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熊貓稱呼的歷史變遷,因為一歷史誤會,從“貓熊”確定為“熊貓”

由 嘎南 發表于 音樂2023-01-31
簡介在十九世紀,外國有很多所謂的“科學家”來中國考察,其中一個是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德,他在四川考察時,在當地人的幫助下,發現有著白色毛的熊,因為從未見過,所以之後還將其骨骼和標本運回法國研究,發現是一種之前不曾記載的新物種,在國際上正式定

熊貓的古稱怎麼寫

熊貓是我國的

“國寶”

,被譽為“活化石”,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因其“黑白分明”、憨態可掬的外貌,贏得了廣大人民的喜愛,中國動物學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等自然保護組織也將大熊貓作為會標。

熊貓稱呼的歷史變遷,因為一歷史誤會,從“貓熊”確定為“熊貓”

中國對於熊貓的認識由來已久,在《書經》中稱

,《毛詩》稱

白羆

,《峨眉山志》則稱為

貔貅

,《獸經》稱

,《本草綱目》稱

。在十九世紀,外國有很多

所謂的“科學家”

來中國考察,其中一個是法國博物學家阿爾芒·戴維德,他在四川考察時,在當地人的幫助下,發現有著白色毛的熊,因為從未見過,所以之後還將其骨骼和標本運回法國研究,發現是一種之前不曾記載的新物種,在國際上正式定名為

“貓熊”

熊貓稱呼的歷史變遷,因為一歷史誤會,從“貓熊”確定為“熊貓”

之後,在近代的中國國內最初的定名都是叫“貓熊”或者加個形容詞,叫“大貓熊”,意思就是長得像貓的熊,且隸屬於熊科。此時的叫法應該是比較合乎熊貓的種屬。

根據相關的史料記載,在1940年時,

在“陪都”重慶舉辦一次動物標本展覽

。當時還未出名的中國“活化石貓熊”就靠著可愛的外表吸引了很多觀眾前來觀看。工作人員按照國際的習慣寫法,從左到右地寫上中文學名“貓熊”,還配有拉丁文。可是,那時候中國人中文的習慣寫法和讀法是從右到左的,而且由於大多沒見過這一陌生的動物,所以他們全都讀成了“熊貓”。加上媒體的宣傳,也都是按“熊貓”來宣傳的,“熊貓”的稱呼也自此流傳開來。最後當局順其自然,也以“熊貓”的稱呼來命名。

熊貓稱呼的歷史變遷,因為一歷史誤會,從“貓熊”確定為“熊貓”

自此,約定俗成,“熊貓”的稱呼一直延續到至今。雖然“熊貓”的稱呼可能不會那麼準確,畢竟熊貓是屬於熊科的動物,但是現在也沒必要去矯正其稱呼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個時期的國人也完全沒必要不按中國的習慣讀法,而非得按英文書寫的方式來定物種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