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河口區農業農村局強化措施加快進度全力做好秋收秋種工作

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舞蹈2023-01-14
簡介10月9日,區農業農村局成立由分管領導帶隊,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的技術服務小組,分赴新戶、義和、河口街道、六合街道4個農業鎮街生產一線,田間地頭,冒雨檢視田間積水、作物倒伏及溝渠排水情況,指導群眾做好玉米、大豆、水稻等在田作物生長、播種、

濟麥22霜降畝種多少斤

今年全區秋糧收穫總面積23。06萬畝,其中玉米13。25萬畝,大豆3。86萬畝,水稻5。45萬畝,紅薯0。5萬畝。截至目前全區秋作物已收面積5。1萬畝,佔應收面積的22。12%,其中夏玉米已收面積5。1萬畝,佔其應收面積的38。49%。目前,正是小麥播種的最佳時期和關鍵時期。為積極應對陰雨天氣,全力做好秋收秋種工作,河口區農業農村局深入基層調研,強化措施,確保秋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播種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一、全力以赴排除田間積水

當前,全區“三秋”生產已進入關鍵時期,受連續降雨影響,部分低窪地塊農田出現少量積水,玉米出現不同程度倒伏。10月9日,區農業農村局成立由分管領導帶隊,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的技術服務小組,分赴新戶、義和、河口街道、六合街道4個農業鎮街生產一線,田間地頭,冒雨檢視田間積水、作物倒伏及溝渠排水情況,指導群眾做好玉米、大豆、水稻等在田作物生長、播種、管理、收穫等工作。同時積極協調農業保險承保機構,做好定損理賠準備,督促及時出險,爭取將群眾的損失降到最低,幫助農戶儘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協調調集抽水機、水泵等機械裝置,全力做好田間溝渠疏通、農田積水排除,最大限度減少田間積水對玉米等秋作物生產影響,減少災害損失。

二、因地制宜做好玉米搶收

一是加強農機排程。督促各相關經營、維修企業、農機大戶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充分利用現有機械,儘快進行履帶式穀物收割機割臺更換和可改造輪式玉米收割機履帶式改裝。已及時對外發布玉米履帶式收穫機械需求資訊,積極引進江蘇、聊城等外地履帶式收割機跨區作業搶收,切實提高機械利用效率,加快收穫進度。

二是做好玉米分類搶收。抓住天晴視窗期,組織跨區機收和社會化服務,適時進行玉米搶收晾曬。受鏽病等影響無法繼續灌漿或玉米已經成熟的地塊,立即組織機械進行搶收,並落實好機收減損各項措施,確保應收盡收。對土壤溼度過大輪式機械無法進田的,調集履帶式聯合收割機進行收穫,歇人不歇機,邊排水邊收割;對機械無法作業的地塊組織群眾人力收穫,做到能收盡收,確保顆粒歸倉。未成熟地塊,因時因地制宜,引導適期收穫。

三是做好玉米晾曬、儲存。由於連陰雨天氣影響,玉米在搶收時含水量較大,收穫後若不能及時曬乾,容易黴爛變質。“三秋”期間,積極協調開放現有曬場、學校操場、村委會和鎮政府大院等各類空曠場地,在不影響生活工作秩序的前提下,供農民晾曬玉米;引導農民在自家朝陽通風處,搭建臨時鐵絲“玉米囤”儲存玉米,盡最大努力保證玉米品質。

三、多措並舉做好小麥搶種

立足“搶”字,快收穫、快整地、快播種,一條龍作業服務,統籌推進秋收、秋種工作,努力擴大適期播種面積,釋出《2021年河口區小麥晚播技術意見》,多措並舉提高播種質量。

一是科學選種用種。針對6月份小麥收穫期間,我區及周邊地區遭遇連陰雨天氣,導致種子發芽率降低、發芽勢減弱,疊加秋種小麥播期偏晚影響,指導群眾選擇濟麥22、山農28、山農29等耐寒、抗病性較強的品種。

二是強化農資供應及市場監管。指導各農資經營網點備足種子、化肥等農資產品,保障農資供應。加強種子、化肥等農資儲備與市場監管,開展秋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穩定市場價格,千方百計降低秋種生產成本。

三是做好農機手培訓與管理。加強對農村機耕手的培訓,讓農機手科學掌握小麥播種期及播量,根據播期合理確定播種量,保障小麥適量播種;並根據種子質量,因地制宜的落實淺播技術,確保一播全苗。

四是搶時播種。對墒情適宜地塊,在寧早勿晚、搶抓農時的前提下,強化精細整地,努力擴大較為適期適墒播種比例,力爭霜降前完成播種。對土壤溼度過大地塊,適時深松、旋耕散墒,瀝出耕層滯水,為農機進地播種創造條件。

五是早抓田管。部分地塊土壤過溼,整地播種質量難以保證,同時播期明顯拉長,容易導致小麥苗情複雜。立足管早管好,加強冬前田間管理,對土壤墒情適宜的地塊,做好冬季鎮壓,壓實土壤,保證墒情,防止凍害,預防倒伏;對苗情偏弱的地塊,結合降雨和澆水,及時施肥,促弱轉壯。

六是早防病蟲。由於播期土壤溼度較大,增加了病蟲草害發生風險。堅持關口前移,科學選用藥劑,做好藥劑拌種,減輕小麥苗期病蟲害發生基數。對小麥條鏽病,堅持“帶藥偵查、發現一點、控制一片”的策略,力爭早發現早防控。對小麥草害,堅持春草秋治,在氣溫適合時,選用對路藥劑,抓緊開展化學除草。

四、千方百計保障糧食播種面積

堅持小麥-玉米兩季種植,對田間積水、短期無法散墒整地的地塊,推廣“四補一促”的晚播小麥應變技術,選用早熟品種、以種補晚,提高整地質量、以好補晚,適當增加播量、以密補晚,科學增施肥料、以肥補晚,加強田間管理、一促到底。積極推廣糧棉、糧油、糧菜等糧經耕作制度,透過提高複種指數,努力穩定播種面積,保障糧食安全。

【來源:東營市農業農村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