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由 北京印跡inBeijing 發表于 美食2023-01-17
簡介今天,當我們身處一些有場所感的、通過歷史和社群塑造的空間環境當中,我們會非常直接地感覺到撲面而來的人的精神,即使場所中現在沒有人,我們也能從場所當中感受到人的存在,而有人的地方我們會更直接地聽到喧鬧、看到人群,然後體驗到這些不同場所反映的生

風片怎樣能下去

名城保護·大家談

本次活動全面回顧了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歷程,搭建多方對話平臺、傳達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名城保護經驗、分享實際工作心得,推動凝聚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共識,促進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事業發展,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用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名城保護工作者的新作為新擔當。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張傑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專家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

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特聘院長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

歷史文化名城規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歷史村鎮專委會主席

大家好,今天非常高興來到“名城保護·大家談”,跟大家分享我近一個時期對“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的思考。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推行了城市更新戰略,從城市更新發展的脈絡來講,我們大致可以把這項工作分為四個方面:

第一個是城市空間環境的提升,要使環境更宜居、更生態。第二個是社會環境的提升,要使我們的城市更包容、開放和公平。第三個方面,任何一個城市的建設和相關的活動都應該有經濟的支援,所以城市更新要促進經濟高質量的發展,並透過一系列的工作增加城市的就業。最後,所有這些方面的落實,都要協調更多元化的城市社群人群的利益訴求,達到現代化的城市治理。

由於時間關係,我今天只聚焦城市空間環境提升這個板塊來談。講到城市空間環境,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從工業化時期到後來所謂的現代城市運動和建築運動,對空間的塑造追求的變化。簡單來講,工業革命以後,由於對簡單效率的理解,我們的城市空間和城市建築也追求一種標準化、快速化的目標。但是進入後工業時期,場所的空間品質成為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源,這和我們以前只把場所當城市文化來談是有區別的。

1 場所的精神

談到場所,我們可能有必要回顧一下在中國傳統文化裡 “場所”一詞的含義。我查了一些中國相關的古籍文獻,我們今天說的在地、在場,究其根本,它的核心詞就是“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歸納了前人對於“在”這個字的理解,他認為“在”表示有草木從地裡萌發,以及枝葉繁茂的狀態,所以“在”和地相關,和生出來的繁茂的東西相關。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理解,在一個地方要生根,就要跟環境相結合。

後來在我們的漢語中引申出來,“在”有安居的意思,有在一個地方停頓下來,安頓下來的意思。日本當代著名的建築師槙文彥借用了這樣一個漢語的概念,他認為在日本當代的城市中,如何處理建築和環境的關係,“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切入點。

如果我們從建築的角度簡單把“在”這個概念加以闡釋,它還代表著,我們無論創作一個什麼樣的場所,它歸根結底是要服務於人的生活。古代先哲認為,人到城市的目的就是為了更美好的生活,所以場所也應該由具有歷史記憶的空間和當下生活的空間共同構成,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當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容易遇到這樣一些場所,比如像一些娛樂場景、一些仿古景區,我個人認為這些可以叫場景,但是它不能代表場所的精神。

什麼是場所精神?從60年代以後,西方很多學者在哲學、建築理論以及地理學方面做了很多探索,但是我個人認為,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我們有一位詩人寫了一首不長的詩,這首詩很直觀地展現了詩人丘為所經歷的一處場所,以及他體驗到的場所精神。這首詩在後來編篡的《唐詩三百首》裡面是比較靠前的一首詩,很多人如果翻《唐詩三百首》應該能夠翻到這首詩。

尋西山隱者不遇

(唐)丘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就是,我去尋訪一位隱者,一位高人,走了很長的路,但是不碰巧,人家不在家,因為當時沒有電話,也沒有手機,沒有發簡訊,沒有確認,去了之後就只能一個人在這個人的居室裡外觀察,在這個過程中,我一下子悟到了什麼,然後就決定,我也不等這位先生回來了,他去山裡可能遊山玩水去了,我也得到了我想得到的東西,所以就回去了,非常有魏晉風範,興盡而歸。

這首詩給我們非常清晰地傳達了一個概念,就是一個人居住的環境,包括室內室外的環境,可以非常清晰地表達一個人的志向和精神面貌,否則的話,作者丘為也不可能透過自己觀察這個人的室內和室外環境,領略月色和松風體會他的境界。我認為這首詩是對場所精神最生動、精闢的表達,它告訴我們,人類的生活環境無論大小,我們都可以也都應該透過我們的努力,使它能夠傳達我們的精神。當然,這個場所傳達的精神並不是這位隱者一個人塑造的,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很多文學作品都傳達了類似這種空間的意象,所以我認為場所是一個民族文化精神的傳承和塑造,這是我個人研究中一個非常深的體會。

今天,當我們身處一些有場所感的、通過歷史和社群塑造的空間環境當中,我們會非常直接地感覺到撲面而來的人的精神,即使場所中現在沒有人,我們也能從場所當中感受到人的存在,而有人的地方我們會更直接地聽到喧鬧、看到人群,然後體驗到這些不同場所反映的生活內容和人的心情。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沒有人的場所,也可以感受到人的存在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阿維尼翁

澳門

小而親切的清真寺場所空間

場所一個非常重要的型別就是廣場,然而不是所有的“廣場”都是一個場所。成為場所的廣場有它的特點,包括清晰的圍合、非常宜人的尺度介面等等。

即使不是廣場,在城市裡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隨意的角落,今天叫做口袋公園,這些也是在城市中遍佈存在的、使城市具有生活氣息的地方,它們也是場所。像這個清真寺,它本身非常小,但是反映了當地的社會生活環境,就會給人一種非常親切的感覺。

2 城市更新,由建築管理轉向場所營造

講到場所,我們非常容易地歸納出它的空間特徵就是圍合。在中國古代,堪輿和風水所追求的人居環境就是一種圍合的環境,比如麗江的這個廣場。實際上在中國傳統城市裡頭,廣場不一定都是這樣,這只是其中一種型別。除了不同大小的開放場所外,在所有傳統城市裡面,街、巷是我們體驗到城市中場所的最基本的型別。

我們的話題再次回到日本著名建築師槙文彥,他曾經在東京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作品——代官山集合住宅。這個作品透過7期建設完成,大概跨越了30年的時間。我去過這個專案,我的感受就是,設計者透過場所精神,或者說是“在”這個概念,來指導、引導了不同期建設的發展,以及他自己對所有具體設計內容的解決。

這樣的話,我們可能需要回顧一下,如果我們要從現代建築和現代城市管理,轉向以空間場所為營造目的的城市管理,這個轉變應該是怎樣的?我們可以透過下面兩張示意圖進行理解,左圖代表了以空間實體,也就是以建築控制為主要手段和目的的管理,這種管理方式就是在周邊畫一個紅線,建設範圍只能位於紅線以內。但是我們要做場所空間,這個基底就倒過來了,這種管理方式可能是要求中間必須空出一塊,這個空出來的就是城市的公共利益所在,需要更加關注。

簡單舉一個例子。約克是英國的一個歷史古城,城市中心有一個老糖廠,這個糖廠60年代就關閉了,到了80年代,隨著旅遊的發展,這裡的更新改造被提上議程。左邊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到,灰色塊是規劃提出的可以建設的地,空白的地方要延續約克古城的城市肌理和脈絡,所以在教堂的周邊留了一定的空地,並且向北連線城市既有的老街巷。右圖是中標方案,我們可以看到街巷廣場都有了,房子自己由於用地條件的原因並不規整,而出於商業的利益,他們也沒有把它做一個非常完形的幾何構成形態。這是一個突出的例子,我認為這代表著城市管理在向著塑造場所的目的發生變化,我們可以看到國際上這種努力從80年代開始會有很多。

由於場所不能大拆大建,所以它的更新是一個新陳代謝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必然會面臨老的東西留下來,那麼如何使老的東西、記憶和文化在不斷更替的過程中得以傳承,這就成為我們更新時代非常重要的任務。比如我們過去十多年做的陶溪川專案,就是透過不同時代的片斷和風貌的疊加,營造了一個適合當代年輕藝術家,以及社群普通老百姓生活、就業、交流的場所。

3 連江縣老街區的更新保護案例

下面再簡單講一個例子,也是我們團隊最近三年剛完成的,這個專案位於福州市的連江縣,這個縣中間有一塊老的街區,由於過去舊屋改造情況的不明確,誤拆了一些房子,因此需要對這些事情進行糾正。在我們介入之前,他們認為這裡的改造類似於一般的舊屋區或棚戶區改造,需要安置居民,所以想把這樣的一個區都蓋成高樓,後來由於社會輿論,他們決定要糾正這個錯誤。

我們進場之後意識到,這個地方是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傳承的,所以我們首先對這方面做了比較系統的梳理。經過梳理,我們認為這裡不光是拆錯了房子需要調整方案,同時要把目光放大到整個連江縣從明朝之後發展的古城範圍。在這個專案當中,我們透過糾正區域性的錯誤,進一步把整個古老的城市系統保護下來。方案儘可能保護沒有拆的老房子,織補已經拆掉的地方,還要做一部分的安置房,但是高度要降下來,使它能夠儘可能形成街巷的體系,和馬路的邊界做一個延續。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更新後的老街區

(攝影:是然建築攝影)

對於這樣一個建設量比較大的專案,我們總是試圖學習地方文化的傳統、材料和工藝,這樣才能使我們的城市透過片斷的織補、更新,既完成豐富多樣的傳承,也有現代的表達。這是去年春節工程收尾之後呈現的狀態,這個照片裡不都是老房子,有個別新插入的新房子。

對於很多重要的、價值比較高的建築,我們也嚴格按照文物的方式來修復它,比如其中一處文物建築,修復後作為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我們還恢復了曾被埋掉的歷史河道,從生態的角度講,因為連江周邊有水有山,雨季的時候雨量也比較大,所以這樣的水系對城市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們還開闢了不同尺度的空間,小型的口袋公園也好,或者廣場也好,大家可以看到,沿河有一個小廣場,它對著一棟原來比較重要的建築,這個廣場使老建築有了尊嚴。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沿河廣場使老建築有了尊嚴

(攝影:是然建築攝影)

對於老建築的修繕和利用,我們也引用了現代的元素,因為現代的生活習慣、一些設施和外界的關係跟過去是發生了變化的。我們修繕了一些建築,增加了一些綠化,公園也用了一些新的元素,同時周邊設計也有老有舊。沿著不同的街巷也是這樣的思路,有一些是完全修繕的,還有一些是新加建的部分和過去不同時代的建築結合在一起,比如有的建築,左側基本是傳統的方式,右側後面的灰磚基本上是50年代才有的,我們都把它作為不同時代的記憶留存下來。

大家可以看這組張照片,新建、整治和修復的房子連在一起,形成比較連貫的街巷。另外大家看這個非常窄的老巷子的修繕,牆都是歪的,加固後也都留下來了。新建的部分呢,這是一個新建的山牆,大家可以看到形成了拐角的放大的空間。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新老建築相得益彰

(攝影:是然建築攝影)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舊有街巷得到加固,新建山牆圍合出街角空間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對於一些老的要素,比如水井、防火的門等,方案中都像對待可移動文物一樣來修繕它,然後加以展示。還有一些老牆的片斷,我們把它加固之後,將它原本的面貌呈現給大家。

另外我們激活了當地傳統的手工磚工藝,因為在當地還有一些老的窯,他們燒磚的配方和尺寸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才得以看到這些不一樣的磚的效果。對這些磚的使用,實際上激活了當地的手工建材這樣一個行當。

建築內部的話,透過新舊結合的方式,新的磚木結構的房子,裡面的業態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街道的生活也呈現了一個新的狀態。

這樣一個專案,也激發了當地的社群和政府對於傳統文化的熱愛,在元宵節他們就舉行了燈節的活動。非常重要的是,我們介入這個專案時說要改這改那,政府一算要投很多錢,怕社會有反彈,但是最後做完之後發現老百姓非常喜歡,透過這個案例,政府決定把我們一開始講的,在整個連江老城要做的其他工作也列入了實施計劃中,這個專案以點帶面,推動了整個地方的遺產保護和文化傳承以及生活的改善。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張傑: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

連江老街區中建築文物活化利用成為博物館

(攝影:是然建築攝影)

這次關於城市更新與場所營造講述,讓我有這樣一些體會,我認為,場所的營造可能要在空間、文化、時間三個維度做不同的努力,

空間

上就是要全方位地體現地方性的特色和特質,包括建築的特質、氣候的特質等等;

文化

上,建築文化只是一個方面,還要有當地的習俗,以及當地現在社群的認同,否則專案是做不下去的,在地居民的認可是這些工作延續推廣的基礎;另外,透過這些案例我們可以看到,

時間

應該是連續的,既有過去也有未來,而當下恰恰是我們連線過去和未來的橋樑。

最後,這樣的工作使我在思考,一個什麼樣的歷史觀可以讓我們對於遺產有一個更合適的認識,我認為如果我們把歷史定義為發生並結束於過去某一時間段的事物的話,那麼所有產生於過去、但仍存在於今天的事物,就只能被理解為記憶的載體。但是歷史並沒有結束,因此它的當下性就不可忽視,正是這種當下性,會影響我們今天的思考和我們對未來的思考,所以它會影響未來。

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很好地處理街區城市這樣的活態遺產,這也是活態遺產的根基所在,謝謝大家。

文章根據張傑於“名城保護·大家談”活動演講整理,已經專家審閱

文章中所有圖片均來自張傑演講PPT,僅作交流使用,如侵權請聯絡刪除

文章僅代表專家本人觀點,不代表“北京印跡”平臺立場

本文版權歸“北京印跡”平臺和演講者所有,如需轉載或引用請聯絡“北京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