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後來的我們”怎麼就陷入了退票風波

由 經濟觀察報 發表于 影視2022-12-08
簡介而此次《後來的我們》票房異常風波,則摒棄了上述方式,直接退票

後來後來的我們怎麼了

“後來的我們”怎麼就陷入了退票風波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評論員 白早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因大規模退票,被推上了輿論的風頭浪尖。

4月28日,在首映當天夜間,《後來的我們》即被爆出在首映日出現了大量退票。據統計,絕大多數都是透過第三方平臺所銷售的票,被退票的影院總數接近4000家,退票數量約38萬張,涉及票房約1300萬,佔影片當日總票房2。8億的4。6%。

4月29日,國家電影局依據國家電影專資資料平臺的資料對退票資訊進行了分析,初步認定《後來的我們》退票情況有異常,具體問題尚待研判。對此,《後來的我們》片方發表宣告,稱對4月28日發生的“退票異常事件”高度重視,並全程關注事件進展,希望徹查到底,水落石出。與此同時,劉若英工作室也發表宣告,稱劉若英工作室高度重視4月28日發生的“退票異常事件”,並會積極協助配合相關部門儘早查明真相。

就目前的證據而言,到底是誰導致了此次退票風波,還不十分清楚。但無疑,背後有一股力量在將正常的票房“帶偏”。

這不是國產電影第一次爆出票房異常,以往,像《阿童木》、《趙氏孤兒》,《港囧》、《小時代》、《唐人街探案》、《捉妖記》等,均出現過票房異常的情況,有的甚至被坐實,就是“票房造假”。然而,此次退票風波特別被關注,是因為被業內人士說“這種操作聞所未聞”。

傳統操縱票房的手法,最初是“偷票房”。那時候方法比較簡單粗暴,大都是院線採取廢票利用、手寫票鑽空子、捆綁套餐等形式偷走票房。而彼時的幕後操縱者,基本都是影院。不過,2014年隨著第三方票務上線與監管加強,類似偷票房事件就慢慢銷聲匿跡了。

後來的操縱票房者,大都是採取了製片方、發行方與院線勾結買票房的方式,炒高票房資料。這樣一來,院線拿到了提成,製片方與發行方藉著資料營銷,吸引觀眾入場。只是這種方式吃相太難看,輕易就能被網友發現。這其實就是眾所周知的“幽靈場“,也即在午夜時分院線排出場次,且“場場爆滿”,為的就是衝高票房。

而此次《後來的我們》票房異常風波,則摒棄了上述方式,直接退票。據微博大V“電影票房”分析稱,《後來的我們》主要透過炒高預售票房來影響影院排片,在上映首日,假資料再透過票務平臺退票離場。而此時,影院排片已經無法更改,院線遭遇重創。這其實相當於“空手套白狼“,出資方雖出錢買了票房預售,但這筆錢最後還是回到了出資者手中。

從中其實也不難看出,在這一輪退票風波中,院線已經被淘汰出局,不再參與這場“權力的遊戲”。這既說明了傳統售票模式的轉變,也說明了資本在電影市場中力量的轉變。

之所以有人這麼做,首先還是為了做給排片經理看,預售票房好的影片,自然排片率就高;而佔據排片率比重越大,則獲益越多。據統計,《後來的我們》總預售票房1。2億,進入影史預售票房前十。這樣高的預售成績讓院線經理們都對劉若英的這部處女作充滿信心,紛紛調整排片,增加放映場次。其次,這麼做也是做給觀眾看。帶動真實票房的,還需要真實入場的觀眾。而只有在票房、口碑好的情況下,羊群效應才會造成更多的人掏錢買票,攤低成本帶來高收益。

按照偵探小說的邏輯推演,無疑誰獲利最大,誰最具作案嫌疑。那麼,在這次退票風波中,誰獲利最大呢?

有可能是網路售票平臺。因為現在有的售票平臺,不僅僅承擔著售票的任務,還可能是主要出品方、發行方,有動機也有便利透過操控預售來給電影造勢,來操控排片。與此同時,製片方也難消嫌疑,因為製片方可以拿到票房總額的30%。如果先丟擲一定資金買預售,將票房拉高之後再撤離,這種方式也很具“實操性”。

無論目前各方如何否認,《後來的我們》票房已然出現了異常,這背後的問題需要正視。而中國電影市場,長時期的票房異常、票房造假,也值得重視。

說實話,劉若英一直在圈中口碑很好。人家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才華、實力與影響力,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背後卻有那麼一股力量,似乎是在幫她,卻給她的票房蒙上了“陰影”。這對劉若英多年積累的名聲與其他電影工作者來說,都是一種傷害。

無疑,此次退票風波,重創了公眾、院線對新興的網際網路銷售平臺的信任,也重創了影迷對電影市場的信任。對這樣的事情,絕不該姑息,期待監管部門對“幕後黑手”的徹查並作出相應處罰。公正的處理,不僅是對勤勤懇懇電影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對觀眾與中國電影市場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