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風雅頌講堂第二十三講:紀曉嵐筆下的滄州鄉俗

由 今日滄州 發表于 舞蹈2022-12-03
簡介“閱微”中的滄州人《閱微草堂筆記》涉及的滄州人包括紀曉嵐本族的親友、滄州的名人志士以及一些普通的百姓

滄州人什麼特點

風雅頌講堂第二十三講:紀曉嵐筆下的滄州鄉俗

主講嘉賓:孫建(滄州區域文化研究所所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曉嵐“追錄見聞”“時作雜記”之作,包含了地方風情、宦海變幻、典章名物等內容,分為《如是我聞》《槐西雜誌》等24卷。全書收錄1199個故事,據統計,涉及滄州的故事有420多個,約佔全書的三分之一。

“閱微”中的滄州人

《閱微草堂筆記》涉及的滄州人包括紀曉嵐本族的親友、滄州的名人志士以及一些普通的百姓。

《如是我聞》卷三中記載了河間獻王墓被盜的故事:河間獻王墓在獻縣城東八里,墓的前面有座祠堂,祠堂前面有兩棵柏樹,傳說是漢代栽種的,不知真假,紀曉嵐懷疑是後人補種的;獻王墓左右是兩座陪葬的墓,縣誌上說左邊的是毛萇,右邊的是貫長卿;可是任丘也有毛公墓,不知哪個是真的。有人說毛萇在宋代被追封為樂壽伯,獻縣正好是古代樂壽的所在地,因此任丘的毛公墓應該是毛亨的墓。

紀曉嵐堂舅安五佔說,康熙年間有一夥盜墓的人,覬覦墓中的珠寶玉器,於是在墓地前面種瓜,偷偷地在看瓜的窩棚中挖地道盜墓。接近墓穴時,他們用長鐵錐試探,有道白氣噴射出來,聲音像打雷一樣,把盜賊們全衝倒了,他們不敢再挖下去了。後來,人們議論此事,認為獻王墓封閉了兩千年,地氣長久鬱積,遇到縫隙便噴湧而出,並非有什麼神靈。紀曉嵐覺得,獻王的功績在於整理“六經”,自然應該有神靈保護。盜古墓的事情多了,怎麼別處的地氣長久鬱積卻不噴湧出來呢?

“閱微”中的滄州廟會

《閱微草堂筆記》談到了滄州的廟會香火旺盛,還有很多做生意的,以及一些有特殊能力的人在廟會上賣藝。

《槐西雜誌》卷二寫了手藝人在廟會上展示特殊技藝來賺錢的故事。說的是景州的寧遜公,能夠把琉璃搗碎,用油漆調勻後,堆砌成大字。這些字是立體的,有凹凸和皴皺,很像石頭的花紋。寧遜公有這樣的手藝,常在富貴人家走動,只要聽到哪裡有宴會,就一定去混吃混喝。有一天,正趕上吳橋有廟會,他就用這門手藝做了對聯、匾額去賣,到了晚上便得了不少銀子。

“閱微”中的滄州棗

“崔莊多棗,動輒成林,俗謂之棗行。”《閱微草堂筆記》曾多次提到滄州特產——小棗,講種棗的、賣棗的、打棗的故事,以及滄州小棗的特點。紀曉嵐小時候,聽說婦女們經常挑著菜出門,路過棗樹,就有孩子爬上樹,摘下成熟的紅棗扔下來。

紀曉嵐的老家獻縣也盛產大棗,這些棗裝上車運往北方,供應京城市場。還有一部分沿著運河運往了南方。

棗子沒成熟之前,最怕下霧,被霧氣悶過的棗子,就會變得肉少皮皺,吃起來就像是皮包著核。所以,每當大霧初起的時候,棗農就會千方百計地設法驅散。最常見的方法就是在棗林的上風處堆積柴草,燃起大火,借濃煙驅散霧氣。或者是用火槍,一齊迎著霧氣的方向射擊。當時的百姓認為,大火和火槍陽氣盛,可以使陰霾快速地散去。

“閱微”中的大運河

《閱微草堂筆記》涉及運河的文字有13處,比如,“餘有莊在滄州南,曰上河涯,今鬻之矣。舊有水明樓五楹,下瞰衛河。帆檣來往欄楯下,與外祖雪峰張公家度帆樓,皆遊眺佳處”。

紀曉嵐聽住在運河岸邊的人說,河堤決口的時候,河水中流必然凸起,高於兩岸,但不知在什麼地方決口。如果棒椎魚成群聚在一起,那麼這個地方用不了一兩天就要決口了。

運河兩岸的人們都這麼傳,並且百無一失。棒椎魚因像棒椎而得名,可是平時誰也沒見過。到了河水暴漲之時,它們才集合到一起。護堤的人看見它們用頭撞向大堤,那麼決口就是瞬間的事了。

“閱微”中的滄州酒

《灤陽續錄》卷五、《姑妄聽之》卷一都曾提到了滄州的酒。滄州的酒久負盛名,工藝獨特。雖然滄州酒在市面上很值錢,但是釀酒人卻不願販賣,都是互相饋贈。

當時,在滄州運河之上船隻往來,人們上岸買酒喝。當地人為了防止官府無休止地徵酒,便相約不賣正宗滄州酒給官府的人,即便是捱打也不肯拿出來,出十倍的價錢也不賣。保定知府連一滴酒也得不著,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滄州酒不是一般人家能釀造的,必須是世代相傳的釀酒世家,才能把握釀製的火候。造酒的水雖然取之於衛河,但是混濁的水不能造酒,必須在南川樓下,把瓶子沉到河底,裝地下湧出的清泉水,用這樣的水釀酒才有淡雅的味道。滄州酒的貯存怕冷怕熱,怕溼怕燥,環境稍不對勁兒,味兒就變了。新釀的酒不太好喝,必須把它放置在架上,過十年之後,才算是上品,一罈能值四五兩銀子。

後來,釀酒大戶都衰落了,釀酒的人少了,滄州酒更加難得。要想把這種酒運到別處,不管肩扛、車載、船運,一晃動它就變味。必須把它靜放半月,才能恢復原味。

董曲江前輩的叔叔名叫思任,最愛喝酒。董思任任滄州知州時,知道好酒不交官府,於是百般勸說釀酒人,無奈釀酒人還是不肯破壞禁約。於是,他在罷官之後又來到滄州,住在進士李銳巔家,把他家釀的好酒都喝光了。他對李進士說:“我真後悔沒有早一些罷官。”這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也足以看出滄州的美酒真是不易得到呀!

“閱微”中的滄州武術

滄州是武術之鄉,《閱微草堂筆記》多次提到了滄州的武術。

在《灤陽續錄》卷四中,紀曉嵐講到家鄉有一個叫丁一士的人。他動作敏捷,力氣很大,而且擅長飛躍,大約就是輕功了。兩三丈高的地方他能縱身上去,兩三丈寬的地方他也能一下跳過去。紀曉嵐小時候曾請他表演。紀曉嵐站在一個過廳中,面朝前門,看見丁一士在前門外與之相對而立;紀曉嵐轉身面對後門,又看見他在後門外相對而立。七八次之後,紀曉嵐才發現,原來他是從屋脊上跳過去的。

後來丁一士到杜林鎮碰見了一個朋友,兩人在橋邊的酒店中喝酒。喝到高興處,兩人站在河邊,朋友說:“你能跳過去麼?”他應聲跳過去了。朋友又叫他跳回來,他又跳了回來。

“閱微”中的滄海

滄州東臨渤海,因此得名,意為滄海之州。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也多次提到了滄州的海。

古代稱河間為瀛州,這一帶地勢趨東漸高,因此海岸很陡,潮不能出,水也不能入。九河都在河間,大禹治水導河,不直接使河入海,而是向北行幾百裡,從碣石入海,就是由於這個緣故。每隔幾年或幾十年,就會遠遠望見在瀰漫無際的水雲中,海上有紅光照亮天空,人們稱為“燒海”。

滄州一帶的海濱,是曬鹽的地方,稱為灶炮,袤延幾百裡,因為泥土太鹹不可耕種。荒草連天,就像塞外。狼大多在這裡挖洞,捕狼的人挖地作陷阱,用板覆蓋在上,中間鑿一個像痰盂大的圓孔,有點像枷鎖。獵人蹲在陷阱中,打帶在身邊的小狗,讓它叫。狼聽到聲音來到陷阱處,用腳試探欲孔中捉狗。獵人立即握住狼的腳站起來,用肩膀扛著它走回家。

整理/馬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