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什麼是花押?為什麼說宋徽宗、宋高宗父子二人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由 權權講歷史 發表于 影視2021-06-06
簡介引言宋徽宗和宋高宗父子二人在藝術上均有天賦,尤其是在書法方面二人均取得了較高成就,二人均善於使用花押,徽宗花押為“天下一人”,高宗花押為“人中王”和“德壽殿(宮)”

昏能加什麼偏旁

引言

宋徽宗和宋高宗父子二人在藝術上均有天賦,尤其是在書法方面二人均取得了較高成就,二人均善於使用花押,徽宗花押為“天下一人”,高宗花押為“人中王”和“德壽殿(宮)”。

押的發展及功用

宋徽宗趙佶(1082—1135)是宋朝第八位帝王,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的親弟弟。徽宗在位二十五年,北宋滅亡前他匆匆把皇位傳給兒子哲宗,兩年後北宋滅亡,徽宗、欽宗與后妃、宗室多人被俘虜到金國過完了他們的餘生。宋高宗趙構(1107—1187),南宋開國皇帝,也是宋朝的第十位帝王。趙構為宋欽宗趙桓親弟弟,排行第九,趙構與其父一樣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並且任用奸佞,但是此父子二人均有藝術天賦,留下了不少作品,特別是趙構所書《南宋石經》,至今猶有86碑存留於杭州市孔廟,宋高宗在教育、科舉、文化等方面做出了貢獻。

花押是古人的一種簽名方式,也稱畫押、簽押、簽名、署押、押字等,跟現代人的藝術簽名相似。一般認為花押興起於宋代、盛行於元代,所以有人又把花押稱為元押。其實在中國古代早就出現了簽字、簽名的形式,只是那時稱為封籤、封泥,類似於後來的公私印章。

什麼是花押?為什麼說宋徽宗、宋高宗父子二人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在我國的公文制度史上,簽名、畫押的形式出現得很早,但是與我們習慣上稱為花押的形式不同。歷史上對押署事蹟的記載最早見於《韓非子》一書,“田嬰令官具押券,鬥石參之計”。此處的“押券”由於文字資料的缺乏和時間的久遠,具體所指有待於繼續探討。

在使用花押中人們常引用有關唐朝的兩條資料作為最早的證據,其一是有關李世民的資料,清朝金石學家葉昌熾《語石》卷5中《璽押》一條:唐《秦王告少林寺教》,世民二字為太宗親押,此石刻有押之始也。另一條資料是有關“五朵雲”典故的:韋陟字商卿,宰相安石之子也。風格方整,善文辭,書有楷法……陟晚而多縱,常以五采箋為書記,使侍妾主之,其裁答,受意而已,陟唯書名。自謂所書“陟”字若五朵雲,時人慕之,號郇公五雲體。

在花押使用上,宋徽宗、宋高宗父子可謂創意頗多、天下獨絕,即使是現在研究簽名藝術的書籍和文章也常引用他們的花押。他們的花押與他們的藝術作品一樣具有獨特的藝術性和較高的文化含量。

什麼是花押?為什麼說宋徽宗、宋高宗父子二人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宋徽宗的花押

宋徽宗的花押最有特色,既簡潔又富有深意和情趣,一般被解讀為“天下一人”,比如徐邦達在其著作中對此花押的解讀一致稱為“草押”,在考證中宋徽宗使用過花押的作品有《祥龍石圖卷》、《瑞鶴圖卷》、《金英秋禽圖卷》、《御鷹圖卷》、《芙蓉錦雞圖卷》、《臘梅山禽圖軸(即香梅山白頭圖)》、《聽琴圖軸》、《文繪圖軸》、《雪江歸棹圖卷》、《池塘秋晚圖(即荷鷺驚魚圖)卷》、《柳雅蘆雁二圖卷》,在對作品花押的釋讀中,徐邦達先生一般釋讀為“草押”:天下一人,有時也釋讀為“押”:天下一人或者是“花押”:天下一人。

對徽宗的花押有的人也釋讀為“天水”,把徽宗的花押釋讀為“天水”主要是因為趙氏郡望在天水,按照自西周以來的分封制度,姓氏的起源大多在西周前後,而當時趙姓屬天水郡,天水郡的位置與現在甘肅天水市位置是大致一致的。主張徽宗花押為“天水”的另一條理由是徽欽二帝被擄到北方,開始時二帝被廢為庶人並被押解軟禁,1130年軟禁二帝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當時金國挾持二帝是想把二人作為棋子向南宋施壓,以便於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高的利益。徽宗於1135年死於五國城,後來在金熙宗時期為了改善與南宋的關係,在1141年追封徽宗為天水郡王,將宋欽宗封為天水郡公。

什麼是花押?為什麼說宋徽宗、宋高宗父子二人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對於以上理由,以郡望作為宋室的代稱只是以後的事,最早是元脫脫領銜所修之《宋史》,在其卷六十五里說:天水,國之姓望也。這一說法已經遠在兩宋之交之後,比起金熙宗、金章宗的冊封已經在後面。無論是元脫脫修史的用法還是金朝封王封公的說法,在南宋時期都不可能出現在正式的檔案或者場合之中,這本身是宋朝帝王的恥辱,是使整個國家蒙羞的敏感字詞。

至於近代以來的王國維、陳寅恪等人常用“天水一朝”代指趙宋王朝,也只是後世文人重視郡望、追根溯源的習慣而已,也與文字獄大行而文人只好鑽進故紙堆尋求高雅的習性使然,這與重視考據、義理的乾嘉學派相似。再則撇開金朝的冊封一事,單就天水郡來看,宋朝開國之君趙氏的祖居之地在涿州,即現在河北涿州市,在歷史上也有過稱為天水郡的,但是其時間既短暫,影響也更小,從文人們重視祖先的威望和名門望族的觀念來看,涿州不可能代指天水郡,近代的王國維和陳寅恪說得也非常清楚。

什麼是花押?為什麼說宋徽宗、宋高宗父子二人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歷史上宋朝的郡望在天水,那麼當時天水郡的實際情況怎樣?天水在北宋時期稱為秦州,其歸屬於北宋,但是其地處邊關,北部有西夏,西部為吐蕃,距離宋朝的東西二京相距遙遠,在宋朝文官統治之下很難對其正常經營,更難促進其繁榮發展。就是在北宋人眼裡天水已經遙不可及,要說是皇室發源地、是後人繼續對祖宗的發揚光大已經絲毫沒有底氣。

到南宋時期情況更慘,最初南宋抗金斗爭還算略可安慰人心,在1134—1136年間,南宋曾經收復了秦州、隴州和鳳翔府,但是隨著宋高宗、秦檜等人的妥協投降,最終夭折了大好形勢,屈辱地與金達成和議,天水幾乎永久地淪為外藩統治,天水後來被改為天水軍,天水也只是在南宋後期北伐之中被再次短暫收復。在這樣的情景之下,北宋、南宋統治者和人民還能夠自豪地稱“天水一朝”嗎?所以,不論怎樣分析,把徽宗的花押解讀為“天水”都沒有理由。

徽宗的花押其實比較好理解,其結構既簡單又有趣,充分體現一個文人的巧妙和遊戲心態。完整的字形像一個“天”字,如果把其中的兩個橫畫分別看作是中間向上凸起的兩筆合成,也是一個古文的“天”字;兩個橫畫合起來是一個“下”字,是古文的寫法;分別把其中一個橫畫拿來看就是“一”字(一般是看上面的一個橫畫);最後是去掉兩個橫畫剩下的兩筆就構成了一個“人”字。這樣的構成形式其實很簡單,但其構思確實高超,主要利用了篆刻或者古文中的借用、共用等手法,另加一點想象就可以達到的效果,可是常人難以想象。另外徽宗的花押在不同的時期裡也有微妙的變化,但其大致形態始終沒有改變。

什麼是花押?為什麼說宋徽宗、宋高宗父子二人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宋高宗的花押

宋高宗的花押一共有兩個,一個是“人中王”,另一個是“德壽殿(宮)”。趙構在藝術上直承其父,在書法上更是用功勤奮的程度超越其父,就在使用花押上也是極力模仿其父,絲毫不甘落後,其結果是花押也遠不及“天下一人”之精彩、經典。有宋一代在花押的使用上幾乎達到痴迷的程度,其應用的廣泛程度也非同一般。

因此趙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使用花押是可以理解的,同時在南宋建國之初,趙構曾經有過被逼迫“下崗”的經歷,金國範圍及在北方的傀儡政權也曾經在趙構恢復帝王君位之後有過間諜活動用以擾亂南宋的統治,因此趙構使用花押也是必需的手段之一,不能夠僅僅依靠改變字型,一下子拋棄黃庭堅書風就可以安然無恙。

趙構的“人中王”構思也比較獨特,看似花押像“伍”字,但是中間的橫折向下露出長長的尾巴。單獨的一個形體,完全可以看作是一個字,與“天下一人”的結體相近,但此花押團得很緊,太像一個字而不是多個字的組合,在這一點上他又遠遜其父,其父的花押可以自由拆解,是一種能屈能伸的包容性的有機體,而趙構的花押左右的筆畫連線得太實在了,雖然有密不透風的感覺,但少了疏可走馬的遊刃有餘,其花押也就缺少了彈性,顯得呆疵笨拙。

花押“伍”的完整解讀為左邊的單立人單獨讀作“人”,右邊中間部位的彎曲橫畫(也可以叫做橫折),把它截彎取直,簡化為一橫,那麼就是“王”字“,中”的釋讀是由於右邊王字的第二、三兩個橫畫直接與左邊的部件完全連線起來了,因此只需要把王字的中豎打穿就構成了中間的“中”字了。中字的解讀似乎有一些牽強附會,但想想“天下一人”的“人”字依然也不盡如人意,花押本身的完整解讀是不可能、也不必的,花押的功能最主要的就是防偽,類似於現在的加蓋公私印章、密封章、騎縫章等。

趙構的此種花押出現在給岳飛的手札之中,又多處使用,也正好說明其功用是為了防偽,為了打破金人和金人扶持的傀儡政權的奸宄行為,其時正是岳飛與趙構共同面對強敵、共度時艱、共同進退之時,也正是南宋初期收復失地、光復政權的黃金時間,只可惜好景不長,趙構最終走向了投降道路,雖然不能夠簡單地說他是權力慾望極強,有意要拋棄父親和兄長,但在實際上他只能夠在狹小的統治地域上做秋蟲的哀鳴,與其藝術上的捉襟見肘、噤若寒蟬也是極為一致的。

什麼是花押?為什麼說宋徽宗、宋高宗父子二人在這方面很有天賦?

總結

趙構的另一個花押是“德壽殿(宮)”,徐邦達在著作中辨別古書畫之偽訛,對於趙構給大臣梁汝嘉的幾通手札中,對趙構另一個專用花押作了釋讀,其釋讀為“德壽”,所採用的是另一個鑑定大家劉九庵先生的說法。

這個專用的花押在趙構的書法作品中要少一些,就是這些比較少的帶花押的作品也被徐邦達先生鑑定為偽作,其理由比較充分,但是他並沒有說到此花押的真偽,想必是先生見過真跡用過此花押,因此不僅對花押進行了釋讀,而且直接引用同行的結論進行鑑定。

但是從花押的形態來看,每一個花押的下面都有濃墨重筆的一橫,其左邊與雙立人偏旁相連,右邊大多是回鋒收筆。如果僅僅解讀為“德壽”兩字,最後這一筆始終沒有著落,但此筆畫在花押中顯得特別顯眼、重要,筆者認為宜解讀為“殿”字,可以借諧音“墊底”之“墊”,當然也可以解讀為“宮殿”“、宮門”“、宮廷”等含義,其中“宮殿”“、宮門”之意更加容易理解,從外形上給予聯想的空間。

參考文獻:《歷代書法論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