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藏在潛意識中的創傷,會造成多恐怖的後果?隱形創傷值得認真對待

由 紓杭評論 發表于 音樂2023-01-17
簡介創傷經歷會阻礙一個人發展出成熟的應對機制,導致人際關係體驗受到損害

為什麼我好孤獨

藏在潛意識中的創傷,會造成多恐怖的後果?隱形創傷值得認真對待

《隱形創傷:如何療愈看不見的童年傷痛》封面

2018

8

13

日,對妻子百般溫柔,被孩子無比信賴的好好先生克里斯,殺死了懷孕的妻子和兩個女兒。而他殺人的動機竟是為了擺脫這些“麻煩”,與出軌物件在一起。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問題觸發了他的行為?

犯罪心理學研究證實,克里斯的個性形成與他母親有著直接而致命的關係。母親自私而蠻橫,鐵腕統治著自己的家庭,一雙兒女在壓抑的環境下更像兩個聽話的人偶,而不是正常兒童。

直到與妻子珊安結婚,克里斯才敢頂撞找茬的母親,逃往千里之之外組建新家庭。然而童年陰影沒有因此消失,而是偷偷潛伏下來。

克里斯結婚多年後出軌了,體驗了一把前所未有的激情,並向珊安攤牌。妻子不願放手,還想以帶走兩個孩子為要挾來挽留丈夫。

對克里斯而言,珊安的

逼迫

使他又回到了童年時期被牢牢鉗制的困境。於是曾經不能反抗母親的克里斯將不得自由的怒火全部發洩到妻女身上,用最極端的方式去追求充滿誘惑的新生活。

其實,《隱形創傷:如何療愈看不見的童年傷痛》也有類似案例。外人看來,小維像“海王”一樣更換女友,但背後的心理原因讓人唏噓。

小維從小因母親的強勢和控制而困擾。只要女友讓他感覺到自己被控制,比如晚上睡覺之前一定要說晚安、週末必須一起見家長,他就下意識地想要逃跑,因為他無法忍受女友身上有任何母親的影子。

可見,童年創傷對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夠

重複

產生

強大而深刻的破壞性

影響。為了讓我們有能力透過自省,瞭解過去那些重複出現的困擾的本質在哪裡,《隱形創傷》應運而生。

本書作者王嘉悅取得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心理學碩士學位,熟諳不同心理學流派。她還同時是中國和美國的註冊心理諮詢師,在兩國開展了十年諮詢業務,積累了大量經典案例。她在《隱形創傷》不僅拆解了心理學理論,還在案例中細緻展示自己疏導諮詢者的過程,讓未接觸過心理諮詢的讀者一窺它的魅力。

這本書解釋了創傷的獨特之處與我們回顧創傷的必要性,並選取七種常見的創傷型別作為主要討論物件:家庭暴力、養育缺陷、喪失與死亡、疾病、關係情感匱乏、分化受阻、集體與權威適應障礙。

接下來,我將為你梳理讀完本書後的三大收穫。

一、探索過去,理解現在:原來認識創傷是改變自我的根本動力

如果你覺得,克里斯的殺妻、“海王”的花心都是嚴重創傷造成的極端後果,自己沒有那麼多創傷,更不會因此做出出格的舉動,以至淪為笑料、談資,那麼你更可能對自己的感受缺少察覺,或者不願承認經歷過痛苦,而非真的一直過著非常幸福完滿的生活。

因為,這個世界並不完美,人際關係中的傷害幾乎無處不在。在孩子的養育上,每個時代的人都有自己的侷限性,即使是最開明的父母、最科學的教育者,都無法完全滿足子女未來生存、發展的所有需要。所以創傷必定存在。

事實上,創傷及其影響非常普遍,甚至被我們忽略並趕到潛意識中,以至於王嘉悅乾脆把本書命名為“隱形創傷”。

如果你在與他人的溝通中,會因為對方一句無心之言而突然暴跳如雷或痛苦難當;如果你在和親人、伴侶、朋友、同事的相處中總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如果你在某種情境中(向上級彙報工作、向心儀物件表白等等)總是手足無措或經歷失敗,那麼根源就在你所經歷過的創傷中,而不是因為你天生敏感或不善言談。

王嘉悅在《隱形創傷》中用科學的語言解釋道,那些現象是“創傷經歷引起的不成熟的應對機制在衝突和壓力下的表現”。創傷經歷會阻礙一個人發展出成熟的應對機制,導致人際關係體驗受到損害。

所以,讀完本書,你會意識到,探索和療愈自己的創傷經歷很有必要。你將由此提升社交能力、工作能力,釋放出被壓抑的潛能,最終達成自我實現的目標。

二、對照他人,反觀自身:學會安撫受傷的自己,獲得繼續前進的力量

為了讓讀者更加近距離地認識創傷,王嘉悅討論了七種最普遍的創傷型別,每一種型別都有多樣的典型案例來支撐,你可以對照他人的經歷來判斷自己可能遭遇過的創傷,也可以憑感覺判斷自己經歷的大部分創傷來自哪裡,從而優先閱讀相應的章節。

拿我自己來說,學校曾給我帶來最深的創傷。幼兒園時期,孩子們若是沒能在班級活動中順利完成任務,首先得到的不是安慰和鼓勵,而是老師的怒吼和嘲諷。中學時代,我目睹了近乎整個班級對一個女孩的霸凌,而欺凌的起因和發展竟源於班主任的刺激和縱容。懦弱的我選擇逃避女孩的求助,做一個驚恐的旁觀者,並且在權威面前更加驚恐。

所以很自然地,我打開了關於校園創傷體驗的章節,作為權威的教師,同樣給其中一個案例的主角,帶來難以磨滅的創傷。

然而王嘉悅的輔導,讓諮詢者為捍衛自己的利益,鼓起與權威(導師)溝通的勇氣,也讓閱讀中的我放下了過去的傷痛,獲得與權威正面相對的能力。

《隱形創傷》說,“很多職業不是天生高尚,甚至也不是從事這些職業的人希望自己看起來高尚,而是人們需要它高尚。”教師就是這樣的職業。所以我們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事實,遇見有各種缺點和情緒波動的老師,不是一個小機率事件。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遇到的每個權威都是惡劣的。更不意味著,年幼的我們無法反抗權威的傷害,成年的我們也無法斥責權威,向其討要公正。

這就是我在本書經歷的療愈過程,你也一定會在閱讀中,獲得與我一樣的幫助。

三、與心理學面對面,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走得更從容

在《隱形創傷》中你會接觸到從未聽說過的心理學概念,從而能更準確、深刻地理解人與人的關係。

比如,“鏡映”這個專業名詞。它指的是這樣一種感覺:在一個關係中,你能從對方的反應裡看到真實的自己,就像照鏡子一樣。當對方與你的情緒感受同頻,既不誇大也不貶低你的真實體驗,你就得到了鏡映。

試想,有一天你興高采烈地告訴父母自己考了班級第五名,你在期待什麼呢?是父母戒驕戒躁趕上第一名的勸誡,是一句冷漠的“嗯,知道了”,還是和你一起歡呼,為你的努力得到回報而高興?答案當然是最後一個。

那麼如果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缺乏情感的鏡映會怎麼樣?王嘉悅說,那種感覺好似“一直面對著黑色的鏡子一樣,既無法確認自己的感受,也無法欣賞自己的特點,是一種格外孤獨的體驗。”因此,鏡映是比豐富的物質和細緻入微的照顧更重要的元素,是一個人

建立

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條件之一。

當我讀到這部分心理學知識,才發現上一代人的打壓式教育多麼不可取。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不會將他對得到肯定和表揚的期待,輕易地解讀為驕傲自滿,而是認真體會他的情緒,積極迴應他的感受。我相信這將幫助我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同樣,如果你感覺自己在人際關係中表現遲鈍、木訥甚至不知所措,那麼不妨將鏡映應用在交友、戀愛中,它能幫助你更好地觀察、感受對方的細膩變化,從而為培育舒展、釋放、真摯的美好關係打下基礎。

結語

榮格說,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你的意識時,那它就是你的命運。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

他的意思是,當隱形創傷還在我們的生活中“作妖”而不為我們所知時,我們就會不受控制地陷入某種“強迫性重複”的怪圈。只有重新“看見”並勇敢正視那些埋在心靈深處的隱形創傷,我們才可能扭轉註定失敗和痛苦的命運。

而幫你看見和正視這些隱形創傷,正是這本書的使命。它用溫柔、深刻的語言,循循善誘地引導你運用自己的認知體系思考你的創傷議題與關係模式,以便靈活地解構創傷體驗,掙脫有害關係模式的桎梏。

如果你能靜靜地坐下來,敞開心扉與過去的自己、與王嘉悅完成一場平靜卻不乏深刻的交流之旅,那麼你所收穫的,有內心的治癒,也有改變失敗命運的自信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