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如何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搞懂這個心理學邏輯,讓你少走冤枉路

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音樂2023-01-23
簡介那麼想要讓一個人對你產生好感、喜歡上你,關鍵在於能夠投其所好,讓他在與你相處的過程中產生愉悅和興奮的感覺,更直白一點說,就是在你這裡他可以感受到自己是特別的、與眾不同的存在,在喜歡你之前,首先需要讓他喜歡上和你在一起的自己

人缺愛的表現是什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歌頌愛情的文學藝術作品自古有之,但“喜歡”這種感覺卻少有人能將其具象化地描述出來,它可能是內心很微妙地突然氾濫起的一種平和又熱烈的情感。

愛情能夠治癒心靈,但有時也會帶來傷害,喜歡一個人就會本能地期待對方也能喜歡自己,但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採取了錯誤的方式,或者是用力過猛,一不小心就成了“舔狗”。

讓喜歡的人也喜歡自己也是一種需要練習、可以掌握的能力,這在許多人看來可能感覺難以置信,但對於那些縱橫情場的渣男渣女來說卻並不稀奇。

如何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搞懂這個心理學邏輯,讓你少走冤枉路

如何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搞懂這個心理學邏輯,讓你少走冤枉路。

如何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搞懂這個心理學邏輯,讓你少走冤枉路。

要知道,在生物學上戀愛的感覺是在受到大腦的支配作用下產生的一種叫做苯乙胺(PEA)的物質,它和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類似,苯乙胺由神經系統分泌,進入血液後,會讓人產生一種類似吸毒後興奮的感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喜歡”並不完全是一種單純出於內心情感的主觀感受,而是在情感、價值觀和安全感的搭建下形成的依戀行為系統。

如何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搞懂這個心理學邏輯,讓你少走冤枉路

此外,苯乙胺的分泌大多來自我們對於童年的記憶,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喜歡”並不完全是一種單純出於內心情感的主觀感受,而是在情感、價值觀和安全感的搭建下形成的依戀行為系統。

或許有些時候我們會認為童年時期發生的事已經被遺忘了,沒有任何印象了,但事實上它還是留存在我們的潛意識深處,這一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潛意識銘刻”。

而這一複雜的生理過程,在大多數現實情況中,我們將其稱之為“心動”,在這個基礎上我們也可以發現,其實我們喜歡的從來不是某個人,而是某一類人,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想要去喜歡別人,但在潛意識當中卻控制不住地去想他/她。

如何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搞懂這個心理學邏輯,讓你少走冤枉路

說起來可能不夠浪漫,但真愛也不過是為了彌補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的情感缺失,尋找一個與自己產生情緒共振的心理慰藉。

那麼想要讓一個人對你產生好感、喜歡上你,關鍵在於能夠投其所好,讓他在與你相處的過程中產生愉悅和興奮的感覺,更直白一點說,就是在你這裡他可以感受到自己是特別的、與眾不同的存在,在喜歡你之前,首先需要讓他喜歡上和你在一起的自己。

相信不少朋友都聽說過

當幼時的某個場景復現,誘發了我們內心的不安全感、自卑或是持續的焦慮情緒,我們就需要分泌苯乙胺來對抗體內堆積的皮質醇,簡單來說就是需要他人的介入來填補我們內心缺失的部分。

,即

只要這個人符合我們潛意識當中的心理需求,我們就有很大的機率喜歡上他/她。

如何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搞懂這個心理學邏輯,讓你少走冤枉路

但是說到底,

“皮格馬利翁效應”

在兩性關係當中,雙方相似、互補的性格特徵也直接決定了兩個人能否一直走下去,共同的愛好、人生觀、價值觀、生活習慣,這些都是你喜歡上別人的理由,同樣也是別人喜歡上你的理由。根據實驗研究證明,人類在潛意識中會對和自己相似的人更感興趣。

利用心理學當中的“暈輪效應”我們也可以很好地解釋這一點,

當你的讚美、誇獎和期待給對方形成一種心理暗示,可以讓被期望者在無形的力量推動之下與你產生更多的互動慾望。

如何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搞懂這個心理學邏輯,讓你少走冤枉路

讓對方在與你相處時感受到放鬆和享受固然重要,但讓對方能夠被你自身所散發的個人魅力所吸引才是令其喜歡上你的必要條件,如果對方對你這個人沒有興趣,那麼即使相處的再久,也只是“無性別關係”。

戀愛終究是互相的吸引,而不是一方單純的依附,在這裡我鼓勵大家為愛做一個勇敢的人,而不是一個虛偽的人。

要知道,在他沒有明確表示對你的愛慕之前,你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一個單方面的過程,我們不能用道德標準去期望一個人對自己做出相同的迴應。

可能很多人都在這個經歷中產生過自暴自棄的心理,這是十分正常的。

如何讓你喜歡的人也喜歡你?搞懂這個心理學邏輯,讓你少走冤枉路

在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都會不自覺地被這種好感遮蔽了正確的思辨能力,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會牽動著我們的情緒,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就更需要謹記冷靜剋制,不要患得患失。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