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由 人生五味 發表于 音樂2021-10-08
簡介悠悠新安江說“徽”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臘起義失敗,宋徽宗即詔改歙州為徽州

方言安了是什麼意思

「來源: |江西地名研究 ID:jxdmyj2034」

浙江與漸江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安徽省的省名由安慶與徽州兩府各取首字而成,所以人們說徽州佔了“安徽”一半。

省名與徽州相關的不僅於此,“浙江”一詞也是全部源自徽州。最初有這個想法,源自宋羅願《新安志》中的一句話:“‘浙’或作‘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音制;或作‘漸’,義並同。”那麼,浙、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漸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康熙字典》對“浙”字的發音是這麼解釋的:“《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

也就是說,如果用拼音表示,《唐韻》中“浙”的讀音為“zhe”,在《集韻》《韻會》《正韻》中,“浙”的讀音為“zhie”。對“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的發音記載為:“《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徵例切。音制。江名。《山海經》禹治水,以至制河。又《正韻》:之列切,音折。與浙同。”“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就是“浙”,這沒有疑義。對“漸”的解釋是:“《唐韻》:慈冉切;《集韻》《韻會》:疾染切;《正韻》秦冉切,上聲。”與“浙”沒有相同之處。但緊接著有一句“水名。《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徽州古村落歙縣雄村

浙,現在的讀音是“zhè”,在徽州方言中讀“jiā”(屯溪話、休寧海陽話、績溪話),又讀“jiè”(歙縣話、休寧西南北鄉)、“zhiē”(祁門話、歙縣大谷運),當然還有其他一些讀法。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即“iē”,在古音中葉韻,如“斜xié”,叶韻就可以讀成“xiá”;“接jiē”叶韻可以讀成“jiā”。古詩中的例子有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斜”讀成“xiá”。《國殤》中“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接”讀成“jiā”。所以“jiā”“jiē”同義,“zhiē”為轉聲,都是古音。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歙縣徽州府陽和門

“浙”與“漸”的關係更加密切,“浙”與“漸”在歙縣和休寧西南北鄉中均讀成“jiè”。

從文獻記載來看,浙江名稱最早見於《山海經》,其《海內東經》載:“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蠻)東。”“三天子都”又稱“三天子鄣山”,郭璞為《山海經》作注時稱:“今在新安歙縣東,今謂之三王山,浙江出其邊也。”《莊子》稱“浙江”為“河”,《莊子·外物篇》載:“自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宋元時期,“浙”“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經常通用,如秦觀《游龍井記》:“龍井舊名龍泓……其地當西湖之西,江之北,風篁嶺之上,實深山亂石之中泉也。”《漢書》《水經》均稱“浙江”為“漸江”,《漢書·地理志》載:“黝,漸江水出南蠻夷中,東入海。”《水經》稱:“漸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於杭,東入於海。”清段玉裁在給《說文解字》“浙”字作注時指出:“今俗皆謂錢唐江為浙江,不知錢唐江《地理志》《水經》皆謂之漸江,江至會稽山陰,古曰浙江。《說文》浙、漸二篆分舉劃然,後人乃以浙名冒漸。蓋由二水相合,如《吳越春秋》越王至浙江之上,《史記》楚威王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始皇至錢唐臨浙江,皆謂是也。”在給“漸”字作注時,說得更明白:“漸江者,錢唐江源流之總稱。”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歙縣浦口村,漸江和練江在此交匯

無論“浙”“漸”,均源於徽州。地方誌書所載地名中,休寧縣有“浙溪水”“漸江”“漸溪”,婺源縣有“浙嶺”,就是最好的證明。

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於1983年、1985年組織錢塘江河源河口考察隊對錢塘江源進行科學考察,“確定新安江是錢塘江的正源,其源頭在安徽省休寧縣率水上游馮村河發源地懷玉山脈主峰六股尖的東坡”(《錢塘江河源河口考察報告·前言》,浙江省科學技術協會,1986年排印本)。新安江源頭分為兩大支流,南支稱率水,為新安江正源,發源於五龍山脈的六股尖;北支叫橫江,源於黟縣五溪山主峰白頂山。兩支在屯溪匯合後,至歙縣浦口一段,稱漸江。歙縣浦口以下至浙江省桐廬以上,稱新安江。江水繼續東流入富陽市境,曰富春江;再往東,到了蕭山區的聞家堰,稱錢塘江。浙江省以浙江得名。唐代,浙江地域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758年),拆江南東道為浙江西道、浙江東道和福建道,徽州(時稱歙州)隸屬浙江西道。浙江東、西二道也成為浙江省省名的早期由來。元代,徽州隸屬江浙行省。明設浙江布政使司,徽州也一度隸屬浙江布政使司,後改隸南直隸,與浙江脫離行政關係。清初設安徽省,徽州隸屬安徽。咸豐五年(1855年),因清軍與太平軍在皖南一帶激戰,徽州曾由浙江巡撫兼轄。

徽州歷史上錯失兩步機緣,其一便是脫離浙江,改屬南直隸,致使後來隸屬安徽省,由面向大海變成面向內陸;其二便是割裂徽州六縣地域,取消徽州之名,斷了文脈。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悠悠新安江

說“徽”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臘起義失敗,宋徽宗即詔改歙州為徽州。為何改“歙”為“徽”?

“徽”字的真正含義是什麼?自徽州成立至今近千年的歷史歲月中,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說文解字》 中的“徽”字

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羅願撰《新安志》,這時離歙州改徽州只有62年,但羅願只記載方臘起義失敗,詔改歙州為徽州。

至於為何改“歙”為“徽”,“徽”字的含義是什麼,並沒有說明。只是在記載“徽嶺”時稱:“《太平廣記》載績溪有大徽村,又宣和中改州為徽,說者以為取此嶺(指徽嶺)為名。”這裡,羅願並沒有說“徽州”這個名稱源於“徽嶺”,只是說有這樣一個說法。明弘治《徽州府志》記載:“舊雲:取績溪之大徽村為名;或雲:‘徽’,美也,故以為名。”清康熙和道光《徽州府志》均延續了弘治《徽州府志》的說法。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開展新一輪修志,有學者開始對“徽州”之名源於徽嶺、大徽村及“徽,美也”的說法質疑。

最早質疑的是原《徽州報》記者方任飛。他在《江淮論壇》1983年第5期發表《也談“徽州”名稱的由來》一文,認為:以區區一村一嶺之名加之於一州,似有所牽強。歙州改徽州與方臘起義有關,方臘起義失敗,宋徽宗即詔改歙州為徽州,改睦州為嚴州(現浙江建德),有其政治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捆綁和嚴加管束。理由是《說文解字》稱“徽”為“糾繩也”,徽州又出產白,白是結繩的原料,所以“徽”有捆綁、約束之意。

《徽州社會科學》2010年第9期上發表了徐玉基、許琦的《“徽”與“徽州”》一文,對徽嶺、大徽村說,徽美說,捆綁、約束說三種觀點,進行了詳細的考辨,認為這三種說法都不足為據。

作者提出了新的徽苧說和借徽說。所謂徽苧說,是說徽州自三國以來就進貢白苧,稱徽苧,許多官員及屬員穿著由徽苧做成的衣服,改名時順理成章地選用了“徽”字。借徽說的意思是唐代今湖南西南部也有一個徽州,宋徽宗登基前曾被封為遂寧郡王,遂寧郡離湖南的那個徽州很近,宋徽宗對自己封號附近的徽州應比較熟悉。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年),徽州改為蒔竹,離歙州改徽州只有18年,此徽州是借了彼徽州的名。

2016年6月3日《黃山日報》登載了張豔紅《徽州之“徽”或名自“徽城”》一文,提出新安郡王李徽曾封於此,徽州地名或許來源於李徽為新安郡王所建“徽城”。

徐玉基提出反駁,認為新安郡王只是唐代封號(爵號),與地名所在行政區域無關,李徽也沒有到過歙州,所謂“徽城”也與李徽無關,所以徽州之“徽”名自“徽城”不能成立。(見微信公眾號“徽州營造學社”2016年7月2日《徽州之“徽”真的來源於新安郡王李徽的徽城?》)

上述諸多觀點,其實都是作者個人的見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認為要想真正弄清“徽”字的含義,還需從“徽”字字源上來考察。

中國造字分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通稱“六書”。

“徽”字屬指事,是多個象形字的合體。左邊為雙人旁,古文中加配另外文字的形狀,以表示種種運動(康殷:《文字源流淺說》,榮寶齋,1979年)。中間是多出了幾處叉口的絲或麻。右邊則是手舉戰戈的形狀(康殷:《文字源流淺說》,榮寶齋,1979年)。對這一個多種符號組合起來的文字,應該如何解釋呢?

我國第一部字典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的:“

幅也。一曰三糾繩也。”

什麼是“

幅”?“三糾繩”又是什麼?清代的文字學家段玉裁進行了解釋:“幅也,即詩之邪幅也。《傳》曰:邪幅,也。所以自束也。《箋》雲:邪幅,如今行滕也。束其脛。自足至膝。按:內則謂之,許雲謂之徽,未見所出。蓋猶蔽膝謂之守望與。《釋詁》曰:徽,善也,止也。《大雅箋》雲:美也。自束之義之引申也。一曰三糾繩也。三糾,謂三合而糾之也。《部》曰:糾,三合繩。《易》:系用徽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劉表曰。三股曰徽。兩股曰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一說糾本三股。三糾當為九股。”說白了,“幅”就是綁腿,“三糾繩”就是三股苧麻糾結編成的繩索。其實《說文解字》只是解釋了“徽”結構中的中間部分,左右兩邊的結構並沒有涉及。“徽”字中間的絲或麻,加上上方叉向右上的三根繩頭,活脫脫是綁腿的象形。

綁腿起源於何時已經不可考,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被廣泛使用。

《詩·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意思就是採大豆的人,大腿上有紅色護膝,小腿上有綁腿。

如果我們整體來看待“徽”字,那就是一個扎著綁腿,手持戰戈,向前衝鋒吶喊著的戰士形象,是勇往直前的象徵。

正因為“徽”有著如此美好的內涵,後人將其引申為美、善。中國辭書之祖《爾雅·釋詁》稱:“徽,善也。”郭璞注:“徽者,美善也。”中國曆代諡號也明確記載:“元德充美曰徽。”宋徽宗的諡號為“徽”,乃是歷史上的諡法所規定了的“美諡”,而絕非一些人所理解的“貶諡”。

值得注意的是,《說文解字》解釋“徽”的第一要義是綁腿,“三糾繩”只是附帶提出來的,所以“徽”字的捆綁、約束之意,越來越弱化。

“徽”為美、善的含義,則越來越為人們所弘揚、運用。唐宋以後,以“徽”為人名(李徽、林徽因)、州名(徽州)、縣名(徽縣)、自然實體名(徽嶺)眾多,都是取其“美善”之意。“徽”字勇往直前的象徵,也形成標誌的引申義,成為徽章、徽號、徽記等詞語的來源。

所以說徽州之“徽”,是

美好之“徽”、美善之“徽”

徽州地名考辨二題

文章作者:王建富

文章來源:《中國民政》2021年第9期

選稿:何鉑羽

編輯:劉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