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影視首頁影視

科學家,維爾納·海森堡為什麼幾乎在一夜之間讓人愛恨交加

由 宇宙小百科 發表于 影視2021-05-24
簡介海森堡和普朗克等物理學家拒絕了,理由是“科學和政治不應該混合”

為什麼交加

為世人託付給我們的科學而活著

幾乎是一夜之間,31歲的維爾納·海森堡便讓德國人愛恨交加。

科學家,維爾納·海森堡為什麼幾乎在一夜之間讓人愛恨交加

1933年11月3日,在德國物理學會全體會議上,海森堡從普朗克手中接過了馬科斯·普朗克獎章。

科學家,維爾納·海森堡為什麼幾乎在一夜之間讓人愛恨交加

這是德國物理學家在國內獲得的最高榮譽。

6天之後,他又收到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電報一一推遲一年公佈的193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他,以表彰他“創立了量子力學”。

獲獎的訊息令德國人激動不已,但他們隨即被潑了一盆冷水。31歲的諾獎得主通知物理學家斯塔克,他不會參加11月11日在萊比錫舉辦的群眾大會。

科學家,維爾納·海森堡為什麼幾乎在一夜之間讓人愛恨交加

這次大會由國家社會主義教師同盟主辦,支援德國退出國際聯盟,被視為“德國學術界的示威”。追隨希特勒的19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斯塔克是組織者,著名哲學家海德格爾等人都將參加大會。此刻,他們都無法掩蓋海森堡的光芒。海森堡的缺席,不僅造成一次混亂,還在大學生中引發了熱議。

斯塔克指責海森堡,拒絕參加“教授們對阿道夫·希特勒的致謝”。這是個非同小可的罪名。因為新上臺的大學領導宣稱:“新德國中的大學是政治性的,培養出來的人將用他們的知識和能力為國家服務。”不少教授和學生已經攜手成為“希特勒統治下的同志”。

海森堡暫時還不在“同志”之列,雖然他和許多“同志”有同樣的經歷,他需要向國家機關上交父母出生證和結婚證,以確定種族根源。他出國旅行,開始需要政府批准。他還需要在效忠誓詞上簽名,宣稱為領袖和祖國不惜犧牲生命。

在萊比錫大學,有青年人警告海森堡,要去擾亂他的課堂。但也有人在夜晚,為這位諾貝爾獎得主舉行火炬遊行,在敬意和敵意的交鋒中,海森堡帶著母親悄悄去了斯德哥爾摩,從瑞典國王手中領取了諾貝爾獎。在那裡,他見到了以前曾一起工作過的狄拉克和薛定諤,他們是來共同領取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

“關於諾貝爾獎,我覺得很對不起薛定諤、狄拉克和玻恩。”在給老師玻爾的信中,海森堡寫道。在他看來,自己的獎應該和玻恩分享,而薛定諤和狄拉克不應該分享一個獎,“他們都配得上得一個完整的獎”。

科學家,維爾納·海森堡為什麼幾乎在一夜之間讓人愛恨交加

海森堡的想法,對剛剛逃離德國的薛定諤等猶太科學家來說,更像是一種奢望。他們能從希特勒的清洗政策中逃亡,已屬萬幸。在這種環境中,留守德國的海森堡也無法置身事外。他不僅要應對學界同行的論爭,還要應付一些人的政治攻訐,這差不多耗費了他同等的精力。儘管如此,他依然試圖“在新德國中保持一種頭等的、不受政治汙染的物理學”。

可惜這個目標終成空想。1934年8月,希特勒自封國家領袖。斯塔克向德國的諾貝爾獎得主發電報,邀請他們參加支援希特勒的公開宣言。海森堡和普朗克等物理學家拒絕了,理由是“科學和政治不應該混合”。

但政治很快滲透到科學中。在講授物理時,海森堡在指名道姓地提到愛因斯坦等猶太物理學家時,必須同時提到納粹物理學家的名字。

他不久發現這樣也行不通。一個納粹官員直接向組織建議,“集中營無疑是對海森堡先生合適的地方”。考慮到海森堡的國際聲譽,組織最終只是給他發來了一個申斥檔案。

更惡毒的攻擊發生在1937年。納粹分子聲稱,海森堡為了掩蓋自己是同性戀才在半年前匆忙結婚。根據當時的法律,男同性戀被視為犯罪,一旦被判定有罪,將立即送進集中營。

這些指控和調查,讓海森堡受盡屈辱。甚至在近40年後,幻覺中納粹皮靴的聲音,常常將這個即將去世的老人從沉睡中驚醒,然後渾身冒冷汗。

雖然在祖國的遭遇痛苦不堪,海森堡依然拒絕了諸多國外的邀請。“因為德國需要我。”海森堡回答說。當納粹政權提出“科學要為戰爭服務”,要求海森堡負責研製核武器時,他並沒有拒絕。他告訴同事,也“可以用戰爭為科學服務”。這段如今已很難說清楚的歷史,也讓海森堡飽受爭議。

德國戰敗後,海森堡被捕。負責審訊的高德斯密特問他,“你現在願不願意到美國和我們一起工作?”

海森堡給出了同樣的回答。在他看來,這不是政治原因,也不僅僅是愛國。同為量子力學奠基人的玻恩在流亡英國後,海森堡給他寫信說,自己之所以拒絕國外那麼多誘人的邀請,是因為“我們是為世人託付給我們的科學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