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舞蹈首頁舞蹈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由 警苑心語 發表于 舞蹈2023-02-02
簡介傳統的體力宣洩專案是解壓館的最大特色,顧客可以戴著防護頭盔,用鐵棍擊打報廢的鍵盤和電話,或者在拳擊臺上用力捶打塑膠人,體驗足夠刺激的解壓過程,也可以在星空屋、水床等專案上進入寧靜沉浸的氛圍,得到內心的沉靜

解壓專家掃一掃在哪裡

如今,解壓正成為一門新興的經濟。

瀏覽影片網站,經常能看到關於各類解壓玩具的短影片:用小刀把香皂劃成顆粒,把顏料淋在暴力熊上DIY流體熊,用簇絨槍製作毛織品……

在破壞或修復的過程中,人們能獲得即時的心理滿足。

在多個平臺檢索解壓影片發現,播放量都十分可觀。與線上的火熱相呼應,線下的解壓館也紛紛落地,成為年輕人熱衷的解壓新玩法。那麼,

當下勃興的解壓經濟,真的能滿足人們的解壓需求嗎?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夠刺激”又“高顏值”

壓力兩個字,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談中的關鍵詞。與之相應,為了探索解壓方式,人們費盡心思,五花八門的解壓影片是其中一種較為便捷的解壓途徑。在治癒類的解壓影片風行了一陣之後,擠痘痘、修蹄子這樣重口味的解壓影片,又開始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受眾。縱然形式多樣,但都指向解壓這一最終目的。

看解壓影片,是透過視覺、聽覺,享受遠端的心靈撫摸。

相較之下,

線下的解壓館,給人們一個親身體驗的機會,這是否意味著解壓的效果會更明顯呢?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粗略地梳理之後,會發現如今市面上的解壓館無外乎這樣幾類:

一類偏向手工製作

,如DIY流體熊、簇絨等,相比一般需要更多專注度和技巧的手工製品來說,這些DIY製品門檻低,製作過程簡單,容易上手,最後還能收穫一個頗具治癒感的物件,趣味十足;

一類主打體力宣洩

,砸瓶子、砸鍵盤等,在暴力中釋放壓力;

還有一類綜合了多元的場景

,既有解壓專案,也有拍照打卡的場地,玩樂與解壓一體,宛如一個小型遊樂場,這也是最常見的解壓館型別。

以濟南一家解壓館為例,館內涵蓋的專案有動感單車、吶喊屋、摔酒瓶、星空屋、水床、枕頭大戰等。傳統的體力宣洩專案是解壓館的最大特色,顧客可以戴著防護頭盔,用鐵棍擊打報廢的鍵盤和電話,或者在拳擊臺上用力捶打塑膠人,

體驗足夠刺激的解壓過程

,也可以在星空屋、水床等專案上進入

寧靜沉浸的氛圍,得到內心的沉靜

。除此之外,解壓館帶給人最直觀的感受,

還有外表上的“高顏值”,裝滿紙幣、富麗堂皇的房間,貼滿尖叫人的牆壁

,是拍照的絕佳場地。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多了熱鬧,少了解壓

既然名為解壓館,

那些來到解壓館的人在摔打之後,真的能減去壓力的包袱嗎?

可以看到,來解壓館消費的基本是年輕人,以大學生和職場新人為主。有不少消費者是奔著解壓的名頭來,想要釋放一下情緒。

但更多的人還是抱著拍照打卡的目的,他們花在拍照上的時間遠大於體驗解壓的過程。

社交媒體的反饋也證實了這一點,在很多人的種草日記中,“拍照”和“解壓”成為並列的描述詞,對一些人來說,拍照甚至比解壓更為重要。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有心理學專家從生理的角度解釋了發洩的原理,即神經壓抑要透過人的身體末梢釋放出來。

言語、表情和動作都是可以宣洩的途徑。從這個角度看,解壓館設定的諸多專案,主要是透過動作來紓解壓力。在擊打或摔碎東西的時候,將不良情緒投射在這些物品上,發洩自己的憤怒或焦慮。

但這些帶有暴力元素的宣洩,並非一種良性的方式,甚至可能加劇極端情緒的產生。

從效果上看,暴力宣洩能達到的效果也不是最佳。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姚琦曾談到一則心理學實驗

,在三組實踐物件中,第一組成員用靜坐等靜態方式解壓,第二組成員用打擊沙袋的方式進行暴力宣洩,第三組成員則綜合採用前兩種方式。結果發現,第一組成員報告的消極情緒最低。這說明,

暴力宣洩可能並沒有降低我們的憤怒值,甚至可能起到反向效果。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隨著解壓館的進化演變,館內設定專案越來越多。現在的解壓館,集遊戲、運動、拍照等功能於一體,被很多人形容為“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而最原初的解壓功能卻變得逐漸模糊

。解壓館像所有網紅打卡地一樣精心裝飾各種風格,凸顯顏值,而大多數顧客也

從“適不適合拍照”而不是“解不解壓”

的角度對一家解壓館作出評價。

這種網紅店鋪風格的設定在心理學專家看來顯然是不合理的。

過分鮮豔的色彩,刺眼的燈光,都不適合用在解壓的場所。噱頭越來越多的解壓館,

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正確解壓,接納自己最重要

不管怎樣,解壓館的出現,解壓經濟的勃興,說明背後還是有一定的市場,折射的是現代人面臨的精神壓力。

《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18-3

4歲的青年,焦慮的平均水平高於成人期的其他年齡段。

豆瓣上的“解壓方式研究會”目前已經有兩萬多成員,他們聚集在一起分享各種五花八門的解壓方式,在焦慮的環境中“自救”。在討論壓力的源頭時,具體的答案有求職、工作、學習、考試、人際關係等。“身處每個階段,都會有屬於每個階段的壓力。

壓力,是每個人與社會、家庭、自我等之間的緊張關係。而

如何應對壓力,則是一個需要長期學習的課題。

”心理諮詢師李衝說。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壓力必須要有宣洩的出口,解壓館固然能起到一定的減壓作用,但李衝建議,

還是要找到更多合適的宣洩途徑。

壓力釋放的方法因人而異

。他提出幾條建議,

一是適度運動健身

二是學會傾訴

,跟家人、朋友聊天溝通,尋求人際支援是必要的手段,再者可以透過讀書、看電影,

或培養一些固定的愛好

最後最關鍵的還是自我接納,學會自我調節

。但如果上述方式

依然不能解決問題,還得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

「心理健康」心理學專家評價解壓館:多了熱鬧,卻少了真正的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