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他在作品中塑造一個完美的自我形象

由 新華網客戶端 發表于 影視2021-07-19
簡介海明威是人們能脫口而出其作品名字的極少數作家之一

好勝心切是什麼意思

他在作品中塑造一個完美的自我形象

如果評選大眾最喜歡的作家,海明威的排名應該會很靠前。雖已辭世半個多世紀,但海明威的作品至今仍常常佔據暢銷書榜單。海明威為何如此受歡迎?或者說,人們究竟喜愛他什麼?

讀者第一個不假思索的答案當然是他的作品。海明威是人們能脫口而出其作品名字的極少數作家之一。僅此,就說明了其作品的魅力。可是如果從喜歡一個人的角度,這個答案又明顯單薄。因為人們對海明威的興趣,早已遠遠超出了其作品。斯科特·唐納森為其寫的傳記中就指出,在海明威60年多一點的生命的後半程,他一直是一位聲名遠揚的名人。“人們知道他是誰,知道他的綽號,而且知道他長什麼樣子。儘管已經知道這麼多了,但他們還應該知道得更多”。

正因此,《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貼簿:來自肯尼迪總統圖書館的權威收藏》一書,才凸顯出獨特價值。該書收錄了近400張海明威生活各個階段的罕見照片,還有100多封他寫給家人、朋友、編輯、出版商的信件,其中許多照片和信件從未出版過。這些照片和信件,均來自肯尼迪總統圖書館海明威館,而該館則是全球最全面、綜合性最高的海明威檔案館,收藏有海明威的11000多張私人照片,以及90%以上的手稿。

就研究專著而言,《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貼簿》似乎並沒有太多超人之處。但憑藉許多第一次公開的照片和信件,它無疑進一步豐富了人們對海明威的理解和認識:他有“硬漢”柔情,例如晚年在羅切斯特治療期間,海明威不顧自己正在惡化的身體,特意拿出時間給一名正在遭受病毒性心臟病折磨的九歲男孩寫了一封真摯、動人的信,毫無虛飾地流露出柔軟、誠摯、善良;他也不乏有暴躁、粗野、不講理的一面,對妻子、朋友,海明威曾多次做出傷害,多年後也毫無悔意且拐彎抹角地託辭掩飾。

某種程度上,尤其在現實生活中,海明威的個性未必如其作品那樣廣受喜愛。他的性格是多方面的,正如本書作者邁克爾·卡塔基斯在書中所言,他是“一個忠誠的摯友,一個對孩子滿心寵愛的父親,一個對親人關懷備至的兄長、兒子,以及一個好勝心切、嫉妒成性、偶爾冷酷的男人”。對於這種勾勒,我其實比較懷疑。這些詞彙觸及了海明威形象的某個片段,卻仍然不足以完整地勾畫這個人。實際上,試圖真正、全面、徹底地瞭解海明威是不可能的。如果真能那樣的話,海明威一定會在大眾心目中嚴重失分——大眾喜歡的並不是現實中的海明威,而是他作品中的“海明威”。他在作品中構建了遠非人人可以身至但卻在心中無限嚮往的形象和生活。

提起海明威,這樣幾個詞應該會立刻跳出來:自由、不羈、冒險、強壯、鬥牛、釣魚、打獵,時而文雅紳士,時而暴躁粗野。1918年,海明威還不到19歲,為了觀察第一次世界大戰,他不顧父親的反對辭去記者職位,加入美國紅十字會去往義大利。他參與一戰的時間並不長,因為僅一個多月他就負了重傷。可這段經歷卻在他寫作生涯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937年至1938年,他又以戰地記者身份置身西班牙內戰前線。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他立刻將自己的遊艇改裝成巡邏艇,為的是偵察德國潛艇。有資料還說,海明威1941年還被招募為克格勃,代號“阿爾戈”。可惜他缺乏間諜天分,沒有獲得任何有價值的情報。1944年,他作為隨軍記者跟隨美軍第四步兵師挺進巴黎。

除了戰場上冒險,海明威還熱衷於打獵、釣魚、鬥牛、拳擊。他數次前往非洲打獵。1923年他第一次去西班牙潘普洛納觀看鬥牛,就立即狂熱地喜歡上了這項運動。他的拳擊戰績,尚未看到什麼重量級的挑戰,不過他的幾位作家朋友倒是領教過他的拳頭。

雖然並不能簡單地將現實與作品畫等號,但一定程度上,海明威的作品的確反映了其個人經歷。而每一段重要經歷,也都產生了堪稱經典的作品。海明威的好友斯科特·菲茨傑拉德很早就發現:為寫每一本“宏大的書”,他都需要一個新女人。這個規律,完全適用於海明威的前三任妻子。對他的第四任妻子,海明威沒有創造出非常相似的人物,但是在《大雙心河》《非洲的青山》《乞力馬紮羅的雪》《老人與海》中,卻能找到他自己的影子。約翰·斯坦貝格對此看得非常清楚:“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並努力按照這個形象去生活。”

對於一個作家來說,還有什麼能比這更加自得?而對於讀者來說,他作品中的那些形象也強烈地激發起一份憧憬:人們憧憬像小說中主人公那樣去生活、去遊歷、去冒險、去放蕩。

這正是海明威小說影響力長盛不衰的秘密。雖然一個作家的偉大在於其作品,而非他的生活方式。但這二者卻時常糾纏在一起。

《作家海明威的生活剪貼簿》的作者邁克爾·卡塔基斯說:“海明威不僅是一名成功的作家,同樣還是一名引領風潮的人物。”實際上,海明威引領的風潮已經超越了他生活的時代。而在今天后工業化的嘈雜、壓抑、庸俗中,他小說所塑造的形象和個性,愈發引起人們的羨慕和嚮往。(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