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美食首頁美食

蘭州農民寒冬麥草下“掘金”古法種植韭黃留住鄉愁

由 中國甘肅網 發表于 美食2023-02-05
簡介楊豔敏 攝冬至前夕,張家大坪村的無公害韭黃種植基地迎來了收割季

冬麥草耐寒嗎

蘭州農民寒冬麥草下“掘金”古法種植韭黃留住鄉愁

12月14日,蘭州市西固區西柳溝街道張家大坪村韭黃開鐮豐收。圖為村民手割韭黃。楊豔敏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15日電 (杜萍 楊豔敏)“你看這個韭黃莖如白玉、葉如黃金,營養豐富,香脆可口,是冬季時令美味臻品。”14日,蘭州市西固區西柳溝街道張家大坪村舉行第二屆韭黃開鐮豐收節,該區區委書記雒澤民在田間地頭現場推介韭黃,為韭黃做起了代言人。

韭黃,作為冬春季的一種時令蔬菜,以它獨特的辛香氣味而成為北方冬至、春節等時節包餃子的首選材料。而蘭州種植韭黃已有數百年曆史,“蘭州韭黃”,以其莖粗葉壯,色純黃透亮,味道鮮美而被譽為“韭黃之首”。因其生長時被麥草覆蓋,韭菜葉形成“自然捲”,挖出後再經過日曬天然上色,又被稱為麥草下的“黃金”。其中尤以張家大坪韭黃最負盛名。

蘭州農民寒冬麥草下“掘金”古法種植韭黃留住鄉愁

蘭州種植韭黃已有數百年曆史,“蘭州韭黃”,以其莖粗葉壯,色純黃透亮,味道鮮美而被譽為“韭黃之首”。楊豔敏 攝

張家大坪位於黃河之濱、群山環抱的盆地之中,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原始古村落。而獨特的氣候條件為韭黃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當地農民採用“麥草覆蓋”的傳統古法種植模式培育的韭黃,被中農科院專家譽為“全國品質最好的韭黃”。

雒澤民說,張家大坪村完全保留了傳統的村莊風貌,傳統的耕作方式種植韭黃,具有傳統文明樣板保護價值。“‘久久歸根’,傳承傳統文化、保護傳統村落,這裡有我們濃濃的鄉愁。”

蘭州農民寒冬麥草下“掘金”古法種植韭黃留住鄉愁

割韭黃首先得把厚厚的麥草草簾揭起來,再把草挑出來,然後把溝裡的土挖出來,露出韭黃根莖,用專用鐮刀收割,抖土分揀後,最後捆紮放在地頭進行一兩小時“日光浴”,就會顯得“金黃燦爛”。楊豔敏 攝

冬至前夕,張家大坪村的無公害韭黃種植基地迎來了收割季。14日上午,天氣晴好,隨著一聲“開鐮嘍”,種植戶們井然有序的揭草簾、挑草、挖土、割韭黃。“冬閒”變成了“冬忙”,村民王桂雲和鄰居們相幫著割韭黃,爭取一天割完一塊地。

王桂雲嫁到這裡十幾年,現在已對種植、收割韭黃流程熟稔於心,“雖說今年韭黃的價格有些低,但是三畝多的地,從年初開始賣韭菜、韭苔就能收回成本,現在的韭黃就是‘純收入’,雖然忙了一些,但幹勁足啊。”王桂雲麻利的捆紮著韭黃。

蘭州農民寒冬麥草下“掘金”古法種植韭黃留住鄉愁

這種韭黃古法種植的模式需要集體協作來完成,圖為村民正在捆紮韭黃。楊豔敏 攝

據張家大坪村村主任張惠鵬介紹,進入深秋後,等韭菜乾枯了,把油渣埋到地裡,再蓋上麥草,既滋養土壤,也發熱保暖。韭黃在生長的過程中,韭葉捲曲在麥草空隙間。這種古法種植模式有育苗、倒茬、埋油渣、壓麥草等20多道程式。而割韭黃也多達7道工序,首先得把厚厚的麥草草簾揭起來,再把草挑出來,然後把溝裡的土挖出來,露出韭黃根莖,用專用鐮刀收割,抖土分揀後,最後捆紮。

張惠鵬說,村裡今年韭黃種植接近700畝,相關單位為該村聘請專家,專門指導村民種植、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現在畝產最高能達到3000多斤。韭黃成村民增收的一個主導產業,收入的80%左右都來自韭黃的收入。為讓韭黃有一個長遠的發展,當地建成了無公害韭黃種植基地,成立了張家大坪韭黃種植專業合作社,並註冊了“金凰後”品牌。目前正在跟電商進行溝通合作,爭取實現線上線下都能銷售,“要長遠發展下午,一定要走品牌路線”

蘭州農民寒冬麥草下“掘金”古法種植韭黃留住鄉愁

圖為航拍的村民收割韭黃。楊豔敏 攝

合作社依託多年的韭黃栽培經驗,採取分散生產,統一品種、統一包裝、統一技術標準、統一銷售的“一分四統”合作模式和“村集體組織+合作社+農戶”“技術部門+合作社+農戶”“特色產品+合作社+農戶”的管理模式,為社員提供產、供、銷一條龍的全方位服務。

西固區區長芮文剛介紹說,近年來,該區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高含金量的農業發展扶持政策,惠農政策全面落實,鄉村旅遊穩步發展,富民產業提質增效,全區農村經濟呈現出動力強、形勢旺、後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