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你心中母愛是什麼形狀?62件日常物品勾勒母愛雕塑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影視2023-01-12
簡介如今,“原生家庭”“代際衝突”等成為當下的流行話題,主辦方希望透過“假如母愛有形狀”活動和徵集母愛物品開啟回憶的大門,喚起大家重新理解母愛,創造一個與母親溝通的機會

母愛是什麼當你什麼使你什麼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假如母愛有形狀,在你心中會是什麼模樣?或許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答案。近日,在北京朝陽大悅城廣場上,一座名為“假如母愛有形狀”的公共雕塑照片在網上熱傳,引來不少網友點贊、留言。

記者採訪得知,這個高達5米的雕塑由62件日常物品組成:棉襖、蛋糕、飯糰、雞蛋、鴨子公仔、餃子、方向盤……每個物品背後,都是一個真實母愛故事的濃縮。

這個以母愛為主題的雕塑,背後有哪些故事?

你心中母愛是什麼形狀?62件日常物品勾勒母愛雕塑

“假如母愛有形狀”雕塑

3000多個真實故事為母愛勾勒一座雕塑

“母愛是一個很宏大的主題,但它其實蘊藏在很日常的瑣碎生活中。我們希望把口號式的母愛具像化,用具體的物品和故事把母親的形象真實地還原出來。”策劃方新世相負責人田威說。

在一個月以前,一直關注女性話題的內容公司新世相聯合中國婦女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平臺,面向千萬使用者發起了一次關於母愛物品的故事徵集,希望讓每個讀者用一件私人物品定義屬於自己的母愛記憶。

沒想到,這次徵集很快收到了3257個故事。策劃團隊經過篩選,在取得當事人同意後,奔赴北京、長春、大連、武漢、宜春、湖州、上海、湛江、呼和浩特、濰坊、成都,營口12座城市,走訪16000多公里,拍攝了其中12組母親的故事。同時,策劃方把包括這12個故事在內的六十多件物品製作成了雕塑。

如今,“原生家庭”“代際衝突”等成為當下的流行話題,主辦方希望透過“假如母愛有形狀”活動和徵集母愛物品開啟回憶的大門,喚起大家重新理解母愛,創造一個與母親溝通的機會;另外,同名母愛故事短片也在5月11日全網上線。

你心中母愛是什麼形狀?62件日常物品勾勒母愛雕塑

“假如母愛有形狀”雕塑

“每一種母愛都是獨特的但又是相似的”

雖然這些母親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齡,但母愛又是相似的:當旁人關注你飛得有多高的時候,母親在乎的是孩子是否吃飽穿暖。

比如,雕塑上的小蛋糕來自一位北京的媽媽張玥,每週末她會和女兒一起做烘焙,共度歡樂時光;那個巨型飯糰出自48歲的大連媽媽王秀雲之手,女兒看動漫想吃裡面的飯糰,媽媽就努力去滿足女兒的每一個美食夢想;雞蛋出自長春的耿春紅,兒子小時候生病吃不下東西,她就在蛋殼上畫了畫再哄他吃……

雕塑上的棉衣原型來自濰坊的高玉英,她親手為兒子縫製了26個冬天的棉衣,“我覺得還是自己做的暖和點,買的不那麼暖和。”

徐州媽媽薛峰的愛是24張請假條。薛峰是一名列車長,因為工作緣故節假日時常不能陪在兒子身旁,每次缺席她都給兒子寫張請假條。她說:“等以後,一定把陪伴補上。”

母愛也是無條件的信任和陪伴。宜春媽媽唐玲的愛是一張銀行卡,2010年讀高中的女兒想在淘寶上開網店,雖然不太理解網購,卻全力支援女兒創業,為她開了一張銀行卡。

湖州的85後單身母親劉金萍,為了攢錢治療女兒的眼疾,獨自創業開餐廳,每日起早貪黑。每天盤賬的她說:“我多努力一點,離女兒的手術費用就更近一步。”

“世界各地有很多偉人雕塑,我們當然可以歌頌偉大人物,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每個人都有母親,每個人的母親都不容易。每個平凡母親的付出,都值得被記錄。”田威說。

網友“紫曉玲”留言道:“真實的母愛,不分職業,不論階層,不限地域,化身在每一次具體而微的小事裡,凝聚在每一種日常的物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