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海口 樂東人的結婚習俗

由 左手套VS上帝之手 發表于 舞蹈2021-09-06
簡介我想,從農村出來的人,懂一些農村風俗習慣和稱呼也好,在此我說一下我們那裡的結婚習俗:一、戀愛成熟才託媒說親 男女青年雙方經過“逛號”情投意合後,男方就會託與女方父母相好或親戚去跟女方父母講,稱為“託媒”

為什麼在床墊下壓紅布

1 家鄉的結婚習俗 , 作為一名農村的孩子,對於農村人的習俗,從家到學校到機關,對農村風俗習慣和稱呼不太懂。年紀漸大,親身經歷過婚喪蓋房、回農村過年過節,對農村風俗習慣和稱呼略懂一二。我想,從農村出來的人,懂一些農村風俗習慣和稱呼也好,在此我說一下我們那裡的結婚習俗:

一、戀愛成熟才託媒說親 男女青年雙方經過“逛號”情投意合後,男方就會託與女方父母相好或親戚去跟女方父母講,稱為“託媒”。不託媒之前,某某與某某相好,已在村裡傳出,實際上是一種輿論準備,傳出“資訊”後,雙方父母有異議,就會對各自的子女進行干涉“資訊”發出,父母不干涉,說明是默許了,“託媒”只是例行手續。 男方“託媒“是女方自我保護的需要。在解放前後,村裡的媳婦並不一定服從婆婆的領導,婆媳不和是永恆的話題。如果不“託媒”,在吵架時,婆婆就會說:“都不是我子娶你,是你自己來的”。媳婦在吵架的就輸了一分。

二、送檳榔 “託媒”說好了,就是兩次送檳榔,俗稱送“小婁”、送“大婁”。送“小婁”是說親,請媒人用個藤籃帶著檳榔到女方家說親,記女方出生年、月、日、時。收到女方生肖後,男方就將兩人生肖用紅紙寫好,去請算命先生“合命“和定婚日,稱為“紅紙合命”。算命先生是聰明人,一般都會寫上兩人命相匹配,定婚期。如果算命先生的判詞太差,也有不結婚的。勉強結婚,也給夫妻雙方和家庭投下陰影,如家裡出什麼事,男方或女方有病,小孩出事,都會歸結到“命不相合“上。

三、定婚期 “紅紙合命”後,就送“大婁”,比較隆重。大型的要十幾個親戚,挑著用紅布繫著的藤籮,一路浩浩蕩蕩的到女方家。送去的東西分別有禮金、檳榔、果品和寫好婚期的紅貼。禮金的多少,村裡因時期不同,各有定例,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生活困難,少一些,目前一般都是五千元。 果品也因時期不同而不同,解放前是自己用糯米做的,解放後是糖果餅乾,最近是高檔的成箱餅乾,有挑到一百多箱餅乾的,禮金和果品常常有互相攀比的意思。對男方送“大婁”的人,女方還要設宴招待,並請本方親戚作陪,有時要

海口 樂東人的結婚習俗

海口 樂東人的結婚習俗

2 多達到十多席酒。一般送“大蔥”後算訂婚,解放後男女雙方就去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也有不辦的。

四、女方準備嫁妝 送“大婁”到舉行婚禮這段時間是籌備期。雙方都按章程做好充分準備。女方主要是籌備製作嫁妝。嫁妝也因時期不同而不同。解放前一般是舊式櫃(是四腳櫃)、飯桌、八仙桌、木椅、飯碗、盆碟、茶壺等。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高標準的“三轉一響”,就是手錶、單車、縫紉機、收音機,再加上一些傢俱。目前,新坡村家庭條件好的女方嫁妝價值高達一萬多元,一般都高於男方送來的禮金,目前較常見的是摩托車一部、電視機一部、收錄機一部、煤氣爐一套以及現代化傢俱,個別還要抽水機一臺等。樂東沿海地區,農村嫁女備嫁妝一般是賠錢的,因此本地人說:“女子用米糠喂也虧本。”

五、男方的籌備結婚 男方的籌備就更緊張。主要做以下工作:

(1)佈置新房。新坡村解放前的瓦房,是一廳兩房兩書房。大兒子結婚,一般住大房,就是客廳(本地稱廳階)的左面那間房,要粉刷一新,現在年輕人還要用塑膠布吊頂。

(2)買新床。以前是做百子床,現在是西式床,加床墊。

(3)請廚師規劃和籌備酒席。

(4)僱請鑼鼓八音隊。

(5)買檳榔、香菸,以備從正式結婚的前一天到第二天共三天內所用。

(6)請接親,一般是本家的大嫂。

(7)訂租餐具等。

六、搭棚吃夜暉 “搭棚寫對聯”。結婚的前一天,從早上開始,族內本家或親戚就主動前來,將布棚搭起來,殺豬宰牛,寫對聯、貼對聯,內外煥然一新。對聯一般貼四聯,新房一聯,中門一聯,棚腳一聯,大門外一聯。這此對聯可以從書上選,也可以根據結婚人情況另選。這一天,午飯就要安排十席八席不等的酒席。晚餐叫“吃夜暉”,村裡第二天請多少客人,“夜暉’’就安排多少桌,不過菜色簡單一點。

七、安床 “安床”。婚前安床,特別受重視,一般要請“道公“看時辰,請族內有德行的老人來安床,並將一對男孩抱上床去坐,表示定生貴子。

八、迎親拖彩禮 結婚的這一天早晨,迎接的時間一般都在凌晨5時到7時之間。男方僱請鑼鼓隊,帶著兄弟仔(聘請同行的兄弟朋友)同行,本地稱“伴郎”,近的走路,遠

海口 樂東人的結婚習俗

海口 樂東人的結婚習俗

3 的坐車前往迎親。迎親睜隊伍中還有“迎親”兩人,還有專門運彩禮的車。

一路鑼鼓齊鳴,浩浩蕩蕩地前往女方家迎親。到了門口,鳴炮、響鑼鼓,通知女方,女婿已到,做好接待工作。

九、新娘開面 開面。女方結婚的前天要請老婦人將臉上的毛用紗線絞乾淨,稱為“開面”。晚上,備好檳榔、香菸和菸絲等候親戚來祝賀。現在,新娘都到髮廊化妝。女婿到來迎親,女方稱為“出屋”。按舊例,如果新娘有父或母逝世或本人是孤兒,在“出屋”前要哭,邊哭邊怨嘆自己命薄,沒有父或母來主持婚禮。

十、新娘出屋 出屋。女方“出屋”上車(以前是上轎)後,鳴炮,鳴鑼鼓返回。陪同新娘的有兩名“送親”和一幫“同行”姐妹,本地稱為“姨母”。“姨母”送的紅包歸新娘所有,由夫家招待。如果女子父母或一人已逝,則女子出屋前要哭怨命運,哭怨詞有固定格式,由親屬中老婦人進行事先培訓。

十一、舉行婚禮,設宴待親友。 接親到夫家後,和其他地方一樣,進行“四拜”: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夫妻對拜,然後新娘入新房。親戚朋友來喝酒,新郎新娘要到每桌去送煙送檳榔致謝。親友喝酒後,自動去收紅包處交款記封。一般收紅包可夠結婚費用,賺了個媳婦。

十二、鬧洞房 結婚的當天晚上,亦有鬧洞房的習慣。這裡鬧洞房,不是鬧新娘,而是鬧“姨母”,伴郎逗姨母,有時也過分一點,這裡摸摸,你推我擁的也有,一房熱鬧。這一晚,一般夫妻不同房,也沒有機會,加上新娘也怕新娘妝搞亂了,不好回孃家。房裡除“伴郎”、“姨母”外,還有從孃家帶來的內弟、送親等,沒有夫妻接觸的機會。

十三、遞茶洗面 結婚的第二天早上,男方的長輩要來,由新娘將一塊新毛巾從面盆的熱水中扭起送給你擦臉,然後遞一杯甜茶,長輩要給紅包。紅包多少,看親戚的深疏或經濟狀況決定,一般是20元至l00 元不等。這些紅包的錢歸新娘所有。解放前新娘要給丈夫家長輩做鞋,相當辛苦。解放後改為買鞋,才給紅包,現在免了。

十四、迴路也稱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