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由 澄澄愛偷懶 發表于 音樂2021-07-05
簡介有人說,誇誇群爆火的背後,是“求表揚”的剛需,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壓力大,缺少表揚,去網際網路世界裡求表揚,放肆快樂一下

別誇我了我害怕是什麼意思

01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近日,“誇誇群”風靡北大清華等高校。在群裡,你可以毫無顧忌地表達自己的痛苦,然後組員就會用各種方式誇你,表揚的話好笑又減壓。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目前,微博上關於#誇誇群神仙操作#的話題,已經有3079萬的閱讀量,各大高校的誇誇群也爆滿,清華北大甚至舉辦了一場關於誇誇群的辯論,掀起了全民互誇熱潮。

“萬事皆商機”,某寶店家們一眼識破誇誇群的商機,推出按群成員人數收費的誇誇群服務。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有人說,誇誇群爆火的背後,是“求表揚”的剛需,是現實生活中的人壓力大,缺少表揚,去網際網路世界裡求表揚,放肆快樂一下。

可是,我想說,現實生活中的我們,面對表揚壓力更大!有時候,很多人甚至在抵制被表揚!

02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我們渴望表揚,卻又害怕表揚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是一群渴望表揚卻又害怕表揚的人。

中國人排斥表達真情實感,因此父母對子女奉行抨擊式教育,導致長大的我們不敢接受表揚。

導演姜文做客《十三邀》,當他被問到“你這麼多年,遇到最大的失敗是什麼?”時,他竟然說:“和母親的關係一直都處不好,不知道怎麼能讓她看見我做的事情高興。”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那一年,他將考上中戲的訊息興奮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任何表揚,而是“啪”的一聲將通知書扔在一邊,說:“你那衣服還沒有洗呢,別給我聊這個。”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母親總是愛說別人拍的電影不錯,卻不愛看他的電影。

後來,姜文給母親買房子,她也沒有很高興,住都不住。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姜文坦言,自己在生活中其實很不自信,是一個不會生活的人。

作為中國最有價值的演員和導演之一,姜文也無法掩飾內心得不到母親表揚的遺憾。

小時候缺少表揚,長大後的你一聽到別人的誇獎,你會啞口無言,覺得很驚訝,覺得自己配不上誇獎,拒絕別人的表揚。

你害怕被表揚的樣子,就像太宰治所描述的:“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會被幸福所傷。”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03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你越表揚我,就是越不理解我

上一代的有些父母,吝嗇表揚,無情打擊孩子。

如今這批“被打擊”的孩子長大了,為人父母之後,一個勁兒地表揚孩子,從“表揚缺失”走向了“經常表揚”。

中國的很多教育家引入西方的“快樂教育“理念,說服家長們要對子女要多讚賞、表揚和鼓勵。然而,這種方法並沒有效,我們更害怕表揚了。

表姐的兒子小智上全日制高中,平常跟爸媽很少溝通。

每次週末回來,表姐都會對孩子各種表揚,認為這樣能跟孩子更親近點,對他成績有幫助。

於是孩子能在每個週末聽到各種花式表揚。“你真棒,你班主任都誇你了!”“你真聰明,考了80分,我相信你下次能考到90分的!”“我怎麼生了一個這麼聰明的孩子啊,跑步拿了第一名!”

但是表姐最近跟我說:“小智每次在飯桌上都不怎麼講話,你說我都這麼表揚他了,怎麼還是不開心呢?”

我給小智打了電話,談了談心。

關於表姐的困惑,小智說:“我媽越誇我,我就覺得她越不理解我。其實我並不聰明的。我考得好是因為我勤奮刷題,我跑得快是因為我每天都練習長跑,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優勢在哪裡,但是媽媽卻不知道,我有點難過。”

你越表揚我,就是在告訴我,你有多不瞭解我。

真正的表揚,是出於愛和信任,而父母的不會誇,反而讓我們感受到不理解,感受不到爸媽的真心。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04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你越表揚我,長大後我會越難受

之前,有專門機構做了一個調查報告。

報告顯示,大學生輕生是一般同齡人的2-4倍,輕生原因之一是:大學生一路順風順水,一旦遇到挫折比同齡人更易產生挫敗感,壓力也更大。

改革開放後的大學生是一路被誇大的,而中國人習慣烏托邦式的表揚,並不會理會表揚的後果。

如果我們很優秀,父母老師和身邊人都會各種表揚,他們覺得,你值得被表揚,而且越表揚你會越好。

而真實情況是,他們的表揚一直在放大我們的好品質,卻忘了,我們也是一個正常人,我們也會生氣不開心。

某乎上有個話題叫“我就是別人家的小孩,為什麼會自卑?”

其中一個高分回答是:“過度的表揚是有害的。當一個人被誇獎時,往往強調的是好品質:聰明、優秀等,那麼與這些品質對立的成分:自私、調皮就會被壓抑。他們不知道自尊來源於好我與壞我的整合,無法接納壞自我,所以他們無法自信。”

如果我從小知道,烏托邦式的表揚會讓我長大更難受,那我寧願不要這種表揚。

小時候有烏托邦式表揚,而社會上的捧殺式表揚也屢見不鮮。

我朋友過五關斬六將地踩上公務員大軍的獨木橋。剛進單位時,老人們也紛紛誇獎新人年輕聰明,當時我朋友認為老人們是在真誠地表揚他們,開心地接受了。

時間久了,聽著那些真真假假的誇獎,朋友說當時他真的以為自己才華橫溢。

後來領導聽見老人對朋友的誇讚,認為朋友工作流程已經熟悉,就佈置了一篇報告給他,他絞盡腦汁地寫完,最後卻被領導罵了個狗血淋頭。

他想跟老人請教,但是他們都推脫自己工作多,不能幫忙。朋友只能加班加點收集材料,最後才勉強過關。

那是朋友第一次清醒地意識到別人的誇獎不一定都是善意的,也有可能是處處給你戴高帽抬舉你!

表揚少了真誠,那是虛偽和敷衍;少了真實,那是捧殺。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了,為什麼連表揚都要去提防?

05

抵制表揚的背後,是在抵制劣質表揚

威廉·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好的表揚是會讓人開心放鬆的,但是在當代社會里,我們聽到表揚,反而感到壓抑和不自在。

因為,很多人,不太會夸人。

抵制表揚的背後,其實是在抵制劣質表揚。

朋友小敏剛大學畢業,去了一家國企當行政人員。

最近她學到了用各種不同顏色的標籤將檔案分門別類的小妙招。正好領導讓她幫忙整理每個部門的開會資料,她把這招用上了。

領導在會議上公開表揚了小敏:“小敏做事特別細緻,全公司也沒幾個人這麼認真,你們應該好好學學,小敏你要再接再厲。”

小敏看著領導投來的讚賞目光,並沒有感到開心,還特別不自然,甚至感到了壓力。

得到了肯定,為什麼反而會有壓力?

《獎勵的懲罰》曾經指出: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經常用到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來達到目的。

我們身邊很多表揚就是典型的胡蘿蔔加大棒。

多年的經驗告訴小敏,領導這是有目的的表揚,表揚你只是手段,讓你多幹點活才是目的!

一個好的表揚可以讓受表揚者更加自信,更加具有行動力。相反,一個糟糕的表揚,帶有目的的表揚,可能會增加被表揚者的壓力,從而失去信心。

所以,很多人其實很不會夸人,讓被誇的人越誇越有壓力。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06

“求求你,別再誇我了”

拒絕劣質表揚,從真誠做起

作家畢淑敏分享了她朋友的故事。

朋友到北歐當地教授家中做客。

看到教授5歲的小女兒滿頭金髮,朋友覺得很漂亮很可愛,於是表揚了她:“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教授在女兒走了之後,臉色嚴肅了起來:“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

朋友很驚訝:“我一番好意誇獎她,傷害二字從何談起?”

教授搖搖頭:“你是因為漂亮而誇獎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與她個人沒有關係。但孩子還很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會讓她認為這是她的本領。”

“你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

後來,朋友向教授女兒道了歉,表揚了她的禮貌。

對於隨意誇獎別人的人來說,教授是不是太較真了?

其實,教授是對的。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提出:表揚孩子,關鍵點就在於你在給孩子灌輸的是成長型心智模式,還是固定型心智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是孩子認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等由先天決定,後天改變的空間不大。

如果爸媽經常使用“聰明”“漂亮”等詞語誇獎孩子,就容易讓他形成固定型思維模式。

而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孩子認為自己的能力有先天的部分因素,但通過後天的努力可以改變。

爸媽用“努力”“勤奮”等詞語來誇孩子,就容易使其形成成長型思維模式。

所以說,表揚要使用正確的方式,父母正確的表揚,會讓他在以後面對困難時,不再那麼手足無措,選擇逃避。

同樣,在職場和生活中,我們需要會誇,而不是“亂誇”“目的誇”“套路誇”和“捧殺誇”,任何不走心的誇都是“塑膠誇”。

《人性的弱點》特別區分了真誠的讚美與阿諛奉承:“前者發自內心,後者發自唇齒。”我們如何發自內心地夸人呢?在此分享兩個技巧。

首先,會誇的基本功是“共情”的能力:

這是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方式。在人際交往中,你要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立場,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處理問題。這樣才能誇到人心裡去。

其次,要具體,要細節:描述你見到的和聽到的+描述你的感受+讚美人的品質。

與其一直說:“寶貝,你真棒!”

還不如說:“寶貝,你能夠主動跟小朋友分享,為他人著想,真是個好孩子。”

與其說:“小陳,做得不錯,再接再勵,”

還不如說:“你這個計劃做得很周全,連匯率的變化都想進去了,很細心,幹得不錯!”

我們可以在誇誇群裡感受即食麵般的快樂,減減壓,但是不要沉迷,我們終歸要回到生活中,面對那些令人疲憊的表揚。

生活已經兵荒馬亂了,請不要再讓我去提防劣質表揚了。

簡單點,表揚的方式簡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