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由 那些舊時光109 發表于 舞蹈2021-10-31
簡介傳統代表曲目由於流派表演說唱不同,書詞的長短不一,結構手法各異,,滄州木板大鼓可分為傳統長書、小段和書帽三類

隊鼓鼓錘是什麼字母

故鄉河北滄州,是久負盛名的“武術之鄉”,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曲藝之鄉”。上世紀七十年代,家鄉一帶的農村,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枯燥而單調,但一到農閒,就兩樣了。大隊裡往往會請來說評書的、唱大鼓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一陣子。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可是,八十年代這些說書、唱大鼓的,就像說好了似的再也不見蹤影了,偶爾在回鄉的小集上碰到過一兩回,那場面略顯慘淡,再後來,唱梆子戲的小戲團在鄉村遍地開花,唱大鼓的就更難得一見了。

直到2006年,滄州木板大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才發現:自帶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傳承的基因密碼,早已深深烙印在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了。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簡述

滄州木板大鼓起源於明末清初,產生於滄縣民間,最早在深澤、無極、藁城等縣廣大農村流行,後來遍及到河北省各縣,以及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等城市。是河北省曲種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對北方大鼓曲群產生過重大影響,如西河大鼓、京韻大鼓、樂亭大鼓等,都不同程度的吸收滄州木板大鼓的唱腔、曲調等,發展而來,有專家稱“滄州木板大鼓是京韻大鼓的母根”。

滄州木板大鼓吐字行腔用地方語音,唱法質樸粗獷,其鼓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文學藝術性。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藝術特點和演唱形式

表演時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錘,站立說唱中輪番敲擊木板和書鼓,使其與說唱相配合。另外一人,懷抱

三絃

伴奏。為使聽眾融入說唱之中,

演員

對聽眾的反應聆察細緻。為增加趣味,常加入詼諧幽默的小段,以調節現場氣氛,使聽眾心情放鬆。

用我爸的話說就是,不管什麼內容,唱出來的韻味,都能把聽書人的魂勾去。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三絃:

木板大鼓的表演講究“三分唱,七分彈”,強調了三絃的重要性。所以三絃彈奏的水準會直接影響著演出的整體效果。

三絃與說唱演員的默契配合比之雙簧

。表演時,伴奏的演員要和說唱的演員想配合,要依據唱腔的變化來進行隨腔伴奏,用三絃的伴奏來烘托出演員的唱腔。通常三絃的伴奏技巧有撥、粘、揉、扣等多種技法,演奏時要依據說唱人表現的情感來選擇相應的技法。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演員:

說唱時演員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手、眼、身、法、步。因為在表演時,演員要一人分飾多個角色,有時作為故事的主人公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出現,有時又以旁觀者的角度對故事的劇情進行敘述和評價,有時扮演男人,有時扮演女人,有時扮演老人和小孩,在穿插的不同人物之間跳進跳出,靈活轉換。

木板大鼓的表演講究“

身上有架兒,臉上有相兒

”,飾演人物角色要形態逼真,諸如表演時眼神的變化分為靜眼、神眼、怒眼、瞟眼等,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手往哪指,眼往哪看,演員的站姿或走步始終要保持丁字步,這樣的站姿一是可以給人以美感,令人賞心悅目。

其實,滄州木板大鼓表現的大都是悲傷的情緒

因此這種類似於哭腔的唱法運用的最多,也最能代表滄州木板大鼓的特點。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在演唱時,要想打動人,演員首先要投入自己的真實感情,去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在表達人物內心極度悲傷的情緒時,要屏住咽喉,嘴巴悶住聲音,透過鼻腔來發出一種顫抖的聲音,同時噎住氣,再把字從嘴裡送出來,

從風格上講,其唱腔渾厚粗獷,有時似說似唱、似敘似述,地方氣息濃郁,句尾聲調較重,

這種唱法是木板大鼓中最為典型的唱腔叫

"背宮腔"

藝術價值和感染力

滄州木板大鼓唱腔音樂為板腔體,曲調簡潔獨特,粗獷渾厚,對北方許多鼓書與鼓曲如西河大鼓、京韻大鼓、京東大鼓、樂亭大鼓、竹板書等的形成與發展,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具有十分獨特的藝術價值。

特別在七十年代左右,可以說風靡一時,那時候,人們喜愛木板大鼓的熱情,不亞於今天人們對影視追捧的程度。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1976年,唐山大地震,慶幸之餘,我在的鄉村,閒暇時父親和鄰居幾個人坐在一起,評論聽大鼓書的感受,越說越帶勁,一王姓鄰居竟然搖頭調侃說:“大地震要是把所有人都埋了,光剩下我和

石景芬

(老一輩女大鼓書演員)多好啊!”這句話讓我爸一行人笑話了他多少年。可見在民間木板大鼓迷人的程度。

淵源背景

據藝人口傳和民國《滄縣誌》、《滄縣文化志》等史籍資料記載:滄州木板大鼓孕育、誕生於明朝中末期。清初康雍乾中,滄縣說書藝人李文忠擅長於木板大鼓,後傳於郭樹魁,又流傳老藝人李朝臣,就是這個李朝臣被乾隆帝召進宮去說《西廂記》,深得皇帝賞識。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津陽消夏錄》裡,還提到過一位滄州木板大鼓藝人劉君瑞,文中稱“滄州瞽者劉君瑞,嘗以絃索來往餘家”。足見當時滄州木板大鼓非常流行。直至咸豐、同治年間,龐鳳域先生將滄州木板大鼓發揚光大。

民國初年,滄州木板大鼓進入興盛時期,後逐漸衰敗。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滄州木板大鼓演員走上城鎮舞臺演出,對伴奏音樂又進行了改革,並吸收西河大鼓、河北民歌、河北梆子以及哈哈腔的一些曲調與唱法,進一步豐富了木板大鼓的唱腔。活動範圍逐漸拓寬。後來,除滄州各地外,其足跡遍及京津、山東北部、東北三省及黃河沿岸。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藝人流派

滄州木板大鼓相傳形成於清代乾隆年間,表演者多為民歌藝人,知名藝人有李文通(李尚志)、曹佔奎、李殿奎、張百奎、鄧連奎、李振奎、馬瑞河、馬瑞林、朱化麟、龐鳳城、胡金祥、曹金升和何貴海等,其中尤以馬瑞河(馬三瘋子)、朱化麟(朱大官)和龐鳳城影響最大、貢獻最多。

滄州木板大鼓在滄州地區發展得較有特色,形成以龐風成為代表的龐派、以王福禎為代表的王派、以穆漢青為代表的穆派,在歷史上影響最大。王福貞因影響巨大,人送綽號“滄州紅”。

傳統代表曲目

由於流派表演說唱不同,書詞的長短不一,結構手法各異,,滄州木板大鼓可分為傳統長書、小段和書帽三類。

長書:

《左傳春秋》、《吳越春秋》、《英烈春秋》、《走馬春秋》、《金盒春秋》等“五大春秋”和《薛家將》、《楊家將》、《呼家將》、《包公案》、《劉公案》、《海公案》,以及《飛龍傳》、《馬潛龍走國》等數十部。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小段:

《賈寶玉夜探瀟湘館》、《蘭橋會》、《王員外休妻》、《摔子勸夫》、《仨姑爺拜壽》、《華容道》、《宋江殺惜》、《羅成託夢》、《秦瓊賣馬》、《昭君出塞》、《天河配》、《蘇三起解》、《金玉奴》、《八仙外傳》、等。

書帽:

《牆上畫馬》、《耗子摔跤》、《夫妻逗趣》、《老財迷》等。

七十年代左右一大批新的作品不斷湧現,有記憶的新書目有:《平原槍聲》、《敵後武工隊》、《兒女風塵記》、《楓香樹》、《烈火金剛》等。

滄州木板大鼓的鼓詞經常運用比喻、雙關、排比、擬人、借代、頂針、迴環等修辭手法,加之表演手法的運用,如模擬聲、色、物、形,營造環境與氣氛。它的文學價值,不僅體現在它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上,還體現在大鼓書情節的曲折性、合理性、完整性、趣味性、地方性、群眾性上。

比如,小段《蘭橋會》中,鼓詞的最開始交代

魏景源

去深山遊玩巧遇佳人

蘭瑞蓮

,鼓詞用了

十來句

(鼓詞的一種表現形式)描述了佳人的美麗姿色,魏公子一見鍾情,從心裡就愛上了這個姑娘,佯裝井臺喝水,既擔心男女不便交談,又擔心失掉與姑娘相會的機遇,於是開口巧搭訕拉近乎。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當他得知如此美貌的小姐嫁給一個

“頭髮像牛毛黃又細,小辮穿不開二分錢,臉上麻子銅錢大,咧斜嘴唇長牙幹,渾身上下賽銅挫,腿上的汗毛擀成氈”

的四十三歲的老農時,同情和愛慕之情油然而生,二人在井邊訂下終身姻緣,後天在蘭橋上相會,並相互給了信物。

本來到這裡,是一個美好的故事,偏巧約定那天陰雲密佈,電閃雷鳴,大雨瓢潑,作者營造了一個這樣的天氣環境,使故事的發展變的曲折。魏公子怕失約如期趕至蘭橋,卻因為狂風暴雨被吹下蘭橋,失了性命,只剩自己的一件藍衫掛在橋欄杆上。而蘭小姐,三寸金蓮急著趕往蘭橋,橋上只剩下一件藍衫,悲痛越絕的蘭小姐一頭扎入河中,尋魏公子而去,完成了他們的誓言。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通常故事情節發展到這裡就應該結束,而作者又發揮想象,向聽眾展示了陰曹地府的情節,閻羅殿前,用男女對答的表現形式表演男歡女愛的真摯感情,到這裡,故事已經敘述的很完整,然而卻還沒有結束,魏公子蘭小姐投胎轉世,女的轉世為蘇三,男的則是王金龍,經過了三堂會審,成就了一世美好姻緣,具有非常高的趣味性,鼓詞到此也結束,將一段故事的生動跌宕體現的淋漓盡致。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滄州木板大鼓的起落

滄州木板大鼓自產生起,幾經時代的變遷,經歷了明朝中、末期的孕育、形成期,清初的成熟期,清朝中葉至民國初的興盛期, 19世紀30年代日寇侵華時的衰落期,新中國成立十幾年的復興期, 1959年至1978年國家經濟困難和“文革”的挫折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繁榮期和1989年之後的滑坡期,及2003年以來開展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搶救、振興期, 2004年 8月滄州木板大鼓被定為“河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專案”,這一古老的藝術曲種又有了新的發展。

非遺,時光印記——滄州木板大鼓

寫在最後

寫在最後

滄州木板大鼓自產生至今流傳了幾百年,2006年“滄州木板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代表名錄。在首屆“巴黎中國曲藝節”上,由滄縣木板大鼓老藝人王振義、劉鳳鳴表演的《賈寶玉夜探瀟湘館》獲得了最高獎“盧浮”金獎。

滄州木板大鼓多次走出國門參加華人藝術節。在滄縣禮堂年年舉辦免費供人欣賞的“古韻書場”活動,已經成為滄縣獨特的地域精神文化象徵。2009年10月中國曲協正式批准命名滄縣為“中國曲藝之鄉”。

榮譽的背後,卻帶來了深深的擔憂。

尤其是1982年後,滄州木板大鼓逐漸滑坡,年輕演員相繼轉行,後繼無人。進入21世紀以來,木板大鼓的傳承與發展陷入了困境。到2014年知名的木板大鼓民間藝人僅有8人,最年輕的也已57歲。

我們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歷史底蘊及其深厚,燦爛的古代文明帶給我們的是數量種類龐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非遺,推廣非遺,不讓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瑰寶走向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