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貴州文庫|《「民國」都勻縣誌稿》:體例嚴整,足稱民國佳志;名士纂修,誠立方誌正軌

由 貴州人民出版社 發表于 美食2023-01-23
簡介作者簡介竇全曾,字純庵,貴州興義人,清末貢生,民國八年(1919)秋任都勻縣知事

都勻管轄幾個縣了

/ 閱貴·閱多彩 /

一提起貴州特產,很多人首先會想到貴州茅臺。

實際上,除了被冠以“國酒”稱號的茅臺之外,貴州還有另外一種極有代表性的特產,它就是都勻毛尖。說起來,都勻毛尖與茅臺

有過一段奇妙的緣分。眾所周知,茅臺最早出名是因為在1915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大放異彩,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都勻毛尖也參加

那屆博覽會

了,並且斬獲了金獎。這件事還被《[民國]都勻縣誌稿》記錄了下來。

本期由《貴州文庫》副總纂王堯禮先生就

[民國

都勻縣誌稿》

的作者、內容等方面展開推介,其認為:“

[民國

都勻縣誌稿》是民國年間修纂的地方誌中比較優秀的一種。

貴州文庫|《「民國」都勻縣誌稿》:體例嚴整,足稱民國佳志;名士纂修,誠立方誌正軌

貴州文庫|《「民國」都勻縣誌稿》:體例嚴整,足稱民國佳志;名士纂修,誠立方誌正軌

主講人:王堯禮

現在已無都勻縣,所以有必要先談談都勻的行政建置沿革。據《舊五代史·楚世家》載,後晉天福五年(940),都雲酋長尹懷昌率其十二部歸附南楚馬氏政權,這是“都雲”之名出現於史籍之始。宋大觀二年(1108),置都雲定雲安撫司。元初置都雲府,至元十六年(1279)分置都雲、定雲二府,不久又改為都雲、定雲二安撫司。明洪武中都督何福以“雲”變幻莫測,是為不祥,改“都雲”為“都勻”,洪武十九年(1386)十二月置都勻安撫司,二十三年(1390)改置都勻衛,二十九年(1396)升為都勻軍民指揮使司;永樂十七年(1419)復改都勻衛;弘治五年(1492)置都勻府,與衛同城,隸貴州布政使司。清康熙十一年(1672),裁衛置都勻縣。民國三年(1914)廢府,府親轄地入都勻縣。1956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以都勻縣城為州治。1958年以縣城置都勻市,縣市同城。1983年,縣市合併,建立新都勻市,以迄於今。

貴州文庫|《「民國」都勻縣誌稿》:體例嚴整,足稱民國佳志;名士纂修,誠立方誌正軌

都勻的地方誌,在明代崇禎年間有《都勻府志》,未刊而佚。崇禎十一年(1638),徐霞客過都勻,還曾借閱。又有《都勻衛志》,清康熙《都勻府志》,俱不傳,僅從《古今圖書整合》等書上看到所引隻言片語。

至民國元年(1912),呈貢孫嗣煃(字竹孫)任都勻縣知事,聘請八寨(今丹寨)歐陽朝相(字薌蘅)總纂都勻縣誌,開始未久,歐陽朝相出監古州榷務(任稅務官),不久去世,修志之事遂告停止。民國八年(1919),竇全曾(字蓴齋)出知都勻縣事,重啟修志,延聘陳矩(字衡山)為總纂,為了蒐集資料方便,設局於省城貴陽,歷時三年而稿成,民國十四年(1925)付印。名曰《

都勻縣誌稿

》,以示尚未竣工。

監理竇全曾,貴州興義人,清末貢生,民國八年(1919)任都勻縣知事。

總纂陳矩,貴州貴陽人,以秀才充實錄館謄錄,光緒間隨駐日公使黎庶昌赴日,辦理文案,尋訪古籍。回國後任四川天全、石泉、井研、三臺等州縣長官,民國任犍為縣知事,回黔後任貴州國學講習所所長。著述頗豐,有《日本金石志》《靈峰草堂集》《入蜀文稿》《天全石錄》《孔孟弟子輯錄》等。在日本時搜尋中國古籍,影刻《靈峰草堂叢書》,以補黎庶昌《古逸叢書》之缺。

貴州文庫|《「民國」都勻縣誌稿》:體例嚴整,足稱民國佳志;名士纂修,誠立方誌正軌

該志凡二十二卷,計四十一萬字。卷首有孫嗣煃、竇全曾、陳矩三序及纂輯諸人名錄,次為目錄。全志分八門,卷一至卷六為地理志,卷七為大事志,卷八至卷十一為營建志,卷十二至卷十三為食貨志,卷十四至卷十五為官師志,卷十六至卷十七為人物誌,卷十八至卷二十一為藝文志。卷二十二為雜誌,目錄註明“此卷嗣出”,實際是七門二十一卷。

該志於地理一門最為詳贍,含輿圖、疆裡、建置、山水、風俗、農桑、礦產等類。其記疆裡,各保所轄諸寨的方位、四至里程非常準確,其記建置,多采莫與儔《都勻南齊以上地理考》,隋唐以後則採《元和郡縣誌》、明清《一統志》、本省各方誌。其記山水,山脈的主幹、分支及其走向分明,記水則源尾、流向、分合、明流、伏流,各段長度,無不悉備。其記風俗,漢族、少數民族兼顧,而於各少數民族尤其詳盡。如記“仲家(布依族舊稱)”:“居龍骨力者,端陽節必全寨分秧畢,始為角黍過節,一戶未畢,不為也,節後始全寨補行節儀。門不掛蒲艾。”布依族是稻作民族,稻米生產視為第一要事,端午節正值栽插時節,寧可推遲過節,也要先分秧。於此又可知布依族農忙時節,彼此合作,互相幫助的和諧關係。又云:“婚禮通媒後,男女家各殺雞一隻,視其眼睛順序乃締約。男傢俱豬酒財帛送女家,曰‘敬族’。婚期男家以男一、女一往迎,曰‘拉丫’,女家選青年男女各六人,或八人或十餘人送之。男家又選青年男女接之。至則雜沓唱歌,飲酒為樂。三日新婦及送親並歸,是為回門。逾年或數月始返婿家。”記載準確而詳細。我是這個地方的人,到我長大時,此俗並無大變。另外還記錄了“夷語”——少數民族語言,土族、苗族、水族對天、地、星、日、月、風起、雨降等數十物事的不同稱呼,又附載水書一頁,可見編纂者視野比較開闊,有一定的現代意識。該志對物產、農桑的記載也很詳細,可供後人資用。

貴州文庫|《「民國」都勻縣誌稿》:體例嚴整,足稱民國佳志;名士纂修,誠立方誌正軌

“食貨”一門,除了記載丁賦(人頭稅)、田賦,還記載了種種苛捐雜稅,如月租、屠稅、契稅、牙課、當課、鐵課、客棧捐、百貨釐稅、漁課、鬥息捐、油糖稱捐、牲畜捐等,五花八門。如屠稅,“黔省舊無屠稅,清季各府廳州縣輒向屠戶索取供張,名曰‘差肉’。都勻府署日徵差肉十三斤有八兩,協署(都勻副將署)如之,縣署十斤八兩,由城中各屠戶輪日應供”。於此可見其實官府之如何巧設名目,盤剝百姓矣。凡此種種,皆是都勻經濟社會史的珍貴資料。

總而言之,《都勻縣誌稿》是民國年間修纂的地方誌中比較優秀的一種。所以如此,是因為任事得人、編纂得當、採訪充分。從卷首在事諸人名錄可知,除了總纂陳矩,還有分纂梁時憲(字維翰,石阡人)、艾應芳(字蘭陔,獨山人),協修十五人、督採一人、採訪五十六人,共七十五人參與其事,可見當時是舉全縣之力而為之,所以不能不好。

貴州文庫|《「民國」都勻縣誌稿》:體例嚴整,足稱民國佳志;名士纂修,誠立方誌正軌

內容簡介

《[

民國

都勻縣誌稿》,民國十四年(1925)刊行。二十二卷,計四十萬言。全書分為地理志、大事志、營建志、食貨志、官師志、人物誌、藝文志七志。該志體例嚴整,內容詳贍,為貴州民國時期編纂較好的方誌。此書刊行後流佈甚少,本書系據貴州省文史研究館藏民國十四年(1925)鉛印本影印而成。

作者簡介

竇全曾,字純庵,貴州興義人,清末貢生,民國

八年(1919)秋任都勻縣知事。

陳矩,字衡山,清朝貴州貴築(今貴陽市)人。

出身書香門第,其兄陳燦、陳田皆清末名士。陳矩早年兩次參加科舉考試,均不中。曾隨貴州遵義黎庶昌出使日本,回國後歷任天全、石泉、井研、天台縣等知縣,後任成都知府。1913年回貴陽,歷任國學講習所所長、貴州圖書館館長、貴州通志局編纂。著有《天全石錄》《石鼓全文箋》《日本金石志》《鳧氏為鍾圖說補義》等。

往期回顧

《貴州文庫》宣傳展示推介專欄上線啦!

貴州文庫 | 《聊齋志異新評》(但明倫批點):清代諸家《聊齋志異》評點本之翹楚

貴州文庫 | 民國《貴州通志》:貴州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通志

貴州文庫 |《家蔭堂匯存》:居廟堂則記民生疾苦,處江湖則述家風聖學

貴州文庫 |《筍香室日記》:一代黔中文獻巨擘的心路歷程

貴州文庫 | 三部明代黔屬府州衛志:研究貴州地方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的重要史料

—EN

D—

編輯:於欣平;校對:張娜

審稿:

黃蕙心;

審籤:

謝亞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