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由 書影生香 發表于 影視2023-02-05
簡介艾瑪短暫的人生中,前後與三個男人有過情感糾葛,他們分別是夏爾包法利、萊昂和羅多夫

包法利夫人原型是誰

《包法利夫人》被譽為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之一,是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的一部長篇代表小說,1856年發表於《巴黎雜誌》。

福樓拜創作《包法利夫人》花費了四年零四個月,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草稿寫了一千八百頁,最後定稿不到五百頁。

作品中的故事和主要情節取自於現實生活。夏爾包法利的原型是歐解德拉瑪,他曾在福樓拜父親主持的盧昂醫院實習,1836年和一名寡婦結婚,寡婦死後,於1839年和德爾芬結婚。艾瑪的原型正是德爾芬庫蒂麗葉,她長得很美,生性風流,既不滿平庸的婚姻生活,也不信教,有過兩次婚外戀,最後傾家蕩產,服毒自盡。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在前三部分深入分析女主人公艾瑪的人物形象,在第四部分從三個角度談談故事帶給我的思考與啟示。

一、她是視愛情如生命,耗盡半生,求而不得,為愛所傷的可憐女人

小說的女主人公艾瑪,出生於家境殷實的農戶之家,長相甜美,在修道院裡接受過良好的貴族教育,琴棋書畫,無一不通,又擅長打理家務。因為受到浪漫文學作品的影響,非常向往千迴百轉的愛情。

艾瑪短暫的人生中,前後與三個男人有過情感糾葛,他們分別是夏爾包法利、萊昂和羅多夫。

艾瑪的第一個男人是鄉村醫生包法利。

當初,她懷著滿心的憧憬和欣喜嫁給了包法利,可是婚後不久她便大失所望。包法利雖然為人本分,踏實肯幹,但是太過木訥、缺乏情趣,兩個人沒有絲毫的共同愛好,艾瑪喜歡的詩詞音樂,包法利一竅不通。包法利真心實意地愛著艾瑪,沉浸幸福之中,心甘情願滿足她的所有需求,但艾瑪並不快樂。婚姻對艾瑪來說成了牢籠和枷鎖,成了她尋愛路上的束縛。

艾瑪的第二個男人是英俊年輕的萊昂。

萊昂和艾瑪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他們談書本、談音樂,聊藝術、聊歌劇,不久便暗生情愫。只是萊昂太過靦腆怯懦,害怕遭到拒絕,不敢表白心跡,而此時的艾瑪還對清規戒律有所顧忌,兩個人的感情隨著萊昂離開榮鎮,不了了之。

再次重逢之時,萊昂已不是那個青澀單純的男子,他混跡於巴黎,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染了色,而艾瑪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榮鎮時期。艾瑪想要尋回錯失的愛情,萊昂卻想著佔有她的肉體凡身。當艾瑪債臺高築,向他乞求幫助時,他卻欺騙艾瑪,藉機脫身離開了,棄艾瑪如敝履。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艾瑪的第三個男人是情場高手羅多夫。

在萊昂離開榮鎮,艾瑪心灰意冷時,羅多夫出現了。這是一個深諳女人心理,懂得討女人歡心的風流男人,她貪圖艾瑪的美貌,一心想著佔有她。在羅多夫欲擒故縱和花言巧語的強烈攻勢下,單純的艾瑪很快就淪陷了。

她以為找到了真命天子,希望和他私奔離開榮鎮,開始新的生活,可羅多夫不過把她當作玩物,沒有一分真感情。羅多夫為了維護自己的美好形象,絞盡腦汁寫下一封言辭委婉的分手信寄給艾瑪,毫無留戀地離去了。

艾瑪一生都在追求浪漫至極的愛情,可無論是木訥痴情的包法利,英俊怯懦的萊昂,還是成熟老道的羅多夫,都沒能滿足她的愛情幻想。包法利愛她如命,願意為她傾家蕩產,她偏偏不愛;她愛羅多夫,她能為他拋下所有,羅多夫卻把她當玩物;而萊昂除了最初的幾分真心,再相見時,已和羅多夫如出一轍,他和艾瑪在一起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征服欲和佔有慾。

艾瑪是一個在愛情路上跌跌撞撞,最後頭破血流,心如死灰的可憐女人。

二、她是沉迷物質享受,肆意揮霍,最終債臺高築卻渾然不知的愚蠢女人

艾瑪除了對愛情的狂熱之外,還格外向往奢華的物質生活。

包法利只是一個普通的鄉村醫生,收入既不高,也不穩定。但艾瑪絲毫不考慮家庭經濟條件,凡購置物品,全部挑選上等貨色。在兩年時間裡,就花光了三千多金幣的嫁妝。

搬到榮鎮後,艾瑪受心機商人勒合引誘,常常向對方賒購商品,她沉迷在奢侈品營造的物質享受中,卻忘了所有商品都是有標價的。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等到勒合上門要賬,艾瑪拿不出現錢,又聽信了勒合的話,從包法利那裡拿到了委託書。如此,她便可以代替包法利在所有票據上簽名,花起錢來更加肆無忌憚。

不知不覺欠賬越來越多,她竟瞞著包法利和婆婆賣掉了巴恩鎮的舊房子;為了從婆婆那裡撈點油水,艾瑪還和勒合串通起來做了假賬。

艾瑪越來越拼命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她把錢全部花在了自己和萊昂身上,而女兒卻穿著破破爛爛的襪子,家裡也被搞得一塌糊塗。為了能夠和萊昂繼續住在高檔的旅館裡,她還當掉了結婚時父親送的六個鍍金勺子。

直到收到法院的判決書,艾瑪才如夢初醒般意識到自己債臺高築,她已經欠下了8000法郎。走投無路的艾瑪,向兩個情夫乞求幫助,可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她。

艾瑪享受了金錢帶來的虛榮和滿足,最後卻被金錢吞噬。

三、她是視女兒為累贅和包袱,沒有半分慈母之心的冷漠女人

如果說這世上有一種愛是無條件的,我想那就是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每個母親都會把孩子當作降臨人間的天使。

但艾瑪對女兒並不是這樣的,

“她的感情從一開始,也許就缺了什麼東西”。

女兒的到來令她失望,她一心期盼的是個兒子。女兒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了奶媽家裡,奶媽是鄉下窮苦人家,那裡環境糟糕,條件很差,奶媽同時帶三個孩子,可想而知女兒在這裡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艾瑪曾去那裡看望孩子,此處有三個細節,寥寥數筆便可窺探出艾瑪對孩子的感情淡漠。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第一處,艾瑪把孩子從搖籃裡抱起來,沒一會孩子在她的衣領上吐了奶,她立刻就把孩子放回原處,她怪孩子弄髒了她漂亮的衣服。

第二處,艾瑪走出屋子時,“在門檻上擦了擦腳”。這一個小動作足以說明她有多麼厭惡這裡骯髒的環境,但她卻沒想過自己女兒的感受,沒有心疼女兒,也沒有把她帶回家。

第三處,當奶媽向艾瑪訴說帶孩子如何辛苦,如何不容易時,她表現出的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內心的潛臺詞無異於“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她從來沒有想過親自照顧孩子。

除此之外,當她向羅多夫提議私奔,羅多夫問她女兒怎麼辦時,她的回答是

“只好把她帶走了,真倒黴!”

女兒在她心裡是什麼?不過是一段不幸婚姻的產物,一個她追求真愛路上的阻礙和累贅。女兒很小的時候,她怕髒怕累,把她教給奶媽養大;女兒大了,她又覺得女兒礙事。在她心裡,沒有女兒會更好,她可以沒有後顧之憂地跟著羅多夫浪跡天涯,追尋那不切實際的愛情。

艾瑪年幼喪母,缺少母愛,但她卻讓同樣的悲劇在自己的女兒身上重複上演。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在這三口之家,女兒是最無辜的犧牲品。母親把她帶到陌生的人世間,卻沒有給過她該有的關心和愛護。母親自私,父親懦弱,先後撒手人寰,失去雙親的她只能帶著僅剩的十二法郎投靠遠房親戚,寄人籬下,小小年紀就去紗廠做了童工。

四、艾瑪帶給我的現實思考

01女人與其把希望寄託在男人身上,不如獨立自主,奮鬥拼搏,靠自己贏取幸福人生

艾瑪一生只做過兩個夢,第一個夢是嫁個好男人,第二個夢是過上好日子。可到頭來,一個都沒實現。究其原因,還是她過於依附於男人,沒有獨立意識,比如下面這兩段描述:

一個男人難道不該和他恰恰相反,難道不該無所不知,多才多藝,領著你去品嚐熱情的力量、生活的三味、人世的奧秘嗎?

假如那時她能把自己的一生,交託給一個偉大而堅強的男人,而貞節、溫情、恩愛、義務全都合而為一了,那麼,她怎麼會從那至高無上的幸福中,墮落到今天的地步呢?

艾瑪把希望完全寄託在男人身上,當男人不能滿足她時,她便傷心失望,她總是把原因歸結到男人身上,但卻沒有反思過自己。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艾瑪的悲劇和她所處的時代也有關係,但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有部分女性活成了包法利夫人。她們把未來的幸福純粹寄託於嫁人這件事上,認為乾的好不如嫁的好,而事實恰恰相反。

無論是現實生活中,還是影視作品中都有許多類似的例子,比如《我的前半生》中的羅子君和《戀愛先生》中的顧遙,她們都曾天真地以為嫁一個彼此相愛又優質的好老公,便可以一生無憂,於是放棄了工作,做起了全職太太。

可她們沒想到的是婚姻和情感也有風險,嫁一個好男人並不能安枕無憂,牢靠的安穩和幸福只能自己給自己。

羅子君和顧遙遭遇婚變後,最後都選擇重返職場。事實證明,靠自己的能力和雙手賺錢,比從男人那裡伸手要錢,更有底氣也更踏實,她們獲得的不只是經濟上的獨立,還有他人的認可和尊重,這又何嘗不是精神上的一種富足呢?

女人只有實現經濟和精神上的雙重獨立,才能獲得長久的幸福感。女人不是藤蔓植物,不必把男人當作可以依附的參天大樹。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強大自己的內心,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腳踏實地的奮鬥拼搏,才能贏取幸福人生。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就像毛姆在《面紗》中所說,“贏得人心的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讓自己變成值得別人愛的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若優秀,自然能夠吸引優秀的人與你做伴,自然能夠收穫美好的愛情與幸福人生。女人,在仰望星空的同時,別忘了腳踏實地。

02金錢應該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理性消費才是王道

包法利夫人是一個追求生活品質的女人,吃穿用度樣樣講究,可她忽略了家裡的經濟條件,最終活成了一個偽精緻的女人,這無疑是當代社會中部分人的生活狀態。

有些人拿著三千月薪,卻把生活過成了月薪三萬的樣子。他們就像包法利夫人一樣,喜歡昂貴的服裝首飾和化妝品,經不起廣告的誘惑和商家的推銷,不停地買買買,卻忘掉了自己錢包裡有多少錢,也忽略了物品是否實用。

盲目衝動的消費,誰來買單?信用卡、花唄還是借唄?這些工具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同時也助長了人們購物的慾望,滋生出一種買了東西不用付錢的假象。但實際上,它們只能延遲付款的期限,卻不能使賬單憑空消失,最終為自己的消費買單的還是自己。

包法利夫人最後欠下八千法郎,無力償還的她只能到處借錢,瞞著家人賣掉老房子,典當首飾,最後落到了被法院扣押家產的地步。這都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和奢侈享受,盲目消費惹的禍。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為了償還欠款,無奈之下走上了違背道德甚至法律的地步。

因此,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購買慾,理性消費。買自己需要的並且負擔的起的商品,不跟風,不衝動購物。

03生而為人,不能只為自己而活,同時也要擔負起應負的責任

生而為人,我們擁有多重身份,身上都擔負著多方面的責任。尤其是人到中年,上有父母需要贍養,下有子女需要養育,已然成為家庭裡的中流砥柱。

從為人父母和子女的角度來看,艾瑪和包法利都是自私且失敗的。

他們為了結束內心的傷痛,先後都選擇了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人生,但他們是否想過活著的人呢?當他們死去,活著的人才是最痛苦的。

盧奧老爹只有艾瑪一個女兒,包法利先生也是家裡的獨子,他們狠心撇下年老的父母,上演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慘劇。還有他們的女兒貝爾特,從小缺乏母親的呵護與關愛,如今卻要面對失去雙親的痛苦。她還是個年幼的孩子,又該如何獨自面對陌生複雜的世界。

《包法利夫人》:我只是想要一份純粹的愛情,為什麼就是得不到

死亡看似痛苦,卻很簡單;活著看似簡單,有時卻異常艱難。寫到這裡,我想起了餘華在《活著》一書中塑造的福貴,一個浪蕩公子輸光所有家產,氣死了親爹,他比誰都更有理由去死,可他卻沒有放棄過活下去的希望和信心。其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福貴都是在為家人活著,他清楚自己肩負的責任和義務,他不能讓鳳霞沒有丈夫,不能讓子女沒有父親,也不能讓老母親沒有兒子。再苦再難,他都熬過去了。

人活著就要面對各種艱難困苦,人生哪有一帆風順的。活下去,不只為自己,也為每一個至親至愛。

結語:

福樓拜是一個純粹的作家,他以冷靜、客觀而中立的態度,將一個看似普通的真實桃色事件訴諸筆端,創作了這部歷經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

福樓拜曾說,“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誠然,每個人身上都有包法利夫人的影子,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有慾望。但只要管理好內心的慾望,無論是對愛情的追求,還是對物質生活的嚮往,不盲目幻想,不過分依附他人,靠著自己的雙手和努力去爭取,理智的面對生活中的誘惑與選擇,真誠地愛人和被愛,幸福就在不遠處。

(圖片源於網路,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絡,將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