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為什麼讀書越來越無趣?

由 宗軒說 發表于 音樂2022-12-29
簡介同時,整個體系的價值標準也是一元化的,學習好才是王道,才能進好大學,而多元發展是不被鼓勵的,這就與人的個性自由產生了衝突

為什麼越來越無趣

中國學生學習壓力大,不僅在國內人盡皆知,甚至也成了不少老外的共識。那麼,到底是什麼給學生們帶來了壓力與焦慮?有的人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會說

“你們有吃有穿,每天學習就好了,有什麼累的?”,但此類說法顯然脫離了實際。也有人認為原因在於學生學習時間過長、生活單調、缺乏個性發展。這種解釋看起來有一定道理,但似乎還不夠深入。這種表象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讀書越來越無趣?

理論上說,學習給青少年帶來了知識,開拓了他們的眼界,滿足了他們的求知慾,是完全可以給他們帶來樂趣的。之所以會造成今天的局面,本質上是一種異化。廣義上說,異化是一事物被不屬於自己的力量所扭曲,違背了它的本來狀態,從而產生的不合理現象。馬克思說:

“異化是人創造的東西,又反過來支配著人。”在異化活動中,人的能動性喪失了,遭到異己的物質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從而使人的個性不能全面發展,只能片面發展,甚至畸形發展。如今,這個教育體系中,上至校長、教育局,下到學生,都受著這個異化的體系的支配。

自恢復高考以來,無數學子透過高考走出寒門、跳出農門,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在中國數十年的發展中,以高考為核心的教育體系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應該看到的是,它實質上是社會分層的一個工具,學習好就意味著進好大學,意味著享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因此,學習的目的被不可避免地異化了。學習本來是為了更充分地發展個人,現在卻變成了好分數

——然後是好大學。考試本來是檢測學習情況的手段,是教育的副產品,現在卻成了“正產品”。這樣的教育,已經不是以“人”為中心,而是以競爭為中心,以考試為導向,這也是“應試教育”一詞的由來。當大家都把眼光放在眼前的競爭上的時候,便出現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樣的內卷,由此造成了一些損害長遠發展的不正常現象,在學生群體中普及率超高的眼鏡就是最生動的例子。

為什麼讀書越來越無趣?

學習的目的被異化了,那麼學習的客體

——知識,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異化。正如前文所講,知識已經失去了其“正產品”的地位,成了考試的一個附庸。學習知識不再是為了發展自己,而是因為考試要考。因此,我們的教育不再鼓勵學生主動探索、培養興趣,而是“考什麼學什麼”,並反覆地翻炒這些和考試掛鉤的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能動性實際上被剝奪了,學習變成了對考試的被動適應。

對學習的主體

——學生,異化同樣存在著。為了提高競爭的效率,我們已經習慣於將學生的學習水平量化為數字,然後排出高低。一方面。競爭造成了評價體系的畸形。既然要競爭,那就必須拿出一個數字,而且越嚴謹、越容易評判越好。因此,量化評價佔據了絕對優勢,而質性評價則缺失了。即使是一些主觀性的題目,比如作文,也有嚴格的評分標準,真正留給學生髮散思維的空間很少。同時,整個體系的價值標準也是一元化的,學習好才是王道,才能進好大學,而多元發展是不被鼓勵的,這就與人的個性自由產生了衝突。當衡量成功的標準過於單一,就意味著能夠透過自我實現獲取幸福感的只能是少數人。即使是一些暫時領先的人,也總是被焦慮驅動著不斷向前。

為什麼讀書越來越無趣?

另一方面,適應這一體系就意味著對其價值標準的服膺,獨立人格是受到壓制的。想要更好地掌握知識,就要儘可能多地在學習上投入時間與資源,因此今天的高中生普遍早上六點就起、晚上十點還沒睡,白天的時間也基本上被學習佔滿,不少人在食堂排隊是也在學習。我忍不住想問一個問題:這些學生,他們還有多少時間是留給自我的?他們能有多少時間用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又有多少時間能用來思考?而這些被邊緣化的東西,恰恰是建構一個人完整內心的重要基石。對教育體系本身的思考與質疑,雖然有利於培養批判性思維與社會責任感,但同樣是不被鼓勵的。思考了,質疑了,就會看到它的種種不合理之處,就會對內卷競爭的價值產生懷疑,從而影響學生

“卷”的動力。要更好地適應它,最好是培養一種高度的認同感,再用“奮鬥”“拼搏”之類的語言打一番雞血……

最後,競爭還異化了人與人的關係。在一個以競爭為中心的體系中,他人即地獄。要在競爭中取勝,關鍵因素並不是知識水平的絕對的高低,只要把別人比下去就可以了。這時

“劇場效應”便發揮了威力。為了比別人多學一點點,每個人都在不斷做題,學校則在不斷補課。最終的結果,就是把每個人都搞得精疲力盡,社會的整體利益與長遠發展卻受到了損害。

這樣異化的教育體系就像一架巨大的機器,把每一個人都捲入其中,每一個人在面對內卷的現實時都會感到無力。我並不想採取虛無主義的論調去否定當下教育體系的價值

也並不認為學習好的人都是

國賊祿蠹

。但在我看來,我們首先應該正視異化現象,承認它的客觀性。因此我非常反感一些人用

“奮鬥”“夢想”之類的字眼讚美學生的勤奮學習,在我看來這簡直就是在美化苦難。他們努力的樣子,表面上看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實際上是別無選擇,是他們向體制低頭妥協的結果。這樣的生活,怎麼可能是青少年真正想要的呢?

不僅僅是學生,在這個內捲成風的時代,有大量的人生活在異化之中。面對個性發展與外界壓力的落差,我們需要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被潮流所裹挾。最重要的也許不是人云亦云隨大流,而是認清自己的優劣勢,找準自己的定位。我們個人沒有辦法改變異化,需要向它做一定的妥協以換取自己的利益,但還請記住:永遠保留一份價值理性,為自我留一份空間。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卻不可扭曲如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