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由 心之初特殊教育學校 發表于 音樂2023-01-31
簡介基於以上基礎理論,結合本人在自閉症孩子的實際干預治療過程中發生的案例,針對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作出相關分析和管理策略

武漢自閉症的服務哪裡好

武漢自閉症康復機構哪家好?《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心之初教育(武漢新洲校區)個訓部-ABA孤獨症康復師

心之初教育(武漢新洲校區)個訓部-ABA孤獨症康復師

黃老

自閉症是一種由於大腦、神經以及基本的病變所引起的綜合徵。它導致兒童語言、遊戲、認知、社交和適應等功能受損,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落後與同伴。在自閉症兒童成長的過程中,家長可能過多的關注於自閉症兒童的語言技能及學業技能,在日常家庭干預治療中,往往就孩子在語言與學業方面會根據治療師的建議鞏固練習,而忽略自閉症兒童問題行為的干預治療,或是在問題行為的干預治療中常常放棄或讓步。然而,問題行為恰恰是自閉症兒童治療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如何管理自閉症兒童的問題行為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行為的定義,有機體任何可觀察可測量的內部或外部的行動。什麼是問題行為?並沒有非常嚴格的定義,根據行為的定義我們可以推測,問題行為它也一定是可觀察、可測量、具體的行動。雖然問題行為沒有公認的統一的定義,但是有以下五點可供參考的標準:

(1)行為發生的頻率過低/過度。

(2)行為是否對孩子及他人造成傷害。

(3)行為是否影響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

(4)行為是否影響孩子的學習。

(5)行為是否影響孩子的社交。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應用行為分析,是一門研究行為與環境因素之間關係的自然科學。應用行為分析的原理:前因-行為-後果,也稱為A-B-C原理。前因是目標行為發生以前就已經發生或存在的事情,行為是有機體任何可觀察可測量的內部或外部的行動,後果是緊隨行為發生之後發生的刺激的改變。前因和後果共同決定了行為如何改變。如果在未來該行為發生的頻次增多,該後果被稱為強化物;反之如果該行為發生的頻次減少,該後果被稱為懲罰。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根據應用行為分析原理,將行為的功能分為四種:

(1)實物強化行為

為了得到有形的物體、活動,或做事的方式、規則、模式等而發生的行為。

(2)注意力強化行為

尋求注意的行為,往往發生在被忽視的前提背景下。

(3)逃避強化行為

要求去做事情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與做該事情無關的任何其它行為都有可能是逃避行為。

(4)自我刺激行為

不分場合、時間、人物,當孩子從事該行為時,自身的某種需求馬上得到滿足,自我刺激的增強物由自身提供。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基於以上基礎理論,結合本人在自閉症孩子的實際干預治療過程中發生的案例,針對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作出相關分析和管理策略。

黃老

人物:5歲的小男孩熠熠(化名)

焦點行為:每次下課時間喜歡在學校走廊興奮地瘋跑,邊跑邊回頭看在身後緊追的媽媽。

結果:媽媽在後面緊追的同時喊不要跑,我會追到你的……

首先,根據問題行為的判斷標準:小男孩熠熠每次下課休息期間都會在走廊瘋跑,該行為出現的頻率過高,判斷該行為屬於問題行為,需要進行干預。其次,根據行為的功能分析原理,該男孩的問題行為屬於注意力強化行為。前因背景是下課休息時間,孩子出現的行為是在學校走廊興奮的瘋跑,行為引起的後果是媽媽在後面緊追。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最後,針對該問題行為,從問題行為干預的階段做出以下三個方面的策略:

(1)行為預防策略

1。給予孩子適當頻率的注意力。

當孩子下課休息,媽媽可以拉著孩子的手,適當詢問孩子的生理需要,可以跟孩子簡單交流溝通或者做有身體接觸的關懷。

2。適當肯定孩子好的行為。

當孩子某次下課休息,比較安靜的跟隨媽媽,或是自己安排適宜的活動,家長應該及時給予其肯定,並輔助強化物,來增強孩子這種安靜的適應的行為方式。

3。無法給予孩子注意力是時提前告知孩子。

當無法給予孩子注意力時,提前告訴孩子原因,讓孩子安靜的等待。

4。給孩子安排感興趣的活動。

可以利用下課十分鐘,帶孩子在走廊邊吃好吃的零食或飲品或跟孩子做他喜歡的活動。

孩子問題行為出現的原因大多數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日積月累形成的,可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被忽視,不被關注,又加之自閉症的孩子限於表達能力不足,缺乏溝通交流技巧,只能透過一些不適當的問題行為來獲取大人的關注。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2)正面積極干預

1。給孩子簡單明確的指令

孩子下課可以要求其上廁所、吃零食、坐椅子休息、找小朋友玩耍等。

2。輔助與增強結合

媽媽拉住制止孩子後,孩子很快就停下並安靜下來時,媽媽要口頭表揚並輔以孩子喜愛的零食等強化物。

3。不予任何形式的注意,採取消退策略。

當孩子正在興奮的瘋跑,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媽媽可以採取忽略的態度,不給予其任何注意(呵斥、教訓、驚慌或說服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多引導、鼓勵、強化孩子的從事適應性行為,教授孩子透過適當的語言、手勢、動作來獲得大人的注意,提升孩子的社會交往技巧和語言表達能力。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3)被動干預

當問題行為發生以後利用懲罰的原理(少用,慎用),可以給予孩子不好的感覺體驗,如給他吃最討厭的食物。剝奪孩子某項喜歡的活動,如不讓其在走廊玩耍。給他安排不喜歡的活動,如面壁5分鐘。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人物:6歲小男孩康康(化名)

焦點行為:集體課時,小男孩康康被其它小朋友碰了以下膝蓋(不會引起疼痛感的輕觸),小男孩邊大聲叫喊疼並假裝哭起來,媽媽馬上安撫。

該6歲男孩的行為同樣是注意力強化行為,透過與孩子的長期接觸,發現該男孩稍有不滿亦或磕碰便會叫喊哭泣,媽媽也總是及時給予其身體安撫和過多的語言安慰。正是由於媽媽在日常生活不適當的教養方式,導致孩子在受挫或稍有不滿時,便會情緒爆發,由此獲得大人的關注和安撫。這個6歲男孩的問題行為同樣需要媽媽在生活中採用消退的方法,對於孩子不嚴重的一些磕碰,故意為之的一些問題行為採用忽視,不予任何形式的關注。讓孩子在行為發生後得不到其想要的強化,假以時日,男孩便覺得無趣,注意力強化行為便會慢慢隱退甚至消失。當孩子在遇到磕碰、不滿,出現的問題行為有所消退的時候,或者孩子能夠用比較適宜的方式處理問題時,家長和教導著可以利用獎勵強化的方法,鼓勵孩子更多的從事適應性行為和用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式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當家長或教導者在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時,我們要保持冷靜,仔細觀察,綜合分析,果斷採取相應措施,來幫助孩子避免和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為孩子在接受干預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更順利更有效的進行,在將來融入社會時,能夠更適應,更靈活,更輕鬆地應對各種挑戰!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本文引用文獻:

《孤獨症兒童行為管理策略及行為治療課程》羅恩·列夫 約翰·麥克伊欽

《應用行為分析與兒童行為管理》郭延慶

武漢自閉症定點康復機構《論自閉症兒童注意力強化行為的管理》

黃佳佳

案例1

案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