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雅斯貝爾斯:穿透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舞蹈2022-12-15
簡介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

魯完管怎樣恢復體力

9月28日,是孔子誕辰紀念日。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深遠地影響了中華文明此後的發展,奠定了長久的精神文化傳統。

雅斯貝爾斯是德國哲學家,與海德格爾、馬塞爾、薩特等人齊名。他深入研究歷史上各國各派的哲學家,最後選出“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四哲作為公元前五百年前後產生的“軸心時代”的精神創造主體,並專門寫了一本名為《四大聖哲》的小書介紹。

現今,諸多關於孔子出身及其活動的傳說都被賦予神秘色彩,誇大其神力,這不僅違背了孔子生前不語“怪力亂神”,更使人看不到孔子作為一個人的珍貴,貶損了孔子以個人的能力和意志所取得的成就。

活字文化策劃出版的圖書中,雅斯貝爾斯綜合西方漢學家的研究,以旁觀者的角度,繪製出一幅合乎歷史真實性的孔子影象,講述了孔子的生命精神。在他筆下,孔子的獨到見解、人格魅力、處世態度,無不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雅斯貝爾斯:穿透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

孔子

作者| [德]卡爾·雅斯貝爾斯

譯者 | 傅佩榮

本文原刊《四大聖哲》(活字文化 策劃, 商務印書館出版)

雅斯貝爾斯:穿透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

要想穿透傳統之層層染墨,對歷史上的孔子做一可靠的描繪,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孔子本人曾經記述史實與自家思想,但是現存資料並無可以證實為孔子所著者。漢學家對於重大的事實問題仍有極深的歧見。例如福蘭閣相信孔子不曾讀過《易經》,而其他資料卻顯示《易經》為孔子晚年的研究物件。又如佛爾克(Forke)主張老子的年代遠在孔子之後,而其他資料卻證明老子為孔子所尊敬的師長。這些說法的雙方都可以找到許多證據。就目前研究所需來看,我們基於各種源於孔子的豐富典籍,還是可以繪製出一幅符合歷史真實性的孔子影象,儘管一些細節仍然存疑。這些典籍足以使我們看到一位人格高度統一的孔子——這與後代中國人所描繪的孔子在許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司馬遷在公元前 1 世紀所寫的《史記·孔子世家》以及年代更古老、由孔子弟子編纂的《論語》,都提供了無法捏造的重要素材。我們也將參考孔子生活與思想的文化背景,以及對立學派對他的看法。

雅斯貝爾斯:穿透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

生 平

孔子生於魯國,亦卒於魯國。三歲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家境清苦。幼時喜歡編排俎豆祭儀,模仿各種禮節。十九歲娶妻成家,育有一子二女。他與家人的關係並不特別親密。他身材高大,體力強健。

孔子十九歲時受僱於一貴族之家,管理園地與牲畜。三十二歲時受聘教導貴族子弟古禮。三十三歲時,他赴王都洛陽,學習周王朝之禮俗與傳統。彼時周王朝已分崩離析,為諸侯爭霸的局面,而其王都名存實亡,只是宗教中心而已。所謂孔子問禮於老子,即在此時。三十四歲時,魯君(昭公)為本國強權所迫出奔鄰國(齊國),孔子隨之前往,由此得聆音樂,學習演奏,沉醉其中,忘了飲食。返魯之後十五年間,專心治學。

雅斯貝爾斯:穿透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

《孔子聖蹟圖》中的情景:齊景公向孔子問政而最終卻不能用孔子,孔子只得離開齊國。

孔子五十一歲時,重返政壇,為魯大司寇;五十六歲時,進而攝行相事。魯君(定公)得孔子之助,權勢漸張。他平服本國貴族,攻毀各城的防禦武力。魯國國威漸盛。齊國聞之懼,乃選美女能歌能舞者八十人以及文馬三十駟送與魯君。魯君自此怠於政事,不與孔子謀。孔子為官四載,成就輝煌,至此放棄高位,去國離家,但仍徐徐而行,且行且止,期待魯君回心轉意,重新需要他的襄政。

孔子周遊列國約計十二年,自五十六歲到六十八歲。他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在某一國家獲得實行。他對自己的主政能力從未失去信心,只是間或發出嘆語:“回家鄉去吧!回家鄉去吧!”最後,孔子在六十八歲時回到了魯國。周遊九國而未得行道,孔子深感“時不我予”。

孔子晚年居魯,不曾復出從政。他的內心似乎經歷過深刻轉變。某次,隱者說他是“知道行不通還一定要去做的人”!這正是孔子的偉大之處。現在他年老體衰,不再求用;但是轉而研究《易經》,抉隱發微,刪詩書、定禮樂,儲存傳統,並且教授生徒,有教無類。某日清晨,孔子感覺死亡臨近,乃負杖逍遙於門,歌曰:“泰山要崩塌了!棟樑要折斷了!哲人要消逝了!”弟子子貢與之言,孔子又說:“天下不上軌道很久了,沒有人追隨我的理想,我的生命快結束了。”八日之後,孔子辭世,享年七十有三。

基本觀念:承先啟後

在帝國趨於崩潰、天下陷入紛亂的時代裡,許多哲人智士奔走呼號,拯救危亡,孔子是其中一員。他們所提出的解決之道皆在於知識,而孔子則明確以古代知識為其依據。他提出的根本問題是:何謂舊傳統?如何使它成為我們自己的傳統?如何使它體現於今日?

這種對待傳統的方式,本身即是富於創意的。今日的反省可以使過去的史蹟得到轉化。把傳統轉譯為明確的原理,可以引發一套今古合一的新哲學。哲學家不必標新立異。猶太教宣揚上帝的啟示,孔子則宣揚古代的心聲。尊重傳統,就避免了傲慢自大,對渺小的自我亦可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時,也會有更多機會得到那些依附傳統的人的信賴與追隨。純粹憑著自己的理性去做獨立思考是無益的:“我曾經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全部時間用於思考,可是沒有什麼益處,還不如去學習啊。”但是學與思必須同時並進,互相需要。“學習而不思考,則將毫無領悟;思考而不學習,就會陷於迷惑。”

孔子自謂“傳述而不創作,對古代文化既相信又愛好”。人的存在必須在歷史中尋找其實體與根源。他對歷史的關注點,是並不著重那些發明舟車耕耨等器具的人。真正的歷史始於建立社會、國家、禮儀與習俗的先王。理想的先王是堯、舜、禹:他們秉持上天所啟示的永恆原型。孔子對他們推崇備至:“只有天是最偉大的,只有堯是效法天的。”這些聖王選擇最賢能的人繼承王位。到了夏代,傳子不傳賢,才開了惡例,產生許多爭端。君王的道德難免趨於墮落,最後在暴君手上斷送了帝國;這是符合天命的意願,就是經由革命再委任一位真正的君王。商湯繼夏而起。但是由於王位世襲相傳,同樣的情形再度發生。到了公元前12世紀,商朝終於被周朝推翻。周朝重新建立了古老的中國世界。時至孔子,周朝又漸趨式微,分崩離析,諸侯爭強。孔子希望再一次復振國家。

孔子的歷史觀是“批判的”;他在檢討史蹟時,明是非、辨善惡;他選擇那些足資表率或可供警惕的事實加以評述,傳諸後世。此外,他也知道,要想恢復古代的善政,不能光去追尋外在的認同。“活在今天的社會卻要恢復古代的法則,像這樣的人,災禍一定會降到他身上。”他所宣教的,並非模仿古代,而是再度實踐“永恆的理想”。他研究古代,只是因為永恆的觀念在古代明顯可辨。

孔子身處於一個黑暗時代,他矢志要使這些永恆觀念重新展示光輝。他率先要做的,是自己身體力行。相信永恆的終極真理,將使我們接續傳統,其中孕育著能動性,始終向前推進,不會終止。這不僅不是守舊,反而正是創新。孔子對於“權威”問題提出新的看法,在他看來,權威不再是充滿暴力的壟斷機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一位偉大哲學家指出:在永恆真理的基源上,新事物與傳統並行不悖,進而成為吾人存在之實體。這種看似保守的生命形態,藉由開放的自由心靈,始終健動不已,持續發展。

假如真理曾在歷史中顯示出來,我們就可以透過探討歷史,發現真理;但是進行探討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分辨真偽。分辨之道在於學習;學習不僅意在求得一些資訊,更要親身體驗之:用內心去領悟,在行為中實踐。真正的“學習”,靠的是書本與講授。孔子從古代典籍、詩歌、文獻、禮儀等選取材料,編成書本,讓學生透過這些書本理解真理並習得實用技能。孔子為學校教育奠下基石,他在私人講授中努力教育學生成為未來的政治家。

在孔子看來,教與學的“方式”是根本問題。以學習來說,學生如果沒有配合道德修養,是無法受教的。學生應該孝順父母、友愛兄弟、說話誠實、做事認真。如果言行不當,則無法達成學習的效果。一個來傳信的少年坐在大人的位子上,孔子說他“不是一個想求上進的人,而是一個想走快捷方式的人”。在要求道德修養的同時,學生應該學會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以此為基礎,再研習有關文獻方面的知識。

學習並非易事,必須持之以恆,同時要由此找到有益的朋友。孔子說:“可以一起學習的人,未必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的人,未必可以一起立身處世;可以一起立身處世的人,未必可以一起權衡是非。”至於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學習要像趕不上什麼一樣急切,趕上了還擔心會失去”。有一位弟子(冉有)認為自己力量不夠,孔子說:“力量不夠的人,走到半路才會放棄。現在你卻是畫地自限。”一旦犯錯,立即改正,“有了過錯卻不改正,那才叫作過錯啊”!孔子稱讚他心愛的弟子(顏淵)說:“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

孔子在教學時採取什麼方法呢?他說:“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開導;不到他努力想說而說不出,我不去引發。告訴他一個角落是如此,他不能隨之聯想到另外三個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說了。”但是考核的方式並不在於當下的回答。孔子說:“我整天與顏回談話,他都沒有任何質疑,好像是個愚笨的人。離開教室以後,留意他私下的言語行為,卻也能夠發揮不少心得。顏回並不愚笨啊。”孔子不會過度稱讚自己的弟子,他說:“如果是我稱讚的,一定經過了某些檢驗。”

孔子也敘述自己的治學經驗。他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我是愛好古代文化,再勤奮敏捷地學習以獲取知識的。”他留意四周的人,“看見德行卓越的人,就要想怎麼努力像他一樣;看見德行有虧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也犯同樣的毛病”。孔子的知識不是與生俱來的,他說:“多聽,選擇其中正確的部分來接受;多看,把好的記在心裡。這種知識是僅次於生而知之的。”隨著年齡增加,孔子一直在進步中,他說:“我十五歲時,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時,可以立身處世;四十歲時,可以免於迷惑;五十歲時,可以領悟天命;六十歲時,可以順從天命;七十歲時,可以隨心所欲都不越出規矩。”

學習的目的是“實際運用”。“熟讀《詩》三百篇,給他政治任務,不能順利完成;派他出使外國,不能獨當一面;這樣書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處呢?”在學習中,還可以陶冶性情。孔子說:“同學們為什麼不學《詩》呢?《詩》,可以抒發真誠的心意,可以觀察自己的志節,可以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可以諷諫抱怨不平之事。學了《詩》,以近的來說,懂得如何侍奉父母,遠的來說,懂得如何侍奉君主。此外,還能廣泛認識草木鳥獸的名稱。”他又說:“《詩》三百篇,用一句話來概括,可以稱之為:無不出於真情。”另一方面,假使不學習,則其他德行就像為霧所蒙,易生混淆與弊端。“愛好行仁而不愛好學習,那種流弊就是愚昧上當;愛好明智而不愛好學習,那種流弊就是遊談無根;愛好誠實而不愛好學習,那種流弊就是傷害自己;愛好直率而不愛好學習,那種流弊就是尖酸刻薄;愛好勇敢而不愛好學習,那種流弊就是胡作非為;愛好剛強而不愛好學習,那種流弊就是狂妄自大。”

現在我們再看,孔子的哲學如何在舊有形式下表達新的見解。首先,我們要討論的是道德與政治的規範,以及規範下達到極致——“君子”這一理想人格的條件;其次,要看構成根本智慧的觀念是些什麼;最後,我們要研究孔子思想中的一項不確定因素如何產生,亦即“限制”,如教育、溝通與知識上的限制,如何進入孔子的觀念中;孔子對於造成自己失敗以及支撐他全部事業並使之受到質疑的根本因素,是深有體認的,這項因素值得我們研究。

原始文獻:中國的經典,特別是《論語》,此外尚有司馬遷的《史記·孔子世家》(衛禮賢譯,收入其《孔子》一書中);譯本主要參考衛禮賢(Wilhelm)、哈斯(Haas)的翻譯。

參考資料:衛禮賢、克勞(Crow)、施徒貝(Stube)、甲柏連孜(von der Gabelentz)、福蘭閣(O。 Franke)

相關推薦

[德]卡爾·雅斯貝爾斯 著

傅佩榮 譯

活字文化 策劃

商務印書館 涵芬樓文化

2022年5月

蘇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穌是“軸心時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奠定世界主要文明精神底蘊的偉大思想者。在本書中,“軸心時代”的提出者、德國著名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藉助歷史學的批評研究法,全方位、多角度地來呈現四大聖哲於歷史長河中的真實定位與影響力,令人耳目一新。

本書譯者傅佩榮教授以其在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深厚修養,歷時七年譯成此書,增加了兩萬多字的譯者註釋,對文中眾多專有名詞詳加註解,特別對於“孔子”一章中作者所引轉譯文獻的偏差之處辨明釐清,堪為珠聯璧合。《四大聖哲》

END

原標題:《雅斯貝爾斯:穿透歷史,還原一個真實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