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由 獨立魚電影 發表于 影視2023-01-12
簡介」後來,甘地坐火車調研印度民情時,還曾遇到一些推崇暴力反抗的群眾

變節系列電影有幾部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

近幾年,一些經典電影風評反轉。

很多人懷念的《泰坦尼克號》,成了一部「三觀不正的出軌片」。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去年重映的史詩鉅作《指環王》,在大批一星差評裡被罵「又臭又長」。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就連一部四十年前上映的

奧斯卡最佳影片

也不例外。

主人公是影響世界的聖雄。

現如今卻被不少人拉下神壇,甚至貶得分文不值。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輿論愈發撕裂、激烈,讓人看不懂。

但也恰恰是這樣的魔幻現實,讓魚叔覺得有必要重溫這部電影。

四十年過去,我們依然需要——

《甘地傳》

Gandhi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甘地,教科書裡的人物。

他是帶領人民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印度國父。

為他拍攝傳記片,自然是興師動眾。

光是群演就多達30萬名

,超越《戰爭與和平》成為影史之最。

片中人山人海,共同簇擁著甘地,十分壯觀。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甘地傳》被公認為最成功的傳記片之一。

斬獲8項奧斯卡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

主演本·金斯利,也憑神還原的演技獲封影帝。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左為現實,右為角色

然而,幾十年過去,甘地在國內遭遇

大量惡評

「聖雄」變「聖熊」。

連帶電影也平添了不少討伐的聲音。

原因正是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的觀念。

這與墨家的兼愛非攻思想有相似之處。

十幾年前有一部國產片曾經試圖拍出這一思想。

可惜僅僅觸及皮毛。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墨攻》

而《甘地傳》則盡力做到了不加評判的深度還原。

電影裡有兩場戲,也因此引來巨大爭議。

第一場,抵制鹽廠。

當時,英國政府壟斷了印度的鹽業,不斷提高鹽的價格。

這讓民眾苦不堪言。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在甘地的領導下,許多印度人民到鹽廠抗議。

他們排成長隊,向前推進。

面對棍棒不退縮,也不反擊。

一排人被打倒了,就立馬扶到一旁救治,換下一排頂上。

如此這般前赴後繼,從白天一直持續到晚上。

沉默中,鮮血已橫流。

而更殘酷的是第二場戲,阿姆利則慘案。

當時,雖然法律規定不準集會,但許多民眾們都被甘地打動,自行舉行集會和抗議活動。

同時,他們都謹記甘地的教誨,不去反擊。

但可惜的是,這樣的行為並沒有喚起當權者的良知。

阿姆利則集會上,上千名群眾成了英軍機槍下的活靶子。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許多人無路可逃,跳入深井。

積聚在一角的驚慌群眾,被趕盡殺絕。

婦女小孩也沒有幸免於難。

最終,

1516人受傷死亡

,震驚世界。

而甘地自己,也多次被暴打、入獄。

十幾次絕食抗議,直至沒了人形,奄奄一息。

甘地生命中最後一次絕食抗議,剛剛告一段落之際。

他就被異見者一槍殺死。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一生反暴力,卻死於暴力,看上去不免諷刺。

而如此觸目驚心的代價,只為踐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

這真的有必要嗎?真的值得嗎?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就像很多人吐槽的,甘地的思想現在看起來很不現實。

甚至難以理解。

不少人也因此批評他愚蠢、像個瘋子。

而印度人民對他的擁護,似乎只能往宗教式的精神感召力方向解讀。

可真是這樣嗎?

其實,當我們跟隨電影回到甘地的時代。

便會發現,甘地的所想所為並沒那麼天馬行空。

當時,他面對的是一個近乎「瘋狂」的現實。

他的尊嚴、權利,被肆意踐踏。

連自己的家都不能稱作是家了。

警察可以任意進入並且要求檢視住在裡面的任何人的證件,而且並不違法。

有色人種彷彿低人一等,要隨身攜帶通行證才敢走在街上。

路上的白人小混混都對甘地出口成髒。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小混混扮演者是丹尼爾·戴-劉易斯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甘地只是遵從理性,做了他認為正確的選擇。

意識到不公,並試著去改變。

當然,僅僅靠玄之又玄的信仰,絕不可能實現他的目標。

首先,甘地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專業知識。

律師

的職業背景,令甘地的覺醒來得很早。

二十幾歲時,他去南非處理案件。

明明買了頭等艙的車票,但卻被白人乘客和乘務員出言侮辱,覺得他不配座頭等艙。

儘管他極力證明自己的律師身份,出示了自己的名片。

但還是被狼狽地趕下了火車。

或許正是這個崩潰的一瞬間,讓甘地下了決心。

他熟悉法律,懂得法律的界線在哪。

非暴力,實則也是保證自己處於法理上正義的一方。

因而,不同於其他人透過暴力反抗,殺警察的觀點。

他提出了另一種解決方式——

「我也願意為此犧牲,但我不會為任何理想殺人。」

於是,他發表演講,號召大家一起燒掉通行證。

全程冷靜、理性,擺事實,講道理。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其次,甘地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

他認為,

真正的反抗應該要先看到大多數人的苦難

「除非,我們和那些頂著烈日做苦工的多數同胞同甘共苦,否則我們就不代表印度,也不能以國家之名,對抗英國。」

因此,甘地走遍印度,真正體驗老百姓的生活,看到印度的痾疾——

「貧窮是最糟糕的暴力。」

英國政府和地主們沆瀣一氣,透過壟斷,控制市場,低買高賣。

同時,還逼迫民眾工作卻不給薪水,甚至連水都不給。

這導致民眾連飯都吃不上。

於是,他號召民眾透過罷工、抵制英貨來達到威脅英國政府的目的。

這相比暴力反抗更容易獲得國際輿論的支援。

也更能給英國政府造成影響。

最直接的是罷工之後,英國政府的官員們也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絡,不得不派軍隊接管電報局。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同時,甘地帶頭織布製衣,由此讓女性也能參與到行動中來。

而在當時,女性地位低下,被認為不應該插手公共事務。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甘地心繫民眾。

而他不只看到了人民,更看到了敵人,覺得敵人和自己有一樣的良知和弱點。

因此,他反對用暴力爭取權益的同時,也堅決反對施加給敵人的暴力。

在被捕時,他總是泰然處之,呼籲民眾不要因此發起暴亂。

一次,在印度人民群情激憤,甚至殺死警察的時候。

他覺得非常內疚。

即便可能導致甘地所在的政黨再也無法獲得支援,但依然選擇透過絕食來反對暴亂,懺悔自己挑動起了這種情緒。

只靠喝一些檸檬水度日。

直到他聽到民眾們開始上街幫英國警察戴上花環的時候才停止。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最後,甘地非常擅長「造勢」。

為了抵制英國政府壟斷食鹽,他發起了一場「食鹽長征」。

徒步幾百公里到海邊,用海水製鹽。

這樣的大型行為藝術,見證者越多,影響力越大。

甘地深諳

媒體

的作用。

「食鹽長征」道路兩旁就有許多記者。

電影甚至用不短的篇幅,刻畫甘地和《LIFE》雜誌攝影記者的一段深度交流。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甘地「愚蠢」嗎,他擁有的僅僅是精神感召力嗎?

看到這裡,答案已經顯而易見。

數十年過去,時代變了,但人性沒變。

現如今,甘地「面對」的瘋狂恐怕不輸從前。

非暴力思想遭曲解後,成了群嘲的物件。

甘地隨之被扣上了躺平擺爛、誤國誤民的帽子。

甚至,因為留學英國的經歷,被質疑立場有問題,背叛印度人民。

這一幕幕輿論圍剿,多麼熟悉又荒誕。

誠然,任何歷史人物都有其侷限性。

後世大可以史為鑑,評判其得失。

而非簡單粗暴地僅僅因為不認同其思想,就要殺人誅心。

其實,這不是甘地第一次遇到反對聲了。

而每一次,他都用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式給出了迴應。今天再看,或許也可給我們一些啟示。

早年,他當著英國政府的面,燒燬通行證以示反抗。

旁觀的民眾一臉的難以置信,沒有人能理解他的做法。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而甘地沒有說什麼。

只是趴在地上,一張接一張地將證件扔進火盆。

無視警察的警告,被打倒在地,頭破血流。

始終不作回擊。

當他的努力受到質疑,被評價為不自量力時。

甘地也僅僅說了一句:

「就算你是唯一反抗的人,真理也永遠是真理。」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後來,甘地坐火車調研印度民情時,還曾遇到一些推崇暴力反抗的群眾。

他們讓火車脫軌,殺死了一個英國士兵。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這看似是一起大快人心的反抗,但在反抗的民眾中,有三人死亡,一人重傷。

更為重要的是,這起反抗是徒勞無功的,根本沒有激起當權者的任何震動和反思。

剩餘的英國士兵依然對老百姓肆意揮舞著棍棒。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這樣的反抗正是印度的一個縮影。

老百姓們陷入用暴力反抗暴力的狂熱之中。

沒有目標,只顧發洩,結果傷害落到自己的頭上。

就如甘地那句名言:

以眼還眼只會令世界盲目。

這個道理很多人明白,但又有幾人敢於開口,並且以身作則呢。

而甘地做到了。

直到生命的最後,他也沒有逾越自己的非暴力原則。

終結於槍下的,只是肉體。

兌現了他一早就立下的豪言壯語:

「他們可以折磨我,打斷我的骨頭,甚至殺了我,但他們得到的只是一具屍體,而不是我的屈服。」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

比起書本里的宏大敘事。

這部電影更具象化地塑造了一個作為人而非神的甘地。

從中未必不能擷取一些超越時代的精神。

甘地之於當下的意義,或許正像豆瓣評論中所說:

「甘地最偉大之處,是他帶領人們走出瘋狂。」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癥結。

而真理就在那裡,問題在於人們是否還願意相信。

甘地所做的,就是讓人們去相信。

相信在一個瘋狂的時代,人依然可以不被裹挾。

選擇做對的事。

選擇與真理站在一起。

因為人們需要的,不止是此時此刻的勝利。

因為兩場戲,甘地被拉下神壇,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