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稱演繹者為大師,是否有標準可循?|爭鳴

由 音樂週報 發表于 音樂2023-01-28
簡介如果,我們都能夠學著去明白這些基礎的標準,而後看某些明星是否夠得上,那麼久而久之,一位演繹者能否稱為大師,這是否有標準的疑惑,也就會迎刃而解

怎樣才能稱為歌唱家

稱演繹者為大師,是否有標準可循?|爭鳴

前段時間,看到《音樂週報》上有文章討論什麼樣的音樂家才能被稱為大師。說實話,“大師”的稱呼,日常里人們早已習慣,而真要具體去推敲則是一個雷區。將一位音樂家稱為大師,果真有標準可循嗎?僅就演繹者的範圍來說,恐怕還真有。可要說這標準究竟為何,是否從演奏者獲得過什麼獎項、有多少影響力入手,恐怕熟悉演繹歷史的人都不會十分認同。

雖然獎項與影響力是公眾瞭解一位演繹者“成就”的方式,其可靠性卻一直存疑。真正的影響力需要經過時間的考驗。不少演奏家尚在人間的時候相當地紅,之後卻被人們遺忘或受到廣泛質疑。而音樂比賽作為一種開啟新人事業的方式,在“二戰”前範圍還很有限。當然換言之,彼時的大獎得主含金量也比較高。“二戰”後,比賽從蓬勃發展到漸漸氾濫的幾十年中,冠軍的含金量整體而言漸漸降低,即便一些大比賽也難以倖免。

偏生好多觀眾比較迷戀這個,彷彿在生活中“卷”還不夠,也希望將臺上的演奏家們歸入一個競技類的體系,以作評判。當看到某些演奏者到了40歲還被演出方宣傳為某個或某幾個比賽的大獎得主,除了無語,沒有其他感受。考量“大師”的定位,倘若以回溯比賽作為標準之一,未免如同追究魯迅醫學院肄業之後還有沒有去讀別的。

那麼,要界定一位演繹者,無論是演奏家、歌者,還是指揮,到底是否企及大師地位,一些必要的衡量標準是什麼呢?很明顯就是他到底演繹得如何,有沒有到達一個超越同儕的高度。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稱得上硬性標準或是底線——你只有超過這個,才能談得上是否成為大師。

如今,在歷史錄音愛好者的範圍之外,熟悉鋼琴家索弗羅尼斯基(Vladimir Sofronitsky)的樂迷可能不多。哪怕在已經登上舞臺的青年歌唱家裡面,有多少人瞭解男高音歌唱家施萊查克(Leo Slezak)的藝術也是個問題。但正是這樣的藝術家成為各自領域中永遠的大師級代表。

稱演繹者為大師,是否有標準可循?|爭鳴

索弗羅尼斯基

稱演繹者為大師,是否有標準可循?|爭鳴

施萊查克

獲得同行的普遍承認,似乎是一位演繹者置身大師行列的重要標準。可如果很多同行都不認識他呢?索弗羅尼斯基與施萊查克,都不是小眾的大師。只不過,目前人們的忘性似乎越來越大。而論到獲得專業人士認可,說來有趣,一位傑出的小提琴家曾反過來問我,某位演奏家,為何也被一些職業音樂家推崇?我當時沒反應過來,現在就會說:這不明擺著嘛,音準破爛至此都能登堂入室,那以後大家都不用練琴咯。然而這樣的演奏者,哪怕最終被不少樂界人士和樂迷稱為“大師”,也必然貽笑大方,更貽笑於歷史。

大師的標準和底線,包括一些最基本卻也相當複雜的問題:為何這樣演奏是好的?怎樣的音樂審美是好的有標準嗎?因為自己持續訪談一些音樂家,以演繹者為主,因此我也會問他們這些問題。得到的答案和我自己揣摩而得的差不多:審美的成就很多來自技巧的成就,而技巧與審美的衡量標準,很多就是由先前幾個時代成就最高的演繹者的演繹本身來顯明的。

你是否會好奇:這似乎不是以標準來衡量演繹者,而是以演繹者來設定標準?這正是藝術領域的特別之處。藝術不是科學,常常沒有那種絕對的標準。而以演繹者為參照,是指一個演繹者的群體,雖然是相當有限的一個群體。一位演奏者如果有技巧的短處,要以什麼來彌補,方能進入大師行列?另一位演奏者技巧卓越,卻為何在品味方面陷於低下,終歸不過是技匠之流?真正的標準,來自於以往具有頂級水平的演繹者們如何揭示一個技巧的、品味的大方向。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代人顯明瞭什麼是可變的,如出於演繹者的個性或時代風格;什麼是不可變的,必須堅守,否則就境界淪喪。

如果說有標準,或許會分為大師的門檻和晉級與否這兩種。這裡就說說門檻吧,很簡單,就是這個演繹的行當應該做到的事情。以小提琴為例,音要拉準,音符的顆粒性、清晰性都要出色。要有相對於場地而言足夠的音量,同時又不能為了追求音量而損及音質。在此基礎之上,對旋律線條的塑造要有很高的完成度——色彩、音量、質感的均勻,線條有充實的輪廓,沒有那種忽強忽弱、頻發音質單薄的問題等。音質、色彩都要符合樂器自然的特點,而不能強迫樂器發出尖銳、生硬的聲音。

當然,演奏者還需要根據不同作品作出相應的音響風格變化。演奏中,音樂的節奏刻畫務必清晰而穩固,尤其在一些變化複雜的樂章,譬如《克魯採奏鳴曲》第二樂章中,不同變奏的節奏文理要清楚,層層推進的效果更考驗小提琴家控制力的精度。遇到作品的不同難關,需要有針對性地加以克服——帕格尼尼式的技巧或巴赫無伴奏所需要的技巧,都要分門別類地加以掌握,只要他選擇拿起這些作品。

你應當也發現了,這似乎是任何一位站在獨奏舞臺上的小提琴家都應該做到的。顯然只有這些基礎性的問題解決好了,才能夠談得上演繹境界,才能做出深化的表現。難道這樣基礎的要求,就是大師的門檻?還真是。當然這不是全部,但一方面,只有能做到這些以後,才能談得上將其進行大師、實力派、專家等諸如此類的劃分;另一方面,真的能將這些看似基礎的內容面面俱到地完成好,已十分可貴。尤其在當代,可說是彌足珍貴了。

所謂“老一輩大師有時技巧不好”,其實是被無意或有意傳播的誤解。如果你聽到黃金年代的某位小提琴家,在自己後期的錄音中音有時不準,通常是在一個音符的清晰性、節奏的清晰性、色彩的多層次與特質兼而有之的背景下,出現的瑕疵。而有那樣的背景,音準瑕疵也勢必有限。反觀當下某些正當年的演繹者,音準不可靠,整體控制力的基礎也無蹤影,一時讓人不知道他還有什麼可憑藉的。幸運的話,可能樂感還行。過去確實有一個相當高的標準在,某些技巧缺憾也都是在那個高度來談。

當然,今天以那樣的高度為追求,乃至於實踐的也不乏其人。至於他們成為大師、淪為技匠,又或是在大師的層面以上向著宗師的高度邁進,就是另一個話題了(即先前提到的晉級)。

在鋼琴、大提琴、歌唱等領域也都有各樣基礎性、門檻性質的技巧與審美標準。如果,我們都能夠學著去明白這些基礎的標準,而後看某些明星是否夠得上,那麼久而久之,一位演繹者能否稱為大師,這是否有標準的疑惑,也就會迎刃而解。

張可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