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一個人可以沒有品德,但不能沒有道德

由 育兒漫話 發表于 影視2022-12-09
簡介相比於品德,道德更難能可貴,所以我們對一個有道德的人,會自動預設他們擁有的品德,就像買手機是為了打電話,但我們不會對能夠聽歌和看影片的功能有任何存疑

沒有道德的人叫什麼

見義勇為,拾金不昧,樂於助人,見死不救,吝嗇,小氣等這些事品德的範疇,精忠報國,盡忠職守,投機取巧,誠實,善良等這是道德的範疇。

很多人對他們的分界模糊不清,以至於經常從道德方面指責沒有品德的人,又從品德方面指責沒有道德的人。

可對我們來說,品德不是必須的,而道德卻是必須的,沒有品德的人我們不應該加以指責,而對沒有道德的人,再怎麼批評責令都不過分。

因為品德的缺失損害的只是自己的利益,而道德的缺失損害的卻是大家的利益。

一個人可以沒有品德,但不能沒有道德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任何行為都有可能對別人造成潛在的影響,所以才有了品德和道德的區分,用以規範行為的性質。

品德,也可以說品質。是否擁有,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其行為的主動性在於我們自己。

比如已經所說的見義勇為,拾金不昧,樂於助人,見死不救等,遇到這些情景,我們可以選擇做與不做,無論出於什麼目的,是別人不能強加於自己的。

有人覺得這些“品德”的缺乏,也是損害了別人的利益,所以也應該加以指責,這是因為我們總是期望事情會往好的方向發展,當這種預期落空時,也就是自己的希望破滅時。

深陷困難的人期望有人幫助,如果有人路過,不給予幫助,我們會憎恨;丟落東西的人期望有人撿到並歸,有人撿到,不換就會詛咒別人。

儘管這些給我們帶來了痛苦,但並不妨礙這些品德是必須的,所以沒有這些品德人不會受到什麼法律上懲罰,但卻被社會所不齒。

一個人可以沒有品德,但不能沒有道德

而道德,則是為了大家的利益規定的行為準則,是一致被承認和同意的。走進了這個圈子的人,就默認了要遵守這些準則。

沒有道德的人必定會受到懲罰,特別是損害集體利益較嚴重時,這種懲罰也不是為了報復,而是為了將來會更好,所以懲罰一般都會遠超過不道德的行為造成的損失。

不過沒有品德的人,不一定沒有道德,而有道德的人,也不一定有品德。

我們也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缺乏品德和道德的人,即自私。雖然本性上每個人都是自私的,但是自私的程度或後天的收斂卻是不同的,越富有品德和道德的人,本性裡自私的衝動就越少。

一個人可以沒有品德,但不能沒有道德

相比於品德,道德更難能可貴,所以我們對一個有道德的人,會自動預設他們擁有的品德,就像買手機是為了打電話,但我們不會對能夠聽歌和看影片的功能有任何存疑。

這也就很容易出現所謂的道德綁架,如果真有道德的問題,就應該受到相應的懲罰,而以擁有道德,就必須擁有品德,那麼就是道德綁架。

所以我們平日裡敬佩的人物,出現一丁點品德上面的問題時,就會遭到我們的唾棄,這就是我們傻傻分不清道德和品德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