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由 虎嗅APP 發表于 音樂2023-01-19
簡介這主要體現在,員工認為隱藏職級代表了公司的一種態度,至少能讓溝通少了官僚味,能夠實事求是地討論問題

副調基金怎麼計算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近年來,大廠相繼淡化職級,操作可謂層出不窮。

要說哪個大廠最弱化職級,位元組跳動名列前茅。位元組自誕生起就號稱不提倡階級概念,所以內部職級嚴格保密,同事之間互稱同學,一系列操作把弱化職級貫徹得很徹底。

而阿里也在2020年8月採取了類似措施,釘釘、內網等處不再顯示P序列員工具體職位和職級,只顯示所屬部門和業務方向。

2020年9月,網易“抄作業”般地釋出通知,要求在內部溝通中去掉“哥”“姐”“總”等稱呼,改用暱稱代替……

顯然,

網際網路大廠淡化職級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他們為何採用這種操作?這種操作真的有意義嗎?

一、官方理由

網際網路公司淡化職級基本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原因:

1。 去官僚化的訴求

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分工變細,層級增加,流程無數,天然會導致部門牆、隔熱層和流程桶等官僚主義現象,大企業病開始現形,企業變得效率低下。公司高層逐漸意識到類似問題,想要做出改變。

2。 釋放創新的需要

當title等同於企業內部話語權時,企業就會失去創新。在網際網路大廠裡,主管或者員工經常在會上公開說“我級別高,聽我的”,大家也預設“大佬說了算”,如此一來,有創意的聲音基本消失殆盡。

對於網際網路大廠來說,這可能是致命的,因為當前巨頭的戰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之前,就有傳聞說騰訊內部曾做出反思,認為組織的僵化導致他們在資訊流和短影片賽道上接連“漏球”,並在進入網際網路下半場時後知後覺。

3。 紅利消失的焦慮

當前,不僅是網際網路商業世界的紅利消失,某些網際網路大廠也已經成為政策規制的焦點,甚至成為輿論的眾矢之的。有媒體傳出,網際網路大廠甚至要求宣傳時不要把他們貼上網際網路標籤,而是稱為“科技公司”。

本年,屢次傳出網際網路大廠調整組織的傳聞,或是精簡機構,或是裁員,其中,“簡化管理”也是一種典型做法,例如阿里之前取消週報、不鼓勵低效加班和會議等。淡化職級,也是簡化管理的一種嘗試。其實,都是為了在寒冬能活下去。

二、暗線需求

但除了上述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坊間也有不少大膽的猜想。

1。 解決定級矛盾

晉升決策

(晉級晉檔)

是企業最大的矛盾來源,另外,所有企業都面臨“新舊倒掛”問題,即空降新人隨行就市的高薪高職級造成老人的不公平感。如果僅有“密薪制”,大家透過職級還是能猜出大概薪酬,有了“密級制”,似乎這個問題也解決了。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2。 組織架構保密

網際網路公司的組織架構直接體現了他們在業務上的排兵佈陣,被視為一項機密。有心人完全可以從職級與彙報線關係順藤摸瓜,還原出一個企業的組織架構。因此,隱藏職級能進一步防止內部架構的外洩,做好公司內部的保密工作。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3。 避免負面社會影響

有人甚至認為,這種方式可以讓企業的管理空間更加靈活,例如,隱藏職級可以避免高階員工因為個人問題導致的社會影響,“XX大廠高管犯事”的新聞還是挺給企業打臉的。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三、藏得住嗎?

但是,一個組織裡處處是溝通,職級真能藏得住嗎?穆勝諮詢也發現了社交平臺上一些有意思的評價。說白了,只要有溝通,就有資訊傳遞,只要有資訊傳遞,各種資訊碎片還是可以拼湊出一張“權力格局圖”。

在一個有經驗的職場人眼中,他們已經可以根據彙報線來推算職級了,說玄乎一點,根據對方的氣質、談吐也能猜個大概。其實,公司可以隱藏職級,但員工如果不打聽、不推測職級就埋頭開展工作,還是會被人認為是鐵憨憨。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隱藏職級這個行為本身,有掩耳盜鈴的意思。

換句話說,沒有職級顯示,只是表面沒有職級顯示。領導的氣質和官威,永遠在那裡。

在阿里,暱稱和花名本身就是職級。用暱稱、去花名的方式只是表面上沒有職級,職級體系一直都在。就如,馬雲的花名是“風清揚”,“風清揚”這個名字本身平平無奇,是馬雲使員工對他的花名有了仰望,所以單靠這些舉措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再如,阿里內部有個很有意思的固定句式——

“這個事情就算說到‘老逍’那裡,也是我有道理。”

不妨細品,人家沒有提CEO,提的是“老逍”。表面上,是體現自己就事論事,是貫徹領導意圖,是公司忠實的執行者;實際上,體現的是自己可以直達天聽,上面有人。聽聽,是“阿里味”還是“官僚味”?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四、有意義嗎?

既然隱藏不住,那企業隱藏職級的行為還有意義嗎?我們發現,正反兩方面的反饋都有:

1。 積極意義

儘管職級不一定完全藏得住,但依然有部分積極評價。

這主要體現在,員工認為隱藏職級代表了公司的一種態度,至少能讓溝通少了官僚味,能夠實事求是地討論問題。

一位阿里員工就表示,“之前在內部跨部門協作時,如果看到對方是‘高P’,溝通時會有所顧忌,甚至‘能繞開就繞開’,現在隱藏職級後,會更敢於溝通一點。”

其實,在遇到問題時,難免會出現分歧。級別高的人並不一定總是對的,當團隊成員一起商討時,隱藏職級可以很好的讓大家集思廣益、暢所欲言,不必看高title的臉色。這樣的平等溝通,顯然是企業文化中需要宣揚和鼓勵的。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2。 消極意義

但對於隱藏職級,更多的評價傾向於否定與質疑。例如,不少網際網路大廠員工認為這會讓招聘、晉升處於黑盒之中,沒有關係的人永遠看不到希望。

職級既然隱藏,那麼晉升肯定也得隱藏,所以晉升都是黑盒的。例如,阿里本身是一個非常“江湖化”的企業,原先就有很多員工質疑其內部晉升機制,現在在評價機制不清楚的情況下,載入保密職級,晉升更加處於黑箱當中,難免會引人不快。位元組也同樣如此,不講title的結果就是晉升全靠Leader。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五、深度扒皮

毫無疑問,隱藏職級這個簡單動作本身,並不足以去官僚化、釋放創新、提升企業效率,並不足以改造組織。說白了,一粒六味地黃丸並不足以讓人強身健體。

更重要的是,這種簡單動作可能還有負面效果。穆勝諮詢創始人穆勝博士認為,

職級本身就確定了企業內部的責權分配,是組織層面最重要的資訊之一,如果隱藏這個關鍵資訊,可能造成人力資源工作全面塌陷。

一個例子是人才開發或職涯成長。

人才成長是梯隊邏輯,不是個案邏輯。這意味著,一個人才的成長,一定是對標梯隊前列,跟著學習、模仿,而後實現自己提升。在職位體系不顯示的情況下,想要向更高一級晉升時,根本不知道該向誰學習,只能憑藉自己的感覺來塑造自己的能力,這一定是低效率的。

另一個例子是360環評。

要評價一個人,首先要了解對方的責權範圍,而後才能做出他是否履職與勝任的評價。我們對一個總監的要求和對一個經理的要求顯然是不同的。但隱藏職級後,評價者根本不知道評價基準,也沒有可參考的對標物件,這就造成評價時只能跟著感覺走,評價本身失去了意義。

不妨大膽想象,在一個沒有明確責權邊界的企業裡,會出現什麼現象?

答案可能讓人咋舌——

淡化職級既沒有去官僚化,反而還加劇了抱團現象。

在沒有規則的生存環境裡,找到同夥報團取暖,避免被飛來的子彈獵殺,才是成年人的選擇。於是,“江湖化”的企業會更加“江湖化”,沒了正式的職級傍身,就必須要有大哥的江湖傳說。

位元組阿里淡化職級?不存在的

穆勝博士認為,

“去職級化”“薪酬透明化”是未來平臺型組織裡的必然產物。

在平臺型組織中,員工圍繞客戶創造價值,賺取市場收益,分享經營利潤,這種環境裡,職級不重要,搞錢才重要。

他進一步提出,即使不以是否轉型平臺型組織作為標準,企業要淡化或隱藏職級,也必須實現如下兩個前提:

一是組織架構異常扁平,可以實現員工近似無邊界協作。

二是考核評價異常公平,且後續的激勵和晉升也異常公平,以至於這些利益敏感因素在放入黑箱後依然不會遭遇質疑。

當前,99%的企業依然採用的是金字塔組織模式,根本無法實現上述兩個條件。此時,強行淡化或隱藏職級,就會滋生若干的奇葩現象,說到底,

一頓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

淡化職級?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