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由 Hi科普啦 發表于 影視2022-11-29
簡介充氣式返回艙:登陸火星的關鍵事實上,正如前文所言,充氣式減速器的核心優勢,就在於能在飛行器在各種環境下,都可以輕鬆完成軟著陸,這不僅能保證飛行器的穩定性,還能拓寬人類太空飛行器的可降區域

火星班是什麼意思

火星,這顆通體呈橘紅色的星球,對於人類而言,就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之所以說陌生,是因為人類自開始宇宙探索後,還從未登陸該星球,對於火星的研究,一直停留在觀測和猜想之中。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至於“熟悉”的原因,則主要源於各類影視、小說作品中的描述,比如《火星任務》、《火星救援》等好萊塢大片中,火星都是作為故事背景出現的,又如早前爆火網路的“火星文”,那更是為一眾80、90後所熟知。

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人類很可能會打破這種“陌生”與“熟悉”的壁壘,簡單來說,就是人類將直接登陸火星,正式瞭解這顆橘紅星球。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但令人震驚的是,人類能否登陸火星的關鍵,其實就是一個充氣罩,也是一箇中美兩國都在積極研發的“黑科技”。

黑科技充氣罩:充氣式返回艙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充氣罩”,該裝置在國內的命名為“充氣式返回艙”,顧名思義,就是在返回艙上安裝一個充氣式“降落傘”,以讓返回艙能夠完成減速,併成功著陸地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充氣式降落傘的開傘時機,並不是在大氣層之內,而是需要在大氣之外開啟。

這也就意味著,充氣罩降落傘需要承受住返回艙與大氣層的摩擦高溫,須知這可是上千度的溫度啊,尋常鋼材在如此環境下,都會直接化成渣滓。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除此之外,因為需要在大氣之外展開充氣罩,充氣狀態與中空環境就勢必產生壓強差異,這對充氣罩並非好兆頭,畢竟氣壓一旦出現懸殊,那整個充氣罩的穩定性將會受到極大的挑戰。

因此,充氣式返回艙的概念自上世紀60年代提出起,就一直處於緊張的研究之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的AID(Attached Inflatable Decelerator)專案,用中文表述就是附體式充氣減速器。

該專案最初的初衷,是為了讓美國“海盜號”探測器能在充氣罩的空氣制動下,於火星完成一次軟著陸,以方便後續的研究。

為此,美國專門找來了聞名於世的美國Goodyear公司,即美國固特異,這是一家專研於橡膠製品的企業,因出產的輪胎質量優異而為世人熟知,美國將固特異納入專案合作之中,又投入了大量專業博士,可見其對減速器研發的決心。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但饒是如此,AID專案在材料、氣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最終還是走向了失敗,這種充氣式減速器的概念,也只能暫時封存。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也就是AID專案之後30年,美國航空航天回收系統公司重啟了該專案,並重新命名為充氣式回收飛行器(Inflatable Recovery Vehicle),即IRV專案。

IRV專案在AID的基礎上,對充氣罩的材料和結構進行了改進,甚至還加入了高壓穩定的考量,這從根本上解決了中空失壓的問題。

除此之外,IRV還在結構艙的前端設定了緩衝氣室,簡單來說,就是在回收艙著陸時,IRV還會運用高壓彈出一個緩衝氣墊,來讓回收艙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軟著陸。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該專案在攜帶180公斤載重的空投測試中,成功完成了著陸,這也證明了充氣罩返回艙理論的可行性。

當然,IRV的成功也讓其他國家得到了啟示,大家紛紛展開相同方向的試驗,比如二十世紀90年代時,俄羅斯就與歐洲航天局合作,開展了一個名為“充氣再入與降落技術(inflatable re-entry and descent technology)”的專案,簡稱IRDT。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該專案與IRV理念相似,都意在打造一個充氣罩式的著陸艙,但遺憾的是,IRDT在歷經三次試飛後,都未能取得成功。

除此之外,日本也開展了名為“大氣進入艙薄膜減速器(Membrane Aeroshell for Atmospheric-entry Capsule)”的專案,並將其簡稱為MAAC。

MAAC專案簡直就是美國IRV的翻版,它們都使用附體式張力錐形的罩式,唯一不同的是,日本在IRV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現代化的改裝,來讓整個系統變得更加穩定。

基於IRV試驗的成功,日本MAAC也在風洞測試中完成了全部實驗,儘管目前暫還不能投入實際運用,但日本航空從中受益良多,尤其是實現了充氣找減速器理論的“零突破”。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而我國作為世界強國,雖然在航天事業方面起步較晚,但依然投入大量科研資源,在二十一世紀初時開啟了該領域的研究。

比如,作為航空領域權威期刊的《宇航材料工藝》,就曾在2003年第6期刊中指出,我國的充氣式載人飛行器,及其柔性防護系統已經處於研究發展階段。

從這一點來看,位於世界強國之列的中、美、俄都採用各自方式,在充氣式減速器領域展開“奔跑”,但這也產生一個新的問題:該技術的突破,究竟能帶來何種益處?

充氣式返回艙:登陸火星的關鍵

事實上,正如前文所言,充氣式減速器的核心優勢,就在於能在飛行器在各種環境下,都可以輕鬆完成軟著陸,這不僅能保證飛行器的穩定性,還能拓寬人類太空飛行器的可降區域。

要知道,眼下飛行器若想抵消穿越大氣層帶來的高溫,基本都是依靠底部鐘形的隔熱層,但這種傳統的隔熱方式,其實只適用於地球。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這主要是因為,大氣層摩擦所帶來的高溫已達恐怖的上千度,這意味著隔熱層必定要極為厚實,可如此設計無形中也加大了飛行器的重量。

好在地球的大氣層相對較厚,使得飛行器雖然重量過大,但在摩擦中卻也完成了減速。

所以,重量居高不下的飛行器,要想完成異星球著陸,那所降星球的大氣層的密度和厚度,也必須和地球一致,若是對方星球的大氣層過薄,那飛行器的重量,很可能讓它來上一次“千斤墜”,直接粉碎在異星。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然而,宇宙中各行星的大氣層厚度,怎麼可能都與地球一致呢,比如火星的大氣層就極疏、極薄,根本不能為傳統飛行器提供減速效果。

因此,飛行器的自主減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而充氣式減速器作為一種節省能源的創新方案,自然也就成為了登陸火星的首選。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在2020年5月6日發射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中,就曾對裝配了充氣式減速器的返回艙進行了試驗。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該試驗雖然保證了返回艙的安全,也讓返回艙完成著陸,可實際著陸點與預想著陸點卻出現了很大的偏差,所以實驗結果判定為異常,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但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的訊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022年11月10日時,將一個充氣裝置送入太空,併成功在預計的夏威夷降落點完成了回收。

能抗2000℃高溫的充氣罩,中美都在研究,或將是登陸火星的關鍵?

這也宣告人類首個充氣式減速器的全面成功,而美國也由此成為了第一個達成該成就的國家。

不過,我國作為研究起步較晚的國家,能夠在十年間達成如此成就,已足以讓世人信服,畢竟,美國從上世紀六十年代研究算起,直至2022年的今天才取得成功。

相信在我國航天人的努力下,下一場登陸火星的較量,我國能夠一馬當先,奪得頭籌。

參考資料:

《充氣式再入飛行器柔性熱防護系統的發展狀況》————夏剛,程文科,秦子增。宇航材料工藝,2003,33(6):1-6。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3。06。001。

《美媒報道:NASA試驗登陸火星“充氣城堡”》————-參考訊息

《美載人登陸火星任務的6大關鍵技術》————-中國國防報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的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 返回現異常》————-北晚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