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讀《紅樓夢》:寶黛共讀《西廂記》,明明犯忌,卻那麼唯美!

由 古典迷leeaniu 發表于 音樂2023-01-23
簡介說清楚了賈寶玉與張生排解相思途徑為何迥然的原因,我們再看一下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一起偷看禁書這一行為,對於二人來說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紅樓夢裡的戲子叫什麼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三回目中,雖寫了很多雞毛蒜皮的零碎小事,但重點卻只有一件事,就是:“賈寶玉起相思”。

賈寶玉在搬入大觀園後,對林黛玉起相思,整整一年時光。

最後,曹公寫到賈寶玉相思難耐之下,最為高潮、昇華的情節,便是偷看禁書《西廂記》排解相思的苦悶。

讀《紅樓夢》:寶黛共讀《西廂記》,明明犯忌,卻那麼唯美!

劇照

由於《西廂記》一書的出現,不由得讓人馬上就能聯想到,《西廂記》中的男主人公張生張君瑞在普救寺對崔鶯鶯也在瘋狂地起相思。

賈寶玉和張生都為相思所苦,正應了南宋傑出女詞人李清照詞作《一剪梅》中那句: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一個是除了寫詩之外,百無聊賴,坐臥不安,寢食難下,最後躲在花園隱蔽處,偷看禁書,聊以排遣。

而另一個則是孤枕難眠,獨對寒窗,挖空心思邂逅佳人,寫詩撫琴,

無所不用

其心,相思病重,黯然神傷,病床不起,直至月黑風高夜,佳人投懷送抱,二人琴瑟和諧。

我們透過拿《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和《西廂記》中的張生對比,發現二人雖都起著一樣的相思,但是二人最後排解相思的途徑,卻是大為迥然不同。

張生與崔鶯鶯大膽衝破社會束縛,兩人同心,結成魚水之好;而賈寶玉和林黛玉卻不敢越雷池一步,各懷其想,只是悠悠一起偷看禁書《西廂記》。

我們不禁疑惑,為什麼早在幾百年前的元朝,或者說小說原型的更早時期的唐朝,《西廂記》中人物有著如此“膽大妄為”的舉動?

而晚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清朝事情,《紅樓夢》中的人物卻反而畏首畏尾,有了更多的束縛呢?

賈寶玉、林黛玉二人一起偷看禁書,就是賈寶玉排解相思最好的途徑了呢?就沒有比偷看禁書更好、更進一步的途徑了嗎?

我們從社會歷史環境的大的方面看,當然可以說,是因為清朝時期的禮教約束,更為嚴格和殘酷使然。

但是從書中人物的生活環境的小的方面看,也許會發現其中有著更多、更深層次的緣故。

在此,我們試著透過對比《西廂記》中張生和《紅樓夢》中賈寶玉的生活環境,進行簡略的對比,看怎樣的生活環境差異,最終導致了二人云泥之別的結果。

首先,張生的父母雙亡,他則是一個人四海為家,到處流浪。他遇事時,自主性比較強,不容易受到比較親近的人如家人、親戚、朋友等的管教和約束,所以他可以任性妄為。

賈寶玉則是生活在相對封閉的大觀園裡,父母、祖母等皆健在,而且他們又是經年累月,幾代傳下來的世宦之家,所以相對規矩、管教和約束都比較多而嚴格,所以賈寶玉顧忌也多,更受禮教制約。

其次,張生是在流浪的過程中,於普救寺無意遇到崔鶯鶯的,他一見鍾情,並有一種非她不可,過了這村沒這店的感覺,所以他更加急於抓住時機,急於與崔鶯鶯成就好事。

讀《紅樓夢》:寶黛共讀《西廂記》,明明犯忌,卻那麼唯美!

《西廂記》張生起相思

賈寶玉則是安安穩穩居住家中,賈府本身口碑好,吸引力大,所以賈寶玉足不出戶,也多有媒人上門提親,更別賈府和大觀園裡的一群大大小小的親戚女眷了,賈寶玉對婚配並不著急。

而且,林黛玉自小跟賈寶玉生活在一個小圈子裡,二人青梅竹馬,兩小心意互通,彼此愛慕,都認定非對方不婚嫁,所以賈寶玉在心上人面前,不像張生那麼被動。

再次,也是因為賈寶玉和林黛玉都自小生活在一個相對較小的生活空間裡,林家雖沒落,但賈家依然根大葉大,兩家又是至親,所以即便談婚論嫁,也要講究規矩、禮節,不能失了體統。

更何況,賈寶玉深知林黛玉心理,要充分

給予

她足夠的尊重和麵子,滿足她那脆弱而又敏感的心理。

這點來看,張生就無所謂了,他和崔鶯鶯都是已然沒落官宦之家的子女,雖然也講究規矩、禮節,但是已經形同虛設,基本上都不存在,也都不顧及了。

所以,張生和崔鶯鶯就可以直奔主題,直接為了愛情,向對方直接、大膽,而又毫無保留地奉獻所有。

最後,雖是最後一點,但也是蠻重要的一點,就是關於幾個人的年齡問題。

張生和崔鶯鶯,一個大齡剩男,一個大齡剩女,都急於找到一個意中人,急於談婚配,所以二人相遇,便是“

春風玉露

一相逢”,乾柴烈火,“便勝卻、人間無數”。

而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則不然,他們兩人年齡還小,都還十三、四歲,按照賈母的說法,他們還不著急,畢竟還不到談婚配的年齡呢。

所以,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的情況,又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會急在、一朝一暮?

經過以上四點小環境方面的對比,加上一點大環境方面的影響,我們便可得知:

賈寶玉透過偷看禁書《西廂記》,來排解對林黛玉的相思之苦,還的確是最好的途徑了。

而且賈寶玉還真就不能向《西廂記》中的張生學習,像他那樣,使得他和心上人的關係更進一步。

不然,《紅樓夢》也就不那麼美了,再者說情節要是完全和《西廂記》一樣的話,寶黛的愛情故事也就更加沒有意思透了。

說清楚了賈寶玉與張生排解相思途徑為何迥然的原因,我們再看一下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一起偷看禁書這一行為,對於二人來說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呢?

從當時的時代背景看,他們兩個的那種行為,說起來著實也算大膽。

關於男女方面、讓人臉紅心跳、想入非非、血脈沸騰的事情,即便今天,估計對於很多剛剛萌生情意的小青年男女來說,也不好意思一起進行。

而當時大觀園中如此環境封閉、人多口雜,流言飛短流長的生活空間裡,賈寶玉和林黛玉兩個人,明目張膽,坐在花園裡的桃樹下,全神貫注,聚在一起,偷看禁書。

真讓觀者捏了一把汗!萬一有人路過,發現他們了怎麼辦?!

曹公把一個讓觀者、也許當事人也是提心吊膽的違禁場景,描畫得詩情畫意,乾淨純潔,甚至能讓觀者滿懷甜蜜與喜悅,細細欣賞與體味。

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之間,有那麼多的現實制約因素,導致二人的感情不能進一步越雷池發展。

讀《紅樓夢》:寶黛共讀《西廂記》,明明犯忌,卻那麼唯美!

劇照

那麼二人一起偷看《西廂記》,除了《紅樓夢》書中所說,關於二人對《西廂記》妙筆生花、精彩絕倫、詞句警人、餘香滿口的文筆有一致的認同之外,還對二人的感情和內心世界產生什麼意義呢?

賈寶玉透過閱讀《西廂記》,我們知道他本來主要是為了排解對林黛玉的相思之情,但林黛玉又陪他一起看時,意義就大不一樣了。

透過二人共讀,他不但能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昇華,還可以因為有著和林黛玉共享私密空間,和私密性較強的事件,賈寶玉在對林黛玉的感情,也達到一種內在的提升。

從而,賈寶玉不僅滿足了僅限於相思之情的慰藉,同時還和林黛玉形成一種心理上的隱形同一性,大大增加彼此的信任基礎,以及二人對愛情的信念,也會更加堅定。

這也是《紅樓夢》中所寫,賈寶玉直接引用《西廂記》中的句子,說:

———“我就是個’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的貌’。”

而林黛玉呢,他聽完賈寶玉的話,看似“帶腮連耳

通紅了,登時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一雙似睜非睜的眼,桃腮帶怒,薄面含嗔,指著寶玉”……後罵他:

———“呸!原來也‘是個銀樣蠟槍頭’。”

透過林黛玉也直接引用《西廂記》中的句子罵寶玉,我們就能看出實則林黛玉心裡甭提多愉悅、多甜蜜了。

畢竟,林黛玉罵賈寶玉那句,也是《西廂記》中紅娘罵“張生”的一句話。

賈寶玉上面自比張生,將林黛玉比作崔鶯鶯;而林黛玉則又直接承認賈寶玉就是張生一樣的人,這不就是相當於,林黛玉認可賈寶玉說她的那句話了嗎?

到此,賈寶玉自與張生互為一體,又將林黛玉與崔鶯鶯互為一體,而且林黛玉也一邊羞羞答答,一邊又大大方方地承認了。

賈寶玉和林黛玉二人對於愛情,達成一致的默契和共識,內心希望他們能像張生和崔鶯鶯一樣,得到喜慶圓滿的結局。

同時,從另一個意義上來看,他們二人不是正透過自比張生和崔鶯鶯,也在潛意識裡,進行了一次精神上深層交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