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瘋子哲學家 - 尼采(百位名人語錄84)

由 元氣哲博士 發表于 影視2023-01-04
簡介在哥哥去世後,伊麗莎白建立了一個家庭博物館,專門用來展示尼采的工作和生活場景

追尋幸福追尋什麼填空

84、

弗里德里希·尼采

Есть два пути избавить нас от страдания: быстрая смерть и продолжительная любовь。

Фридрих Ницше。

磷肥:擺脫痛苦的方式有兩種:一個是迅速死去,一個是堅持去愛。

微光:有兩種途徑可以擺脫痛苦:快速死亡和持久的愛。

燈泡:無痛療法兩方:速死,久愛。

作者簡介:

瘋子哲學家 - 尼采(百位名人語錄84)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年-1900年)-

德國哲學家、散文詩人、文化批評家。代表作:《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權力意志》。

01 出生於牧師家庭的反宗教者

1844 年 10 月,尼采出生於一個德國牧師的家庭。父親是一名牧師,祖父也在教堂工作。尼采還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弟弟幼年夭折,但妹妹身體健康且長壽。尼采對他的妹妹特別友好,她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對女性的態度。

尼采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母親一人照顧他們姐弟倆。

少年尼采喜歡文學,他閱讀了大量書籍並開始寫作。尼采不僅對文學感興趣,他對音樂也很著迷。尼采青春期的偶像是瓦格納,他熱愛音樂,甚至還創作了幾部音樂作品(幾首鋼琴曲、歌曲)。

尼采就讀於波恩大學時,開始研究神學和語言。

瘋子哲學家 - 尼采(百位名人語錄84)

青年尼采

有一次,在萊比錫,尼采在散步時走進一家賣舊書的商店。在佈滿灰塵的舊對開本中,他偶然翻到了阿瑟·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從翻開書的第一頁開始,尼采便再也無法移開視線。叔本華的哲學思想深深植入了尼采的腦髓當中,揮之不去。

24 歲時,尼采被邀請到瑞士的一所大學任教。他是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瘋子哲學家 - 尼采(百位名人語錄84)

青年尼采

1870 年,普法戰爭爆發,尼采想棄教從戎,當時瑞士保持中立,因此,瑞士政府只允許他以勤務兵的身份奔赴前線。

尼采一生健康狀況不佳:他患有頭痛和失眠症。三十歲,他幾乎雙目失明,胃病困擾著他。

1879 年,他結束了教學生涯之後進入退休生活。不講課、也不擔心收入問題,這讓尼采能夠專注於對哲學著作的創作。

尼采的第一本書於

1872 年出版。名為《悲劇從音樂精神中誕生》,共25章。在作品試圖闡釋什麼是古代悲劇,並在最後幾章中談到了瓦格納的作品。尼采結識了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兩個德國的傳奇人物成為了朋友。後來瓦格納決定成為基督徒,這令尼采感到無法忍受。

02

查拉圖斯特拉

如是說

瘋子哲學家 - 尼采(百位名人語錄84)

莎樂美

凝聚了畢生哲學思想精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使尼采名聲大噪。尼采遊歷羅馬時,遇到了後來他唯一所愛的女人-莎樂美。莎樂美不僅漂亮,而且是作家,有成功的醫學事業,並且從事哲學研究。尼采找到了一個出色的傾聽者,並對她的智慧感到驚訝。他甚至要把自己的心捧給她,但莎樂美卻沒有那麼熱烈的迴應。

這種良好的關係很快就被一場爭吵破壞了,他們停止了交流。這件事成為尼采寫書的起點。“超人”的概念貫穿於尼采的許多作品中,在查拉圖斯特拉的歷險故事中尤為生動。

“超人”掌握生命本身的強健力量,體現人的真實,是人戰勝虛無的武器。

03

權力意志

根據尼采的說法,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存在的一切生物都擁有統治的慾望。每個生物都在努力爭取力量,生命是一種衝動和創造力,是一個不斷自我表現,自我創造,自我擴張的活動過程。

04

上帝之死

尼采對基督教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他說“上帝死了”,他認為上帝無能,沒有存在的意義,因此,上帝死了。現實社會中,人們關注的焦點不是現實生活,而是來世。在尼采看來,人性本惡,上帝的救贖行為沒有必要也沒有效果。而人類罪惡的替罪羊就是上帝,人類殺死上帝是必要的。如果反之,認為上帝對人類的救贖是必要的有效果的,人類就是善者。人身上的原罪理論就不成立,基督教教義也就不成立。

上帝死了,這一理念的提出,極大地衝擊了傳統形而上學的哲學理念,並推動了宗教改革。

05 痛苦之源

在尼采生活的

19 世紀中葉和末葉,爭取婦女權利的鬥爭開始了。

尼采則稱所有女性都是愚蠢之源。他的觀點主要來源於他生命中的兩個主要女性—妹妹和莎樂美。聰明而富有洞察力的莎樂美是尼采唯一的情人,他視她為理想的伴侶。

他與妹妹的關係有些複雜,正是妹妹伊麗莎白因嫉妒莎樂美的美貌和才華,才挑起了哥哥和他心愛的莎樂美的爭吵。

後來,妹妹嫁給了一個反猶太組織的思想家,支援納粹思想。年老時,伊麗莎白與希特勒會面,並對他的政治路線積極支援。而尼采則反對妹妹這種激進的觀點,在意識形態問題上的相左令兄妹倆經常爭吵。

在尼采生命的最後幾年,他們兄妹之間的關係才緩和下來。他年紀大了,經常生病,需要照顧。伊麗莎白承擔起了照顧哥哥的職責,作為回報,她得到了他所有文學作品的版權。然而,她竟然毫無顧忌地修改了她哥哥的許多著作並出版。結果,尼采許多作品的原意被大大扭曲了。

在哥哥去世後,伊麗莎白建立了一個家庭博物館,專門用來展示尼采的工作和生活場景。當時年輕的希特勒參觀了博物館,並將這座哲學家的房子宣佈為納粹德國意識形態的中心。尼采的妹妹因為國家服務而獲得終身退休金。

可能是因為家族病史,晚年的尼采有了精神病的症狀,後期,他甚至癱瘓在床,既不能動也不能說話。

1900 年,偉大的哲學家尼采去世了,享年55歲。

尼采生前曾經說過:“我死後才出生。”他的話應驗了。

在尼采去世之後,他的作品名揚全世界。

當尼采向莎樂美求婚兩次都被拒的時候,他萬念俱灰,痛苦至極。也因此,他一輩子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

尼采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愛,因而感到痛苦失望。選擇立即死去和堅持去愛都是痛苦的,死又死不了,愛又愛不成,這種焦灼又混沌的感情是把尼采虐透了的罪魁禍首,也許也這才是他精神崩潰最主要的原因。

真正的愛應該是甘怡如蜜的,是沁人心脾的,是讓人回味無窮的,是讓人一想起便充滿了幸福感的。真正相愛的人是能夠互相欣賞和互相提升的,試問,這樣的愛情,怎麼會有痛苦呢?!

感謝駐足,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