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來論丨送還醫生墊款見證醫患“雙向奔赴”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舞蹈2023-01-11
簡介這個千里還錢的故事,不僅感動了無數網友,也讓王博文醫生備受鼓舞,“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和能力,才能對得起患者的信任和惦念”

什麼叫雙向的奔赴才有意義

12年前,吳生傑一家因父親左運齊手術費一籌莫展,廈門陸軍第七十三集團軍醫院管床醫生王博文偷偷塞給家屬3000元湊齊了費用,他們一直記在心裡,最終在2022年國慶假期輾轉千里將錢送到醫院。

報道中提到這麼一個細節:在接到同事電話說12年前的一位左姓患者要還錢給自己時,王博文醫生一開始都沒想起來。經過查詢當年病歷,再加上和患者電話交流,這才回憶起了當年的事情。

或許,在12年前,王博文醫生為患者墊錢的那一刻,壓根就沒想過要患者還錢。醫生的不以為意,和患者的念念不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這場雙向奔赴的暖心故事令人感動。

中華民族素有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懂得感恩、投桃報李的民族,講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這種美德和品質,放在醫患關係背景下更具特殊意義。在患者沒錢做手術時,醫生慷慨解囊,為患者墊付費用,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助人為樂,而是關鍵的雪中送炭。而患者對醫生的善舉心存感激,最終透過努力把錢歸還給醫生,必將進一步推動醫患之間的友好交流,建立對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在疾病面前,醫生和病人是同一條戰壕的戰友。正所謂“醫者仁心”,最希望患者康復的,除了親人朋友,就是醫生了。王博文醫生之所以為患者墊付費用,就是希望患者不要因為資金短缺,無法第一時間得到診療救治。

這充分說明,王博文醫生從內心身處把患者視同“戰友”,期待與他一起贏得這場與病魔的較量。而在素昧平生的情況下,醫生能夠慷慨解囊,帶給患者的溫暖和感動,不亞於治病救人本身。相信患者也會因此對醫生心存好感,主動配合醫生診治,早日康復。

在網際網路移動支付普及的當下,還錢有很多種便捷方式,微信、支付寶、銀行轉賬等等。但吳生傑一家偏偏選擇最傳統的方式,輾轉1300公里前往醫院歸還。在他們看來,只有當面送還醫生墊款,才能充分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歸還的不只是錢,更是敬意的表達和釋放,其精神價值遠遠超出金額本身。這個千里還錢的故事,不僅感動了無數網友,也讓王博文醫生備受鼓舞,“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和能力,才能對得起患者的信任和惦念”。

王博文醫生想患者所想、急為患者所急的醫德品質,值得廣大醫務工作者學習。鍾南山院士說過:“ 醫生看的不是病,而是病人。”只有把患者當作同一戰壕的戰友,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才能以真心換誠意,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提高公眾健康水平。

作者 王琦

投稿郵箱 qilupinglun@sina。com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