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為什麼別人背單詞厲害,自己卻忘得快,你需要知道這四個方法

由 蝸牛塘 發表于 舞蹈2021-09-12
簡介到了抽查的時候,會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以上三個單詞對應的中文含義如下:transfer 轉移transition 過渡transaction 交易同學的回答卻是:transfer 交易transition 轉移transaction 過渡這

易背單詞怎麼登入不上

從教生涯中,學生提出的最多問題是:老師,怎麼背單詞?單詞是語言學習的基礎,詞彙量不夠,最直接的負面影響是考試成績上不去。

小宋正在唸高二,計劃出國留學,目前在準備雅思考試。每次上課的前一晚,小宋會來問上次課的作業是什麼。第二天上課抽查單詞,小宋大部分能夠回答出中文意思。

但是,如果隔幾天再問,小宋就記不起來了。我問她是不是每次都是上課前突擊背誦,她承認了,回答說:“我前一晚也有背,但今天就忘了。”

這個現象可以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解釋,它描述了大腦對新事物遺忘的規律,表現為記憶保持情況與時間之間關係的函式曲線。

為什麼別人背單詞厲害,自己卻忘得快,你需要知道這四個方法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上圖中,豎軸為記憶保持量,橫軸代表記憶時間,新學的知識最初會遺忘得很快,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的速度會減慢,遺忘的量也會隨之減少。因此,新形成的記憶比舊的記憶更容易遺忘。

小宋的單詞記憶量為每天50個,今天背完之後,如果晚上或者第二天不復習,那麼她會忘記40個左右,只有10來個還有印象。如果依然不復習,到了第三天,還有7、8個單詞大概記得中文意思。經過一週,她的記憶量保持在1-2個單詞。

為什麼別人背單詞厲害,自己卻忘得快,你需要知道這四個方法

一、為什麼學生總是記不住單詞?

1.記憶的單詞沒有得到強化,於是進入衰退過程

以心理學家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為代表主張的“記憶痕跡衰退說”表明:如果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那麼就會逐漸衰弱直至消退。

巴甫洛夫做過一個有名的條件反射實驗,他先透過搖鈴、餵食,讓狗狗建立起聽到鈴聲分泌唾液的條件反射。但是建立之後,如果只搖鈴,卻不給食物,那麼狗狗分泌唾液的現象會逐漸消退。

因此,如果像小宋一樣,只是在檢查作業之前迅速記憶,檢查完之後再也不看,那麼她對單詞的記憶就會逐漸衰弱。

比如,她記憶的單詞為“sophisticated”,對應中文意思為“高階的,複雜的,老練的”,如果當天不復習,那麼第二天再問,她還能記得是“複雜的”意思,第三天再抽查,她雖然想不起中文意思,但隱約記得含義比較高階,再過兩天,她只能回答:“我有見過。”

2.同一天記憶的單詞相互干擾導致遺忘

有些同學喜歡按照字母表背單詞,那麼就會出現同一天背誦的單詞以某個字母開頭的居多,比如同一天記憶 transfer, transition, transaction。

到了抽查的時候,會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以上三個單詞對應的中文含義如下:

transfer 轉移

transition 過渡

transaction 交易

同學的回答卻是:

transfer 交易

transition 轉移

transaction 過渡

這個現象符合以詹金斯和達倫巴希為代表的心理學家主張的“干擾理論”,他們認為,遺忘是由學習的新舊材料互相干擾形成的,這種干擾抑制了資訊的提取,從而導致遺忘。

在認知心理學上,這種抑制作用也分為

前攝抑制

倒攝抑制

前攝抑制

指的是先前學習的材料對後學習的材料的記憶形成干擾。比如,我先學習了transition這個詞,明白意思為“過渡”,後學習transaction,意為“交易”,那麼由於詞形有相似之處,所以“過渡”干擾了“交易”,在回憶單詞時對“過渡”這個中文意思印象更深刻。

倒攝抑制

則相反

指的是後學習的材料對先學習的材料的記憶形成干擾。比如,有同學一天分兩個時間背單詞,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各背20個。第二天抽查時,晚上背誦的單詞還能記起15個,但早上背誦的單詞只能記起不到10個。

因此,當我們一天記憶多個單詞時,先記憶和後記憶的單詞會互相形成干擾,導致我們在回憶時記不起單詞的準確意思。

3.回憶單詞時缺乏有效的線索導致提取失敗

許多同學記憶單詞的方式是看英文回憶中文,也就是死記硬背,這樣會使得在回憶單詞時只有中文文字這一條線索,缺乏其他線索去輔助提取。

就如記憶單詞depression,意為“沮喪”,這個單詞的拼寫與中文“沮喪”看不出任何關係,如果記不起“沮喪”兩個字,那麼這個單詞則提取失敗。

以上的遺忘現象被認知心理學家圖爾文主張用“提取失敗說”來解釋。他認為,人們之所以想不起來某事,是因為在回憶時找不到與之相關的線索,從而導致資訊提取失敗。

比如單詞rudimentary,意為“初步的,基本的”,該詞不是日常常用的單詞,因而硬記中文非常困難,假如加入一條線索,按照發音記憶“入得了門特牛”,那麼更容易記憶它的意思。當然,如果我們能夠知道它的用法、它的來源故事等,那麼提取的線索就更豐富了。

為什麼別人背單詞厲害,自己卻忘得快,你需要知道這四個方法

二、如何有效記憶單詞並達到長期記憶的目的?

方法一:讓單詞任務“懸而未決”,吊足胃口

生活中有個有趣的現象,倘若看一本懸疑小說,看到偵探召集所有相關人到一個房間時,突然有人打斷閱讀,那麼我們會對剛剛看過的情節念念不忘,並且急切地想要繼續閱讀。

這個現象就是“蔡加尼克效應”,由心理學家蔡加尼克提出,指出人們對未完成的事比已完成的事印象更為深刻,相關的記憶也保持得更好。

善於利用“蔡加尼克效應”,單詞記憶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假設我們需要記憶10個單詞,我們將單詞分為兩組,一組寫上中文釋義,另一組不寫。

為什麼別人背單詞厲害,自己卻忘得快,你需要知道這四個方法

第一步:

先背誦有中文的5個單詞,並請朋友抽查;

第二步:

將記憶不準確的單詞單獨標註出來,形成新的“未決任務”。

透過以上兩步,我們有了兩組“未決任務”,一組是回憶失敗的單詞,另一組是需要自己動手去查詢中文含義的單詞。根據“蔡加尼克效應”,這樣記憶單詞會在心裡產生一個張力系統,讓人念念不忘,這個系統會促使個體繼續完成單詞任務。

方法二:將單詞與已知資訊相聯絡,加深理解和記憶

《心理學理論怎麼用:教育心理學》一書中介紹了“精細加工策略”,正好可以剋制“提取失敗說”。該策略認為,一個新資訊如果與其他資訊聯絡越多,就越有利於這種資訊的掌握,能幫助學習者將資訊存貯到長時記憶中去。

精細加工的方法很多,針對單詞記憶,我們可以使用如下方法:

(1)場景記憶法

我們可以把單詞置於某個有趣的場景,賦予原本孤零零的靜止的單詞以“生命”,讓單詞和場景產生聯絡,

將單詞“視覺化”

比如,記憶單詞sway,我們可以將它放入一個場景:she swayed her body as she danced(她在跳舞時搖擺著身體),sway的意思是“搖擺”。我們可以想象一個舞會,一名纖纖舞者在舞池中央翩翩起舞,同時將那個場景與sway相聯絡。

以後,當我們在生活裡或者電影電視裡遇見舞會的場景,sway這個單詞或者she swayed her body as she danced這個句子便會浮現在腦海裡。

(2)聯絡實際生活

我們在記憶單詞的時候,可以多查詢單詞的英文釋義,因為英文釋義會用更淺顯的詞彙或表達去解釋這個單詞的意思,容易與實際生活產生聯絡。

比如,單詞pessimistic,意為“悲觀的”,光看中文只是冷冰冰的文字,再來看柯林斯詞典給出的英文釋義:someone who is pessimistic thinks that bad things are going to happen,這個解釋是說“所謂悲觀的人,就是總覺得壞事會發生。”

這讓我們很容易聯想到身邊悲觀的朋友,考試之前,儘管在努力複習,還是覺得自己考不好。這樣的朋友我們就可稱之為pessimistic。

方法三:將單詞拆解成“組塊”並透過故事記憶,降低記憶的難度

《記憶魔法師》指出,我們在記憶文字寫法時,比如“胖”,會習慣拆分為“月”和“半”,而不是具體筆畫,因為這樣記憶起來更輕鬆,英文單詞也是類似,將其拆分為“組塊”,而不是字母,更有利於記憶,這個方法叫做“組塊故事法”。

組塊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第一種:常用的詞綴

透過新增

詞綴

可以改變單詞的詞性或意義。比如,單詞regular的意思是“規則的”,新增字首“ir”之後變成“irregular”,詞義即為相反的“不規則的”。

由於詞綴數量較多,倘若記不住詞綴,可以採用《記憶魔法師》中提到的

“定義編碼”

,指的是把單詞裡經常出現的字母組合定義成編碼形象,比較常用的是

聯想到相關單詞或形象

,比如由com聯想到computer,由st聯想到stone或student。

第二種:熟悉的且更簡單的單詞

有些單詞看似複雜,但可以將其拆分出更為簡單易記的單詞,比如單詞provision(供應),可將其拆分為“pro”(詞綴:向前)和“vision”(視力),同樣的,還有interaction(互動),可以拆分為“inter”(詞綴:在……之間)和“action”(行動)。

利用組塊故事法記憶單詞的

具體步驟

如下:

(1)觀察單詞裡面的組塊,儘量將單詞拆分為最少的組塊,最好是常用的詞綴+熟悉簡單的單詞,實在拆解不出,可以拆分為自己覺得容易識記的字母組合;

比如,單詞expose(使顯露),拆分為“ex”和“pose”,“ex”是個字首,意為“向外,分離”,如果不認識這個字首,可以將其看成熟悉的單詞,如exam(考試);“pose”的意思是“擺姿勢”。

(2)將拆分的組塊和單詞的意思編成一個故事,故事線儘量按照組塊順序來講述,故事應生動、簡潔、形象且邏輯順暢;

依然以expose為例,可以想象一個拍照的故事:女朋友努力向外伸出手臂,擺出指向大海的姿勢,顯露出自己臭美的一面;

如果將“ex”看作“exam”,那麼故事可以是這樣的:期末考試中,我努力擺出認真答題的姿態,但依然暴露出我沒複習的心虛。

(3)回憶故事並拼寫出單詞、說出詞義。

按照故事線拼寫:女朋友努力向外伸出手臂(ex),擺出指向大海的姿勢(pose),顯露出自己臭美的一面(expose);期末考試中(exam),我努力擺出認真答題的姿態(pose),但依然暴露出我沒複習的心虛(expose)。

方法四:設定複習日程,改變遺忘曲線

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斯浩首先發現了間隔效應,他認為,要改變遺忘曲線,減緩遺忘的過程,可以在新知識學習之後,每隔一段時間瀏覽一下學過的知識。

《如何學習》這本書中提到2008年一組科研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得出了最佳複習間隔:

為什麼別人背單詞厲害,自己卻忘得快,你需要知道這四個方法

按照這個表格,我們假設1個月的單詞任務量為300個,那麼我們可以按照如下日期記憶:

第一週:週一至週六,每天50個單詞;

第二週:週一背誦上週一的單詞,週二背誦上週二的單詞,以此類推;

月末最後一週:按照第二週的做法進行復習。

當然,這樣的複習方法需要學生先制定周詳的複習計劃,目前應用市場也上架了一些APP,可以透過介紹看到是否利用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來安排複習的時間和數量,這樣的APP實際上利用的就是

間隔效應

,會比其他單詞類應用更有效果。

為什麼別人背單詞厲害,自己卻忘得快,你需要知道這四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