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音樂首頁音樂

為什麼父母教了好幾遍,孩子就是學不會?父母可能忽略了這點

由 橙爸聊娃 發表于 音樂2023-02-01
簡介孩子看到一種行為,來自他的同齡孩子,會更容易相信和模仿,認為跟著做事正確、可行、安全的,並且能得到父母的認可

教好幾遍都學不會的人

女兒想去玩遊樂場裡

6

米高的大滑梯,但又害怕不敢玩。我跟女兒解釋了,遊樂場場裡的設施都是嚴格設計和測過的,按照提示玩是不會有危險,可以放心玩。女兒很想玩,但無論我怎麼哄,怎麼解釋就是不敢嘗試。

為什麼父母教了好幾遍,孩子就是學不會?父母可能忽略了這點

於是我親自給女兒示範了

2

遍,女兒還是拉著我的衣角,站在滑梯口,巴巴地看著。遊樂場裡的小朋友也多起來了。幾個小朋友從樓梯爬上來,歡快的從滑梯上衝下去,加速的刺激孩子發出開心的驚呼聲。

爸爸,我要滑下去嘍。

我正想囑咐女兒幾句,女兒放開我的衣服,跟隨著小朋友衝向滑梯底部,

啊,啊,啊

……”

地尖叫著。

橙子,你自己滑下去啦。

我對從樓梯跑上來的女兒說,

好玩嗎?

太,太好玩了,

女兒興奮地回答,

我現在都敢一個人玩了。

敢自己嘗試很棒,現在為什麼不害怕了呢?

小朋友們都滑啊,我想我也可以的。

為什麼父母教了好幾遍,孩子就是學不會?父母可能忽略了這點

我真的想狠狠地扇自己一巴掌,女兒輕鬆會去學習小朋友的行為,而不是五大三粗的成年人。在女兒的眼裡,成年人和孩子是

2

個不同的群體。

要是我一開始就想通,等有小朋友玩滑梯的時候,再帶女兒去觀看,或者問下小朋友是否願意一起玩。那就無需我有理有據的解說和示範,女兒很快就能跟著小朋友,大膽地去玩大滑梯。

為什麼父母教了好幾遍,孩子就是學不會?父母可能忽略了這點

孩子傾向於模仿與自己年齡相似的人,也是就“同儕(chai)說服”現象。

孩子會觀察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孩子的行為。以此判斷自己的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孩子看到一種行為,來自他的同齡孩子,會更容易相信和模仿,認為跟著做事正確、可行、安全的,並且能得到父母的認可。

同時在同儕壓力下,孩子害怕被所屬的圈子排斥,會做出

隨大流

的行為,即使孩子明白這些行為不被父母和老師認可。在同儕壓力驅使下,孩子會選擇和身邊孩子同樣的行為,不惜頂撞父母和老師,也是就是我們所說的孩子的叛逆。

為什麼父母教了好幾遍,孩子就是學不會?父母可能忽略了這點

01

叛逆是孩子的必然選擇

對孩子而言,更重要的事情是跟同伴搞好關係,而不是跟成人搞好關係,和周圍同齡孩子的行為保持一致,孩子們有自己的規則,和行為觀念。

當孩子發現,自己的行為、穿著和大多數孩子的行為不一致的時候,孩子必須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而能夠好地融入到同齡孩子的圈子中。

為什麼父母教了好幾遍,孩子就是學不會?父母可能忽略了這點

因此,當父母覺得孩子有叛逆行為時,不妨彆著急去責備和試圖糾正孩子的行為。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去了解下同齡孩子關注的話題和興趣。比如孩子喜歡的二次元動漫

COSPLAY

,只不過是這個時代,孩子們的社交貨幣。當孩子和周圍的同學沒有共同語言,聽不懂同學討論的動漫角色時,孩子會有被孤立的感覺,人是群居性動物,特別是孩子渴望群體歸屬感。

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的行為是和周邊同齡孩子是一致的。孩子們傾向於和同齡的孩子保持行為審美人生觀上的一致。而不是與自己年齡相差比較懸殊的父母保持觀點的一致。

但從父母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發,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或者希望孩子這個階段想要完成的事情。孩子的行為在父母看來,就是孩子不聽話,和自己作對,也就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叛逆了。

為什麼父母教了好幾遍,孩子就是學不會?父母可能忽略了這點

02

相對於模仿成年人,孩子更願意模仿同齡人

想要幼兒學習某些行為。比如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衣服。比起父母手把手教他們,如果有機會,可以讓孩子和,已經學會自己穿衣服上廁所的孩子,一起玩一段時間,孩子能夠更容易從同齡的孩子,那裡學到相應的動作。

同樣的要改變孩子,已經習得的錯誤行為。比如玩手遊、抽菸等不良行為,僅僅靠父母的說教,很難讓孩子改變,只能引起他的反抗。因為孩子所處的群體中,玩手遊、抽菸是孩子共同的行為,孩子想要融入這個群體,也必須要習得這些行為。

為什麼父母教了好幾遍,孩子就是學不會?父母可能忽略了這點

我們不滿意孩子當前的一些行為,可能不孩子本身的問題,而是孩子身處的群體都有這樣的行為,孩子為了不被孤立,選擇了同流合汙。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孟母三遷

也是就是一個高成本但有效的解決方案。

因此在孩子早期父母還可以影響孩子社交時,父母需要幫助孩子篩選玩伴。比如,父母帶孩子在小區裡玩,有些熊孩子喜歡罵髒話、動手打人、做危險動作。我們父母就可以帶孩子去其他場地,或者換個時間帶孩子下樓玩,和孩子一起選擇新的朋友。

父母往往認為,孩子思想叛逆且個性強,好習慣教不會,不懂哪些學了一身壞習慣。可事實是,父母依據是成年人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去評判孩子。在同齡人群裡中,孩子同樣要根據社會認同,來判斷自己怎樣做才合適,並且迅速習得同齡人的行為。