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海頓和莫扎特的影響已被超越,貝多芬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由 膩膩學習坊 發表于 影視2021-06-12
簡介像每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一樣,貝多芬研習巴赫的音樂,對賦格音樂的創作有極大的興趣,貝多芬曾短期師從海頓,而海頓是第一位掌握鋼琴奏鳴曲、交響樂和絃樂四重奏這三種曲式的大師

霍扎特貝多芬和巴赫是做什麼

在近200年後的今天,貝多芬的32首奏鳴曲依然是當今許多音樂家以及音樂愛好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或者是在舞臺上百彈不厭的熱門曲目。這其中重要的原因是這些作品擁有能夠容納不同觀點的神秘之處,而這種不朽與神秘能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貝多芬是歷史上第一位把鋼琴奏鳴曲寫得與大型室內樂作品分量相當的作曲家。貝多芬的奏鳴曲創作已不僅僅只注重與樂曲格式,而是將奏鳴曲改進成為一種更加自由靈活、直抒胸臆的音樂體裁。這一轉折和觀點為後來的音樂家在創作奏鳴曲開闢了新的思路。

海頓和莫扎特的影響已被超越,貝多芬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這些奏鳴曲絕對值得人們不斷探索和研究。在本文中筆者將會給貝多芬生活的時代做一個宏觀的介紹,並探討在一個當時的社會環境下,貝多芬是如何開始他的早期鋼琴創作生涯的。

巴赫,海頓,莫扎特對貝多芬早期奏鳴曲的創作影響

首先對貝多芬有深遠影響的前輩有三位:巴赫,約翰·塞巴斯蒂安(Bach,Johann Sebastian),海頓,弗朗茨·約瑟夫(Haydn,France Joseph),莫扎特,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Mozart,Wolfgang Amadeus)。像每一位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一樣,貝多芬研習巴赫的音樂,對賦格音樂的創作有極大的興趣,貝多芬曾短期師從海頓,而海頓是第一位掌握鋼琴奏鳴曲、交響樂和絃樂四重奏這三種曲式的大師。這幾種偉大的曲式深刻地影響著貝多芬的創作。當貝多芬第一次離開波恩去往維也納的時候本想跟隨莫扎特學習,雖未實現,但莫扎特對貝多芬的深遠影響貫穿於整個18世紀90年代,從貝多芬早年的許多作品中都能找到莫扎特音樂的影子,如第五絃樂四重奏(作品18號)、鋼琴與管樂五重奏(op16)、鋼琴奏鳴曲(作品13號)都模仿於莫扎特的某些特定作品。貝多芬不僅僅學習這三位偉大音樂家的作曲技法,還希望扮演甚至超越他們在社會以及音樂領域的角色。

對貝多芬來說,巴赫是當之無愧的最崇高的音樂家。巴赫的音樂職業生涯是作為作為宮廷樂師度過的。但在巴赫生活的時代,藝術家所獲得的社會地位與賞識並沒有現在那麼高,創作自主權也相當有限。巴赫成為所有作曲家靈感的來源和參考典範時,他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所以,海頓成為了西方古典音樂時間軸上一個偉大的新開始,這不僅是因為他開創了眾多古典時期的音樂體裁,也是因為幫助大家看到作曲家這個職業在當時社會所經歷的巨大變革。一開始海頓是在埃斯特哈齊(Esterhazys)家族的全面監管下,唯命是從的宮廷樂長,這種狀態持續了18年,直到1779年才得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創造和出版音樂,正是這一戲劇化的轉變才得以讓海頓證明自己驚為天人的音樂才華。與海頓相比,莫扎特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奇蹟,21歲時莫扎特已經創造出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271號,這被看作是他第一部完全成熟的作品。莫扎特16歲開始受聘於薩爾茨堡克羅雷多大教主,在莫扎特身為宮廷樂師的職業生涯中,不止一次為了爭取自己的創作自由而辭職,但始終不能完全如意,最終為了個人的自由創作意識放棄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和社會宮廷地位。所以,海頓和莫扎特為後來的音樂家們提供了兩個範本,那就是:兩個作曲家僅憑一己之力,排除眾多不同實際因素,在沒有任何外界支援的條件下,在早年就完成了跨時空的偉大作品。於是,貝多芬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有偶像可效仿的作曲家,這一點引導他走向一個更加獨立自主的作曲生涯。在這樣的一個歷史大環境下,貝多芬開始了他早期的音樂創作生涯。

接下來將會對貝多芬早期奏鳴曲op7為例,將貝多芬早期奏鳴曲風格的創新與莫扎特和海頓時期的奏鳴曲進行比較和分析。

海頓和莫扎特的影響已被超越,貝多芬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的特點——以奏鳴曲Op.7為例

這部奏鳴曲創作於1797年,當時貝多芬26歲,這部作品被人們熟知,為貝多芬的早期作品之一。Op7奏鳴曲在某些版本的標題為宏偉的奏鳴曲,原因是它比除“錘子鍵琴”以外的其他奏鳴曲都要長,這首奏鳴曲有四個樂章。貝多芬出版的前三首奏鳴曲已經使奏鳴曲這種曲式比海頓和莫扎特時期更加豐富,但這部奏鳴曲更近一步提升了奏鳴曲的深遠意義。下面,筆者將淺析這首奏鳴曲。

(一)主題

這首奏鳴曲有四個樂章。但是海頓和莫扎特從來沒寫過四個樂章的奏鳴曲,這種四個樂章的形式比先前的形式顯得更加流暢和嚴肅,增加的樂章一般是小步舞曲或者諧謔曲。

第一,作品的第一樂章完全符合奏鳴曲的標準曲式,由兩個對比鮮明的主題組成,建立在主屬和絃上;第二,情感的中心完全被傾注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創新部分的主體和引人入勝的音樂元素主要體現在前兩個樂章中;第三,貝多芬奏鳴曲的開頭部分並不由主題來推動,常常是由幾個重複的音符組成,漸漸將動機填充起來,但是莫扎特所作的作品動機,幾乎都有明顯的歌唱旋律性。

(二)中部

在激動人心的奏鳴曲第一樂章之後,作品op7在第二樂章的速度急轉而下。貝多芬最偉大的天賦之一是他對休止符的運用,以此來表達音樂語法,加強音樂張力,還能營造氣氛。而莫扎特和海頓的休止作用更像是擴大音樂的戲劇張力,休止的停頓是在樂句之外的。所以,從上面的這個例子可以看到貝多芬創造了另一種音樂線條的可能性,這個音樂走向像一個巨大的圓弧,不斷往前,最終走向終止。相比之下,雖然莫扎特與海頓的第二樂章更慢,但是貝多芬是第一個將adagio賦予緩慢感的作曲家。

在第三樂章中出現了極強的音fortissimo piano 的記號,它意味著樂曲在這裡的情緒被推向了一個高度激盪的位置,這一標記在貝多芬之前幾乎是沒有作曲家使用的。這種標記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創新。

(三)尾聲

奏鳴曲的尾聲由一首傳統的迴旋曲構成。像其他大部分奏鳴曲結尾一樣充滿了喜悅的律動。即使在沒有關於這部作品的任何瞭解時聆聽這首樂曲,聽眾還是會忍不住猜想它的曲中深意。樂曲的革新與偉大瞬間正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雖然有別開生面的地方,但更多的是循規蹈矩。這是一首韻律清晰的迴旋曲,在下面的譜例中能看到主題旋律是如何運用的,主題旋律頻繁出現將音韻引回主題,它在樂段中出現了三到四次,在A-B-A-C-A-B-A大調的轉調後迴旋曲的任務就全部完成了。這時候聽眾會萬分期待一個極簡的結尾,而並非溫婉的和聲。這個樂章中貝多芬用到了C小調和降B大調,二者是第一樂章降E大調的近關係調小調,色彩上分庭抗禮。當貝多芬將這個跨度較大的調性融末樂章回旋曲時,打破了18世紀他與聽眾建立起的聯絡,這種手法在日後也被頻繁使用。

海頓和莫扎特的影響已被超越,貝多芬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

總結與討論

貝多芬的早期奏鳴曲只是貝多芬輝煌音樂生涯的一個開端和基礎,這個時期的貝多芬就像一個充滿雄心壯志的英雄,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學習並打破禁錮,創造令人嚮往的音樂新紀元。但同時貝多芬也是集思廣益的,其早期作品集中呈現出了許多古典時期前輩音樂家們的創作特點。

貝多芬發揚光大了他所耕耘的音樂形式供後人孜孜不倦地探討。關於貝多芬奏鳴曲還有許多背景知識等待大家去發掘,許多不同層次、領域的背景知識等待演奏者以及學者們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