭蒐集到了朱淑真的詩歌遺作三百餘首,而這其實也僅僅是朱淑真作品的一小部分,“百不一存”。因有感於朱淑真詩詞中充溢著一種特有的怨悵之情,魏仲恭就為其詩集起名為《斷腸集》。

魏仲恭完成了心願,更留住了朱淑真的文脈,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當年往事的沉重大門。

朱淑真:才華不輸李清照,生前悽慘,身後至今仍被低估

撲朔迷離的才女

朱淑真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女子。說她撲朔迷離,是因為有關她的生卒年代、籍貫以及她的丈夫,歷來都引起了很多的爭論。

關於生卒年,有人說她生於北宋,有人說她生活在南宋,有人甚至因前兩者爭論不休而採取折中說法,說她生活在兩宋之交。其實,朱淑真是南宋人這一說法極為可信。這不僅從多處筆記中可以發現,而且從朱淑真自己的多首詩作中也能窺見。朱淑真詩中描寫的生活環境,如“墜翠遺珠滿帝城”“沉沉春雨暗皇州”“天街平貼淨無塵”等,多處出現南宋臨安的影子。而其《夜留依綠亭》一詩則寫道:“水鳥棲煙夜不喧,風傳宮漏到湖邊。”這皇宮邊上的“湖”,即應指臨安的西湖。

關於籍貫,一般認為她是錢塘人,後又有人提出她是鹽官(今海寧)人。不管是錢塘人,還是海寧人,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朱淑真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臨安錢塘居住過。而她的故居就在臨安大瓦巷、寶康巷(今作保康巷)一帶,其家中有東園、西園、西樓、水閣、桂堂、依綠亭等諸勝。

關於丈夫,有人稱她無奈嫁給了一個市井鄉民,也有人稱她的丈夫是一個小官吏。而顯然後者更為可信,朱淑真作有《賀人移學東軒》一詩,可見其丈夫是南宋州學的“外舍生”,曾數次科舉落第,後來便留在朱家東軒書房中借讀。另有《送人赴禮部試》一詩,鼓勵丈夫發奮圖強,力爭再試成功。而且在《春日書懷》一詩又云:“從宦東西不自由,親幃千里淚長流。已無鴻雁傳家信,更被杜鵑追客愁。”可見她的丈夫最終獲得了一官半職。

在這眾多的撲朔迷離之中,唯一可以肯定的反而只是一個悲劇:朱淑真的婚姻是極為不幸的。然而,福禍相依,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幸,才催生了一代才女的問世。

朱淑真:才華不輸李清照,生前悽慘,身後至今仍被低估

朱淑真

斷腸詩中的抗爭

朱淑真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女子。她除了詩詞雙絕之外,對書畫的造詣也非常高。她傳有手書《璇璣圖》一文,清朝學者王士禛見之,曾特意作筆記大加讚賞。她善於繪畫梅竹,明代畫家杜瓊曾得到一幅朱淑真的《梅竹圖》,題畫贊曰:“誠閨中之秀,女流之傑者也。”

但無可爭議的是,朱淑真以詩詞成就為最。朱淑真的作品數量應是極為龐大的,單單是她“百不一存”的遺作都有三百餘首,而就是這僅存的三百餘首作品,也已經在數量上居於歷代女詩人的前列。她留存下來的337首詩、33闋詞,每一首/闋都可以說是精品。

作為封建社會的閨中女子,沒有男子的仕宦之途與廣泛社交的自由,她們被陷於封閉狹小的深閨之中,愛情成為她們生活的重心,頗具浪漫情懷的朱淑真心中也勾畫著自己的愛情。但她無法擺脫封建禮教的魔爪,所嫁非偶。個人不幸的婚姻,一腔幽怨,唯有在詩詞創作中得以排遣。如《減字木蘭花》:

獨行獨坐,獨唱獨酬還獨臥。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

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連續五個“獨”字,將悽苦、幽怨如瀑布般一洩而出。雖然無法選擇自己的婚姻,但朱淑真並沒有放棄對愛情的追求。她任性、倔強剛毅的性格,在面對禮教的重壓下,義無反顧。

朱淑真:才華不輸李清照,生前悽慘,身後至今仍被低估

她的詩詞,深刻地表達了自我的訴求,向運命發起抗爭,如《清平樂·夏日遊湖》: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

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臺。

宋代禮法極嚴,貞節觀念濃厚,不允許女子自己談情說愛,更不能在文章中表達。而朱淑真在這首詞中卻描繪得毫無顧忌,肆意書寫與情人的歡會,率真、坦蕩地表達對愛情的追求。她無疑是一位大膽的叛逆者,訴說出廣大女性不敢言說的真實話語、真實心聲,具有強烈鮮明的反封建的進步意義。

朱淑真:才華不輸李清照,生前悽慘,身後至今仍被低估

朱淑真事略

朱淑真不像李清照那樣,有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她很少與外界接觸,生活在深閨之中,她的詩詞雖多寫自然風光、戀情相思,但也並沒有侷限於自身的生活,而是難能可貴地創作了一批關注農事、關心農民疾苦的作品。如《苦熱聞田負語有感》:

日輪推火燒長空,正是六月三伏中。

早雲萬疊赤不雨,地裂河枯塵起風。

農憂田畝死禾黍,車水救田無暫處。

日長飢渴喉嚨焦,汗血勤勞誰與語?

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無成熟。

雲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頭向天哭。

寄予豪家輕薄兒,綸巾羽扇將何為!

田中青稻半黃槁,安坐高堂知不知?

朱淑真生動形象地記錄了農民生活的疾苦,感受到他們的苦難,與他們悲喜與共,並高聲質問當朝者“安坐高堂知不知?”朱淑真已擺脫了“小我”,體現出深刻的社會認知。她時常走出家門,放眼天地,如描繪杭州風光的《東馬塍》: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護田。

蠶事正忙農事急,不知春色為誰妍。

她以一幅生機盎然的暮春田園風光圖,反襯出農民們的辛勞,這當中既是對生活的思考,也是對勞苦人民的讚頌與同情。從朱淑真的詩詞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她敏銳的情愫、獨特的情懷與不凡的見識,還可以領略到她為我們展示的南宋往事。她儼然是一粒耀眼的星辰,閃爍在漫漫歷史長空之中,她所等待著我們的,是發現,還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