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循化藏族的春節習俗——藏族螭鼓舞

由 國際極速遞 發表于 美食2021-06-18
簡介螭鼓舞不僅是流傳在青海循化安多藏區的一種大型民間祭祀儀式舞蹈,也是藏族群眾中流傳久遠富於神話色彩的舞蹈活動,主要流傳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鄉、文都鄉、尕楞鄉三個藏族聚居區和相鄰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一帶,多元一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異

藏族跳什麼舞和吹什麼

【摘要】 螭鼓舞是流傳在青海循化安多藏區的一種大型民間祭祀儀式舞蹈,也是藏族群眾中流傳久遠富於神話色彩的舞蹈活動。螭鼓舞起源於古代祭祀活動,多在農曆正月春節、婚慶、祝壽等喜慶的節日表演,是一邊打擊單面蒙羊皮的鼓,一邊跳動的舞蹈。

循化藏族的春節習俗——藏族螭鼓舞

藏族螭鼓舞是每年農曆正月,循化縣道幃藏族鄉村民舉行的隆重神靈祭祀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旨在禳災驅邪,保佑村民人壽年豐。“螭”是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一,嘴大,能吞海。表演“螭鼓舞”就是對水龍的祭祀。據傳,寧巴村螭鼓舞形成於明萬曆年間噶哇部落時期,迄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據寧巴村老人們回憶,寧巴籍拉然巴丹增嘉措1860—1875年間擔任第四世加木樣活佛的經師,在任期間返回故里寧巴“俄普”林間種植松樹,立鄂博,跳螭鼓舞。

循化藏族的春節習俗——藏族螭鼓舞

螭鼓舞是一邊打擊單面蒙羊皮的鼓,一邊跳動的舞蹈。這種邊擊鼓邊舞蹈,不用其他伴奏樂器的表演形式和獨特的技巧、激昂的情緒深受藏族群眾喜愛,並在民間流傳興盛起來,又經過後世不斷傳承發展,形成了今天的吉祥螭鼓舞。螭鼓舞在當地藏族稱為“拉什則”,“拉”,安多藏語意為“神”,“則”,意為“玩”,引申作“舞”。“拉什則”直譯“神鼓舞”。上千年來祭祀活動的延續,使螭鼓舞儲存至今。螭鼓舞由三十人以上男子組成舞隊,表演時舞者左手執鼓,右手拿鞭,披金色稜形披肩,戴五峰吉祥帽,邊擊邊舞。舞蹈為多段體例,結構較為完整、嚴謹,動作整齊劃一,不能自由發揮。基本動作為“上步前屈腿跳擊鼓”等多種,每段變換一種隊形,基本隊形為順時針方向走圓圈,以及方陣、螭擺尾、斜線交叉、圓形交錯換位螺旋繞圈、橫排等。其目的是祈求神靈的保護,禳災驅邪,保佑人壽年豐。道幃鄉寧巴村螭鼓舞的表演程式儲存的較為完整,動作和隊形豐富多變,具有代表性。除此以外,在本鄉張沙、拉木龍哇、王家等三個村,文都鄉中庫溝、香玉溝及毛玉溝部分村莊,尕楞鄉香沙、曲卜藏兩個村莊都組織建有螭鼓舞舞隊,逢年過節大顯身手。

螭鼓舞不僅是流傳在青海循化安多藏區的一種大型民間祭祀儀式舞蹈,也是藏族群眾中流傳久遠富於神話色彩的舞蹈活動,主要流傳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道幃鄉、文都鄉、尕楞鄉三個藏族聚居區和相鄰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一帶,多元一體,既有共性,又有不同地方的差異性。2008年6月被國家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循化藏族的春節習俗——藏族螭鼓舞

目前,流傳下來的13段(套)動作,完整規範,以雄健粗獷的跳躍擊鼓動作,以及模仿的雄鷹、駿馬、海螺、太極等形象,表現請神、敬神、送神、降魔等祭祀內容。螭鼓舞對服飾要求很高,舞蹈者需身著豔麗的民族服裝,手執繪有吉祥彩繪圖案的羊皮鼓,腳系響鈴,邊敲邊舞,起舞時鈴聲和鼓點合拍,發出鏗鏘清脆的聲音,氣勢宏大,震撼人心。舞蹈者舞姿灑脫,熱烈粗獷,富有高原民族特色,對研究藏族宗教歷史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