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最美的青春印記

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影視2023-02-06
簡介留守娃的最美“媽媽”每次踏上新的駐點扶貧村時,劉瑩問的最多的是“村裡有多少留守兒童”“留守娃過得怎麼樣”,打聽到“誰家娃最困難”時就直奔那裡,幫孩子輔導功課、墊付學費、捐贈衣物等事就隨之開始了

自幼失怙是指幾歲?

——湖南省最美扶貧人物劉瑩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

(肖江浩 向升 洪壽泉) 連續參與6輪駐村扶貧,她把人生最靚麗的10餘年都獻給了扶貧事業;在精準扶貧的戰場上,她孑然一身地奮鬥著,卻收穫了最美“媽媽”、最美“親人”、最美“農民”的身份。她,就是成長在湖南湘西大山裡的土家女,一個爽朗的性格下蘊藏著無邊“大愛”的“湖南省最美扶貧人物”——國家稅務總局永順縣稅務局幹部劉瑩。2月26日,在全國先進女職工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上,劉瑩榮獲“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稱號。

留守娃的最美“媽媽”

每次踏上新的駐點扶貧村時,劉瑩問的最多的是“村裡有多少留守兒童”“留守娃過得怎麼樣”,打聽到“誰家娃最困難”時就直奔那裡,幫孩子輔導功課、墊付學費、捐贈衣物等事就隨之開始了。這成了劉瑩心中堅守的一種心念,她看不得留守兒童因為貧困而輟學。

兩岔鄉茶溪村12歲的向巖英自幼失怙,只能與76歲的多病外公和43歲高位截癱的舅舅相依為命。第一次踏入向巖英家門時,映入劉瑩眼簾的是滿牆的獎狀和幾張散落的破舊桌椅。她當即把身上的300多元錢交給小巖英,並告訴她不能因為貧困而輟學。第二天,劉瑩就到學校幫助她交齊了學雜費1000多元,還撰寫材料幫她找民政局領導落實低保政策、解決學費困難。同時,堅持籌措社會力量長年資助小巖英上學,經常電話鼓勵她努力學習、回報社會。5年後,向巖英在眾人幫助下成功考上吉首大學農村定向免費師範生,即將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最美的青春印記

劉瑩走進貧困戶彭南旺家中開展協調工作,幫助其解決家庭矛盾

小溪鎮官壩村幼兒園3歲的汪傑是自閉症兒童,5歲的彭騰因母親出走也不願與人交流,劉瑩駐村後第一時間就關注到這兩個小孩。為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劉瑩經常到他們家裡玩,去學校號召同學們主動和他們交朋友。經過幾個月的相處,汪傑放學都會到村部樓看看劉瑩阿姨才回家,彭騰則開口叫劉瑩“媽媽”了。2016年六一兒童節,劉瑩組織力量向村幼兒園捐贈幼兒讀物500多本,向回龍村小學捐贈了價值5000元的兒童讀物。

最美的青春印記

劉瑩組織社會力量向官壩村幼兒園捐贈兒童讀物,並共同閱讀

2018年,劉瑩轉到西歧鄉瓦廠村幫扶。她與村小的81名孩子打成一片,輔導功課,並倡議愛心人士為所有學生每人都換上了一套新校服。當年全鄉共有2個縣城重點中學的指標,該村小卻考上了3個,用好成績多爭取了1個入學名額。如今,幾個村的孩子們已習慣稱呼劉瑩為“劉老師”“劉媽媽”,儘管她至今未婚,但那一聲聲溫情的呼喚讓她久久沉浸在幸福中。

貧困戶的最美“親人”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親情,沒有血緣,卻比血緣更親。一床棉被、一件棉衣、一斤肉……劉瑩用自己微薄卻持久的幫助解說著“我無法給你最好的,卻會將我所能給予的毫無保留的給你”,她用10多年的扶貧行動鑄就了貧困戶身邊的最美“親人”。

2005年,劉瑩在青坪鎮洞坎村訪貧問苦時,恰遇八旬五保老人向聖明老倆口吃中飯,看到老人鍋裡無油無鹽已成黑糊的南瓜,床上爛出大窟窿的破棉絮,鋪墊是一層稻草與兩件多年的破棉褲,她鼻子發酸,喉嚨哽咽,當即自費為老人置辦了3套被子,購買了糖果、豬肉等年貨。這以後,不管到哪裡駐村,她每年都自費給特困戶殺一頭年豬分肉,與貧困群眾一起推豆腐,打餈粑,過土家年。

回龍村45歲的村民史訓英,丈夫有精神疾病,兒子李平被遺傳並在縣城重點中學讀初三時發病。劉瑩得知後,經常上門看望,並給他父子買藥,時時電話叮囑李平按時吃藥,透過微信影片、拉家常等形式引導李平保持好心情。該村特困戶楊遠秀老人是志願軍軍屬,老人與弱障兒子相依為命。劉瑩時常給老人上門送肉,給老人買過冬棉衣,無數個春夏秋冬,逢年過節劉瑩都時刻牽掛著老人,楊遠秀時常感慨自家娃兒還沒有劉瑩這麼親。

劉瑩在每一個駐村,都堅持每戶必到,村裡的基本情況,每一戶的家庭狀況,都能脫口說出。群眾疾苦,始終是她放不下的牽掛。10多年來,她個人扶貧捐助累計10餘萬元。她的為人處事進入了群眾心坎裡,成了村民的“真親戚”。

最美的青春印記

劉瑩過年前給“五保戶”李林傳送年豬肉

幫扶村的最美“農民”

出生幹部家庭,本可以嬌生慣養,劉瑩卻選擇腳踩泥土,在田間地頭裡奔走,在農業技術上鑽研,把自己活成了一個真正的“農民”。

寨湖村是永順縣稅務局2013-2014年度扶貧村,該村共273戶1276人,特困戶32戶,人均年收入長期在1200元左右。劉瑩深知,要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必須要發展農村支柱產業。於是便一頭栽進調查研究中,經過細緻的調研論證,她與扶貧隊員擬定了大力發展以大棚種植和百合種植等經濟作物為主的思路。之後,劉瑩積極奔走,衝鋒在前,上門聯絡農業技術員、申請農業貸款、購買優質良種、聯絡產品銷路,不叫一聲苦累。在較短時間內,就打開了工作局面。她還與扶貧隊員爭取資金200多萬元,整修了山塘水庫1座,修建河堤水渠5000多米,新建9個垃圾處理池,解決了2個組的人畜飲水難題。

為了更好的掌握農業技術,指導村民農業種植技術,劉瑩個人在城鄉結合部承包了近2畝柑橘園,拜老農為師,主動聯絡專家學者,和湖南農大的王教授互加微信,請教疑難問題。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劉瑩種的臍橙當年大獲豐收,被縣農辦定為示範點。接著,她透過義賣臍橙,呼籲社會關注弱勢群體,所得款項全部捐給了扶貧村貧困群眾。她透過柑橘栽培,掌握實用技術,指導貧困村民發展種植產業更得心應手。

10多年來,劉瑩扶貧的足跡遍佈青坪、小溪、塔臥、萬坪等全縣半數鄉鎮的10多個村子。通水通電,村道硬化,路燈亮化,一個村都沒有落下。她因地制宜,積極發展獼猴桃、油茶、水稻、養殖等產業,邀請專家開展技術培訓,手把手指導服務,培養了一批養殖種植能手,進而助推各專業合作社建設。她精心鑽研國家扶貧政策,學習農業技術,把自己變成“知識農民”,這成了她順利開展各項扶貧工作的神器。劉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使命,幫扶村的農民把她當成了“自己人”。

最美的青春印記

劉瑩在駐點村貧困戶家裡過小年打餈粑

在湖南省2017年度百名最美扶貧人物表彰會上,省領導親切對劉瑩說“女同志扶貧不容易啊”,她驕傲的回答“我們的州長是女同志,縣裡主管扶貧的副縣長也是女同志,在打贏脫貧攻堅的戰役裡,我們湘西的女同志能頂半邊天!”樸素無華的大實話,卻正是她積十數年之功,紮根大山,熱血扶貧,決戰貧困的初心與最美寫照。

[責編:樊汝琴]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