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南亞的第三性群體"海吉拉":性別不是隻有兩種

由 時拾史事 發表于 影視2021-09-12
簡介當然,這是在印度教中對“海吉拉”群體的描述,對於南亞另一個龐大的宗教群體伊斯蘭教徒來說,印度教的文獻、歷史記載並不被認同,但是在雜居融合的過程中,他們也對海吉拉文化有所借鑑,在巴基斯坦,關於第三性別群體的歷史被溯源到伊斯蘭政權德里蘇丹國及莫

尼可以組什麼詞

南亞的第三性群體

|開掛的印度/週五更新/楊清筠(撰文)|

在南亞生活著這樣的一個特殊群體,這個群體的性別介於男性與女性之間。在不少國家或文化圈中,都將男、女作為僅有的、對立的兩個性別劃分方式(如中國的東亞文化圈,歐美二元性別觀)。然而在南亞長期普遍存在的第三性群體,似乎將這種“約定俗成”的觀念打破,直接駁斥了人生而男女性別截然區分的觀念,締造出一種處於兩性之間“模糊”存在的中間地帶。

不過,雖然南亞的第三性存在自古有之,但並未能夠形成成熟的定義或研究關注體系,大部分人對性別的思考依然是模糊的,如今南亞數量龐大的第三性群體仍廣泛存在在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南亞、東南亞國家中,這些人受到的關注卻相當有限,作為第三性者的“初衷”和“使命”相較古時也大大變化,但是這並沒有阻止這一古老的特殊集團悄然而又生生不息地延續下去。

南亞的第三性群體

南亞的“海吉拉”群體到底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劃定方式,至今沒有確切的答案。“海吉拉”一詞源自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原本的意思為沒有性功能的男人或是男人氣息不足(很多人認為該詞具有一定貶義,特別是在巴基斯坦,對該詞持反感態度)。

最初這一群體出現在印度宗教領域當中,早在公元前8世紀的印度神話當中,就可以搜尋到許多關於第三性群體的痕跡,比如《吠陀》經典《梵書》當中,就記載了一個“一個既不是男人又不是女人的長髮者”出現在宗教的儀式上面。

除此之外,《摩訶婆羅多》裡也有第三性者的內容,它講到一名叫做Arjuna的英雄,因為拒絕了女神Urvasi的做愛要求,受到了懲罰,他要在一年之內做一個喪失男性功能的舞蹈者,並且受到所有無性功能者的嘲笑。

而且,著名的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當中也可以找到這樣的記載,在羅摩放逐森林之前,他與來送別的人們道別,當他說男人們和女人們請回去吧的時候,男人女人就都離開了,只有既非男人又非女人者留了下來,一直等到了十四年後羅摩放逐歸來,所以第三性別者受到了羅摩的祝福,被認為是擁有神奇力量的人,雖然自己喪失了一部分能力,卻有著能夠祝福別人的守護性力量。

南亞的第三性群體

當然,這是在印度教中對“海吉拉”群體的描述,對於南亞另一個龐大的宗教群體伊斯蘭教徒來說,印度教的文獻、歷史記載並不被認同,但是在雜居融合的過程中,他們也對海吉拉文化有所借鑑,在巴基斯坦,關於第三性別群體的歷史被溯源到伊斯蘭政權德里蘇丹國及莫臥兒王朝,因為在這兩個政權的宮廷中存在著大量為守衛宮殿、日常行政做出貢獻的宦官,這些人因為自己的勞動和努力比較受到尊敬,波斯語稱其為“khwajasaras”(可音譯“花加薩拉”),所以巴基斯坦將第三性群體叫做“花加薩拉”,而代替了因強調性無能而帶有一定貶義色彩的“海吉拉”。

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伊斯蘭的第三性群體也一樣被認為有著祝福的神聖力量,不過這些人的神聖之力自然不可能被認為來源自羅摩的祝福,而是源於真主安拉對其不具有生育能力遺憾的善意補償。所以在南亞人的婚禮上,總是會見到帶有祝福力量的“海吉拉”,給新人祈福,祈福之後則會得到婚禮主辦家的感謝和報酬,如果沒有得到報酬,海吉拉也可能會運用“神力”對新人進行反詛咒,詛咒他們和自己一樣喪失生育的能力。因此,南亞的人們對於海吉拉群體常常抱有敬畏之心,即使到了現在,海吉拉群體因異質於社會或從事灰色行業而越發受到歧視,但是大多數人依然會因其傳說中的“神聖力量”感到忌諱,不得不在一些海吉拉不請自來或上門乞討時予以一定施惠。

南亞的第三性群體

關於“海吉拉”的概念也一直都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狹義上來講,海吉拉應當是指第三性別者,從生理特徵上來看,第三性大致分為:天生就具有兩性畸形特徵的;天生生理性徵為男性,後天運用閹割生殖器、注射激素等方式讓自己具備女性特徵的;天生生理性徵為男性,透過化妝、服飾等外在裝扮方式使自己獲得女性特點的(即異裝);生理性徵為女性的數量很少。不過大多海吉拉都宣稱自己是天生的第三性別者,這樣更有利於維護其本身的宗教神聖性質。

事實上,有人類學家推測南亞最初的海吉拉,就是兼具男女雙性徵的人,這些人不僅不會因為異於別人而被歧視,反而可以無憂無慮地生活,印度尼西亞的原住民就會將雙性者視為有獨特能力的人,希望得到其祝福。從文化範疇來看,海吉拉是南亞社會一個兼具有神聖性和陰晦性的特殊群體,在曾經的農村裡,海吉拉作為神的使者,在人們眼中本是受人尊敬、能夠帶來祝福的純潔之人,但因為海吉拉裝扮妖冶誇張,無法擺脫的男性特徵常常在這種繁縟豔麗的裝飾之下更顯得詭異,使得人們逐漸對其產生嚴重的排斥心理,又因為忌諱其傳說中的神力而畏懼不已,故而海吉拉在社會中逐漸被排斥,越來越難以融入大眾社會。也是由於該群體與大眾社會格格不入,所以有著自己獨立的小集團圈子,一個圈子裡面會有一位“導師”帶領大家學習祈福、舞蹈、交流方式,導師與學生們的關係被稱為“母親”與“女兒”,女兒有所收入要交給母親來進行分配,或者上交一部分,剩餘的自己留下。

不過,現在的“海吉拉”一詞早已脫離了宗教的狹義,而所指更加廣泛,除了包括天生雙性人、變性者、異裝者,還包括跨性別認知者、同性戀者等等,凡是顛覆傳統二元性別觀念習慣的群體,似乎都開始被稱為“海吉拉”,因為海吉拉脫胎於宗教,但宗教對於現代人的約束性式微,海吉拉也不得不演變成為一個與現代社會融合艱難的邊緣人群,固執地用異質的方式存在著,如今的印度的海吉拉正在向同性戀組織發展,但由於南亞特殊的歷史文化傳統,這一群體在國際上與普遍認知中的同性戀者還有較大的差別。

南亞的第三性群體

到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海吉拉們受到了嚴重的歧視和否定,之前的莫臥兒宮廷中尚且存在不少地位顯赫的宦官,但英國人無法接受這種悖於歐洲二元性別觀的“異端”現象,將海吉拉群體視為洪水猛獸,直接定為罪犯進行逮捕,這種對於性別認知的專制武斷,統治了歐美國家直到20世紀末,20世紀90年代,美國的人類學家塞麗娜·南達出版了著作《非男亦非女:印度海吉拉》,才引起了人們對於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與反思,也啟迪了人們對於性別多元的慎重思索。

而生活在南亞的海吉拉,早已發展成為了一個魚龍混雜的複雜群體,現代社會中宗教光環暗淡下去的海吉拉,有的仍然在固守古老的傳統,有的墮落到人性的黑暗邊界,有的則開始積極地尋求人生價值、社會認可及平等的待遇,南亞各國面對數量龐大的海吉拉群體,也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那麼,走過了漫長曆史長河,這一群體在現代社會的轉型時面臨多少艱難阻礙?還有多少海吉拉生活在南亞各國,生活現狀與法律地位又如何呢?

我們下期再見!

END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